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作文记叙文(遇到困难并克服的作文记叙文初三)

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作文记叙文(遇到困难并克服的作文记叙文初三)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8-30 22:09:42
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作文记叙文(遇到困难并克服的作文记叙文初三)

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作文记叙文【一】

那是一个星期 天的下午,我打开书,看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字样,难道皮革师傅的智慧真的抵得上一个博学多才的诸葛亮?好奇心使我问了许多同学,但他们的回答 令我大失所望,只是“这个谚语说明人多力量大。”我垂头丧气,难道“皮匠”没有特殊含义?这个问题,就这么放弃了?不会!面对困难,我一定要克服!

可是,同学也不会,那么谁会呢?对,问父母!一个电话打过去,电话中响起妈妈和蔼的声音,“怎么了?”“哦,‘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的‘皮匠’有什么特殊含义吗?”“皮匠不就是皮革师傅吗?”“哦,知道了。”我灰溜溜地挂掉电话。

父母、同学,有效的途径都被我一一否决,看着桌上的钟表,我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这回是真的'无法得到答案了。忽然,我突发奇想,电脑上蕴盖着多种多样的信息,一个“皮匠”的特殊含义不是小菜一碟?

于是,我熟练地上了网,开始轻车熟路地查找。终于,结果出来了,原来“皮匠”与“裨将”同音,“裨将”即副将的意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实际上是“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在网络的帮助下,“皮匠”的深刻含义迎刃而解。

啊!我终于克服了困难,虽然只是“皮匠”短短两个字,但是,我却知晓了它的深刻奥秘,以后在克服困难的道路上,我将越走越远。

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作文记叙文【二】

人生不长,不足百年即可走完。可在这条路上艰难不小,区区“艰难”二字,又怎可足道?面对困难,每个人都会感到惧怕、绝望、疲倦,甚至动过不少逃避的念头,但真正强大的人,他们最终会勇于面对。

至今还记得金庸先生在一本书中写道:“有一群人行于路上,突然下起大雨。众人开始纷纷跑动,唯独一人,神情自若,还是缓缓前行。众人问他为何不跑。他说,跑不跑都是淋湿一身,为何要跑呢?”我心里一凛,这个人是个强者。每当我们在路上遇到突然下雨的情况,无论雨势大小,再懒的人也会下意识地跑几步。在我看来,即便在这种简单的情景下,也可以看出一些人身上可贵的品质。

所有平凡的人都趋于这种从小形成的条件反射,而从未思考过我们为什么要跑。不管你怎么跑,身上都会被淋湿,而大多数人总为了心中那小得可怜的安慰做无用功。这其实就相当于一种潜意识的逃避行为。而那个神情自若的人,他的内心是坚定的。因为他有一种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所有人都逆向奔跑,而他却能看着大风大雨,处变不惊。

在世界上,我们所见到的困难各式各样。绵羊在羊群中总喜欢往中间挤,因为最外层可以清楚地看见危险的深渊,它们不敢面对,它们宁可盲从,也不肯看清危机和困难。所以我们也常常因恐惧而消弭了心中的力量。

除了外界的困难,其实内心的痛苦和迷茫才是我们最无法直视的。说到这点,我立刻想到了列夫·托尔斯泰。他不仅是文学上的巨人,也是自己内心的巨人。他一生致力于阶级斗争,他希望可以帮助那些被统治的农民。而可笑的是,他自身是出生于贵族的。所以他的一生,因理想的不实现,内心都是痛苦和绝望的。可是他逃避过吗?他在生命之灯熄灭前的最后一夜,还想着逃离自己的贵族家庭,为更多穷苦人谋福音。这位作家是不容小视的,只有真正面对过心中巨大困难和痛苦的人,眼神才最为清明,志向才更为坚定。可是有一些群众,他们迷失于生活,可以说,他们是被生活统治的。正因为无法直视内心的恐惧,才使他们甘于平凡。

那么有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生活总是给予我们许多困难,而只施予我们星星点点的希望?殊不知一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于安乐者也”。困难,将会成为那些敢于面对的人的力量,这是无畏者的财富,是生活赐予内心强大之人的宝贵赠礼。

苦中作乐,痛定思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