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友人的作文(赠友人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思友人的作文(赠友人为话题的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19 23:26:23
关于思友人的作文(赠友人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思友人的作文【一】

你好!

我是一名中国小学生,在xx市第六小学五年二班上学,名字叫xx。前不久,我读了你的故事,对你的不幸遭遇感到非常震惊和同情。

你,一个酷爱音乐而极具音乐天赋的八岁孩童,仅仅因为摸了一下地主仆人的小提琴,就惨遭打致。这令我扼腕叹息,令我悲愤难平,令我深思不止: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本该快快乐乐地生活在父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本该欢欢喜喜地背上书包进学校读书,本该蹦蹦跳跳地拉着爷爷奶奶的手入游乐场,逛公园……然而,在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迫于生计,你和你妈妈不得不寄人离下,任人摆布,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比起你来,我是多么幸福,从小吃饱穿暖,在家里,爸爸妈妈疼爱我;在学校,老师同学关心我。生活多么美好!如果你生长在新中国,一定也能像我们一样幸福地生活,一定可以拥有梦寐以求的小提琴,一定可以得到父母和老师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可是你了,在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春光里,在悠扬笛声、树皮提琴的陪伴中悲惨地了,但你不瞑目啊!那双不瞑目的双眼分明在控诉资本主义社会的毫无人性,分明让我要珍惜今天的生活。我记住了那双眼睛,它让我更看清了这世界上除了美还有丑,除了善还有恶。

市六小五年二班xxx

关于思友人的作文【二】

你来信说让我谈一下读汪曾祺的心得,这可真是个难题。为什么呢?我曾经无数次的、在阅读后的激动之余,或者在平心静气地、理性地思考之后,试着对眼前的作品说点什么,想把读后的感受付之笔记,其结果都是对案良久却不能就一札。面对一个对自己人生造成巨大影响的人,我的感觉很复杂,有些力不从心,以至无从谈起。他是那样热爱生活的一个人,善良、真实、情趣盎然。他习惯于把人世间的痛苦嚼碎,化成一种微甜、微苦、微酸、微涩的五味相融的味道。他的骨已经化成,融入到他的文字当中。以下,我语无伦次地、尽量简单扼要地试着说一下,希望可以表达清楚。

我最开始接触汪曾祺的文字是《老学闲抄》,九十年代初,我很幸运。那个时候汪老的文字还没有被热炒,我对汪曾祺没有先入为主的概念,读了以后就深深地喜欢上了。

单从文字来说,如果把汪老的文字拆开来看,字字句句简单,明白如话,可一旦把它们联在一起,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这种魔力无法解释,无法用语言描绘。如汪老自己所说,好的文字如水,是割不断的;又像树,枝干内部液汁流转,一枝摇,百枝动。他的文字之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顾盼有情,扶老携幼”。“他的白话之白是十分讲究的白,有着真正的文字的贵气,常人可追他的白,却追不及他的贵气。他的文字的贵气源自他是传统文化的薪火传人,在文脉上是没有断过气的”(作家何立伟)。

我也没有能力从结构上去解读他的作品。有的文章我读了又读,读得都有些审美麻木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他不喜欢定式,不喜典型,所以也不喜欢设置结构。他的文如行云流水,水流,云在。巍巍峻宇令人仰止的,那肯定不是他。他常说,淡一点,再淡一点。他愿意说自己是水,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明澈见底。他说自己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的情感,都是在素朴自然的景物衬托下,表现朴素人身上的人情美、人性美,富有抒情诗的气分。这一点上,我觉得除了汪老的个人气质之外,应该受其乃师沈从文先生的影响较大。

提到汪曾祺,就不得不提沈从文。曾有很长一段时期,沈从文被看做是空虚的作家,他的作品也被说成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沈从文在《從文小說習作選》的題記裡說:“你们都欣赏我的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汪曾祺说,“他的作品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我觉得,这两种说法用在汪曾祺自己的身上也是非常合适的。读者甚多,但知者寥寥(其实很多好作家以及他的作品的命运都是如此)。汪曾祺是个非常有观点、有立场、有社会责任的作家。他在《老年的爱憎》里说,“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绝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事无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离退休干部。这种人有的是”。

