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节与传统节日之看法作文(洋节和传统节日议论片段)

洋节与传统节日之看法作文(洋节和传统节日议论片段)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4-17 04:56:33
洋节与传统节日之看法作文(洋节和传统节日议论片段)

洋节与传统节日之看法作文【一】

西方有蓝色柔情的多瑙河,中国有壮阔汹涌的黄河;西方有“戏剧之父”莎士比亚,中国有“元曲之祖”关汉卿;西方有动人心弦的交响乐,中国有朴素清新的山歌;西方人会狂热的吹响一段萨克斯,中国人会心平气和的拉上一曲《二泉映月》;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表现的是西方人的情致和快乐,中国的端午节、中秋节表现的是中国人的智慧与节操。春节与圣诞节谁更热闹并不重要,他们都是一家人欢聚一堂的时候,流传的是永恒的亲情美。情人节,玫瑰可以让爱延续;七夕夜,牛郎织女昭示的是爱的忠贞与不渝。你羡慕西方圣诞节中别具特色的圣诞树,外国人也钟情于中国的年糕与饺饵;你喜欢西方情人节玫瑰的艳丽,外国人却倾慕中国鹊桥相会的'凄美……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丰富多彩;文化的差异性,让我们多几分好奇,让我们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

鲁迅曾阐述了“拿来主义”的实质,目的是要让我们辨别腐朽的,学会本真的。这样才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国家。

但自从洋节从对面飘过来以后,我们中国究竟有多少人去理解洋节的真正含义?究竟有多少人能像外国人那样把洋节过得有滋有味?那些参与者不管穷的富的,总该破费吧。富的还好些,而穷的呢?买礼物送给父母、亲戚、朋友却又显得那么捉襟见肘,这又何必呢?圣诞狂欢一夜,笑过,唱过,跳过,却是萍水相逢,又有多少真正值得回忆的?

回家过个年,体味“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的真诚,却又是何等的幸福!或许你是一个有了成就的人,衣锦怀乡时,你还会想起家乡的人民在你受尽了磨折时,那改变了你一生的温和的语言、善良的笑容;或许你是一个失意落魄的人,流落他乡时,元宵的花灯、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明月、除夕夜的饺子,会温暖你前行的每一个脚印。还有什么节日比中节更有意义的呢?唐人街不就是中节的再生地吗?异国他乡,端午节,他们赛龙舟,包粽子;中秋节,他们望月怀乡;重阳节,他们登高思亲;除夕夜,他们包饺子,耍狮子,舞长龙。在西方那洋节盛行的中壤中,我们中国人舞着自己中节的火把,活出了中国人的尊严。

保存中节,延续中节,让中节的火把代代相传;

拿来洋节,过好中节,让中国的文化生生不息!

洋节与传统节日之看法作文【二】

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等一个个洋节来势凶猛,大有反超中国传统节日、喧宾夺主之势,无怪乎有人要惊呼“抵制外来文化侵略”,无怪乎有学校要封校禁止过洋节。

然而,洋节真的能冲击我们的传统节日吗?这么想未免太缺乏文化自信了。承载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传统节日,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盼,千百年来,何曾间断?

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观念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消费行为上面。其实,各种各样的洋节在中国的火爆,正是得益于很多商家把洋节包装得无比热闹,助推了洋节在中国的流行。中国年轻人过的圣诞节,是舶来品,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只有热销的平安果;没有安详和宁静,只有喧闹和沸腾,又何谈文化冲击?

过洋节并不一定代表着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冷落,这只是说明了年轻人对新事物的一种好奇。就像你觉得苹果好吃,但有一天你发现橘子更好吃,但你并不一定会因为橘子好吃而不爱吃苹果。

黄佳明在《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困境及其出路》中说:“圣诞节的温馨、愚人节的娱乐、情人节的浪漫、万圣节的疯狂,都因给不重视传统文化而变得平淡的年轻人的生活,增添轻松愉快的时刻而备受青睐。”也正是如此,年轻人过洋节的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文化信仰,而是因为轻松愉快。这些洋节在西方和在中国显然有着不同的内涵,有着不同的本质。年轻人过洋节,不过是拥有了一个可以用来狂欢的日子,甚至不过是“逗乐”而已。

