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火把作文500字(关于温暖的作文500字五年级上册)

温暖的火把作文500字(关于温暖的作文500字五年级上册)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6-29 09:38:01
温暖的火把作文500字(关于温暖的作文500字五年级上册)

温暖的火把作文500字【一】

在我国四川的西昌大凉山,有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他们还有一个特别的节日——火把节。

火把节的由来据说是因为有一年,天神给彝族人民生活的地区降下了灾害,还派大力神去征收钱粮,百姓苦不堪言。这时,一个小伙子挺身而出,和大力神斗智斗勇,终于打败了大力神。天神被触怒了,又放出蝗虫祸害一方。智勇双全的小伙子燃起火把,烧蝗虫,终于制服了天神。这天正好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了纪念小伙子,庆祝丰收,火把节便传承了下来。

现在的火把节可热闹了。一般来说,火把节分两天,第一天是斗牛,第二天是摔跤。白天,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脸上无不体现着喜悦,代表们牵着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上场了。裁判员一声令下,两头牛随即被放出,立刻角顶角,不把对方顶倒绝不罢休。遇到棋逢对手,势均力敌的,更是拼个你我活,鼻孔“呼哧呼哧”地喷着气,甚至要主人冒着生命危险分开它们。获胜者可得到旗杆上的彩球,神气极了。摔跤时,多由大力士手抱手,不时转圈,两人的脸都涨得通红,使出所有力气,旁边的人们也唱着歌助威。

晚上,压轴戏——火把游行到了,把火把节推向了高潮。人们用稻草、秸杆、或木棍做成火把,点燃后便排成一条条长龙开始游行。他们在广阔的原野、田间穿梭,那一支支火把远望像繁星坠地,近观似火龙飞腾,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人们举着火把,脸上无不洋溢着喜悦,对丰收的祈祷也融在火光之中了。游行完毕,人们还要堆起篝火,牵着手,围着篝火唱起庆祝的歌,跳起欢快的舞,热闹非凡。有的地方火光通宵达旦,直到迎来东方的彩霞。

熊熊的火光预示着兴旺,预兆着丰收,火把节,这一民族特色中的奇葩,将会一代代传承下去,开得更加艳丽。

温暖的火把作文500字【二】

在我国四川的西昌大凉山,有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他们还有一个特别的节日——火把节。

火把节的由来据说是因为有一年,天神给彝族人民生活的地区降下了灾害,还派大力神去征收钱粮,百姓苦不堪言。这时,一个小伙子挺身而出,与大力神斗智斗勇,终于打败了大力神。天神被触怒了,又放出蝗虫祸害一方。智勇双全的.小伙子燃起火把,烧蝗虫,终于制服了天神。这天正好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了纪念小伙子,庆祝丰收,火把节便传承了下来。

现在的火把节可热闹了!一般来说,火把节分两天,第一天是斗牛,第二天是摔跤。白天,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脸上无不体现着喜悦,代表们牵着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上场了。裁判员一声令下,两头牛随即被放出,立刻角顶角,不把对方顶倒绝不罢休。遇到棋逢对手,势均力敌的,更是拼个你我活,鼻孔“呼哧呼哧”地喷着气,甚至要主人冒着生命危险分开它们。获胜者可得到旗杆上的彩球,神气极了。摔跤时,多由大力士手抱手,不时转圈,两人的脸都涨得通红,使出所有力气,旁边的人们也唱着歌助威。

晚上,压轴戏——火把游行到了,把火把节推向了高潮。人们用稻草、秸杆、或木棍做成火把,点燃后便排成一条条长龙开始游行。他们在广阔的原野、田间穿梭,那一支支火把远望像繁星坠地,近观似火龙飞腾,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人们举着火把,脸上无不洋溢着喜悦,对丰收的祈祷也融在火光之中了。游行完毕,人们还要堆起篝火,牵着手,围着篝火唱起庆祝的歌,跳起欢快的舞,热闹非凡。有的地方火光通宵达旦,直到迎来东方的彩霞。

