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粥

六年级作文粥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2-18 19:37:22
六年级作文粥

六年级作文粥【一】

今天是个雨天,我在家闲着没事。于是,就走到金鱼缸前看小金鱼。这时,我感到肚子有些饿,就去拿东西吃。可一不小心把金鱼缸给摔破了。我被吓了一身冷汗,直打哆嗦。我乘爸爸妈妈不在家,把玻璃碎片都收拾干净,把小金鱼放到水池里。刚做完一系列的事,连气都没喘上一口,妈妈就回来了。

“儿子,在干啥呀,你的脸色不太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妈问。“没,没有”我有点结巴。“那,又做什么错事了?”我内心的平静被妈妈的这一番话给打破了。

“我,我……没有干什么坏事。”我只好先应付一下。

“你说出来吧,我不会揍你也不会骂你的。”妈妈和蔼可亲地说。

“我不小心把金鱼缸给摔坏了。”我只好吞吞吐吐地回答。

“你下次可千万不要再骗人,骗人的孩子是上不了社会的。记住,不管你做了什么错事,都要勇于承认。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我听了妈妈一番教育,才恍然大悟。心想:我以后再也不骗人了,骗人是可耻的。

六年级作文粥【二】

人们常说“食在广州”。直到昨天,我对西关名食还不了解。今天,我才领悟到西关名食的魅力?

今天,我放学回家后,家里没有人。“铃铃铃”,电话响了,我急忙拿起话筒,原来是爸爸。“儿子,今天你妈同学聚会,我们不如去吃艇仔粥,好不好?”“That’sgreat!”我高兴地说。“你现在下来“7仔”,我来接你。”“好”我挂了电话,穿好衣服便一溜风地跑去楼下??????一会儿,我们便来到宝华路顺记雪糕旁边的一家粥店吃艇仔粥,听说那儿最唯美味。刚坐下,服务员就递给而我们两张菜单。我看也不看,就说“要个艇仔粥!

我早就想尝尝这种名字奇特的粥了,看它是不是有名无实。今天可以如愿以偿,我一定要Eatalucrative(吃个痛快趁着这个机会,我把心里憋了很久的问题说给爸爸听:艇仔粥是怎样制作的?为什么艇仔粥叫艇仔粥?是有什么故事吗?如果有,那是怎样的呢?爸爸摸了摸我头,笑着告诉了我答案。

原来,艇仔粥是由旧时广州市郊的艇家创造出来的。现在的广州本土文化中心荔湾区旧时是郊外,河道纵横,河边遍植荔枝树,叫做荔枝湾,夏天是游玩的好季节,每到黄昏,文人就爱跑到这里来耍,吟两首酸诗。光吟不吃,意境未免不足,附近的艇家可能觉得粥好做,就划着小艇做起了粥品生意。客人点了粥,他们就在艇上把粥滚好,递到岸上或者游船上,一来二去“艇仔粥”就叫开了。

艇仔粥做得最好的是光绪年间在黄沙的一只叫做“翠园”的粥艇。除了粥做得特别好之外,卖粥的女子水娣是个十分漂亮的疍家姑娘也是令“翠园”生意十分兴隆的原因。买粥的客人除了可以吃到美味靓粥之外,又可以秀色作餐,真可谓味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了。爸爸还说,关于“艇仔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个船上人家的.女孩叫金水,心地非常善良。一日她把父亲捕到的一条鲤鱼放回到江里。过了几年金水的父亲患了重病,她非常伤心,来到江边祈求仙人保佑。这时一位仙女从水中出来说:“我是几年前被你救的鲤鱼。

你只要煮一些鱼虾粥再加些油脆之物卖给人家,便可换钱带你爹去看大夫,10日之内即可痊愈。”金水依法照做治好的父亲的病,从此这粥就被取名为“艇仔粥”。“哦,原来如此!”我对爸爸的回答非常满意,同时也为自己增长了知识而暗暗高兴。

这时,我突然感到万分惊恐。因为,服务员向我们“冲”了过来。(那时摩肩接踵我以手遮脸:万一那热腾腾的东西掉下来,那可不得了。想到这里,我有忍不住看了看。只见服务员使出“凌波微步”,在人群中左蹿右蹿。来到我们面前时,我已经汗流浃背了。他毫发无损,我心里对他说了一句“I服了You!!”。我一边想一边吃,哇!果然名不虚传,爽脆软滑兼备,鲜甜得美俱全,真是世间小有啊!我生怕被人抢走,便狼吞虎咽起来。

西关名食,我对这个词再也不陌生了。其实,西关还有许多食物,有时间再跟大家讲讲。今后,我一定要尝遍西关。艇仔粥这个味道,我毕生难忘!

