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拔花生作文100字(拔花生的作文400个字四年级上)

在学校拔花生作文100字(拔花生的作文400个字四年级上)

首页日记更新时间:2024-03-05 18:38:27
在学校拔花生作文100字(拔花生的作文400个字四年级上)

在学校拔花生作文100字【一】

今天,学校组织去拔花生。

到了花生地,同学们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像一群出笼的小鸟一样飞进花生田。只见花生田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一排排花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欢迎我们。

我飞快地跑到我们班的花生地,看准一棵大的花生藤用力一拔,花生藤断了。也许花生就是不肯离开它的“宝座”。

我只好学着旁边老师的样子,先把土松开,然后抓着花生藤的根,一用力就把花生拔了起来了。这株花生藤上挂着十几个花生宝宝,我把泥土揉了揉,花生宝宝就掉了下来,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葫芦,有的像数字8。后来我越拔越起劲,拔了很多很多的花生。

第一次拔花生真有趣,我还尝到了收获的喜悦!

在学校拔花生作文100字【二】

在新年来临之际,家家户都要包饺子来庆祝新年。今年的大年三十,我不仅尝到了美味的饺子,还亲自过了一会包饺子的乐趣。

大年三十晚上,爸爸和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包饺子的,我溜进厨房,看见爸爸正在和面,妈妈正在准备饺子馅,我说:“妈,让我也试试吧。”妈妈看见我点点头,表示同意了。我高兴极了,因为我就要学包饺子了!妈妈拿起擀面杖给我做示范,只见妈妈左一下右一下,一个个又薄又圆的饺子皮就成了,我一看,心想:原来这么简单。看我的吧!我胸有成竹的接过擀面杖,学着妈妈的样子一手拿着面团一手推动擀面杖开始了,不料面却粘在擀面杖上,弄了好半天手上面板上都成面了,真烦人!妈妈看着我焦急的样子笑着说:“要撒点面粉才能不粘,但也不能撒太多否则就不好包了。”妈妈又给我讲了许多要领,并耐心的指导。我尽量按着妈妈说的去做,可刚开始擀出来的还是四不像,看着妈妈那么不厌其烦的教我,我想:我绝不能气馁!经过反复操练,我越擀越熟练的了。看着圆圆的饺子皮在我的擀面杖下快速飞舞,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的!

擀好了面皮,该包饺子了。我兴致勃勃地拿起面皮加上馅照着大人的样子包了起来,可饺子馅好像成心与我闹别扭似的,一个劲儿往外跑。我站到妈妈身边想看看妈妈是怎样包的,却看见妈妈把硬币放在馅里包进饺子里,感到好奇怪。就问妈妈是干什么的,妈妈告诉我,谁要是吃到这个饺子,他就会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运。为了能吃到这个饺子,我迫切希望能把饺子赶快包好。我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耐心的琢磨着,思索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一番努力的学习,我终于学会了包饺子,我用手不经意的擦了擦头上的汗,却弄得一脸面粉,变成了一只小花猫的。

饺子熟了!妈妈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饺子,我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虽然包饺子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我学会了包饺子,也值得的。

这就是包饺子的乐趣,我体会到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克服了所有困难后,我们才能成功。

在学校拔花生作文100字【三】

昨天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是摘花生。我们坐了一个小时的车来到目的地--城阳种植基地。

下车来到花生田,我看到好多花生叶子,有的金灿灿,有的绿油油,非常好看。我知道,那些花生就藏在叶子下面的土里。我找了一棵叶子绿油油的花生,拽着把叶子使劲一拔出来了,可是花生又少又小。这时,我看到旁边的一个同学拔出的花生好多好大呀,仔细一看,原来他拔的是一棵叶子发黄的花生。我也试着拔了一颗叶子发黄的,奇迹出现了,拔出的花生比刚才多多了。我总结出,要想拔出大花生,就要找那些叶子发黄的拔。就这样,我专找叶子黄的拔,最后拔了满满一袋子花生呢。我看了看我大概是全班拔得最多的。

回到家我和姥姥先把花生洗干净,然后在锅里倒上水,再把花生倒进锅里,等水开了又煮了好一会儿,打开锅盖,一股清香味顿时钻进鼻子,真是香气扑鼻呀!我尝了一个,味道太棒了,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花生。

吃的时候我还发现,我摘的花生样子好玩极了,有的像小葫芦,有的像大火车,有的像鸡蛋,还有的像小鸟、单引号、核桃、不倒翁。。。。。。我和妈妈还用花生摆了个“LOVE”,真是有趣呀!

在学校拔花生作文100字【四】

今天,我来到了学校,一到学校我就听到同学说今天我们要举行包饺子活动,看谁包的最好,我听了之后非常的开心,但是我从来就没包过饺子,每次妈妈包饺子的时候我都没仔细的看过,这下不知道该怎么办啊!但是我的心里还是很高兴。正在这时已经上课了,老师走进教室先给我们讲包饺子的过程,然后发给我们每人一片饺子皮,又给我们放上饺子馅让我们自己包,这时我迫不及待想一展身手。

我先把饺子皮上的饺子馅放平,然后将面片对折,最后把面片的顶端封好,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可我万万没想到我将这个刚刚包好的饺子放在桌子上时它就露馅了,于是我在包第二个的时候我总结了上次的经验,认真而仔细地包,并且使劲将饺子的口封好封紧,这次的饺子我比较满意,接着我按照这样的方法包了一个又一个都还可以,现在该调调料了,老师在我们的碗里让我们放上五香粉、醋、蒜、生姜和盐,最后老师给我们煮了我们包的饺子,煮好后放在碗里调上我们刚才准备的调料开始品尝,吃着自己做的饺子真香啊!

