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作文150个字(写桃花的作文至少300个字)

三月桃花作文150个字(写桃花的作文至少300个字)

首页日记更新时间:2024-05-13 00:51:56
三月桃花作文150个字(写桃花的作文至少300个字)

三月桃花作文150个字【一】

春天来了,满树翠绿,桃粉梨白,到处是垂柳清新,草花结毯,田野更是空气清爽、清香、透人心扉、春在农村、春在田野……

我和妹妹走进了田野,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我们戏耍在如雪的梨园,犁花白而腻香的味道,让人陶醉。梨园旁,油菜花开的嫩黄嫩黄,我拿起照相机,把这梨园花香的美景摄入镜中。在人造的公园里,你能看见这梨花齐放、蔟蔟团团高雅高贵的梨花吗?不会,偶尔有几株梨树罢了,绝没有田野中勤劳的农民亲手植园,满野满田梨花盛开时的美,那种让人陶醉园中不忍走,愿陪梨花落尽时的心情,无人能诉、无人能求的心境。我终于明白了《红楼梦》中曹雪芹先生笔下黛玉葬花的意境是多么的凄美。曹先生才是真正的惜花人。

观完梨花的纯美,我们又来到了桃园田景,这里桃花粉红,蜜蜂传粉,株株桃花像喝醉酒的新娘,脸红心醉、苦香扑鼻,我们深深地吸一口气,桃花的芳香,新吐的气息在我们的心中飘荡。我们望着桃花的妩媚、望着桃花羞涩的脸,我们与桃花一起醉了……

来年,我们一定来看你,美丽的田野、美丽的梨园、美丽桃花盛开的地方!

美丽的春天、三月的桃花情!

三月桃花作文150个字【二】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举目远眺,满目芳菲,百枝绛点,千树妍喧,红萼锦簇,灿若云霞,与婆娑的绿柳相映成趣,使得大地“桃红柳绿”,妖艳媚人。

据资料记载,桃花原产于我国,距今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诗经》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咏叹。桃的品种极多,全世界约有3000多个品种,我国有300多种。

桃花,除了可供观赏,还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有下泻、利尿、消积、驱瘀和镇咳的作用。

我国古代《本草纲目》《唐本草》等二十几部古医籍中都有记录。桃花还有美容的功效,在历代医书中有较多的阐述:“令人好颜色”“悦泽人面”“服三树桃花尽,则面色红润悦泽如桃花也”“酒渍桃花饮之,除面疾,益颜色”等等。

据说,唐朝太平公主常用桃花、木瓜花浸泡米酒搽涂脸面,清黑斑、去皱纹,益容颜。桃之果实,肉色淡黄,味道香甜,汁液特多,历来在我国水果中占有较高的地位,被视为长寿的象征。

人们常以送鲜桃、蒸面桃来给老人祝寿;桃还经常被运用到吉祥图案中,如桃与蝙蝠的图案寓意“多福多寿”,桃花与桂花寓意“贵寿无极”等等。

桃花以其树形古朴,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艳而不俗,一直享有华夏传统名花的美誉。历代文人墨客、才子对桃花情有独钟,留下了许多传诵千古的佳句名篇。

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把我们引领到一个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

唐代诗人崔护写有《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所见,“人面”与“桃花”交相辉映,花艳人更娇;如今故地重游,花在人已去,见花思人,让人黯然神伤。

此外,李白的“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杜甫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王维的“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陆游的“花泾二月桃花发,霞照波心锦裹山”等佳句把仪态万方的桃花描绘得惟妙惟肖,令人浮想联翩。

在革命战争年代,上海龙华监狱的墙壁上曾留下一位革命者在临刑前用鲜写下的生命绝唱:“墙外桃花墙内,一般鲜艳一般红。”此诗掷地有声,展现出革命烈士铁骨铮铮的高风亮节,为华夏的桃文化增添了壮丽篇章!

眼下,正是桃花笑春风的季节,平原上、溪流畔、山谷下、庭院里,千树万树的桃花在融融春光中怒放。大好春光,我们何不趁空闲之时,与家人亲朋一起到郊外踏青,去观赏妩媚动人的桃花,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三月桃花作文150个字【三】

阳春三月,正是观赏桃花的好时节,谈起桃花,我便想起那满山遍野的桃花,不禁令人心旷神怡,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乡下外公的桃园。

刚一走进桃园,顿时芳香扑鼻,外公说:“今年的桃花比去年、前年的开得更艳、更美。”阳光给鲜艳的桃花披上了一层金黄的服装,在蓝天的衬托下,桃叶显得格外绿,仿佛是仙女头上的翡翠。一朵朵美丽的桃花,犹如一个个小娃娃从翡翠中冒了出来。那一朵朵、一簇簇、一串串的桃花压满枝头,好似一串串透人的冰糖葫芦,每一朵都开着那么红、那么艳,那一朵朵张开花瓣露出淡黄色花蕊,在风中颤动,喷吐着春的芳香,而那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宛如调皮的小猴依偎在妈妈的身边。