六年级作文粥【三】

换上了一身印有“志愿奉粥"四个黄色大字的马甲配上深蓝色的裤子,戴着印有笑脸的橙色帽子,比刚到广场时暖和了许多。望着一个、两个、三个……跟我们身穿同样的志愿服,却彼此不认识的陌生人,但正是身穿着同样的.志愿服,心上想着同样的事,每个人相视而笑,一个眼神,一种默契,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奉粥活动开始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有年长的老人,有身穿环卫服的工人,有外来务工人员,有可爱的小朋友……他们井然有序的排好队。志愿者双手捧粥,用真诚的微笑和一个鞠躬,附加上一句:“送您一碗爱心粥,祝您一天好心情!”受赠者也会回应一句:"谢谢!"或双手合十表示感恩。暖暖的粥,暖暖的爱,似这个寒冬的火炉,热气腾腾。

胆小的我,一开始只当妈妈幕后的小助手一一帮忙把粥递给妈妈,再由妈妈送到路人手中。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提起勇气走到一位阿姨面前,把粥递给她。虽然我也像其他志愿者一样对阿姨说了一声:“送您一碗爱心粥,祝您一天好心情!”但是我的声音很小,像蚊子嗡嗡地叫一样。没想到,阿姨弯下腰亲切地对我说:“谢谢你,小朋友,你可真棒!”听了阿姨的赞美,我的心里乐开了花。这不正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吗?”

一碗,两碗,三碗……一碗又一碗的粥被我送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奉粥活动结束了,粥送完了,我和妈妈也带着温暖和快乐回家了。

奉粥,它给人带去暖心,为自己留下喜悦与欢乐。这个冬天不太冷,奉粥行动暖人心。

六年级作文粥【四】

坐于庭前,捧一碗忆苦,满嘴留香。

忆苦,忆苦,何为忆苦?自是一碗粥。

厨房炊烟袅袅,不错,是外婆在煮忆苦粥。可忆苦粥跟清粥又是不一样的,外婆煮粥有花样。一碗白米,一碗糯米,水是要多放的,为了把粥煮稠了,最后加上一大把葡萄干,那才真是香。

米粥的.清香丝丝飘出,我跳了起来。终于,外婆端着一碗热气升腾的忆苦粥出来。粘稠的汤汁盖住了下面的白花花的米,还有一粒粒吸足了水的葡萄干。

外婆眯起了眼:“我们小时候啊,都爱吃葡萄干,天天盼着吃葡萄干。”

可不是,忆苦忆苦,既可以吃得“苦”,也可以是品尝苦日子里的美好、香甜。

香味飘过树枝,那慵懒的肥猫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了个懒腰,跃下树枝,慢慢踱到我身边,亲昵地蹭着我的脚,“喵,喵”地叫着,示意我给它匀下一些口粮。

忆苦渐渐凉了下来,轻咂一口,粘稠的汤汁滑入口中,挑动着味蕾,这水似乎是熟悉米的本质,浸透了米粒仍然如此甜,似乎在漫长的小火炖煮的时候,把淀粉应有的本质都挖掘出来了。用筷子轻轻夹起一个饱满的葡萄“干”,饮足水分的它,腆着大肚皮,在白米粥招摇,那一层薄膜似乎一碰就破。一口咬下去,汁水一下子涌出,甜中带酸,汁水从齿间流过,染下香甜。再尝那米,糯米和白米夹杂着,却阻碍不了糯米黏香的口感,不舍得咽下,在嘴里慢慢咀嚼回味,越嚼越甜。

“我去田里给你外公送碗稠的,要不中午之前会饿的。”外婆匆匆走进厨房。我有些惊诧,我为什么就没想到外公。是啊,如今人们心里念着的往往只有自己么,有谁肯为别人想?不如就趁当下去多关心那些关心你的人。

“要是当初那老头子能天天吃这么一碗粥,现在看上去肯定比较年轻。”外婆的声音渐渐远了,肥猫也随着那香气远去了。

好一碗忆苦,过去的时光,若有这么一碗忆苦,该有多香,多甜。如今条件好了,又有多少人把粥当做一碗香甜?我说,煮一碗忆苦粥,细品它的香甜,不必像我撒葡萄干,肯定也是香甜的。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学校就有忆苦节,人人吃忆苦饭两个黑馍,我们不也可以这么做么?再者,吃太油太腻可能造成肥胖,对健康更是不利。一碗忆苦,多少对往日的怀念!一碗忆苦,多少对健康的向往!

