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摔倒扶不扶的作文(有人摔倒该不该扶作文)

有人摔倒扶不扶的作文(有人摔倒该不该扶作文)

首页写人更新时间:2024-04-17 09:07:21
有人摔倒扶不扶的作文(有人摔倒该不该扶作文)

有人摔倒扶不扶的作文【一】

小品《扶不扶》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这天啊,我还真就撞到了这么一件活生生的“小品”。

我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走在回家的必经之路上,这是一条比较偏僻的小路,路两旁的几棵大树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泥灰墙上依稀可见被雨水侵蚀的“伤疤”,矗立在路旁的一盏路灯发出微弱的亮光。最近几天,阴雨连绵,本就曲折的小路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水沟,还有一些漂浮着的秽物散落在路面,真的一个不小心就会摔得鼻青脸肿。

我正小心翼翼地走着,突然耳边传来“吧嗒”一声蛮大的声响,我应声望去,不由得惊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摔倒在了路中央!

这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爷爷了,衣衫褴褛,两鬓斑白,脸上布满曲曲折折的皱纹。寒风刺骨,老爷爷的脚上却是一双布鞋。应该是没走稳,又或是老眼昏花了才摔倒了。老爷爷单手支撑着整个臃肿的身体,慢慢地挪动着,斜靠在了一面灰土墙上。

断断续续有人围过来了。其中有爱凑热闹的老人,有身强力壮的青年,也有一脸天真的孩童。但,无一人伸出手去扶老人一把,甚至没有一句多余的问候。我的耳边充斥着人们的闲言碎语。“真摔倒了啊?我看是故意的!”“对啊,这年头什么事、什么人都有!”“上次我亲眼见到一个啊,人家好心好意去扶一把,结果好心没好报,被活活敲诈了几百块!”……

听着他们的言论,我正准备退出人群,可是眼睛却还是紧紧锁定老爷爷,他的脸色已经很苍白,嘴唇也发青了,微闭着眼一脸憔悴,老爷爷的衣裳也已经被地上的雨水侵湿了。在这样下去,老爷爷就算没大碍,也会感冒的。我的心像有无数只虫子再抓在挠,我多么想冲出去将老爷爷扶起来啊!可是人们揣测、怀疑、厌恶的话语又不断回响在我的耳畔。

这时,救世主出场了——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叔叔一个大跨步走到了老爷爷面前,没有多余的话,一只粗壮的胳膊搀起老人的肩,有力地将老人摇摇欲坠的身体一把扶了起来。老爷爷颤颤悠悠,终于站稳了脚跟嘴里嗫嗫嚅嚅一句“谢谢。”叔叔只是摇摇头,摆摆手,又慢慢地搀起老爷爷的肩膀,朝临街的店铺一步步慢慢去走,叔叔严肃、忧虑的神态让人觉得仿佛这位老爷爷就是他的亲爹。老爷爷坐在了椅子上,叔叔轻轻地握握老爷爷冰冷的手,这才慌忙走出人群。

瞧瞧泪眼朦胧的老爷爷,再看看叔叔急匆匆离去的背影,我心乱如麻:扶一把老人,真的这么难吗?

有人摔倒扶不扶的作文【二】

雨过天晴,太阳温暖着大地。淅沥的小雨洗去了昨日的灰尘,空气清新了许多,我走出家门,来到大街上,哼着小调,踏着轻快的步伐走着,路旁的行人来来往往。

忽然,我捕捉到一个不和谐的镜头——那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衣服上一块块补丁尤为显眼,他穿着一双破布鞋,一瘸一拐地艰难地迈着步。

我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那位老人的身上,心中提出许多疑问:他从哪里来?他的家在哪儿?他的衣着为何如此肮脏不堪?

就在我疑惑时,那老人突然摔倒在地,地上残留的污水溅得他全身泥泞,他无助地躺在那里,发出阵阵呻吟。我“哎呀”地叫了声,连忙朝老人跑去。可我又停了下来,我的.脑海中浮现一个新闻事件:一位老人被好心人扶起,却诬陷好心人,以此获得钱财;我又想着春晚上“扶不扶”小品中的场景~老人无助地躺在那里,痛苦地呻吟着。他会是新闻中那样的人吗?我踌躇不决。

