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蛋宴作文(在学校美食宴的作文)

鸭蛋宴作文(在学校美食宴的作文)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4-04-19 06:54:27
鸭蛋宴作文(在学校美食宴的作文)

鸭蛋宴作文【一】

看到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就想到了他的《胡同文化》。在那细细长长的胡同里,最让人回味悠长的是那一声意蕴高远的“嘿”。这一“嘿”,“嘿”出了作者对北京胡同的绵长情思,“嘿”出了汪老先生闲散自由的行文风格,也“嘿”出了他对生活真味的独特感受。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是汪曾祺散文的主要风格。

《端午的鸭蛋》就是这样一篇既具有生活神韵又凝结着浓烈民俗乡情的散文。

先生以“家乡的端午”开篇,直接切题,直抒胸臆,用“很多风俗”引出下文。于是,在他的.笔下,一系列端午风俗就走入了我们的视野: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等。这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风俗,在先生看来,都成了他最珍贵的回忆。因此,行文流水,如话家常,如数家珍,于自然、平淡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真爱和对故乡的怀想。

然而,让先生颇感自豪的还是家乡“著名”的“鸭蛋”。在这满篇洋溢着深深浅浅的故乡情绪里,“著名的鸭种”、“善于腌鸭蛋”的高邮人、大都市店铺里的鸭蛋、别处没有的双黄鸭蛋、质细而油多的高邮咸蛋,甚至用鸭蛋做成的“朱砂豆腐”都成为他不厌其烦并引以为自豪的表述对象。以至于对对方的“肃然起敬”和“称道”也不屑一顾,竟然会生出“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这样的感慨。

其实,先生的不屑并不在于此。看,一个“不过”,笔锋一宕,那藏在心底的自豪和喜悦就悄然溢出。用“惊奇不已”和“确实是好”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等等语言跃然纸上。甚至于引用了袁枚的文字还不甘罢休,还要罗列种种吃法,并用北京的咸鸭蛋和故乡的咸鸭蛋比对。“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八个字符,一个叹号,直白而朴素的话语,幽默而爽朗的声音把先生对故乡的厚爱铺满了整篇文章。好像先生此时已经忘记了自己虽是高邮人,但北京也是他多年居住的地方似的,全然不顾及北京人的感受。

“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个拖着长音的“吱”字,绘形、绘色、绘神,把先生孩童时吃鸭蛋的情态出神入化般地描绘出来。既是一幅民族风俗画,也是一曲生活的赞歌。我们从这里窥探出先生对儿时生活的怀恋和追忆,解读到先生对民俗文化的尊崇和敬畏,这种种情感,都源于先生在生活中对“和谐”与“健康人性”的追求的过程中。

读到这里,我不禁怅然而叹:先生对鸭蛋的感情可谓真也,足也,甚也。这岂止是对鸭蛋的情有独钟?这是对生活真味的悠然品读,是对家乡情怀的慨然诠释。

鸭蛋宴作文【二】

去年春节,我们家来了很多客人,大舅,小舅,大舅妈,小舅妈。既然过年就得包饺子,异想天开的大舅忽然说:“老包一毛钱不好玩,我们包个一块钱的!”因为这个话题引起了一场激烈的舌战。首先发言的是追求现实的小舅妈,她以劝告的口气说:“一块钱太大包不下。”大舅立刻擀了张大皮,小舅妈看得目瞪口呆。这回轮到外婆上阵,她说一块钱太重了,一煮饺子皮就破了,大舅立刻拿了好几张面皮粘在一起,大舅说:“这样不就行了吗?”外婆被问得哑口无言。这场激烈的舌战,以大舅的胜利而告终。

外婆进厨房开煮,我们围坐在餐桌边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等待饺子王的粉墨登场。哥哥左手托着腮,右手不停地揪着下巴,双眉紧皱,连脖子里的青筋都暴了出来,嘴里还不停地喃喃自语:“我该怎么办呢?”小舅坐不住,不时地到厨房打探催促:“怎么还不开锅啊?!”大舅这时候却像没事人一样,翘着个二郎腿,坐在沙发上边看报纸,边嗑瓜子。姐姐嘴里嚼着鱿鱼丝,含糊不清地冲他发问:“老爸,你说饺子王它煮出来会是啥样的啊?”我在一边虽然一言不发,心里却幻想着:“哎呀,要是我抢到了这一块钱,那我就有一千零一块了。真不错!”我嘴角不由自主地往上翘,眼睛也挤成了弯弯的小月牙;一激动,手就忍不住揉领子,似乎揉一揉就能得到那一块钱。我老妈却没有任何特别的表情,只是在一旁准备调料和碗筷,忙着给我们分发武器----筷子。小舅妈一向不太会使用筷子,这下可着急了,忙着向大舅妈请教如何把筷子拿得更稳。

在小舅第N次到厨房催促的时候,外婆不耐烦地挥挥手说:“快好了,快好了!”小舅立刻用两百分贝的声音对着哥哥嚷嚷:“王小山,准备好没有?”此时,大舅把报纸一撂,站起身,伸了伸懒腰不紧不慢地说:“看我大显身手吧!”