一碗忆苦,不单是满嘴留香,还有怀旧,更有对健康的向往。

好一碗忆苦粥!

六年级作文粥【五】

艇仔粥是一种广东粥品,以鱼片、炸花生等多种配料加在粥中而成。原为一些水上人家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用小船在荔枝湾河面经营。此品集多种原料之长,多而不杂,爽脆软滑,鲜甜香美,适合众人口味。此品是从鱼生发展而来的。《南越游记》载:岭南人喜取草鱼活者,剖割成屑,佐以瓜子、落花生、萝卜、木耳、芹菜、油煎面饵、粉丝、腐干,汇而食之,名曰鱼生。”“复有鱼生粥,其中所有诸品,因鱼生之名而名之。”现在珠江河面的船家已迁至岸上,艇仔粥也自小艇而进入大酒家、宾馆。

艇仔粥是广州的著名小吃,相传正宗的艇仔粥应该是在漂浮于河上的艇仔上制作的,甚至必须在艇仔里面吃。艇仔粥因此得名。艇仔粥以新鲜的小虾、鱼片、葱花、蛋丝、海蛰、花生仁、浮皮、油条屑为原料,煮粥的手法也依照滚粥冲烫粥料的手法,立即冲滚、稍后品尝。其特点是粥底绵烂,粥味鲜甜,集众多物料之长,爽脆软滑兼备。旧时广州西郊,每逢夏日黄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来,其中有小艇专门供应“艇仔粥”,渐渐地,连陆上的小食店都出售这种叫做荔湾艇仔粥的粥品了。现在无论在街头食肆酒楼,或高级宾馆都可品尝到这种广州特有的粥品。

六年级作文粥【六】

沿着青石板路,穿过熙熙攘攘的菜市,拐进一条小巷。远远看见一个小铺子飘出阵阵白雾,还听到铁勺敲锅沿的声音。舅母领着我走进这间铺子,铺子里已经座无虚席。大家都在唏哩哗啦地喝这叫肉骨头粥的东西,好象这东西真的`很好吃。

老板娘把我们领进里间的灶旁,满脸歉意地说:就在这里吃吧。老板娘是一个40来岁的女人,头发齐耳,一丝不苟地用黑色的发卡别在耳后。我生怕舅母临阵脱逃,赶紧自做主张说:可以可以。结果招来舅母两个白眼。好吧,来一碗肉骨头粥。老板娘一手抄起大铁勺,一手揭开大锅盖,顿时一股热浪席卷着肉粥的香味扑鼻而来。她用大铁勺在锅里搅了搅,盛了一大碗粥递给我。这碗粥是灰白色的,米已经煮得不见原形,粥面上还点缀着几小块肉骨头。我小心翼翼地尝了尝,嗯,香香糯糯,黏黏呼呼。真的不需要吃,只要喝就行了。我就这样站在大灶旁,端着大碗,呼啦呼啦地喝着有生以来第一次肉骨头粥。最后还像小狗一样把那几块肉骨头啃得干干净净。

后来,舅母告诉我,煮肉骨头很麻烦。先要把肉骨头(连着些肉的骨头)煮上几小时,然后再把新米淘好放进去,再煮。不能煮焦,关键是要掌握火候,细火慢熬才行。最后放上盐和味精。所以,一般家庭是不做肉骨头粥的,费时费力还不经喝。她还警告我,街上的肉骨头粥不能多吃,因为有的老板为省钱把客人吃过的骨头,又重新放进锅里煮。从此,我就爱上了这个味道。