我的心里出现了两个“我”,一个说:“赶快去扶老人一把啊!那位老人多可怜!他的生活多么艰苦!如果我们见不救,老人怎么办?”而另一个“我”却说:“不能去扶,扶了老人,老人肯定会反咬你一口,诬陷你的!看到电视中的新闻,你一定要长长心啊!”我的内心挣扎着,举棋不定。到底是扶还是不扶?此时,一个人从老人身边走过,两个人、三个人。他们对老人都熟视无睹,我有点恨自己。老人痛苦地躺在那儿,愈发可怜。不!我必须去扶他一把!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他是多么弱小,他需要别人的帮助!我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老人。但是,一位年轻人已经抢先扶起了老人。

紧接着,在这一位年轻人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好心人聚集到这里。有的跑去买来一杯水,递给老人,有的掏出了口袋里的创可贴,贴在老人磕破的伤口上~一位位好心人向老人嘘寒问暖,老人感动地热泪盈眶,他点着头,不断地道着谢:“谢谢~谢谢你们~”那几位年轻人摇着头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那一群围拢着老人的人们,搀扶着老人,就像一个人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看着他们,我的心中夹杂着一丝愧疚与莫名的感动,我愣愣地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夕阳映在老人红彤彤的脸上,映在年轻人的行动中,也映在我的心里。

有人摔倒扶不扶的作文【三】

众所周知,现在老人摔倒了扶不扶是一个社会问题。扶,可能会发生讹诈,不扶,又觉得自己良心过不去。就这样,一个话题就在我们班展开了。

关于这个话题,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要扶,不扶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接受的尊老爱幼的教育;有的说,不扶,害怕自己被讹诈,承担了不必要和冤枉的责任,做好事变成了烦心事,又因此增加了经济负担,让好人都做不起好事。

春晚把社会上发生的几个真实事例全部合并在一个小品——“扶不扶”,小品里路过的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说:“这样跟你说吧,哥以前开的是奔驰。”这个小品夸大的阐述了一个这样的反面事例,让好心人心寒,但是也真实的让人看见了社会上确实存在的一个现象。

马玺钦说:“扶!要扶,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

周恒宇赞同地说:“是呀,为别人开了扇方便之门的时候,何尝不也为自己开了一扇方便之窗呢?”

最后,有人说了两个答案:“扶的理由是,扶起来的不仅是老人,更是社会的公平正义,不扶的理由是,四川达州3名儿童搀扶倒地老人被讹。”

最后,老师总结道:“老人倒地了,我们还是要去扶的,但是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好情况,做好现场证据再扶。”听了老师的话,同学都认为这才是最后的答案和解决办法。

有人摔倒扶不扶的作文【四】

在蛇年,扶与不扶的问题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扶吧,怕被讹钱,不扶吧,良心上过不去。而马年,20xx年的老问题又延续了下去。

正月初五,山东烟台毓西路一老人卧倒在地,过往行人却没一个敢扶。此时,一个小伙子跑过来,拨打了120并将老人扶起。而老人醒来第一句话竟是:“小伙子你怎么撞我?”幸好年轻人是交警,随身带着执法记录仪,这才得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事后老人说并不想讹人,只是不清楚自己怎么突然晕倒了,便随口问了一句。

从“随口问了一句”可以看出这是未加思索、很自然的本能反应,不禁想问一句:这人心是怎么了?为何人与人之间都充满了不信任与警惕呢?

当今社会,面对这样“扶不扶”的问题,几乎所有人都曾迟疑过。科技越来越发达,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却越来越深了。若是人心了,那科技又有何作用呢?

多想念以前人们友好相处的日子,那时的人们多么单纯善良啊!而如今,连别人摔倒了都没人敢扶。扶起跌倒的人,这本应是件理所当然的事呀!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倒在地上的人视而不见,也是有许多好心人愿意帮助他们的。可是,一些被扶起的人却并没有感谢帮助他们的人,而是问“你怎么撞我?”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人心倒了”吧?

