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任性叛逆的作文题材(成长中的叛逆类似的作文)

少年任性叛逆的作文题材(成长中的叛逆类似的作文)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3-12-14 08:08:06
少年任性叛逆的作文题材(成长中的叛逆类似的作文)

少年任性叛逆的作文题材【一】

暑假里,我观看了一部很有意义的电视连续剧——— 《恰同学少年》,其中有一个让我特别感动的情节——— “雨夜认错”。

毛泽东在读湖南第一师范时,很喜欢读梁启超的文章,写作时也有意模仿。写作老师袁仲谦却认为梁启超写文章就像喊口号,不应该模仿,所以毛泽东的作文分数越来越低。毛泽东认为不公,忍不住在课堂上顶撞了老师。还是杨昌济老师有办法,他旁敲侧击,让毛泽东连夜去老师家认错。他站在袁家的院子里,大声地喊道:“本科八班毛泽东课堂上顶撞老师,特来认错。”他连续说了好几遍。可袁老师还在气头上,不让他进屋。

这时,电闪雷鸣,豆点般的雨直泻下来,毛泽东在风雨中整整站了一夜。袁老师看出毛泽东是很有诚意的,就热情地接待了他,还借给他一套古书,并且要求他多读欧阳修、韩愈等古代名家的文章,改变自己的写作风格。从此,毛泽东的作文突飞猛进。毛泽东“雨夜认错”真是太感人了!

当汤芗铭把学生的费用拿去当军饷,要学生上交10元当学杂费的时候,张校长是多么的犹豫不绝。但是,他为贫困的学生们着想过,并且自己掏钱出来,甚至将自己的怀表也当了。难道这不是一位优秀的教育者吗?

当毛泽东知道自己错了的时候,想跟张校长道歉。但是已经太迟了,张校长已辞职离开学校。待毛泽东长大了以后仍没有忘记此事,还将张校长接来北京道歉,并且为张校长支付生活费用。这说明了我们要尊重师长。

想想生活中有时我犯了错,被爸妈批评后,心里觉得委屈,偶尔会狡辩,不肯认错。事后意识到是自己错了,也不主动承认,只是默默改正。爸妈见我改了,也就不追究了。看了电视剧后,我想:以后有错要主动承认,学习毛泽东认错认到底的精神。

少年任性叛逆的作文题材【二】

看了《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不仅因为剧情的跌宕曲折,更因为一代革命家少年时代的豪情壮志。他们忧国忧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使人钦佩,他们敢作敢为的胆量让人赞叹,他们勇于破旧立新的的精神令人折服。

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少年时的志趣思想,往往预示着一个人一生的前进方向。而电视剧中所描述的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给了我们大学生无限启示,告诉我们应该心怀祖国、志向远大,先完善自身继而立足世间。

伟人的少年时代以天下为己任。他在作文中多次谈论天下大事,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因“过于张扬”而被老师批评,但他心怀祖国和改变旧中国现状的伟大理想得到了教师们的肯定,也得到了同学的钦佩。伟人的少年时代乐观而不畏寒苦,假期无处可去住在山上的亭中,也不能改变他的达观,携友一同读书游山,淋山雨而叫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他曾经所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种乐观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毛泽东的魅力不仅如此,因为他光明磊落的为人、沉着缜密的思维和独特的领导才能,团结了一群有志于改造贫腐的旧中国的青年。在少年时代,他们游走于工厂乡村,成为当地先进思想的宣传兵;成年以后,他们更是各显所长,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了革命的滔天巨浪。他们的理想与抱负,他们的气魄与胆量,他们的志趣与胸怀,无一不令人深深为之折服。

反观自身,恐怕许多人有愧于心。生活在改革开放、物资丰富的新社会,我们物质上充裕,却难免精神上的贫乏。衣食不缺的我们无须为明天的生活发愁,却反而常常失去理想,更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甚至是中学,虚荣攀比的现象屡见不鲜;因为失去奋斗的目标与动力而沉溺于网络的人也比比皆是;怠于努力而寄未来的希望于歪门邪道者也大有所在。虽然生活中少有如剧中刘俊卿之辈,但刘俊卿却是当代大学生精神弊病的集中和写照。在剧中,他的所作所为让人厌恶,生活中,他所代表的思想问题却不得不让人警示。

但与其说这部电视剧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如说它向我们提出了要求。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句话的确是不可争辩的真理,也是这部剧集的最好见证!正是因为有了湖南一师的那群优秀少年,才有了之后的富强中国!我们大学生应从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在当今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革命家,但放眼天下,我们依然应当有用于国家与社会;远观未来,我们更有属于我们的时代任务,即使对于个人,我们也应不断自我完善,立志树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少年任性叛逆的作文题材【三】

上次做数学题,我给他讲懂了例题,他一连做对了三题,我在想他也挺聪明的`嘛,原来他还是可以乖的。果不其然,他被老师表扬了,可谁知被表扬的他本性毕露,在数学课上好不猖狂。

这次,聂老师在台上全神贯注地讲课,他在下面全神贯注地哼歌看漫画,竟看得不慌不忙,“镇定自若”,我们阻止,他眉毛一扬,更加得意洋洋:“全班除了我都有病!”我差点被气晕,我在想这传出去,还不惹了众怒。

但他交作业还算及时,从没为这事儿挨批评。此外,他还是位节能大使。放学后,大家都急急忙忙地回家了,只有他留下来,等大家都走后,便熟练地关掉灯和风扇,这点很值得赞赏,假若没有他,不知教室都浪费多少电了。

他还是公地清洁人员,一大清早来到学校,放下书包后,习惯性地拿起扫帚,跑到我班的公地上,开始了清扫工作。他神情颇有严肃,扫得极其认真细致,在魏铭的扫帚下,本班公地焕然一新,这使得走过我班公地都是一种享受,干净整洁。这和其他班一片狼藉的公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就是我那又调皮又对班级作出了许多贡献的同桌—魏铭。

少年任性叛逆的作文题材【四】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

长沙,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是青年毛泽东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地方。电视剧把我们的视线带到了上世纪20年代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反动势力为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反扑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

本剧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20世纪初以毛泽东、陶斯咏、蔡和森、向警予等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代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的纯正的情感经历。与此同时,也塑造了孔昭绶、杨昌济、徐特立等一批优秀的教师形象,深刻阐明了“学生该怎样读书,教师该怎样育人”这个与当今社会紧密相关的现实问题。

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优秀青年结下了友谊,周南女中的陶斯咏、向警予、杨开慧等女学生也和他们因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一个先进青年学生组成的读书会组织成了他们学习、交流与情感发展的纽带。

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等从一师毕业了,杨昌济也受聘于北大任教,他告诉孔昭绶,自己完成了在一师的使命,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了蔡、毛二位“海内人才”。

恰同学少年,将无谓的民主认同感熔铸在每一位观众心中,他告诉我们,青年的斗志昂扬,决定未来复兴之路的光明与辉煌。如此优秀的影视作品,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勃勃生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