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过度关心自己的作文(父母不理解自己的作文)

父母过度关心自己的作文(父母不理解自己的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20 12:19:10
父母过度关心自己的作文(父母不理解自己的作文)

父母过度关心自己的作文【一】

亲爱的宝贝:

5月27日,你们学校将为你们举办一场形式活泼,神圣庄严的十岁成长礼。在这别开生面的仪式上,你将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长大了的自豪!

是啊,你在一岁一岁的长大!

你长大了,不再是那个整天只喜欢跟在妈妈屁股后边哭喊玩闹的小屁孩儿,你有了自己的小伙伴,有了属于你的友谊!

你长大了,不再是那个不愿意和别人分享东西的自私鬼,你学会了将好东西分享给爱你的家人和朋友,获得分享的快乐!

你长大了,不再是那个整天只知道疯跑疯玩儿捣鼓玩具汽车魔方的小淘气,你更乐意静静地坐着读一本又一本好书好故事,那浸润书海的美妙享受!

你长大了,跟着各位老师,你懂得了很多道理,学会了很多技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进步和成绩。但,人无完人。在你的身上还有那么点点缺点。在这里我们想帮你重点纠正以下几个不良习惯。

关于你的拖沓。每次看到你早起床时慢吞吞像只蜗牛爬,我就着急;看到你不急不缓地写作业,我就想告诉你写快点,写完就可以做下一件事情了;特别是感觉你对时间没有概念时,我恨不得变成一只钟表站在你的面前,时刻提醒你时间在被你以拖沓的做事方式一分一秒的浪费!你还记得你们三年级下学期学过得那篇《和时间赛跑》的课文吗?课文里这个句子你是否依然记得:“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因为今天的时间过去了,就一去不复返了。我也要像文中那样对你说“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希望此生都记得这句良言。

你也可以试试和时间赛跑:每天早上在5分钟内起床、穿衣、收拾床铺;按照作业量的多少,分配晚上写作业的时间,争取在1个半小时内写完所有作业;晚上写完作业剩余时间由你自由支配:你可以在楼下锻炼、玩耍;在家里玩玩具,读课外书,准备第二天的学具……

关于你读课外书。读课外书,已经是你最大的兴趣爱好。妈妈一直在默默的支持你这个好习惯,给你买回你喜欢的书籍。但是,我们发现你在读课外书时,有几点做的还不够好。譬如:放学回到家,你的第一件事情是拿起课外书就读,没有操心是否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时候外出坐车,你觉得无聊,拿着课外书在行进的车上读;读书时,不注意读书时的光线和正确的姿势,只投入的读书;不拿笔墨不读书,你在读书时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记录,勾画等读书习惯。

你试着以后在读书时这么做:一是必须在写完作业后读课外书,这必须作为一条“”规定来执行;二是打开灯,保证有明亮的光线,注意自己的读书姿势,确保不损伤视力;三是手里拿一根笔,圈画出优美的句子,词语,对不认识的'字词及时查字典,特别是好的句子,用摘抄本记录下来。四是好的书籍,要推荐给你的好朋友看,学会好朋友之间不仅分享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还要分享美好的精神食粮。

关于我们一家三口的工作。爸爸、妈妈和你,组成了我们这个温馨的小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这个家庭做自己的贡献,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工作。爸爸和妈妈上班,一为挣钱养我们这个小家,赡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二呢,我们工作,也是我们个人价值的体现,我们要为社会做自己应有的贡献。你是一名小学生,你的工作就是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长大才能实现你的理想,为社会做自己的贡献。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抓紧自己的时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们三口,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特别是你要学会更多的自力,支持爸爸妈妈出公差,值班、外出学习,自己安排好在家、在校的生活学习,真正成为一个大孩子。

十岁成长礼,你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仪式。相信你将从这一刻开始,深刻的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认真的思考长大的意义,清醒的明白自己该如何做一个大孩子!那么就立即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你长大了”!

孩子,行动起来,更加的珍惜时间,有效率的读书,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吧!让新知小学的誓词“每天做好一件小事情,每天争取一点小进步”萦绕在你耳边,激励你每一天的进步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相信,只要你能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逐步改掉每一个小缺点,你一定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知好少年,你将一步步成长,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好孩子!

永远爱你的爸爸妈妈

5月19日

父母过度关心自己的作文【二】

爸,妈,我已经离家在外读书已有半个多月啦,你们知道我有多想家,多想你们吗?

