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妈妈的小作文记叙文(妈妈记叙文300字)

关于妈妈的小作文记叙文(妈妈记叙文300字)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4-04-29 05:18:28
关于妈妈的小作文记叙文(妈妈记叙文300字)

关于妈妈的小作文记叙文【一】

真的,现在才发现,原来世界正慢慢变小,几乎已经可以称之为“地球村”了。现代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快捷而简单。飞机、电话、电脑……尤其是互联网的推广,一下子把世界推进到网络时代。就像我和艾伦,远隔重洋却能轻松交流,彼此没有感到一点时空的阻隔。

艾伦通过我慢慢地了解了中国,他知道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有改革开放后建设的新成果。他对中国的历史很感兴趣,总想找个机会到中国来玩玩。我和他的聊天也总是这方面的`内容。但有一天,艾伦忽然问我,“希望工程”是什么。我告诉了他,他又说很想捐助一个小孩子。我看到屏幕上快速地出现了几行字:“我在新闻里看到,小孩子没钱上学,真是可怜。我一直想为他们做些什么,你能帮帮我吗?”我答应了。艾伦马上画了一张大大的笑脸,又写“谢谢你”。

第二天我就为艾伦找来了材料。这是一个家在安徽大别山区的小男孩,刚刚11岁。照片上的他,一双眼睛大大的,里面流露出的纯真和渴望让人怜爱。我把材料上的内容告诉艾伦:小孩的父亲双目失明,母亲卧病在床,家里还有两姐弟。小男孩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但现在已被迫辍学在家。发完邮件,我却不知为何后悔起来。艾伦毕竟是外国人啊,把这些告诉他,会不会有损国家形象?俗话说,家丑还不外扬呢!这么一想,这个念头就再也挥不去了。担心之余,我暗下决心,明天再发一份邮件,就说弄错了,是我编出来和他开玩笑的。那个小男孩还是由我自己来捐助吧!

谁知第二天早上起来,艾伦的回信已经在信箱里了。我一阵不安,不知他会说些什么。打开文件,信的抬头清楚地写着那个小男孩的姓名。再一细读,是艾伦写给他的信!通篇是真诚的鼓励之词。我一时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怔怔地盯着屏幕,眼泪竟不由自主地淌下来。

从此以后,艾伦每月通过互联网把钱和写满鼓励的信发到我的电脑上,再由我负责转寄给小男孩,同时我把小男孩的回信发给他。今年过年时,艾伦还寄来了压岁钱。看着他一封封勉强用中文写就的信,我都会感动万分。这样的传递我乐意去做。一声声问候,一句句祝福,像亲友温暖的话语,像家人殷切的嘱咐,让我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一天早上去学校,发现走廊里新换了一张招贴画。画上是5个不同肤色,不同发色的小孩子手拉手在地球上跳舞,乳白色的鸽子在四周飞翔。看着这张画,我不禁想起艾伦常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一家人嘛!是啊,都是一家人。地理老师常说,地球很大,有七大洲四大洋,还有将近60亿人口。但其实,世界原来很小很小,小得就像一个家。真的,就像一首歌里曾经唱过:“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是个——家庭。”网络时代人与人的距离近了,心与心的交流也会更充满爱,不是吗?

关于妈妈的小作文记叙文【二】

采访完毕,我们都到广场上去集合,我们排好队,把牌儿还给那位帅气的叔叔,叔叔说:“孩子们表现都很棒,一会还有奖品哟!”

不大一会儿,那位叔叔给我们每个同学发了一个扇子笔,又能扇风,也能写字,真好。

最后,我们排好队,一起回家,走之前,我和亲爱的李老师合了影,合影完后,我们都和李老师挥手说:“再见”

在和爸爸妈妈以及姥姥回来的路上,我还在想着今天当小记者的事情,这真是快乐的一天。

关于妈妈的小作文记叙文【三】

期待已久的一天终于到了。我第一次去参加吴江日报小记者活动,感觉非常兴奋。

我们乘坐着大巴来到了横扇的太湖绿洲。一进大门,我们就被一棵巨大的.“白菜”吸引住了,这棵“大白菜”比我们学校的梧桐树还大,简直可以称得上一座小山。大伙儿在老师的指引下有序地下了车,一路跟着导游边听解说边参观。

我们首先来到了广袤的田地间。地里种着许多种类的蔬菜,有大白菜、小青菜、胡萝卜、白萝卜等。

接着,我们来到了让我们长见识的科技农业智能展示馆。一进暖房,我们就看到了一种十分奇特的植物。它长着像小姑娘一样的“头发”,管理人员把这些多而密的“头发”扎成了一条条好看的小辫子。后来我们才得知它叫锦屏藤,“头发”是它的气根。继续向里走,忽然我眼前一亮,原来是大南瓜呀!这些大南瓜被围栏围在一块空地上,数量极少,听导游说这叫“太空南瓜”,可惜不能吃。我可扫兴了,不过要是用这些大南瓜做南瓜灯,那可真是无与伦比的可爱呀!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菀坪的橘子园采橘。我们两人一组,拿着工具像箭一样冲进了橘园。我们左看看、右瞧瞧,满树都挂着黄澄澄的橘子,害得我们无从下手。我和王子莹拐进了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我一手拿着一把造型奇特的剪刀,一手托着一个又黄又大的橘子,对她喊道:“王子莹,这个橘子怎么样啊?”她微笑着对我点了点头。于是,我们采下了第一个橘子。很快,我们装满了两大袋橘子,心里可自豪了!