熊熊的火光预示着兴旺,预兆着丰收。火把节,这一民族特色中的奇葩,将会一代代传承下去,开得更加艳丽。

温暖的火把作文500字【三】

我国有56个名族,每个名族几乎都会有自己的节日,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等等,这些节日都丰富多彩,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我们家乡的火把节。

传说在远古时期,云南彝族地区年年五谷丰登,天王知道后极不高兴,于是派出灾神撒下许多害虫,企图毁灭庄稼,彝族先民想出办法,在夜里点起火把奔跑于田野,山坡,山寨,满山遍野的火把形成火海,像一条条火龙,人们见害虫就烧,“灭虫大战”持续了几天几夜,最终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灭尽了害虫,保住了庄稼。

为了庆祝胜利,彝族人民把这一天定为火把节,到了这一天,彝族男女老少早早就穿上新衣来到石林草场。白天举行摔跤、斗牛比赛,有成千上万的各族人才着大三旋载歌载舞,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招待客人,到了晚上在火把节的住会场上举行着大型的民族歌舞晚会,晚会结束后,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焰火、数不清的火把照亮了石林的夜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围着焰火,举着火把尽情的跳舞一直到第二天的清晨才散去……

爸爸开始准备火把了,火把的材料主要是麦柴,为了它能保持直立,中间要放一条棍子,四周的麦柴由绳子扎起来,火把长约两米,直径约15厘米;妈妈开始在门前堆积麦柴了,堆柴也是有讲究的,麦柴每隔三四步堆一堆,有时好几家的柴堆连在一起,可以达到百米之长;而我忙着为父母做助手,想着能尽快开始;左邻右舍们也都马不停蹄准备着,经过我们齐心协力的准备,终于一切就绪了。鞭炮一响,火把节就正式开始了。先点燃柴堆,大家开始从“火堆”跳过去,跳火是为了保平安,把一年来所有的不顺利都“烧”去,期待来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和睦。跳完火之后,就点燃了火把,我们举着火把一直跑到山顶,从山顶鸟瞰村庄,眼前的景色美极了,家家户户的红灯笼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分不清哪个是天,哪个是地,再加上五彩缤纷的烟花,看的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家乡的火把节热闹极了,我爱家乡的火把节,但更爱我的家乡!

温暖的火把作文500字【四】

在华夏大家庭中,在五十六个兄弟民族中,有众多具有浓郁特色的节日,但恐怕没有一个像火把节这样充满火焰与激情,它是一个用酒与火交织而成的节日。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我带着妻儿驾车到靖安乡罗德古参加昭通市彝学会在那里举行的火把节,车在岖崎的山路上盘旋,经过个多小时的颠簸到达目的地。

罗德古掩映在茂密的绿树丛中,整个寨子洋溢着节日的喜庆,还未到目的地就传来了若断若续悠扬婉转的彝歌,这歌声是从重重迭迭的大山深处,从遮天蔽日的茂林丛中,从苍苍茫茫的浓雾中过滤而来的,所以是那样的脆亮,那样的清新,那样的摄人心魄,犹如天籁之音,放耳听去,给人一种飘飘渺渺,亦真亦幻的感觉,就是这美妙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节日的狂欢中。

门,通常是拒人于外的设置。然而火把节的门,却是热情好客的彝家人为欢迎客人而搭建的。未进山门我们便被彝胞们簇拥在山门外,看着妻儿一身艳丽的彝族装扮,由几十个人组成的洋溢着阳刚之气的彝族青年,热情地吹起了过山号,他们吹得是那样的卖力啊,只见他们涨红着脸,鼓圆着腮,一会儿昂首,将过山号直指云天,那声音震荡山谷;一会儿又低头把山号贴近大地,高亢激昂,声回巨响。他门用心在吹,用情在吹,吹出了雄浑与豪迈,吹出了节日的欢乐与喜庆,吹出了彝家人的火热与激情,我们进了第一道山门。

第二道山门则弥满着阴柔之美,由二十多个如花似玉的苗族,白族少女组成。她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像洒渔河水一样清靓,在游客中萦绕、穿梭、唱歌、欢笑、迎宾。

