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喜欢的民俗活动作文(民俗活动的作文40字)

介绍喜欢的民俗活动作文(民俗活动的作文4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2-12 05:36:22
介绍喜欢的民俗活动作文(民俗活动的作文40字)

介绍喜欢的民俗活动作文【一】

星期五,我们在学校吃完午饭后,老师给我们每个人一根香蕉。

香蕉的形状是弯弯的,像天边挂着的月亮,又像农民伯伯手里拿着的镰刀。香蕉吃起来就像糖果一样甜。老师说香蕉可以给人补充维生素。这时我们班的一个小胖说:“老师,我还要。”他一说完,我们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连老师也忍不住笑了。

就在这时,小胖吃完了,就把香蕉皮扔在了地上。班里的人走过来踩到了香蕉皮,一下子就摔倒了。小胖知道犯了错误,连忙把他扶了起来,问他疼不疼。他说:“不疼。”小胖就把香蕉皮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里。

我非常喜欢吃香蕉,它非常甜,香蕉可以让人有个好视力。就在那个时候,我就非常喜欢香蕉了。

介绍喜欢的民俗活动作文【二】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是要洒雄黄酒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是要在门前挂草药,身上涂药酒的呢?

没错,的确,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要说起来这端午节,还得从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说起。

相传在战国时期,楚国上大夫屈原上谏楚王,提出富国之计,可楚王不仅不听,还将其流放。结果屈原悲愤交加,伤心欲绝,抱一块石头,带着自己的愤愤不平,带着他的高远志向,一起永沉泪罗江底。

屈原后,人们为纪念他,为了使他的尸首不被鱼虾吞食,人们便做了粽子,来喂鱼虾。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习惯。这天,满街都有一股粽叶的清香。要说这做粽子,先得把粽叶洗净,用粽叶把肉、糯米、豌豆包一起煮,从锅里散发出的诱人香味,不禁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盼着,想着早点煮熟。终于,冒着热气的.粽子上来了,一家人围坐在桌子那儿一起吃,其乐融融。夹起一块糯米,放入口中。啊!香甜可口,甜而不腻。让我忍不住想把整个粽子吞下去。虽然家附近几乎天天都有粽子卖,但今天的粽子仿佛有股节日特有的,浓浓的气息。

吃完粽子,大人们便忙着去洒雄黄酒,据说可以驱鬼辟邪,以保平安。端午这天,满街都有一股酒味,有些大人还会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个大大的“王”字,象征生龙活虎、虎虎生威。

洒完雄黄酒,大人们便在两边大门上挂菖蒲等中草药,菖蒲那股刺鼻的味道可以驱赶鬼魔,使邪魔不敢靠近你家。挂完后,还要在孩子身上涂药酒,可保以年不生疮。涂药酒也可使你百病不入,一生平安。

转眼间,这年的端午就要过完了,但是,端午给我留下的痕迹是永远也抹不掉的,又开始期待来年的端午了。

介绍喜欢的民俗活动作文【三】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介绍喜欢的民俗活动作文【四】

星期天,姥姥给我买了许多水果,其中最好吃的就要属香蕉了。

一串一串香蕉就像一个个木筏一样,那一根根香蕉一个挨着一个就像兄弟姐妹拥抱在一起,看了之后,真是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呀。

把香蕉给掰下一根,只见它弯弯的。就像一轮月牙。它的枝柄就像一个小辫子,它的顶端有一个小圆点,就像戴了一个帽子一样。如果再仔细看,你会发现香蕉的皮上面有几条隐隐的棱,一般人发现不了。香蕉的颜色是黄橙橙的,就像穿了一件金黄色的外衣,上面还有许多棕色的小点,点缀着金黄色的外衣。用手一摸,感觉滑溜溜、凉丝丝、柔软软的,就像摸的是婴儿柔嫩的肌肤。

剥开香蕉的皮,皮就像盛开的鲜花,皮的里面有纵横交错的网络,叫做果络。它是给果肉输送营养的。里面的果肉是乳白色的,就像银条。闻一闻,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尝一口,香香的、甜甜的、软软的,还有一点麻麻的感觉。真是无语伦比,让人回味无穷。仔细一看,果肉中间还有许多小黑点。那黑点只有芝麻般大小,镶嵌在果肉里,像梅花,这就是香蕉的种子。