所以,年轻人热热闹闹地过几个洋节,算不上“节日殖民主义入侵”,也并不代表着中国的传统节日受到了冲击。如果说中国的传统节日被人们淡忘了的话,那每年春节前夕也就不会出现所谓的“春运”了。之所以传统节日并没有受到那么多的关注,首先是因为我们的传统节日讲究的是团圆,要求自家亲人欢聚一堂,而离其他朋友较远,这也就不利于制造这么火热的气氛。如果担心传统节日受冲击,那不妨改进传统节日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让传统节日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最后,我想再说明一下,洋节热是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的全球化,中国的节日实际上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传播到了其他的国家,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当传统节日遭遇洋节,我想没必要“一山不容二虎”,没必要一定要让东风压倒西风,也没必要“犹抱琵琶半遮面”,我们完全可以充满自信、大大方方、快快乐乐地过个洋节。

点评:文贵从容。作者以文化包容的心态,乐观面对洋节的盛行。文章开篇即点明洋节是舶来品,消费影响多于文化影响,并用一个幽默的吃苹果和橘子的比喻说理,以小见大,举重若轻。接着作者指出洋节的热闹也无非是“逗乐”,不必大惊小怪,诚惶诚恐。文末,作者指出,传统文化根植于我们的脉之中,要不断改进、创新,以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让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走向世界。全文层层深入,思路开阔,有较强的思辨性。

洋节与传统节日之看法作文【三】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许多灿烂的传统文化,在这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围棋。

围棋据说有5000多年的历史,传说是上古时代的尧帝发明的。尧为了教育他调皮捣蛋的儿子---丹朱,发明了围棋。

围棋棋具包括棋盘和棋子,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共361各交叉点,棋子要下在交叉点上。棋子分黑子和白子。

比赛时,要先猜先,猜到先手的,执黑先行,白方后下。

判断胜负要看谁围得空(目数多,因为黑棋先下,黑棋要贴给白棋7目半。黑棋要围到185目才赢,白棋围到177就赢了。

围棋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儿童学围棋可以改善儿童的注意力,提高智商。前几年,西方国家举行了人和电脑的国际象棋比赛,结果人输了。但是人和电脑的围棋比赛,即使最先进的电脑,也下不过人。

一黑一白,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变化无穷,古人说:千古无同局,这正是围棋的魅力所在,所以几千年来,围棋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2000多年前,围棋就传到了日本;近几十年,围棋又在韩国兴盛起来。目前,中国的古力常昊,韩国的李昌镐李世石,是围棋界顶尖高手。中日韩三国,每年多要举行很多围棋比赛,给人们奉献了很多精彩的对局。

我学围棋已经2年多了,现在是少儿业余二段。学棋的道路充满了艰辛与欢乐。每天都要做围棋活题,还要熟记数不清的定式布局。但经过努力,比赛中,我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特别有很多岁数比我大很多的对手,我心里充满这时了骄傲和自豪。

围棋带给我了自信心和不怕输的性格,我爱围棋。

洋节与传统节日之看法作文【四】

我国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比如戏剧、国画、围棋、剪纸和陶瓷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琴棋书画”之一的围棋。

史书里记载围棋发明于四千多年前尧的时代。围棋是中华民族高度智慧的一个结晶。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有361个交叉点,表示农历有361天。棋盘分为四部分,代表春夏秋冬四季。棋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

围棋是最简单的又是最复杂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有着深刻的经历和体会。

说它简单,是因为刚开始学围棋的时候,我进步非常快,没过多久我就“打遍班级无敌手”了。为此老师特别设立了“打败蒋沛然奖”,目的.就是希望有人能战胜我。不久我就因为轻敌,意外地输给了别人。

其实围棋并不简单,如果骄傲、松懈,你可能马上就会碰到许多强手。后来,我到了高级班,围棋就变得复杂了。我遇到了五大高手,我只要一跟他们下棋就输得比较惨。我下定了决心要战胜他们,于是我回到家就抽空来下棋、观棋、摆棋。经过我的精心准备,我在最近的几堂课战胜了五大高手中的四个,只剩下最后一个需要我继续努力。

通过学围棋,让我了解了许多棋理和围棋的博大精深,围棋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变得更聪明,更快乐。我要把古老的围棋文化传承下去,将它发扬光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