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关于奶奶(关于奶奶的作文主题初中)

作文 关于奶奶(关于奶奶的作文主题初中)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4-06-24 19:17:39
作文 关于奶奶(关于奶奶的作文主题初中)

作文 关于奶奶【一】

亲爱的奶奶:

我是你最疼爱的孙女——泽颖!

我一直都没有单独对你说过一句话,那就是:“我爱你!”但是你还没等我对你说我爱你这句话你就离开我了,永远的,永远的,我再也不会见到你了!可是你知道吗?自从你去世以后,爸爸和爷爷他们经常吵架。

我记得你生前对我说,让我一定要维护好这个家,可是我让你失望了,爸爸和爷爷根本就不听我和妈妈说的话,现在我和妈妈夹在中间很难过,尤其是妈妈,我经常看见妈妈偷偷地在房间里流泪。奶奶,我现在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我不想让爸爸和爷爷吵架,我不想让妈妈在在房间里偷偷流泪,我不想让我最亲的人伤心。

有好多次,我都想大哭一场,可是你不能,因为你对我说过: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哭,哭是没有半点用处的。我有一次忍不住了,我就去找佳恩珈曼去发泄一下。可是,我一哭,佳恩珈曼也很伤心。但她们强忍着泪水抱着我,而我,在她们的怀里都能感觉得到她们的身体在颤抖,你知道吗?当我看到她们强装坚强的样子我的心就像被刀绞似的。她们对我说:“泽颖,别伤心了,我们的泽颖可是打不的小强呦!”我听到她们我是打不的小强时,我就想起当我没考好时,你抱着我,对我说:“我家泽颖可是打不的小强,不会因为一次没考好而气馁,这可不是小强的风格!”这时不管我有多伤心也肯定会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只要我挤出这个笑容你肯定能让我忘记成绩,可是现在你不在了……

希望你在天上看见我写的这封信!祝你在天上幸福快乐!

你永远的孙女:李泽颖

作文 关于奶奶【二】

亲爱的奶奶:

您好! 这些年来,我想对您说的有很多很多。我记得,您以前最喜欢去河南了,我和哥哥都最喜欢和你一起去了。然而,这就是我要对您说的:请把您的爱多分给我一点。

奶奶,我是最了解您的,我知道您最喜欢逛街了,您喜欢去河南是因为河南有一峰.荷花市场还有地下广场。您最喜欢去的就是这些地方。您每一次逛街,都总是要给我们买很多零食,爸爸妈妈不让吃辣条,但是您总是一次又一次的给我们买,而且还不让我们告诉他们。您这一点是好的,但您每一次买完东西都让哥哥选,您要记得,您那时身边不仅有您孙子一人,旁边还有您孙女呢!您孙女不是大人,您孙女是小孩,小孩身上,当然还带着一股小孩子气。您可不能重男轻女啊!这些吧,我就不提了,您每回走的时候,您还得把哥哥叫到一边,给他点钱再走,更让我生气的是,您却一分钱也不给我。那天您知道不知道,哥哥回到家之后,就跟我妈说了,还正巧,那时正好被我听见了,您就说给就给吧!不给我也就算了,还不当我面给哥哥。那是我真想对您说一声:您真重男轻女。在这封信里,我还要给你告状,前天,哥哥提出要和我单挑,我就答应了,我们说好他让我用一个手的,谁知他还上脚了,一下子踢着我的小腿了,现在还青着呢,现在还疼着呢!

总而言之,我还那一句话:奶奶,请把您的爱多分给我一点,不管您对我的爱是多是少,我对您的爱永远都是百分百。

在这里,我祝您: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开心每一天。

您的孙女:张聪

作文 关于奶奶【三】

敬爱的冰心奶奶:

您好!

我是21世纪的一名七年级学生,我叫李悠扬,来自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我十分喜爱读您写给20世纪小朋友的信。看完您写的信,我也忍不住想给您写封信,请原谅我的冒昧及无礼。

我一开始读的是1958年3月11日您在北京写的那一封信,那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不到十年。在如此动荡的情况下,您还能将这封来信刊登在《人民日报》上,我想,当那个年代的小朋友收到这封信时,一定会欣喜若狂吧?我很喜欢您在文中写的一句话:“一会儿朝阳就要升起,祖国方圆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要有六亿人民满怀愉快和信心,开始着和平的劳动。”我认为这代表着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

您在1959年8月19日写的这封信上,告诉我们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好处及教我们写作文的好方法。您说得对,学会了学好了语文,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其它的课文,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我会向那第二个小朋友学习,学习他作文写得好的原因。我想问一个问题:这封信的结尾只有“再谈吧,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这19个字,为什么这样的简单呢?期待您的回复。

在21世纪,中国发生了许多件大事:20xx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xx年8月,北京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20xx年5月,上海举办了第53届世界博览会等等。中国正在朝着世界强国的路线发展,我为中国之崛起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期待您的回信,冰心奶奶,如有不足,请您给予指导。

此致

敬礼!

永远爱您的小读者李悠扬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