人们被利益主导着,现在的社会表面光鲜靓丽,可从某一层面来讲,是十分黑暗的,一些人只要看到有利可图就不择手段地“争取”,使得多数人对这个社会产生了太多的恐惧与防备心理。于是,人心就倒了。

人倒了,扶起来就是了,但是人心倒了,就很难被扶起了。

有人摔倒扶不扶的作文【五】

今天晚上6:00,我们在CCTV—11的《一路欢笑》节目里观看了一些小品,我印象最深的是今年春晚里演过的小品——《扶不扶》。

这个小品讲了一个叫郝建的'人,在帮助别人时,追尾了。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个老奶奶摔倒在地上,他本来可以装作没看见,但不忍心还是扶了一把。结果,老奶奶偏说她是郝建撞倒的,过了一会儿,处理郝建追尾事故的警察赶过来了,把这个事情给老奶奶讲清楚了,老奶奶才知道自己误会郝建了。

这个小品的语言很生动、幽默,不时地让我们哈哈大笑。笑过之后,让我明白了: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们。因为举手之劳,往往可以让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有人摔倒扶不扶的作文【六】

“扶不扶”,一词近些年成为我中华民族的公共话题。扶还是不扶,成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扶,脑海之中不断显现出那些扶了被讹,扶起来使倒地着的病情更加严重。不扶,会使良心上过不去。不扶,如何对的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扶不扶,这还真是个问题。

尊敬、帮扶,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从20xx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扶不扶》小品一播出,无不引起国人的反思。扶还是不扶,扶了又该如何保证自己的利益及清白。如果盲目的扶了,会不会和那上面那句经典的台词一样,扶之前是开大奔,扶之后是骑二轮子。可是国人又有几个人是开大奔的?如果扶了会不会使的家徒四壁,居无定所呢?

南京彭宇案、重庆万鑫案,天津许云鹏案、……等等一系列的案件接锺而出,无不刺激的每一个人的神经线,让扶不扶一词在次成为了社会的焦点。进而引发出老大爷卧地数十分钟,围观着围城圈却无人搀扶,引发出路人被撞肈事着逃逸,人人避而远之。等等事件都使得受伤着没有第一时间就医,而错失了良机丧失了性命。

人间无情,大道有爱。虽说是有些坑蒙拐骗存在,可是真爱却一直存在。如东北老大爷王福顺,被人撞到却说出那句感动无数人的话语“孩子,我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上班去吧”。最终被媒体报道出真相,原来老大爷既没有医保,更加是一个临时工。谎称有医保并放走肇事者只是为了传递人间真情。而南京“好大妈”被扎到脚,却悄无声息的离开,大连大妈被扎到脚却说“你走吧,我没事,送孩子要紧”……等无不反应出人间依旧有真情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夫子就曾教诲我们的先人尊老爱幼,而我们身为后人,为何却不履行先人的教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无不履行着扶危济困、慈悲善良、助人力乐的优良传统。为何到了我们21世纪却出现了那么多妖魔鬼怪,来破坏着传统美德?希望党和政府能够拿出真正的神兵利器,来斩那些妖魔鬼怪,还被讹着一片清白、还朗朗晴空,还人间真情。

有人摔倒扶不扶的作文【七】

今年马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以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为题材的小品——《扶不扶》格外引人注目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这不仅因为它贴近于我们的生活,而且它也是当今令许多人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

《扶不扶》讲述了一位老人不小心跌倒,好心人将她扶起,反被老人诬陷撞人的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相信很多人看完这个小品,都在思考一个同样的问题——看到有人摔倒,到底该不该扶。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事情就发生在20xx年12月31日,河源市一位村民骑摩托车外出,其自称在途中遇到一名八旬老人摔倒在地,自己好心将他扶起并送往医院,不料反被老人咬定自己就是肇事者。两天后,认为有冤无处说的村民,在巨大心理压力下,选择自身亡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例子中,村民的自行为固然是不可取的,但同时这也深刻的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看见有人摔倒到底扶不扶?有的网友认为不该扶,网友认为如果扶了,但被诬陷撞人又恰好没人看见,岂不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何必给自己徒增烦恼。但也有网友认为公德自在人心,世界上还是有公德的人多,但万一碰上那种人就认栽吧。不少人也对此现象进行调侃说:“拍个照再扶,找人来作证或者随身带个摄像头拍下来证明自己。”这无疑是一种调侃,但同时更应该引人深思,人们这么千方百计的寻找证明自己的方法究竟是为什么。人们是否已经有了对这种事情的害怕心理,对这种事情的抵抗心理以及对人性的怀疑心理。

有人摔倒,人们就该将人扶起,这本来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但是种。种社会现象使这种传统美德快要消失殆尽了。《扶不扶》中一句话说的好:“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扶人不仅是对扶人的人的一种道德检测,更是对被扶的人的一种测试,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回报社会感恩社会的心,不应为贪图一点私利就诬赖他人。俗话说的好,将心比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守护维护道德公正的心,那么本来不该发生的悲剧就不会上演,这个社会将会更美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