这次小记者活动真是丰富多彩,不仅让我结交了许多新朋友,还认识了五颜六色的朝天椒、形状奇特的葫芦草、有着无数种水果香味的百香果……真期待下一次小记者活动呀!

关于妈妈的小作文记叙文【四】

作为小记者,我有幸参加了吴江日报小记者采风活动——走进希望的田野。

我们第一站参观的是太湖绿洲的一个科技农业智能展示馆。听工作人员简单介绍了太湖绿洲内开心村的情况后,我们一行人便进入了智能展示馆。这是一个植物园,植物品种繁多,有:红千层、太空南瓜、金心铁门、葫芦架、光棍树、白兰花、碰碰香、百香果和金银花等。

看,葫芦架上面的葫芦都形态各异,远远望去,多像一群可爱的葫芦娃啊。“咦,那棵树好奇怪啊!”随着一名小记者的惊叹声,我把目光转向了旁边一棵没有树叶和果实只有光秃秃绿色枝丫的树上。工作人员介绍说那叫“光棍树”。仔细看去,它犹如一根棍棒插在地上呢,真是名副其实啊。

我们带着惊奇一路继续前行。当工作人员指着一些毛茸茸的圆形小绿叶说是碰碰香时,我想:是不是碰了它以后就会很香呢?果不其然,我弯下腰轻轻用手碰了碰它,一股令人舒适的香气便散发开来。

我们还听了许多蔬菜瓜果的介绍。啊!大自然真奇妙,我以后要多多观察大自然!

参观完了“植物园”,我们又到了“橘子园”。菀坪新湖村小龙叔叔的橘园像一个橘子的.天堂。我和胡佳洵姐姐一组,我们先溜了一圈,然后走到一条小路上开始找合适的橘子。我们两个“吃货”终于忍不住了,剪下两个,剥开皮,一瓤一瓤地吃了起来。哇,甜甜的,真好吃!不一会儿,我们俩就又吃了一个,这次的橘子更甜。我突然想起奶奶说的话:“要采扁扁的、黄色的、大大的。”我按照这个标准,走到了橘林深处,那里的橘子又扁又黄又大。我真是来对地方了。

这次采风活动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我希望小记者活动多一些,让我们开眼界、长见识,丰富我们的校外生活。

关于妈妈的小作文记叙文【五】

我立即拿起手机,蹲在地上拍了两张照片,一点也没有顾忌同行同事的感受。新来的年轻经理带点不屑笑着说:王姐,这荒草野花也有可拍的?!咦,这是什么花?颜色倒挺还好看的!……我告诉他是刺蓟菜,我老家叫刺刺菜。没想到同行的几位都不知其名,对它们一无所知。我本不善言,只简单说了句,刺刺菜,可以吃,味道不亚于荠菜;刺刺菜性味甘凉,有止凉,消炎止痛,利尿消肿的功效。具有恢复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所以,春天多吃一些刺刺菜有好处。几位同事呵呵应着,说王姐对花草了解很多!……我也不会介意,这时候的赞美是真诚的还是敷衍的,我依然很高兴。写上小字,“荒园无人独自开”点击一下分享到说说。

看着这一片开着紫云似的刺刺菜,于是,我想念故乡的田野,想那里的山水草木,白发至亲……

回城的高速路上,车内空调是极舒适的温度,轻快的音乐一直在车内荡漾,身旁的同事已经迷迷糊糊睡去。我没有丝毫倦意,看着玻璃窗外的夕阳,看着一闪而过的树木花草,眼前一幕幕出现的是儿时乡村的景象……

初春的田间地头,一丛丛刺刺菜的嫩芽冒出地面,用不了几天,到处长满了碧绿萋萋的刺刺菜。早春的刺刺菜,鲜嫩肥厚,叶片饱满,根茎柔嫩,叶片边缘的刺儿,也还是柔柔的,不刺口,不扎人,整株刺儿菜,都是极好的美食。那时候常用刺刺菜熬菜粥、蒸菜包,凉拌着吃。

