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图书馆读书的感受作文(图书馆里的书香作文)

去图书馆读书的感受作文(图书馆里的书香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2-04-21 07:21:36
去图书馆读书的感受作文(图书馆里的书香作文)

去图书馆读书的感受作文【一】

前几天听妈妈说要带我去图书馆,我很兴奋,星期六一大早我就起床,帮妈妈忙完家里的事情,我们坐着公交车就出发了。

因为妈妈还是十年前去过一次不熟路,到南山文体中心下车,我们只有边走边找,突然我看见前面有栋房子前大石头上写着南山图书馆,我惊呼:“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了。”我撒开脚丫直往前冲,这个图书馆很大,把成人阅览室和儿童阅览室分开了,儿童区里面的书还真多,我看了这本挑了那本,每本都让我爱不释手,虽然有些书有点旧,但每本书都很精彩,它与书城不同的是这里还提供了很多供读者坐的地方,让我感觉这里像在家一样的舒适。

一晃几小时就过去了,我还舍不得回,妈妈说图书馆还有一个好处是书还可以外借,只要办些相关的手续,听到这话我欢呼如雀跃,借了两本书,依依不舍的跟着妈妈回家了。

去图书馆读书的感受作文【二】

在南宫实验教书的日子,过得很快,总是会遇见课很多的日子,不但自己的身体受不了,就连学生都有点儿反常了,总觉得怎么这个老师老是来呀。所以我得想办法哄着学生把作业写完了,然后就是小奖励了。当然,塑造一个学生的思想更重要,所以我更倾向于让他们看些关于感恩或者励志的短片。

今晚,在20班给学生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里面一位位获奖少年都才是上中学的样子,却在家里已经是顶梁柱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或者爸爸。当第一位孩子从家乡推着爸爸出发,跨行500多里,只是为了去上海给爸爸看病。当记者问他的时候,他却说,不累,只是觉得这样有他们陪着就很幸福。当看到有一个姑娘照顾生病的妈妈时,他的那种乐观感动了我,她说,当时条件好的时候她觉得买很多好吃的东西是一种幸福,但是,自从生病花完了家里所有的钱之后,她觉得看到妈妈还活着,还在身边,那就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才是最需要做的。

尤其看到最后一队姐弟出现的时候,我突然觉得那位姐姐特别的伟大,为了每次减轻弟弟背篓里的重量,她都要弟弟走在前面,然后,趁其不备,从背篓里拿出一些东西放到自己这里,而弟弟也为了给姐姐减轻重量,他会在未背起背篓的时候,骗姐姐说天上有飞机,然后偷偷往自己的背篓里放一些重物。见过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大的总是让着小得,结果小的孩子会认为所有别人的帮助和施舍都是理所当然。然而这位姐姐,用她的行动帮助弟弟实现了更加正确的人生观,让他勇于承担,会感恩,一个十几岁的姐姐把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弟弟培养成了家里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感动于他们的孝心,可是我更觉得姐姐对弟弟的塑造会更加重要。一个姐姐在牢记妈妈的嘱托(你是姐姐,你要让着弟弟)的情况下,对弟弟的性格完成了良好塑造,让他知道了,在这个家里,都是顶梁柱,让他知道,在这个社会上,只有自己努力才会成就,没有谁会一味迁就,一切都得靠自己。所以,在姐姐外出上中学时,11岁的弟弟才会独自撑起一个家,并且自豪的说,我和姐姐管的一样好。加油,那位姐姐,好样的,小伙子。

只是不知道,同样是中学生的这些孩子们,能否在感动的背后读出更多的内涵。

去图书馆读书的感受作文【三】

为了塑造良好的孝心文化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组织孩子们观看了中央综合频道播出的节目——《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视频。

孩子们观看时,被黄凤、吴林香、邵帅、龙花、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等11位少年荣获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所震撼。他们因为家庭的不幸,却过早挑起了生活重担。像邵帅,为了照顾重病住院的母亲,不得不整日往返于医院与住处之间,晚间穿过一个树林时为了不害怕,还自编了一首歌《不怕不怕啦》来壮胆。还有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没有父母,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头疼没钱买药,他们俩便采茶叶、捡破烂上街卖,换钱买药……还有“板车女孩”的小黄凤,从6岁起便开始承担起照顾瘫痪父亲和近乎双目失明的奶奶的重任。2008年5月,12岁的她带上全家仅有的27元积蓄,祖孙三人到达上海。小黄凤用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与奶奶一起边乞讨边为父亲求医……

看到这里,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落下了辛酸的眼泪,心灵受到了“孝心”的洗礼,纷纷表示,一定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关爱家人,行尽孝心。学习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却并没有放弃学业的顽强精神,珍惜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成为有用之才,报效祖国,回报父母。

我知道,这样的活动对孩子们肯定有好处,一定能温暖孩子的心田,拨动孩子的心弦,照亮孩子们的心灵空间。视频中的主角,都是他们的同龄人,但是,这些同龄人行动,绝对让他们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些孩子们所做的以其人其实都是那么平凡;陌生的是,这些孩子们所做的,又是那么不平凡,他们小小年纪所做的一切足以感天动地。

如今的孩子,真是幸福,多数都是生活在温室之中。他们尽享天伦,尽情地享受着父母带给他们的一切安逸、一切关心。对于这些关爱,可能多数的孩子都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能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有的孩子对父母的关爱可能就渐渐习惯了,冷淡了,到最后可能再也感受不到父母关爱了。或许,他们不仅对父母的关爱视而不见,甚至把父母看成是一个枷锁,感觉厌烦。这让他们的父母非常伤心,于是,可能各种不愉快甚至互相伤害的故事就上演了。本来很美好的亲情显得无比脆弱,无比疲惫,无比伤痛。

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的家长都束手无策。这不得不让人思考:这个社会怎么了,孩子们怎么了?这到底是关爱的悲哀还是关爱的罪过呢?

其实,仔细想想,问题还是出在教育上。如今的家长,都愿意将孩子养在温室中,他们只知道怕孩子冻着,怕孩子饿着,怕孩子受到半点委屈,他们几乎包揽了孩子的一切事物。除了学习,他们不让孩子劳动,不让孩子参加活动,不让孩子接触自然,不让孩子了解社会,从来不给孩子任何表现的机会。你想,长此下去,孩子们能有一颗明敏的心吗,能懂得“孝心”和“感恩”的含义吗,能知道怎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吗?

所以,真心希望看了这个视频的家长能够多思考,我们究竟该给孩子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我们究竟如何让孩子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让他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作为教师,我们也该思考,孩子们的一些优秀的品质,仅仅依靠课堂,依靠书本,依靠做题,能获得吗?我们何不好好利用身边的这些资源,借助身边丰富的平台,让孩子们走进多姿多彩的成长天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