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古诗为题的1000字作文(古诗词与我相伴作文1000字)

我与古诗为题的1000字作文(古诗词与我相伴作文10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26 07:19:21
我与古诗为题的1000字作文(古诗词与我相伴作文1000字)

我与古诗为题的1000字作文【一】

带着对爷爷童年的憧憬,带着对空调房憋闷压抑的腻烦厌恶,带着回归自然仰面数星星的浪漫,我带着被蚊虫叮咬的痒酥酥的莫名乐趣,拖着爷爷摇着蒲扇斜躺在大槐树下……

爷爷和我坐在大槐树下,轻摇着蒲扇,在这个美好宁静的夏夜开始讲述自己的童年。

“小时候,我们都很顽皮,最爱干的事就是上树掏鸟窝。小时候,我很顽皮,最爱干的事就是上树掏鸟窝。运气好的话,摸到几个鸟蛋,偷偷的用烂泥包好扔到灶膛里烧烧,那滋味,满脑门子都香的不行。比现在的鹌鹑蛋好多了。那时候,这老槐树还年轻,连树干上都是满刺,也只有这样的树上,摸到鸟蛋的可能性才最大。”我好奇了,那些没有刺的树上鸟儿不是也做窝吗?

我心中充满了疑惑,于是就问爷爷。谁料爷爷刚听完这个问题,就重重的叹了口气:“那些光滑的树上鸟窝早就被人掏走啦!只剩下那些浑身长满刺的树上有鸟窝了,因为有刺,所以就很难爬上去,但是没有办法!!吃饭问题总要解决啊!只好不顾一切的爬树,往往还未掏到鸟窝就已经被刺划了不少口了。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唯一的选择只有硬着头皮,咬咬牙坚持下去吧!”

“爷爷,那个时候人都吃不饱吗?我们学的历史上说中国地大物博,各种粮食和资源应有尽有,怎么不对吗?”我奇怪的问。

爷爷说:“我小的时候,国家很贫穷,物资很匮乏。买粮食要用粮票,买肉要用肉票,买布要用布票,买煤要用煤票……买任何东西都要用计划票,如果买东西没有票给再多的钱也买不到,而且还是限量供应,并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

我好奇的问爷爷:“那是不是在您那个时候也像爸爸妈妈现在一样每月都发工资?”

爷爷眯着眼,摇着头说道:“在我们那个年代啊!生活很贫困,我们是农民,在农村是靠挣工分,然后再根据你的工分来发粮食和计划票,不同的是要到年底才能跟你结算,所以买东西处处都要算计着。”

“爷爷,照这样说工分是越多越好,那你们是不是很小的时候也帮大人做事啦?”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工分当然越多越好啦,不过挣工分是成年人的事,我们小孩子只能是帮父母做一些辅助性的事,如:打猪草、放牛或者烧火做饭。不像你们现在衣食无忧,什么事都不用你们做。”

听到这里,我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红着脸问:“爷爷,那你们上学吗?”

爷爷手中蒲扇摇摆的幅度渐渐慢了下来:“解放前,父母是将孩子送到私塾先生家里去读书,当时我们的课程也就是先生教教认字和算术,相当于你们现在的语文还有数学,那个年代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只上了五年学。不像你们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一直要读到大学,甚至更高的学位。”

“你们那时候没有别的课了么?列如音乐、体育、生物?”我瞪大眼睛。

“没有了,当时没有条件学那些东西。不像现在的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爷爷慈祥的摸摸我的头。

“爷爷,除了帮家里干活和去上私塾,您一定也有属于自己的悠闲时光吧?你们都玩些什么呢?”我被爷爷这么一说变得不好意思起来,连忙又将话题转向了玩。

听到这个问题,爷爷的目光不禁变得柔和起来:“我们那个时候玩的可多啦!因为是在农村所以小孩子都会聚在一起滚铁环,看谁滚得又快又好,那些铁环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因为买不起玩具,只好亲自动手啦!太阳毒花花的时候,我们还会上树捉知了,不用多大功夫就可以捉到许多,用清水煮煮,撒点盐,香得很,连口水都油腻腻的,它还是好多人家办喜事时桌上唯一的荤菜呢!可以算是当时流行的'饭后零食吧!当身上被汗搞得粘糊糊时,直接往河里一跳。以前的河水清澈见底,不像现在受到污染。在洗澡的时候还可以乘机逮小虾或者就地取材用铁叉捉鱼当然逮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就可以美餐一顿了。日子过得倒也充实滋润。”

相比而言,我的童年充满了爸爸妈妈的疼爱,是他们的掌上明珠,我们拥有爷爷那个时候无法拥有的物质享受。这相比而言,我幸运得多,生活在如此昌盛,和平安定的祖国。

我与爷爷的童年相比说明了中国在不断成长着、发展着、努力着、创新着。

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的精神文化也在提高,这一切都源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迅速,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当我们的社会不断前进,童年不再像老辈们那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辛酸与遗憾。

但愿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那在群星闪烁的夜空中绽放的烟花,虽然短暂,却像昙花一现,美好的令人在记忆长河中永远挥之不去……

但愿童年,是纯真甜美的,就像那包装绚丽的棒棒糖拥有着世界上最令人回味的甘甜……

但愿童年像一条装满了糖果载满了玩具的大船,同时也装满了欢声笑语……

珍惜吧!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美好明天的建设也出自己的一份力!!