六年级作文粥【七】

广州饮食文化闻名中国。是中国十大美食之都,所谓“食在广州”。

来到广州吃早餐,最好不要忘记爽滑诱人的肠粉。要让一碟肠粉“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还是有很多讲究的。首先要浸米,还要把浸好的米洗干净,否则很容易馊。然后就是磨米浆,磨好的浆要放点盐调味,还要加少量水调至黏度适中。有经验的师傅摸一摸米浆就可以知道蒸出来的肠粉滑不滑。蒸的过程一定要猛火,这样肠粉口感才会爽滑。拉肠最关键的步骤便是蒸拉的过程,把米浆均匀地倒在蒸架的布上,放上馅料,放进去蒸熟。只片刻就蒸好了,把盖子掀开,然后提着布,迅速把肠粉刮下来。布拉肠可谓是色香味俱全的广州小食,单看卖相,就已觉得格外诱人。那肠粉白如雪花,薄如蝉翼,裹着的肉片青菜依稀可见,夹住往嘴里一送,皮薄爽口,质感幼滑,一碟下来仍觉不够。还有一样不可错过的美食——艇仔粥。广州人称小舟为“艇仔”,艇仔粥就是这些以小艇为生,专营供应水边及船上顾客的小商贩所经营的粥品.主要配料为碎鱼肉、瘦肉、碎油条、花生、葱花,亦有加入猪皮、海蜇、碎牛肉、鱿鱼等,以粥滑软绵、芳香鲜味闻名。一种说法是一个家道中落的广州“西关阔少,他于经济拮据的窘境中,买了一只小艇,在荔枝湾做起了卖粥的营生。以油炸花生米、炸鱿鱼丝、炸米粉丝、生菜叶丝、海蜇丝、熟猪肚丝等作粥料,客人要吃时,就把粥料放入碗里,临时加入新鲜鱼片,冲入沸滚的味粥(这种味粥多用鸡鸭或生鱼的骨熬成,然后撒上芫荽、葱丝、紫苏叶,最后加入一小撮虾子、几滴麻油,热腾腾、香喷喷的端到游客面前。这种粥由于在艇仔(珠江三角洲称长约4米、铺上舱板、中段或中后段有篷的小舟为“艇仔”上出售,故被叫做“艇仔粥”。

由于用料丰富,味道鲜味,深收大家欢迎.广州美食还有很多,以后有机会的话,我再慢慢介绍。

六年级作文粥【八】

那天做完牙,医生嘱咐道:“一二天内不要吃干饭,不要吃硬东西,吃些流食,最好是熬化的粥。”我诺诺地应着,点头。

正好是休息日,我回到乡下。乡间有大锅大灶,熬粥方便、顺手。尽管现在有高压锅、砂钵等炊具熬起粥来快当、省事,但不太习惯用,总觉得不能把粥熬至烂化,所以从心里上更易接受用铁锅。这也许是过往的记忆在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原因。

我用小的不锈钢盆将米浸泡,将锅洗干净,并准备好做粥的柴火。等一切准备就绪,我把浸了一段时间的大米淘洗到锅内,舀上多多的水,盖上锅盖,在灶下生起旺火来。旺烈的火舌一个劲地舔着锅底,嗞嗞的呼啸着,一锅粥就开始了煮熬。只片刻过后,锅沿就袅袅地冒出了热气,开锅了。接着,就潽出米汤,锅盖也被水蒸汽推得上下浮动。哦,多么熟悉的场景,好像是从昨日的风尘中飘来的,极亲切、熟悉。我手脚麻利地揭开锅盖,一股灰白白的蒸汽就腾的升起,锅内膨胀着白珍珠一样的泡泡。我用锅铲在锅内轻轻的搅动,泡沫很快地就消失了。锅内烧开的水还只是浅浅的白,小米糁在锅内欢快地跳跃着,还没有完全化开。但煮上一段时间,那米羹水就变得白漾漾的,向稠酽转变,上面泡泡此起彼伏,噗噗噗的直冒热汽,不断翻来滚去的,把满锅的米糁翻滚得渐渐的膨大起来,成了饭粒儿状,边上有了小颗粒的圆点儿,像晶莹的小花,很好看。随着水蒸汽把锅内的水一点一点的带走,羹水煮成了浓稠的米汤,越煮越黏稠,变成了黏黏的乳白色。锅四周的羹水在火力的作用下,一阵阵地往锅中间翻滚、汇集,就像一场有准备的伏击战,听到了号声响起的战士一跃而起奋不顾身地往敌人的龟缩的中心一波波地冲去。一波波的冲击翻涌,抵达锅中央又一层层的消失。如此周而复始一段时间,锅内粥的'模样就形成了,浓烈的醇香扑鼻而来,直抵心底,诱逗着味蕾。盖上锅盖,一锅粥就这样煮好了。