虽然在这里能够让我有更好的学习条件,但是我还是很想家。

这里的生活每天都是千篇一律的。每天都是吃饭,上课,写作业。而且我觉得学习压力很大,我也非常不习惯这里的生活。我每都很想你们,特别是在晚上睡觉之前。

记得那天晚上,我们寝室的人做完事,然后上床睡觉,顺便聊一聊下一天。可是跟她们我不知道该聊些什么好,再说我性格比较内向。也不喜欢讲什么话。然后我一个人就在那想事一想就想到你们。想着想着我就在被子里流泪,想着我们在一起看电视。想着睡觉之前想着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情形,我当时的.心情有多么,多么的糟糕吗?

到现在我才知道离开家人,一个人在外面生活有多么的苦。不仅要承受学习上,工作上的压力,还要考验能否习惯独离开家人一个人生活。

您们的女儿,一个想家,想父母的孩子。

20xx.9.14

您们的女儿

父母过度关心自己的作文【三】

什么样的读者来信最让我哭笑不得,就是“点姐,我打算今晚就开始运动,但是我不知道运动前到底是应该吃个苹果好,还是喝点酸奶好,另外我去健身房要不要涂个隔离霜啊?一路上有很多灰尘,可是涂了隔离霜之后,会不会把毛孔堵住不能很好的排汗啊?运动完之后是不是要立即洗脸啊?可是洗完脸之后出门会不会被脏空气吹着了?…..点姐,运动真的好麻烦啊!”

我眼前出现了一个拧巴到眉毛打结的小姑娘,为了以上这些繁琐的问题,五脏翻江倒海半小时,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去运动了。

其实,无论你空腹或饱腹、隔离或裸脸,其带来的好处、伤害,都无法与实现运动的重要性相比,更何况,如此趋所有利、避所有害的好事儿,又有谁能够给你足够权威理想的理论根据呢?

我还曾目睹一位朋友在当当上购书,久久徘徊在5、6本之间无法拿定主意(我保证不是经济困窘。她头头是道地分析了每本书的优劣,细化到“如果我买了这本,好处是什么,遗憾是什么”,等到全部讲完之后,手一摊,撇着嘴问我,“我到底买不买了?”……

所以有时我更欣赏做事一根筋的人。每天拿出五成的时间思考就够了,因为剩下的还要留给行动。这样的人不会因为聪明而损失惨重。

其实就我的观察来讲,压根不动脑就扑上去三下五除二的人非常少,反倒是在脑子里滚来滚去一百遍,分析各种利弊可能,恨不得纠结到吐前一秒,盼望着一个神明出来说一句,就这么做吧,我拿绳命给你保证没问题,然后才肯下手的人,比比皆是。

可是,活了这么多年,还没发现“人生压根没有任何保证“这回事吗?

“三思而后行”,到底要思多久?

自从我看到这句话之后,就把它抄了张小纸条,贴在了我家冰箱门上。每天路过,我就要想一想,万恶的大双子,你今天想的问题是够了,可你做的有多少?

坦诚地讲,我们从小被教导要做计划、要走一步看三步的思维模式,真的也是一把双刃剑。被灌输的“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谨言慎行”,其中的“度”其实非常难以把握。

于是,在每个人长大的过程中就碰上了这一段“成长剧痛期”,我们难以把握所学信条之中的分寸,于是所学所想与现实激烈碰撞带来了方方面面的疼痛。当迷茫的现状撞上野心勃勃的,疼痛自然更加难耐。

我们很无助地发现,啃书的时候,只要我们把公式都记住了,难题都搞清了,就能考上个差不多的分数;不管多么另类奇怪的老师,都会信誓旦旦地给你一:只要你用功,就能考上好大学,就有一个好前途。

可是,当真正走入社会之后,我们面前所有的一者、同时也是保证者,全都不见了。就连一向苛刻的父母,也柔软下来,没有了高考这么凌冽的人生目标,我们仿佛只要有一份工作、能生存下去,就不错。

这时不满现状、性格里愿闯爱拼的人,就不免开始变得混沌,我的下一个目标在哪里?我努力就会有结果么?几条看似差不多的路我都想尝试,但只能走一条,有谁能够替我保证我不会后悔?

于是就有了无休止的绞尽脑汁和挠破皮的利弊分析,长此以往,我怀疑人的思维定势和行为记忆会控制你,在做大事小事之前,都要经历泥泞挣扎的“思前想后”和自我折磨。

而且,两种人最极致,一是读书多的,二是大的。如果你读书又多,又野心勃勃,那祝你千万别抑郁了。

当然抑郁也是一件好事,不少人从抑郁的状态里走出来之后,都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有次我和一位好友在聊起“痛苦的思考”状态的时候,她说,现在她越来越不愿意将自己长久地放置于一种计划、斟酌、焦虑、不定的状态里了,想到什么,判断一下就开始着手,其他时候清清淡淡地不让自己胡思乱想。

“因为我知道,很多事情其实并不需要多么缜密的思考和斟酌,真的没那么严重,这只是我的惯性而已。而且我坚信,凭自己的判断力和智商,也压根不会作出多么离谱的选择。”

真的,除了升学、择业、婚姻、育儿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您格外操心,谨慎选择之外,日常生活中究竟有多少事情值得你思前想后,郁郁寡欢呢?