这么多的桃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着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桃花,一阵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粉红的衣裳随风飘动,一只小蜜蜂飞来告诉我采蜜的收获,一只小蝴蝶飞来告诉我昨夜跳舞的乐曲……

过了很久,我才记起自己不是桃花。夕阳偏西了,我一边走在回村的小路边,一边哼着我最爱唱的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正如歌词所说的,我们的欢声笑语永久地在桃园回荡。

 

三月桃花作文150个字【四】

阳春三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盎然春意之中,去户外赶春成为人们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休闲之时信步郊外观赏桃花,放眼望去,满山遍野之中桃花的身影分外妖绕,沐春临风,和颜悦色,向人们展示着娇美的身姿.

在林林总总的万花丛中,桃花虽然算不上名贵,但也称得上娇艳.正如人们赞美"梅花香自苦寒来"那样,虽然寒彻骨,但留扑鼻香,赞美的是梅的坚强与勇敢.而对于桃花而言,风霜雪雨之时,她闭花羞月,隐去了自己的身影.唯有在春天的怀抱里,桃花吸吮着得天独厚的阳光,依恋着春风拂来的暖意,才会以俏争春,争齐斗艳,向人们展示她阅尽人间春色的风.

拂去往日的尘封,一个美丽的传说悄然嵌入我们的记忆:很久很久以前,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桃花盛开的地方,春风拂动,桃花散落水面,水中的鱼儿游向岸边争食桃花,久而久之,其中一条鱼因为得到桃花的仙气而变成了一条美人鱼,于是便有了《追鱼》的故事.

如果说,这样的\'故事只是人们处于对桃花挚爱的一种遐想,把桃花当成仙女化身的话,则《红楼梦》里薛宝钗摘万花之蕊,取多年晨露为自己配制的一剂良药,其中就包括桃花.正是有了这样的药剂调养,才使得宝姑娘"面若银盘,肌肤似玉,体态丰满,背如刀削".

其实,桃花的药用价值在李时珍的著作里已得到印证,《本草纲目》记载,桃花:味苦,性平,无毒.入药可除水气,破尿路结石,利大小便,下三虫,消肿胀,泄恶气,治心腹痛及秃疮,以茶饮之可使人面色润泽.

观赏桃花最好选择上午,当明媚的春光洒向花朵时,花瓣上那种"白里透红——与众不同"的美感,与花蕊上"黄里透白——越看越爱"的妩媚,会使我们赏心悦目,留连忘返.观赏之余,如果再喝上一杯桃花茶,美好的记忆将会流入心田.

三月桃花作文150个字【五】

在一群狂欢的孩子旁边,有一个和她们同龄的女孩,用长长的头发挡住了脸的半边。一言不发的坐在哪里,不抬头也不和其他的孩子玩耍。

那年,她的父亲离开了她和妈妈,使她们的家庭悄然崩溃。妈妈重病在床,她用柔弱的肩担起了这个残缺的家庭。本是应像风筝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的童年,却被悄然断了线,童年飞走了,剩下一团乱乱的细愁。

每天早上她都需要早早起床,因为这时候井边没有人,容易打到水。小小的肩膀担着水摇摆着回家后,就要马上熬药,然后弄吃的…每天精打细算的生活和超过年龄的操劳,让她的身体显得异常瘦弱。

在她的生活里,没有节日,当其她同龄的人在父母的怀中欢笑,她只能呆呆的坐在石头上望着天空。没有学堂,没有新衣,没有礼物,她只有心中对母亲满满的渴望。

风筝飞得好高好高,好远好远……

在她的童年里,总是那么孤独,没有伙伴,没有三月的花香,也没有天空的风筝。母亲的病痛,家庭的重担,自己的无助,让她的风筝狠狠的`飘远,然后坠落。如果他知道那暗湿的床脚是她孤怜的泪水,那微温的被角是她零落的体温,在那边他会不会落泪,这个三月又会不会有一丝改变?

这样沉重的日子不知道度了多少的年月,她的脸也不知多久没有过微笑,在妈妈的床前,她显得无助孤苦。也许上帝看到了她的落泪,读懂她藏在心底的风筝,她的妈妈在渐渐的好起来,她用童年时光的消去换来了母亲的健康。母亲很爱她,每次有力气说话,都会对她说:“等妈妈好了,妈妈就带你去放风筝。”她知道她很喜欢风筝,为了做一个风筝,她甚至愿意一夜忙碌。每次妈妈说完这句话,她们都会不知觉的流下泪来,拥抱在一起,这也许是她们家最温情的一幕。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上帝终究没有狠心的夺去她心底最美期望。妈妈的病渐渐好了,渐渐的很健康。她的脸上也出现了久违的笑,阳光也变得比以前耀眼。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三月,天空多了一只美丽的风筝,也多了两张幸福的笑脸。灿烂的天空下小女孩的风筝又飞了起来,飞得好高好高,好远好远。看着她纯真的笑脸,我慢慢的向她靠近,泪水早已悄悄滑落,她看见了我,放落了手中的风筝,跑过来抱着我,哭着对我说:“哥哥,这么久你去了哪里……”