香蕉不仅好吃,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可以润肺,通,解酒,降压。

我特别喜欢香蕉,因为香蕉是我的最爱。

介绍喜欢的民俗活动作文【五】

我一听到香蕉这个词就觉得有一种香气飘过来,就有一种美好的感觉,所以香蕉就成了我爱吃的水果中的最爱,尽管香蕉是不飘香气的。

香蕉穿着黄色的裙子,宛如窈窕淑女,排着一队去西湖浣纱。而且一路都是仅仅偎依在一起,是那么团结,不分开。单个的香蕉弯弯的,好像天上的一弯新月,又仿佛是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又似姥姥小时割草的镰刀。我拿着一个当枪冲弟弟一指:“警察,不许动,啪”弟弟大笑着装倒在地上,我拿着香蕉往头上一戴,成了孙悟空的紧箍咒,我往妹妹头上一放,好似一个美丽的头箍子。我拿两个香蕉往头上一放,“牛角,牛角”妹妹叫了起来,我又往嘴里一放,“嗷嗷”怪叫着向妹妹冲去,“怪兽来了,快跑”,弟弟叫着笑着跑开了。我们吃香蕉的时候总是乐得笑作一团,香蕉长得这么有特色,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和无穷的想象,你说我怎么能不喜欢它呢?

香蕉“金玉其表”。但可不是“败絮其中”,脱掉香蕉的外衣,里面的果肉是淡黄的,像一个可爱的胖娃娃坐在莲花宝座上面。轻轻的尝上一口,甜甜的,如蜜一般,软软的,滑滑的,别提多好吃了,真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却能天天尝”。

香蕉不仅美,满足你的视觉,好吃,满足你的味觉,而且营养丰富,吃了有很多好处,比如含有丰富的钾,对人体很好,可以润肺通肠,治便秘,听说还能去火,降压,就连皮熬了都可以治咳嗽,我还从网上看到,香蕉含有一种物质,使人吃了会心情愉悦,故有“快乐食品”之称,而且香蕉中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等可以防癌抗癌,爱美的女士还能用香蕉做面膜美容。真是浑身皆宝,老少皆宜啊。

香蕉是一种优秀的水果,如果做人能像香蕉这样,外表美,心灵美,对人有好处,真的是一个优秀的人了。

介绍喜欢的民俗活动作文【六】

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课上,语文老师突然对我们说:“你们见过会跳舞的硬币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没见过。”

“你们看!”老师神秘地笑了笑,把手中那枚银白的硬币给每一个同学看了看,还在我们面前晃了晃。

同学们疑惑不解地看着老师,小声地讨论着:“是不是这枚硬币可以跳舞呀?”老师把这枚硬币放在了一瓶打开了瓶口的`啤酒瓶上,只见那一枚硬币慢慢地摆动起来,到了最后,那枚硬币竟然东摇西摆地跳起“摇摆舞”来。

“叮铃铃”,下课铃突然响起了,老师对我们说:“大家若不信,也可以让自己试试,下节课我再来讲原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答应了一声,便进入了紧张的实验中。

大家好不容易才等到第二节课。老师笑眯眯地走进了教师,同学们早已坐得端端正正,等待老师来讲解原理。

“老师,是不是因为啤酒瓶内德气体太多了,所以这枚硬币才会跳起舞来的呀?”一位同学疑惑地问着老师。“你说的一点儿都没错!硬币就是因为啤酒瓶中德气太多才会跳起舞来的。”“哇,原来是这么简单呀!”。

课后,我们依然没有忘记这次有趣的“跳舞”实验,有些同学还在自己的“同学录”做了许多的记录。

虽然这仅仅只是一次小实验,但它让我十分难忘。因为这次的实验给了我一个很特别的小启示:生活中有许多奇妙之处,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用心观察,就一定会受益无穷!

介绍喜欢的民俗活动作文【七】

如果你要问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那当然就是香蕉了。

记得我过六岁生日的时候,妈妈特意为我买了一大袋子香蕉作为礼物送给我,因为妈妈知道我平时最爱吃香蕉了。看着那些黄澄澄的香蕉,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恨不得一口把它们吃完,才过瘾。

回到家,我连手都顾不上洗,就抓起一个香蕉,感觉凉凉的,滑滑的,像是一个弯弯的月牙,模样非常可爱,于是我急忙的把皮剥开了,里面的果肉白白的,实在是漂亮极了。果肉的外面还有许多白色的长条条,皮子里面还有一些棕色的条。果肉的中间是深黄色的,旁边是淡黄色的。我又忍不住闻了闻这个香蕉,一股甜味扑鼻而来。这时妈妈让我快点吃,于是我就尝了一口,啊,比吃了蜂蜜还要甜。

当我吃的还剩下一小半的时候,我就准备一下子把剩下的香蕉一口吃下去,于是,我用手猛的一捏,嘴一接,那么多的香蕉,就全部被我一下子给吃完了,差一点就被那些香蕉噎住了,好半天才喘过气,妈妈在旁边看见了我这个样子,笑了出来,我看见她笑了,不好意思的对妈妈说:“我下次再也不吃这么多了”。

这就是我最喜欢吃的水果,几乎每次看到它,我都缠着妈妈买上一点——香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