第三道门则是阳刚与阴柔的巧妙结合。她们唱道“捧起乌蒙酒哟、款款敬嘉宾哟,酒温、酒暖、彝家的心;酒浓、酒醇、彝家的情。酒中闪亮,彝家的魂哎!彝家的魂、酒味缠绵彝家的根!捧起乌蒙酒哟、款款敬嘉宾哎,酒温酒暖彝家的心,酒温酒醇彝家的情,酒中闪了亮彝家的魂哎!彝家的魂、酒味缠绵、彝家的根,客人嘉宾敬请开怀品、仔细饮。举杯交盏识知音”。作为彝家人来说,不喝酒,不唱歌,就不算来到彝家;也就不算是在彝家过节,更不用说是过火把节了!这话虽说有几分夸张,但一点不假,反映了酒和歌舞在热情爽朗的彝族人民生活、生产中的地位。一群漂亮的彝家姑娘身着民族盛装,如大山盛开的山花,将你围在鲜花丛中,端着盛满美酒的牛角杯,唱着“敬酒歌”欢迎客人的到来。“远方的贵宾四方的朋友,我们不常聚,难有相见时,彝家有传统,待客先用酒,彝乡多美酒,美酒敬宾朋,请喝一杯酒哟请喝一杯酒哟!”那美柔柔的,那歌甜甜的,而那情却是不可抗拒的大山,作为远方的客人,远方的阿哥,让你不喝也得喝,不醉也得醉。喝吧!喝下彝家的款款深情,喝下这节日的喜庆与欢乐。即使醉了也心甘情愿。霍出去了,每进山门的人都连喝数杯。

山门内张灯结彩,阵阵热烈欢快的唢呐声,狂放粗犷的锣鼓声、荡气回肠和悠扬婉转的歌声以及激昂奔放的舞蹈吸引着我们。放眼一看,虽然火把节的整个场面极大,但每个环节井然有秩,热闹非凡,满山遍野的人头攒动,足有一两万人,热情好客的彝家人搭起了一个山一样雄大的舞台,组织了二十多个文艺节目。汉、彝、回、苗等民族同台演出,共庆彝族火把节。表演节目或诙谐幽默,或打趣逗笑;舞蹈风格,古朴深沉,气浑力厚,刚柔相济;歌声清甜脆亮、感人肺腑。让人感到情真意浓。总之,无论歌与舞都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热爱与憧憬。

黄昏时分,火把场中竖起了干柴堆起来的塔型似的火把,一群美丽的彝族姑娘身穿艳丽的百褶裙,团团围定了“塔型”,载歌载舞,跳起了彝家的“撒麻”“阿诗且”“铜铃舞”唱起了彝歌,将节日的欢乐渐渐推向高潮。

难怪有人说,火把节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狂欢节,这话一点不错。你看!火场外,那些性急的年轻人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他们实在是等不及了,手举火把嬉笑着相互追打。柴禾旁一个小伙子正悄悄的逼近一个姑娘,而姑娘佯装不知,忽然小伙子一扬手大把的松香撒到了火把上“卟”的一声,落在姑娘身上,顿时一团绚丽的火焰升腾而起,映着姑娘羞红的面庞,姑娘假装惊叫,转过身去嬉笑着追打小伙子,小伙子故意被姑娘抓到,姑娘撒娇似的在小伙子肩膀上不停的捶打,还一个劲的“扭”“掐”小伙子,于是周围人群发出一片悦耳的“尖叫”人们笑得前仰后翻,大家融入无尽的快乐之中。

夜幕渐渐降临,火把节晚会开始了,尽管那里的立体性气候,一会儿下雨,一会儿又是晴天,但丝毫没影响大家喜悦的心情。你看成千上万的人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借着火光,随着音乐节拍,纵情地边喝、边跳、边唱,一会儿侧身甩脚,一会儿摇手相连,娴熟的舞步穿插自如,变化多端……我带着微微的醉意和无尽的喜悦,情不自禁加入其中。

火把场中的欢歌笑语此起彼伏,似万马奔腾直冲云天。看!一群群青年男女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楚楚动人,迷人的.脸上绽放出喜悦与自豪,手牵着手在篝火旁高歌起舞,老人也不甘示弱的加入其中,用各自的方式抒发着内心的情感。