他认为文学是有教育作用的,但不是说教式的,不是暴风雨式的,他更愿意用美的东西和温情的东西去感染人,浸润人。他常说,文学的作用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如春雨甘露,润物细无声的。他把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文化素养付诸在每一篇文字当中。他的笔下,小人物可以正直而清贫,劳动人民可以通过相濡以沫的真情相互鼓励,在黑暗的世道中顽强地活下去。冷中生暖,暗中生光,贫中生安,这是一种非常朴实的,中国式的,同时让人倍感温暖的观点。现代人常怨世道人心,怪时运不济,或嘲笑比自己有理想、有热情而抱有生活情趣的人。他们觉得生活亏欠了自己,现实中的不满被一再放大,个人恩怨无法排解。这个时候,他们需要静下来好好读一读汪曾祺的作品,认真想想自己每天在做什么,处理社会和家庭的关系时是否用了足够的耐心和真情实感,是否抱着感恩和发现的态度来对待生活。

他喜欢美食,他的散文经常涉及一些天南海北的小吃和美食,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的人写不出那样平淡却有味道的文章。他的散文不乏对西南联大师生生活的`回顾。《跑警报》、《泡茶馆》、《闻一多先生讲课》、《唐立厂先生》……篇篇精彩。其实,不止是回顾,那简直是对现代社会无知、无情与思想不自由的反衬和控诉。他说,西南联大八年,历经战乱纷争不断,教师学生那么苦,设备那么差,为什么还能出这么多人才,比清华、北大、南开加在一起几十年的都多,原因是什么?是“自由”!中国现代的教育缺少的正是独立和自由的精神。49年以后,他没再怎么写作。八十年代初,他才提起笔来,陆陆续续出了许多好作品(大家可以想一想,中间这几十年发生了什么,汪老为什么在这段时期不写作)。《林斤谰!哈哈哈》、《齐白石的童心》、《才子赵树理》、《铁凝印象》、《与友人谈沈从文》、《潘天寿的倔脾气》、《万寿宫丁丁响》……都是极好的以人喻情,以情理喻理的散文精品。

关于小说,《受戒》是汪曾祺作品中比较出名的一部,但一部作品无法代表汪曾祺。他是多面的,他的文化太深厚了,他的用心也太良苦了。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精彩,都有韵味和特色,不拘一格。有几部比较短篇的我印象尤其深刻:《徙》、《岁寒三友》、《露水》、《卖眼镜的宝应人》。为什么不好解读?我想,可能是因为越是美好的艺术越是厚重,越是深邃。美好的东西常常有一种神秘感,汪曾祺的文字就是如此。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浑然天成,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只能亲自去读,用灵魂去感受。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汪曾祺说,人是复杂的,有时人的心是关闭的。如何在一个思想不自由的年代,从无意义中写出有意义,这是现代作家的一个问题。汪老给了我们很好的解读。

关于思友人的作文【三】

多少次记忆里将你搜寻,深深把你怀念。多少次幻想我站在涅瓦河畔,轻轻把你祭奠。今天的涅瓦河上,让我倾听你的寂寞是否早已无言!

河面上笼罩着一望无际的蓝天,浅淡恬静的白云似你无怨的笑颜。几只洁白的水鸟自由随意追逐在蓝天和大海之间,这里俨然成了它们的乐园。清风拂过水面,阳光下的'黑色水面泛起的磷光,为何竟那么诡异多端。河岸四周,到处充斥着自由的气息。此时,此地,此景,果然让人浮想联翩。是你厌倦人间种种磨难,还是你追随灵魂的呼唤,那么果敢,舍弃红尘的种种依恋。这如此安静祥和充满自由的地方,是你远离喧嚣,给自己的灵魂选择的惬意舒适的天堂么,你竟忍心让遥远的距离把思念扯断!

脑海里闪现的,依旧是你在少年时期就一贯无怨的笑颜。每每想起这笑颜让人心酸不断。那晚梦中见到你无怨的笑颜,却分明是你快乐满足的幸福宣言。莫不就是你给的机会,让我再看一眼你真实无怨的笑颜,告诉我它终于飞向了自由的天边。告别这个世界艰苦的人生,但愿是你另一段美好生活的开端。你笑着看我的脸,你安好,我可不就安心了么!一度错觉。若这一切都是错觉,可不好么!

就算一次次将你祭奠,终究一次次将你怀念。每一次次将你怀念,将再一次次将你祭奠。你的灵魂,迎着太阳的光辉,翱翔于海天之间。枕着涅瓦河的涛声,沉醉在港湾里面。异乡为异客,故土何时还。今生何所辜,来路莫徘徊!

这是我第三次以文祭奠。天国的朋友,但愿你都能听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