盛上一碗白莹莹的粥,一股自然纯朴的味道就四散开来。吮吸上几口,浑身就暖融融的,仿佛回到了孩提时代。就着桌子上事先准备好的霉豆腐、豆瓣酱喝粥,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是浓浓的田园的味道,是母亲的味道。用铁锅久久熬出的粥,温热经久不散,醇香浓厚绵长,稠而不浓,香而不腻,爽而不寡,吃下浑身通畅、温暖。它不似街上早餐店的稀饭,汤水照人,味道寡淡,缺少粥香;也不似高压锅等炊具短时间压成的稀饭,醇香不浓,烂而不化,食之乏味。只有铁锅久熬的粥,仿佛压缩了浓浓的岁月,透着田野的味道,溢着乡野的气息,吃着,吃着,一股乡愁就在心中扩散开来。

记得小时候,粮食不足,粥吃得多。印象最深的是十岁左右的一年,农业歉收,饥饿蔓延,家家都吃不饱肚子,屈指可数的一点大米,只有一天吃两顿稀饭才能免强度荒。煮粥时米少,还要掺些杂粮,不然粥就稀得就像清汤寡水,难以填饱肚子。那时农村柴火多,稀饭在大火的久熬下同样也会渐渐地浓稠,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对农村孩子也是极有诱惑力的食物,是难得的美食。下粥的小菜同样少而简单。大多是母亲腌制的霉豆腐和黄豆酱,间或也会从商店买点切成丝状的白萝卜和红萝卜腌制的什锦菜,味道特别的好。偶尔有点这样的菜下饭就感到日子格外甜蜜、幸福,饭自然要多吃些,一碗稀饭不一会儿就呼哧呼哧地下肚了,额头上吃得汗津津的,身上吃得暖洋洋的,一节节艰难的岁月就这样被我们品咂得甜蜜漾溢。

后来生活富足了,粥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餐桌。不过讲究养生的人们仍喜食粥。他们从选煮粥的大米,到熬粥,再到准备下饭的小菜,整个过程都很讲究。熬粥的大米,一般选晚粳米,这米呈圆型或椭圆型,丰富饱满,颜色浅白,质地硬韧,熬出的粥黏性强,柔软可口,多维生素与蛋白质,且低糖,营养丰富,是一种滋补的粥品。细心好的人,在熬粥的过程中,往粥里放上一二个鸡蛋,粥熟,蛋也熟了。剥去蛋壳,白莹莹的鸡蛋就像一朵玉兰花,好看且香,就着粥细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的等那粥煮到黏稠滚热时,盛上一碗,放上几调羹蜂蜜,再放入一些白砂糖,搅动一番,一碗美味就诞生了。托在手心,沿碗口吮喝几口,浑身就通畅舒爽。面对一碗粥就像面对快乐而惬意的人生。

喜食粥养生的人,对下粥的小菜也颇讲究,不再是过去的乳豆腐,酱菜之类的,而是名目较多各种特色小菜。一般有豆豉、花生米、酸豆角、咸鸭蛋、 豆腐等;有时还加上点炒菜,如炒酱干、炒鱼干、炒炸菜,爆辣椒等。总之,他们想法子把甜蜜的生活浓缩到饮食中,浓缩到一碗粥里,在浓稠香甜的粥中品咂出人生的畅快和健康。

我不是美食者,也不会养生,但对粥由于历史的原因,却是从内心喜欢。只是现在食之甚少。每当我在故园能端上一碗家乡水田中生产的大米熬制的热气腾腾的粥,就仿佛看到了熟悉的田畴中翻滚的稻浪,仿佛听到了劳动的农人发出的号子声,仿佛闻到了满山遍野的植物的芬芳,还有雨后飘散于乡野的清香气息,这一些都是一碗粥的精魄,永生难忘。

闲来喝一碗粥,能品出人间的清欢和恬淡。其实,饮食中不一定要充斥山珍海味,简单、清淡如喝粥也是一种享受和幸福。有时把生活简单降低到一碗粥的饮食中,在淡品人生中俭以养德的精神就体现出来,或许那些隐藏着的奢望、贪婪的念头在清心寡欲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就从头脑中挥发而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