另一边一群群身着彝族服饰的强壮男子拍击擂鼓,象威风凛凛的武士,古铜色的脸上露出坚毅与自信,向跳舞的人群鸣鼓助威……

眼前的一切,像一幅激昂的画,像一首豪放的诗,像一壶芳香醉人的美酒,只有亲自加入其中才能到欢乐的滋味,享受充满激情的狂欢。这些像响彻云宵的万钧雷庭,像咆哮大海的千重巨浪,整个火把节场景全被淹没在一片疯狂激越的音韵当中。人们相逢见笑,到处敬酒,唱酒歌,喜庆欢快,声音此起彼伏,彝胞们爽朗的喝起了扁担酒,共叙家常,各抒豪情……看着这淳朴豪爽的民风,眺望远处,浩浩的江水,折射着彝家人滔滔的豪情,面对这一切,我的心涨潮了……

纵情地跳吧!把豪迈与欢乐凝集在舞步中,尽情地唱吧!把追求与夙愿倾注在歌声里,源远流长的金沙江水孕育了彝家人自强不息的灵气,巍巍的乌蒙高山铸就了彝家人铮铮铁骨。

这是歌的海洋,如涛似浪,此起彼伏;这是舞的天地,自由奔放,异彩纷呈;这是火的世界,热烈洋溢,激情燃烧;那高亢激越的音乐,那优美动听的歌声,那活泼爽朗的笑声,那粗犷激昂的舞蹈;酿成一壶浓烈的酒,浸泡着整个狂欢的夜。这里的天醉了,地醉了,群山醉了,白云醉了;人——更醉了!

感受了这番场景后,我悄悄离开火把场,来到附近的山坡上,感慨万千,思绪起伏,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都汇聚在这火把的长河和夜景当中,鸟瞰整个火把节的夜景,暮色四合,群山如黛,弥雾如纱地漂浮在群山之间,翘首遥望火把场中的巨型火把已照亮夜空。时间已经很晚了,但人们还沉浸在无尽的火一样的激情当中不愿离去,汇聚在篝火边手牵着手,围着火跳着舞,撒松香,品美酒,祈福消灾,共祝年成,为盛世而歌,为美好生活而歌。想跳一个通宵。不!几天几夜,甚至让时间定格……

透过这一切我仿佛看到了远古一个动人的场景:直率而无半点心机的彝族部落首领,被人骗到一间用木料制成的房子内。他丝毫没有察觉到房子的四周早已堆好了干柴,并且已经浇上油,不懂阴谋的首领被人灌醉后,被烧。他那美丽而深情的妻子闻讯后急急忙忙赶到现场,只见一堆灰烬,他悲痛万分,奋力用双手在燃烧着的灰烬中刨找自己丈夫,火烧焦了她的十指,鲜淋淋,哭声凄凉,哀声动地,但她仍不停手,继续在火焰中刨找!刨啊,刨啊!终于,她也投身烈火……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和坚贞善良的彝家女,从此便有了“火把节”这个节日,并且一代代地沿袭下来。所以可以这样说,火把节是爱情擦出的火花,是对生命的颂赞,对者的怀念。

明代著名诗人杨慎在诗中写道“松炬荧火霄作舞,星回节令传古今”这便是对火把节最真实的赞美和写照。而现代人又将火把节注入了新的内涵,向往和追求。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情的高昂,酒的激情,火的炽热和彝家人爱酒、嗜酒的永恒所在;以酒为美,对酒当歌,情浓如酒,以及酒韵似歌的热激荡。

看看眼前,火树银花,火把如流,一串串盛大的红红绿绿的礼花在夜空中绽放。古老的民俗,穿过悠悠岁月传承下来,与现代文明交织在一起,在夜空中以各自璀璨的光焰相互撞击融合而照亮夜空。放眼望去,远处昭鲁坝子形成若干条火的长龙,如星罗棋布,明亮耀眼,气势磅礴,犹如江河奔腾,一泻千里。