那个时侯,熬刺儿菜粥,并不是赏野味,而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一般是大米、玉米糁、刺儿菜一起煮,新采的刺儿菜,用水洗净放一边,先把大米、玉米糁洗净一起放进铁锅中,然后加入适当的水烧煮,待米粥煮好,再将新鲜刺儿菜放进锅中,煮沸,滚煮过几次后,即可食用。熬煮好的刺儿菜粥,色香极佳,大米洁白,玉米糁金黄,刺儿菜嫩绿,色彩对比鲜明,真真是活色生香呢,这秀色美食是极其撩人胃口的。喝一口刺儿菜粥,满口香甜,特有的乡野味道唇齿留香,仿佛,吃进的不是一口普通的野菜粥,而是整个的春天。

凉拌刺刺菜也是另一种美味,开水焯过的刺刺菜里放上食盐,姜末、蒜泥、辣椒油,醋,拌均即食,鲜辣脆嫩,酸爽可口,是极好的下饭菜。要是再加几滴芝麻香油,更是提味。大多时候我们吃的下饭菜都是缺少调味料的,有食盐放就已经很不错了,偶尔放了辣椒油、香油,那简直就是过节一样的待遇了。

小时候,爸爸常常会给我讲一个小故事。1958年,响应号召“大炼钢铁”,爸爸去了镇巴县挑“矿石”,经常饿着肚子,食堂里每顿的饭菜根本就吃不饱。每天挑着近二百斤的“矿石”要走三四十里的崎岖山路,经常饿的头晕眼花,两腿哆嗦。月底的时候,一连下了好几天雨,供给不上,眼看着食堂无粮下锅,十几个农民勒紧裤带,还是难以熬到粮食运来,眼看着有一位倒下了,爸爸也是快要坚持不住了。

这一天,爸爸路过一片收完玉米的空地,看见一片开满紫花的刺刺菜,立刻好像看见了救星,激动喜悦一下子涌上心头。放下竹筐,爸爸极速用他粗糙的大手拔起一颗颗已经很老的刺刺菜,绒绒的小刺一下子扎的爸爸老茧纵横的手生疼,初见得欢喜一下子消失了,爸爸迟疑了,这么扎人的刺刺菜还能吃吗?……可是如果不吃,几个人是要等着饿扒下吗?……

饥肠辘辘,容不得爸爸迟疑。匆匆拔起长满尖刺的刺刺菜,满满装了两大竹筐挑回食堂去。炊事员一看也是极高兴,赶快和爸爸一起淘洗干净,烧水焯过,在大瓷盆里放上食盐拌拌,几个人围着两大盆盐拌刺刺菜,吃得津津有味。爸爸说那是最好吃的一顿饭,多少年都忘不掉的美味!……

每每讲这故事的时候,多半是五六岁的我挑食,不吃妈妈煮的玉米红薯粥,不吃腌制的白萝卜条,红薯叶泡的`浆水菜;挨了妈妈的骂,委屈地抽抽泣泣,抹鼻涕眼泪的时候。爸爸会抱起我和蔼可亲地笑,把我放在他的膝盖上坐好,用食指刮刮我的小鼻梁,爱怜地说,不哭、不哭,爸爸给你讲故事,讲五八年吃的开花的刺刺菜,讲六零年吃的观音土、榆树皮……

爸爸会把腌萝卜嚼的咯吱吱脆,把玉米稀粥喝的呼噜噜响,一边还笑着对我做鬼脸,说真香啊,不信现在你吃吃,肯定好吃极了!……那时候我常常会目不转睛地盯着爸爸的嘴,看他吃的那么有味,总是怀疑他吃的腌萝卜、浆水菜和我碗里的不一样……最终我会眉开眼笑,吃掉我小碗里的饭菜。

今年七十五岁的爸爸,依然身体健康,四亩田地依旧耕作的井然齐整。油菜籽榨油,水稻兑大米,药材换现钱,菜园子更是绿肥红廋,五彩斑斓,应季菜蔬样样有,吃不完就送亲邻。爸爸从艰苦的年代一步步走过来,所经受的苦痛绝非我们这代人能想象,所以爸爸深深懂得知足,珍惜,感恩;这些年,我们在远方,爸爸和妈,依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几乎很少用儿女给的钱。他总是说,现在你们的担子也不轻,在外面生活不易,不要牵挂我们,常打电话就好,有时间回家一趟我们就特高兴!

城市喧嚣,职场纷争,有时候会很累,从心到身。清风明月夜,夕阳红亭旁,朝晖晨露里,一株草木,一朵野花,都会让我想起乡村亲人。给爸妈打一个电话,聊几句家常,抚慰我心,长我志气,整理心绪,好好开始新一天。

偶尔我也会在空闲时去地里摘野菜回来,捡最鲜嫩的荠菜、苦菜、刺刺菜、灰灰菜、麦瓶瓶……细细做好,慢慢咀嚼。想爸爸那咀嚼饭菜的脆响,那满足的笑容;想那遥远的年代,故乡的味道……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