三月桃花作文150个字【六】

《诗经》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每到春天,轻盈的花朵染上妩媚的粉色,给春天带来一袭华丽的盛装。三月花开,四月花繁。此时正是桃花迎着初春的微风,渐渐盛开的时刻。我迈着缓慢的步伐,到一处不远的桃园。恍惚间,似有一股淡雅的清香扑面而来……

想起小时候,家家院子都种有桃树、杏树。儿时,春天带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些美丽的花儿次第绽放。常常会折一些开满桃花的枝条,插在玻璃瓶中,放在简陋的书桌前。对于物质匮乏的年代,精神皆因这些小草小花而格外的丰盈。也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正是这些家家都有的花儿,便有了儿时伙伴们的名字:春桃、银杏、春花……而母亲落入这个俗套,为我选了一个较为淡雅的字作为名字——萱,忘忧草。万花再艳,却不常开;草儿虽淡,可也常青。我想这便是母亲希望我与她们不同的地方。然而,我却偷偷地把名字改了,与她们拉近,只因那簇拥的粉色盛满枝头,惹人心醉。

儿时的桃花情结,皆因那份诱人的色泽与芳香使春天的气息蔓延。如今,步入这大片大片的桃花林,却为寻一方幽静,让身心在大自然中休憩。

这桃园恰好就在山坡上,与村庄相距还有一段路程。绕过村庄,一路沿坡而上,放眼望去,一朵朵桃花在春意朦胧中是那么的明丽、清新、盎然。“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醉人的桃花在微风里盛开,花香四溢,山不再寂静,水不再低吟。

记得曾经读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这样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至今读来,仍是眼前一片繁华。当面对面触摸这片桃花林时,竟觉得流霞在山坡上舞动。一步步走近它,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一团团、一簇簇,红的耀眼,香的醉人,烂漫粉雾。犹如胭脂点染,润彩如霞,将山坡渲染的无比浪漫、迷人。

只管沉醉,差点忽略了桃园内的一间小屋,不知是否会走出一位面若桃花的乡间村姑,借我一碗水?想想笑了,我不是青衫书生,亦非才子崔护,怎可遇到那借水的女子?小时候,爸爸带我看地方戏碗碗腔《桃园借水》,不懂得剧中内容,只知道有个很俊的书生,向一位面若桃花的美姐姐要了一碗水,后来就不见了。总会问爸爸后来呢?爸爸说后来这个书生进京赶考去了,回来再看她,已是第二年春天,这个美姐姐不见了……再后来呢?他们也不知道了。长大了读到唐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便知儿时看的戏,原来是有出处的。年轻的书生崔护考进士未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地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情景增人惆怅。

于此,心里对桃花还有着一份淡淡的惆怅。浪漫而美好的爱情,也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遗憾。倘若,那桃园中的女子没有离开,是否也会缔结一段良缘?我一向感性,于物于人若此。多么希望桃源深处,那簇簇的流霞不再陨落;多么希望,那借水的女子,会有人许她一生桃花情。

这样的故事,我自是听不得,常常会心痛。想来,爱情在美到极致的时候也会痛到极致。正因为“人面”的消失,才有了千古的佳话。往往作为标本的东西,不是美到极致,就是苦到极致。我渴望盛装一份刻骨的爱恋,却又怕自己承担不起这样的苦涩。终我只是俗人,想过俗人的日子,简简单单,一生相伴。

这个三月,桃花依然艳如从前。山坡上除了我,还有几对年轻的情侣,他们在桃园里拍照,偶尔主人也会出来打声招呼,然不是我心目中那个面若桃花的女子,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伯伯。憨厚、朴实不乏热情,不用借水,便自动PE水箱用碗盛好端上来。可我没有心情喝下去,因为同样是一碗水,我却在那份错过的爱情里迷醉。

桃花盛开了,我身处桃园心在外,如此的心神不一,是否仅仅因为一段错失的爱情?你没有借过水,只在偶尔的回眸中与我相遇,便有了桃园借水般的朦胧情意。或许,你比崔护聪明,还留下了一个号码,一个给彼此靠近的空城,其实也只是一串数字,而我却视它为生命中的春天。

今日,我不愿在桃花林中留念,怕再次触摸到千年前的凄恋,融情伤感。只是轻轻折回一柄桃枝,用心在上面写下两个字:赠君。若你心有灵犀,可否在下一年桃花盛开的季节,邀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