今天在课堂包饺子的亲身体验活动,我的感受真深刻啊!我希望以后的课堂上能够多做这些活动。

在学校拔花生作文100字【五】

元旦到了,学校举行了“巧手创美食”活动,包饺子就是其中之一。同学们一听说是“包饺子”,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开始包饺子了,我们四个人一组。我先穿上围裙,把准备好的饺皮和饺馅从保鲜盒中拿出来。准备包饺子前,老师先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把饺皮放在手的中间,然后拿勺子把一些馅放在饺皮中间,接着两边的皮对捏。看上去,饺边只有一道逢就可以了。

“包饺子现在开始!”老师一声令下,大家立即行动起来,用筷子快速地把肉馅放到饺皮上,然后将饺皮对折,我把饺皮摊在手上,把饺馅放在中间,饺馅不能多也不能少,多的话它就会露出来;少的话,就变成吃白面了,然后沾一点水,接着对折一捏,一个圆咕咕的饺子就完成了。因为我在家里偷偷练习过了,所以我们组当然是我包的最好啦!我们把包好的饺子放在盘子里。大家捏的饺子虽然形状各异,姿态百出,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每个人的心里都喜滋滋的。

同学们饺子包好了,老师在一边做着另一份事儿——烧开水煮饺子。水烧开以后,老师把我们包的饺子放进锅里煮。同学们可兴奋了,都想吃到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同学们看到快要煮好的饺子,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等到老师把煮好的饺子盛到碗里,个个都抢着吃,我也赶忙加入了争抢的队伍。直到大家的肚子都吃得像一个个圆圆的大西瓜。

我想,包饺子真有趣。它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更使我体会到爸爸妈妈的辛苦,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看上去简单的事情并不好做。所以在家我要多帮妈妈做事。

在学校拔花生作文100字【六】

9月11日下午,我们第八家庭小组的全体成员,乘31路公共汽车,前往岳村王逸飞姥姥家的田地里挖花生。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非常兴奋。

我们先到了王逸飞姥姥家的院子里。院子里有几棵辣椒,上面挂着圆圆的果实,有红的,有绿的,像彩色的灯笼。

王逸飞带我们踏出院门,向村东头的田野走去。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我们要么打着雨伞,要么穿着雨衣,走在田间小路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硕果累累的玉米地,然后我依次看见葱郁的小杨树林,颗粒饱满的大豆田,碧绿茁壮的红薯地,接着就到了花生地。

我们开始挖花生了。先用铲子在花生周围挖一挖,再用力一拔,花生就出来了。每一棵花生上大约有30个花生,白花花的,好喜人啊!用铲子在花生的根部敲一敲,花生就掉下来了,再把地上的花生捡到一个袋子里。我和党启元一共捡了一大袋花生。党启元还挖到了一只小蜥蜴呢!

我们玩够了,挖够了,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第二天是中秋节,妈妈把我挖的花生洗净,煮熟。我们一家三口人围坐在饭桌旁,美滋滋地吃着我亲手挖的花生,非常幸福!

在学校拔花生作文100字【七】

金风送爽,阳光明媚,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秋游活动。这次我们秋游的地点是南通农场,主要活动拔花生。

我们早早地乘车出发了。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欢歌笑语不断。透过车窗向外望去,田野里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金黄的稻田、金色的玉米……一阵风吹过,稻田泛起金色波浪,玉米随风摇摆,像在向我们点头致敬。路边几只洁白的小羊悠闲地吃着草,还“咩、咩”叫呢!

到了农场,我们先找了一块空地,建立了营地。大家把背包放下,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我们急切地找到我们班的“自留地”。哇!花生地里的花生一垅垅的,好整齐呀,叶子绿中带黄,向我们传递着花生成熟的信息。我迫不及待地冲进花生地。

我先找了一棵小一点儿的花生,两手抓住花生藤靠土的部位,没想到轻轻一拔,花生就出来了。哈哈,这可是我收获到的第一份果实,我高高举起它,仔细端详,花生地下的根茎上结着一颗颗大大小小的花生果,都散发着特有的泥土气息。每一颗花生就像正在熟睡的胖娃娃,长得那么诱人。

接着,我又找了几棵大的,可是这次我怎么拔也拔不出来了。我只好两腿叉开,弯下腰,俯下身子,两手紧紧抓住花生的藤,咬紧牙关,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往上提,一、二、三,一、二、三,脚都陷入土里了,终于,好不容易拔了出来,害得我差点摔了个嘴啃泥。

不一会儿,我们班拔的花生堆成了小山,差不多有我人一般高了。因为我是班里的主力军,所以已经累得大汗淋漓了。此时,大伙也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堆成山的花生果被我们平均分配,每人都分得大半袋花生,个个喜滋滋地提着战利品乘车返回。我平生第一次吃到了自己亲手摘的花生,品尝着自己劳动的蜜果,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这次秋游让我这个在城市的孩子感受到了田间劳动的辛劳和乐趣,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