再看看!人们舞动火把流动变化的巨大队型是那样的热情欢快,整座城市,整个乌蒙大地以及整个中华大地上有彝民族人居住的地方,今夜在大把、大把的松香散发下,都飞起灿烂的火花,夜空中弥漫着松脂的清香,这不正是古朴淳厚的彝文化的清香吗?正是这种文化清香的熏陶,人们才能尽情享受这原始古朴的习俗文化之乐,才能不断发展,迈上新的时代高峰,让火的文化流传久远。

那夜不知听了多少动人的歌,不知喝了多少醉人的酒,不知跳了多少激越的舞,我无法入眠。

温暖的火把作文500字【五】

8月12日,我和表姑、哥哥姐姐,一起来到西昌旅游。我们游玩了曾发射过神州5号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蓝蓝的邛海、高大的庐山,但我最喜欢的是8月14日——8月15日的火把节了。

8月14日只是火热的`欢乐中国庆、优雅的选美比赛和精彩的摔跤比赛。真正的火把节是8月15日了。在这一天,大街上间隔10米—20米就斜立着一个大火把,大火把是怎么搭建的呢?我就给大家讲讲吧:先用一些砖围成圆形,在里面堆满了沙子,中间搭上木头,像火箭一样的形状,最后为了助燃,警察叔叔还在木头上面撒上汽油。晚上8点的时候工作人员把大街上的大火把点燃了,火把熊熊燃烧,街上的人都争先恐后的拿着小火把去大火把上借火,慢慢地,整个大街像一条舞动的火龙。这时候,大街上响起了彝族的音乐,街上的彝族同胞都穿着节日盛装,围着火龙,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嘴里哼着歌,踏着音乐的节奏,拍着手、跺着脚,翩翩起舞,我们不由自主地跟着跳了起来,一会儿,大街上跳舞的人越来越多,人山人海,把街道围得水泄不通,我感觉整个世界都欢乐了起来。晚上9点——10点的时候,一瞬间,整个西昌市的高空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烟花爆竹声,天空中绽放出一朵朵五颜六色的烟花的美丽极了!

这次火把节真让人难忘啊!

温暖的火把作文500字【六】

火把节以隆重称著,誉为“东方狂欢节”。这天,人们盛装出席,并举行赛马、摔跤等多项娱乐活动。其中,彝族火把节最有特色。

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彝族山寨一对情侣相爱了。魔哈贪图阿雅的美貌。阿查经奋战战胜了魔哈。魔哈不服,施计困住阿查。经乡亲相助,他回了家,发现阿雅的爸妈都被魔哈害,而阿雅也惨于山脚。阿查痛不欲生,带领乡亲烧了魔哈。为纪念这天,人们称为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一般两到三天。第一天:祭火,人们举着火把祭奠祖上,供奉各种神灵,大仙。第二天:传火。每家每户都会派一人(往往是青年)于各家传递火把。晚上,以村为单位,举行篝火晚会。所有人拉着手,围成一个圈子又唱又跳。第三天:送火。彝族人爱美的天性无人不知、这天,彝族的姑娘会打扮好自己,聚在一起。村里的长辈会作为评委选举姑娘们。经过重重选拔,最后一位获胜的姑娘会被大家祝贺,围着她唱歌跳舞。

彝族的火把节没人不接受。热情的他们一定会请你加入篝火晚会,希望有机会我也能去。

温暖的火把作文500字【七】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把节是哪个名族的节日吗?让我来告诉你吧!火把节是彝族的节日。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里家家户户的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菜。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矫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红的双眼,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角。经过几番惊险的搏击,得胜的公牛身披红布,在主人的牵引下,绕场一周,骄傲的接受着人们的欢呼和赞叹。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星星,年轻人就点着早已准备好的火把,跑出屋门,绕屋三圈,然后奔向田野,奔向山川。

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起来。看,熊熊的篝火燃烧起来了。山寨的人们都集中到一起来了。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挑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火光照红了每个彝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听,那悦耳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我们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温暖的火把作文500字【八】

彝族的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传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本词条将从彝族火把节起源、传说、主要活动和意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万岁。

啊!彝族的火把节真好,我爱彝族的火把节。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