世上没什么事是被保证的

我感觉自己比以前成熟一些、也更轻松一些的一个标志是,我明白了一件事:nothingisguaranteed.(没有什么事是被保证的。

以前我大多的不爽和恐惧,都来源于对选择之后未知结局的担忧,我永远像一个悔棋不倦、在麻将桌上被人讨厌的弹簧手,恨不得来来回回地悔改。我总是希望自己做出最最正确的选择,绝对不能有误,这远远超出了完美主义的范畴。啧啧,完美主义是多么好听的一个词,我只能是病态到丑陋的完美主义者。

这不仅让我身边的人压力极大,当然折磨自己也更多。但可惜过了很多年之后,我发现如果有对错之论的话,我该选错的地方还是选错了,遗憾的地方也能写满一张纸,我并没有因为自己慎之又慎的神经质,而达到事事完美的皆大欢喜。

反倒是,很多本来说不定可以发出芽的种子,被我在思考之后摒弃了。由于不确定,所以也没播种。

若现在还能让神经质的我,再后悔一次,我选择后悔的是:我为何不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试一下,何苦把“试一下”的时间,都拿来苦思冥想了。

我更有切身的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做你的担保人,除非上帝,因为没有人能用全视角来展望这个世界,并把未来三五十年间发生的事情提前透露给你。况且,有时保留一点命运留给你的神秘感,也蛮美的。干嘛非事事都要索要个明白?若真有人能告诉你,你咽气的'时候有几套房子、有几个孩子、身边是谁、有多少票子,你真想知道?

况且,渴望看到确凿的结局,才肯付出,那和爱情里面斤斤计较、衡量再三、看到对方的真心才肯表露真情的自私鬼有什么区别?你对自己的人生也太不豪爽,太没诚意了!

老天爷,你啥时候给我一个男朋友,我跟他能不能不离婚?老天爷,我辛辛苦苦复习考研之后能不能在未来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老天爷,我天天运动累成狗,半年之后到底能不能瘦十斤?

就想说你一句:任谁都喜欢默默努力,心怀感激的孩子,你这么不可爱,老天爷凭啥回答你?水还没到,就问渠能不能成,你不光得罪了老天爷,还违反了自然规律。

所以,先做,别先索要承诺。有一万个细节决定你是否能如愿

日日手捧“思考”圣杯,为求一个完美结局而愁眉苦脸的人,一点也不性感。虽说思考永远是人最大的优势和进步的阶梯,但过度的思考也是人受困于情绪、招致痛苦的原因。苛刻的思考更会使一个人显得板、沉重、了无生趣。

都说用深入的思考来指导行动,是非常明智的事。可当过度自我裹挟的思考,限制了你的行动,就太得不偿失了,毕竟,行动只是开始。

更多决定你是否能成功的因素,存在于行动的每一个细节,随时借助思考来调整航向、灵活变通,才是更重要的努力。

就好像有人把“领取结婚证”当作完美结局,而有些人却把“领取结婚证”当作战战兢兢的开始。婚姻幸不幸福,不在于你有没有选择结婚这件事,而在于你擅不擅于过好婚后的每一天。如果你是个废物,那么就算你干脆不结婚,也有可能是个失意的单身汉。

当我在家里呆坐十天,也根本想不清楚,应该先去哪个公司实习、尝试的时候,我灰头土脸迷茫得想跳楼。但当我最终随便选了一家,跑去上班的第3天,就遇到了一个碰巧懂行的同事,他跟我聊了一中午之后,就否定了我的另外几个选择——比我苦思冥想十天的结果轻松多了。

有时,你并不知道自己的哪一份积累,会在哪一个机会上为你争取致命的优势;你也根本不知道,在你广撒网的时候,会捞上来哪一种鱼。也许当你真的来到海边,看到一群一群捞鱼的人,然后突然顿悟,不想捞鱼了呢。

我在做Queen主义之前,不知道有多纠结。我不确定的问题不比我掉在地上的头发少。我不确定自己的潜力、不确定有没有人帮我、我甚至天天想象自己在拼尽全力以后摔得很惨。

但有一天,一个创业做的很棒的朋友,告诉我一句话:这世上真的有些事,是你以现在的视野所看不清楚的,你必须先走两步。

我现在特别庆幸我的开始,虽然未来仍是一片未知,但我每天的收获是可以垫底的,谁叫即便走错路也是满满的收获。

况且,想要真正地解决问题,首先,你得让问题先真实地暴露出来,而不是永远停留在设想。

是的,有些事需要先开枪,再瞄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