吃亏的作文600字(我懂得了谦让作文600字)

吃亏的作文600字(我懂得了谦让作文600字)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4-05-10 23:06:39
吃亏的作文600字(我懂得了谦让作文600字)

吃亏的作文600字【一】

\"吃亏是福\"是郑板桥流传下来的一条至理名言,经过漫长时间的洗涤和锤炼,走到现在这个浮躁喧嚣,争端不断的时代,仍然为很多智者所推崇,成为他们的处世之道,不能不说\"吃亏是福\"是个超越时代的智慧。

可是,现在的社会态势毕竟是一个物欲横流,崇奉金钱,一个比一个精明,竟相比较的是谁更有本事趄利避害,哪一个还会\"吃亏\"呢?哪一个还会认为\"吃亏\"是一种\"福气\"呢?谁还会为\"吃亏是福\"充当\"傻冒\"的角色?

其实,往往傻人更有傻福。看过《阿Q正传》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吃亏是福\"这四个字的含义,一个老实纯朴,一直处于劣势的人反而比那些聪明强干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吃亏,自然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当你失去某些东西的同时,你也会获得另外一些东西。

吃亏不但是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坦然,一种豁达,一种超然。愿意吃亏,不怕吃亏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也愿意为别人多做一些,在其看似弱智,迂腐、软弱的背后,是一个宏大,宽容、纯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她)享受着永久的快乐和幸福。吃亏的人,一般来说都会得到旁观者的同情,不但赢得好人缘,还会在道义上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为自己构筑了坚实的人脉。乐于吃亏是一种境界,是一中自律和大度,是一种人格上的升华。在物质利益上不是镏珠必较而是宽宏大量,在名誉地位上不是先声夺人而是先人后己,在人际交往中不是唯我独尊而是欣赏他人。如此这般以吃亏为荣为乐,势必会赢得人们的尊重与赏识。

相反,那些不肯吃亏的人,却经常遭遇吃亏,不但吃亏,而且往往还会多吃亏,吃大亏。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不吃亏少吃亏,为了多占他人便宜而上演一幕幕你争我斗的人间闹剧。贪心的人,总是费尽心思而算计别人,在其热情,仗义与关切的伪装背后,,更多的是肆无忌惮地对别人的进攻与伤害。这些不能吃亏的人总是见到好处就捞,遇便宜就占,即使是蝇头小利,见之也眼红手痒。这种人每占一分便宜,便失一分人格;每捞一分好处,变少一分尊严。同时,世界上没有白占的便宜,爱占便宜者迟早要付出代价。

吃亏就是占便宜。正如\"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一样,吃亏和占便宜也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曾经有人说过这么一段极富有哲理的发人深省的话\"福祸俩字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就是两字相互牵连着\"。凡遇到好事的时候别张狂,张狂过头后面就是祸事,犯遇到祸事的时候也不用乱套,哪怕咬紧牙忍受着,忍过了,好事就跟着来了。

世界上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因为贪小便宜而最终失去大便宜,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因放弃小便宜而得到大便宜。

吃亏的作文600字【二】

小时候,我总能听见奶奶乐呵呵地说:“吃亏是福,吃亏是福……”

奶奶是个淳朴的乡下农民,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没有洒向田地,你就能在依稀的光中望见一抹身影,想当然,那是奶奶。奶奶可爱她的田地了,毕竟那是饭来的源头,而且奶奶每次在田地里忙活时,仿佛不再年迈,倒也洒脱了一般,找到了自己。

田地被奶奶照顾的可好了,夏季,阳光在田地里静悄悄地,不慌不忙的,蝶儿蜂儿忙活来忙活去。我从小是害怕这些虫的,奶奶一点也不,反倒有/些亲近。田地里的瓜长得胖胖的,翠翠的,嫩嫩的。摘下一个,拿水一冲,放口中一咬,清凉的感觉漫生,沁沁的,倒也舒心。奶奶常望着这一园的菜笑,风透过阳光扑在奶奶面上,满头的银发在微风中显得和蔼可人,照的奶奶的笑容愈发慈祥,温和。

“奶奶,你这瓜种的好啊,我摘一个回家种菜尝尝味去!”

“阿姨,今儿我摘你几把菜,家里没菜吃了!”

这是我常能听见了,左邻右舍常来奶奶的田地中摘菜,一声招呼,菜就没了。他们反倒从来不急家中粮食,因为奶奶这有。

而奶奶总是笑着应他们,叫他们多采些,多来几次,也从不恼。我倒是很不解,为什么奶奶辛苦种的菜他们拿走了。奶奶每次便笑着回答说“:帮助别人是美事一桩,吃亏也是福,吃亏也是福啊。”

等我后来长大一些,再去奶奶家时。倒也知道这福在哪了。邻居拎着一包东西过来,“阿姨,这是我儿子出去玩给我买的,我过来分你一些,对身体有好处啊!”奶奶赶忙带着道谢,领着她去后屋摘几个瓜回家了。奶奶回来后,朝我扬起一个笑容,淡淡的像冬日的太阳,暖暖的我也立马朝她笑了笑。内心只道:好福,好福……

在奶奶眼里,帮助他人吃小亏是家常便饭。不知在这样的家常便饭中,奶奶多少次被世界温柔以待。我想,她既是一个温柔的人,所以凡是也是温柔,正如她所说的“吃亏也是福”。

吃亏的作文600字【三】

郑板桥的名言,除了“难得糊涂”之外,还有四个字:“吃亏是福。”

中国有一套电视连续剧,是以郑板桥为主角,很受欢迎。不过,当中很多是根据野史,不足采信。

可以采信的,是郑板桥的名言,除了“难得糊涂”之外,还有四个字:“吃亏是福。”

“吃亏是福”很像现在十分流行的佛家语,是许多信众常挂嘴上的:“有舍有得”也就是“舍得”。

依郑板桥的说法,是:“宽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种说法似乎比“舍”后会有“得”的层次要高。

很多人都不认同“吃亏是福”。

一遇“吃亏”即刻想从中占“便宜”。

美女遇俊男,因情生而交往,一旦俊男或美女中,有一方提分手,另一方第一个反应是不要吃亏,赶紧提出要讨回赠送礼物,或索求金钱赔偿。甚至不排除闹上法庭,撕破脸皮,沦为笑柄。

郑板桥在最失意的时候,离开官场,从杨州回到兴化途中,看到竟然有人售卖郑板桥的\'书画。

这些书画,全是仿冒的。

常人见了,恐怕都会怒火中烧。

郑板桥一点也不动怒,他心平气静告诉对方,自己就是郑板桥,而且赞扬对方,仿冒几可乱真。

最后,勉励对方:“只要另辟途径,不模仿,说不定有那么一天,会超越郑板桥呢!”

这是何等胸襟?

郑板桥明明是吃亏,能坦然面对,肯定能获得心安,心安已是福,何必再求什么福报?

明朝有一个洪自诚,曾这样说:

“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郑板桥就是能“让一着”和“纳百川”的人,二千多年前的老子,也说过很有名的两句话,那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予人,己愈多。

郑板桥的“吃亏是福”,和老子的思想,同出一辙。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