终于,妈妈一手各端一盘饺子出来。两只盘子刚一落桌,十几只筷子从四面八方,各个角度,争先恐后地伸进盘子。瞬间,盘子成了战场,大家有的夹,有的翻,有的戳,有的插。“可怜的饺子们啊!”我暗自叹息。小舅妈着急地问大舅妈:“我这筷子怎么还是夹不起来呀?”大舅妈顾不上理她,只顾埋头寻找,小舅妈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她儿子身上。

正在我们竭尽全力地寻找饺子王的`时候,外婆并不知道恶战已经打响,端着第三盘饺子慢悠悠地向我们走来。看见我们争先恐后,心急如焚的样子,她很不解地说:“你们抢啥呢,饺子王在这盘里。”话音还没落地,第三盘里已经插满了筷子,而刚才还硝烟弥漫的战场现在已经冷冷清清了。

第二场大战打响了。不时传来哥哥和姐姐的口水战,“你把我的筷子给夹住了!”“活该,谁让你把筷子伸过来的!”第二战目标很明确----寻找大饺子。一看见大饺子我们大家就兴奋,无数双筷子奋战着。小舅奋力拼搏,终于抢到了一个大饺子,可一咬,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可是他还是装末模样地咬了一口,而且嗷嗷地叫了起来:“我的牙齿要崩掉了!”结果这拙劣的表演立刻被他眼尖的儿子王小山同学戳穿了:“你骗人,饺子王在这里呢!”。哥哥指向真正的饺子王。所有的筷子都伸向了饺子王,刚刚很败兴的小舅也立刻精神抖擞,他来了个声东击西,“你看那是啥?”大舅刚回过头去,小舅就打算把饺子王给霸占了。没想到大舅来了个回马枪,最终,这场混战被老妈给终结了,她在混乱之中把那“巨款”给抢走了。此时的饺子王已被“碎尸万段”,惨不忍睹,“饺子王真可怜”我又想,同时又在为那些非饺子王的饺子而感到庆幸,“他们至少还是全尸,而饺子王却被五马分尸。”

混战结束了,我的幻想也破灭了,我们大家都很沮丧,除了老妈之外。

真是一次令我难忘的饺子宴啊。

鸭蛋宴作文【三】

精彩。何为精彩?何处有精彩?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变亦不少精彩,只是缺少了发现“精彩”的眼睛。而我又何尝不是这样,从来都会忽略身边的那些小事,从而错过它们有可能带给我的惊喜与欢乐。

不过,从我开始与这篇文章起,我不会再与生活中的精彩擦肩而过了,因为《端午的鸭蛋》正让我体验了一回由小事而引出长篇大论的“精彩”,让我的味蕾上都残落着咸鸭蛋的美味。

在作者的家乡,端午节的习俗真是五花八门,例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等等。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莫过于那诱人的高邮咸鸭蛋,质细而油多,小孩儿们还用“鸭蛋络子”挂起鸭蛋,又给美味增添了许多明亮的色彩。

而作者描摹的一切,在我童年的回忆找到了熟悉的画面。我也是江苏人,与作者汪曾祺是老乡,而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我是江苏扬州人,而高邮是扬州市里的一个县级市,所以,我的童年自然也少不了高邮咸鸭蛋的香味。

每次吃咸鸭蛋时,妈妈总会轻轻揭开鸭蛋头的壳,用筷子向白嫩的蛋白里一戳,红油就一下子冒出来,这时,妈妈就赶紧叫我来吸红油,吸得我满嘴都是,再挖开蛋白,则露出了红彤彤的鸭蛋黄,这种感觉已逐渐忘却了,不知何时才能再吃上家乡的咸鸭蛋,我又不禁后悔为何没有早点发现这生活中的精彩呢?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十二红”,我隐约也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外婆也给我做过一次,除了苋菜、虾、咸鸭蛋外,好像还有菱角、红糖棕子、凉粉和红烧鹅,其它的我也记不清了。原来童年进的我,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正在怀念这平日的时光呢?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想勉怀生活中精彩,却因记忆模糊而感到一阵失落呢?

珍惜现在身边的精彩吧,不要等到以后,失落地在回忆中翻箱倒柜。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