洪泽县第二中学八年级 杜媛媛

我与古诗为题的1000字作文【二】

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唐诗、宋词、元曲……古诗词是文化的精髓,多少年,多少人为其倾倒。李白的浪漫、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马致远的思乡情怀……多少诗人,多少词人,多少作曲家,闻名或隐逸,富足或落魄,都为古诗词的发展画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对古诗词的学习与理解,让我沉醉其中。古诗词中的一些词句,可以让人明白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少的送别词仍让人记亿犹新,王勃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真心朋友的真正定义,真正的朋友即使分隔两地友情也不会改变,描写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也让人看清世上酒肉之交,小人之交的丑恶。还有那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又描写了为友人饯行时因即将分别心情不快而与友人畅饮,隐含着朋友离别的思念与无奈。

同送别诗一般,诗人也喜欢以乡愁为主题。李白的《静夜思》即写了景又写了思,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老树上缠着枯萎的藤蔓,黄沙漫天的小小古道,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牵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行走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写尽了在外漂泊的人辛酸与无奈和浓浓的乡愁,让人不由得融进诗中那个荒凉萧瑟,令人心中觉得凄凉的场景,在外游子,哪有不思乡者?思乡的诗词,随口都可以吟诵出来。还有亲情和团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我最熟知的诗词。这首词传诵至今,中秋佳节,无法归家与亲人团聚的人都会想起它,可见它流传之广。

送别、思乡、团圆,围绕这它们的古诗词都带着那么一丝淡淡忧愁,却又包含着对未来的希望。

江山美景几多爱,在景色的描写上,也可以在诗词中找到不少。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用一个“肥”字突出了绿叶的饱满,开创了诗词中的先河。烟雨迷蒙的江南,楼台、行人都在雨幕之中被模糊了,《江南春》一句“多少楼台烟雨中”令人身临其境。泰山的高大雄伟,险峻绮丽,在杜甫表达自己志向的同时被展现出来。江山美景、在古人笔下是如此多娇!

古诗词中也有许多启示人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告诉我们新旧总会交替,新事物总将取代旧事物,一昧守旧,是无法得到成功。这些句子被传为千古名句,其中的意义需要像品茶般细细品味。

世上优秀的古诗词灿若繁星 ,星罗棋布,让我们追寻古人的足迹,古诗词的魅力。

我与古诗为题的1000字作文【三】

可是坚毅的手和脚已经残废,手不能写字,脚不能走路.这怎么办呢?坚毅的小伙伴也替他着急.

这时,有人说:“ 你放弃吧!不要硬撑了,你手脚残废,没用的,还是听点话,吃点苦,受点气,跟着你哥哥和嫂子吧!”也有人说:“别回去,我们支持你”.坚毅清楚的知道,回去就意味着前途渺茫.坚毅想了想,斩钉截铁的回答道:“我不回去,再苦再累我也要读书.”这时又有人说:“你的学费怎么办呢?” 对呀,这又是一个大问题,该怎么解决,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天真是有意去考验坚毅啊!最后,坚毅做出决定,一边读书,一边帮别人打工挣学费,旁人不好再说什么.只好纷纷献出祝福,都走开了.可是,残废的坚毅能做什么呢?还好,一位好心的大婶收留了他,当他每天有空时,吆喝着卖盖碗茶.

从此以后,坚毅开始上学了,他每天练习用嘴写字,用身体走路,在学校里,同学认为他是一个怪人,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玩.他很孤单,他甚至想过要放弃,但一想到之前付出的`努力,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鸟儿从南方飞了回来,坚毅坐在草坪上,静静地凝视着前方那操场上同龄人在玩耍的身影.坚毅有些失落了,他埋怨上帝为什么要让自己是个残疾人,看着身边的同学都有父母的呵护,而自己只有寂寞做伴.他伤心极了 ……坚毅望着天空,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他不能哭,因为他要用的精力去学习.而不是怨天尤人.

几年后,坚毅张大成人了,他终于有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即使他以前是一个断了翅膀的天使,但他如今又重新飞了起来.

坚毅他虽然是个残疾人,但他仍对生活充满了渴望,充满了信心,他并没有放弃.他真是人如其名啊!我们是否也应该反躬自省一下了呢?

不错,或许我们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布满荆棘,或许跋涉的脚步苦涩无比,或许雄心壮志换来的并非尽如人意,但如果我们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和挫折,那么心底的那份抱怨,那份蠢蠢欲动的放弃则会不堪一击.其实,在我们人生的船上装上坚强,坦然,朴质就会轻松多了!坚毅在最落魄的时候,他没有说放弃,而是很自豪的说:“只要我的心脏没有停止跳动,我就不会放弃人生和生活.”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尽管人生中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但花谢了又开,水落了有涨,月缺了有圆,这些都是一首首意味深长的生命之歌,没有人能改变它,往昔的一切,还是让它消失在风中吧!让我们挺着胸脯去挑战和追寻自己的梦想.

这只“风筝 ”虽说‘飞 ’不上天,但却给这年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

让我们真心祝愿这只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高 ……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