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植物来比喻人的作文(借植物喻人的作文大全)

用植物来比喻人的作文(借植物喻人的作文大全)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6-05 02:00:25
用植物来比喻人的作文(借植物喻人的作文大全)

用植物来比喻人的作文【一】

冬天到啦!大雪纷飞,然而,一户人家门前的青松却依然屹立着,毫不动摇……

窗前坐着一个小男孩,正呆呆地望着窗外。突然,他好象想到了什么,急忙跑到妈妈面前,着急地说:“妈咪,青松没穿衣服站在外面,它会不会冷啊?”男孩的妈妈听到这句话,显然楞了一下,接这用无比温柔的语气说:“宝贝,别担心,青松不会冷的,它很坚强,这点风雪压不倒它。”“真的?”男孩扬起天真可爱的脸蛋,开心地说:“哦!它不会的!”男孩的母亲微笑而不语——

雪地里,一个身着军服的年轻男子正缓缓向这边走来,他是男骇的爸爸,是边疆战士,一年才回来两次。男孩远远地就看到了爸爸,不知为什么,他突然觉得爸爸和青松好像,一样的在外面,一样的接受风雨的考验,一样的不倒下,他在男孩心中的形象一下子加大了……

晚上,男孩的妈妈在帮男孩盖被子的时候,发现了桌子上的本,她好奇地坐了下来,翻开日记本,只见上面用稚嫩而工整的字迹写道:“今天爸爸回来了,我觉得他和青松好像,风吹雨打都打不倒,爸爸是大青松,我是小青松。等我长大后,我也要做一名边疆战士,好好保卫祖国!”男孩的母亲被感动了,热泪溢出了她的眼窝……

用植物来比喻人的作文【二】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吐绿,也是养蚕的好季节。

我的好友张钟情送我一张布满小米班大小的黑黑的蚕种。每个蚕种中间都有凹点,不久,小蚕破壳而出,跟小蚂蚁差不多大;黑褐色,头大身小身上长满细毛,大约两天后身上毛不见了。他仰着头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东西吃,可它太小还不能吃整片的桑叶。我只好把叶撕成碎片,洒在盒子里面喂它。

小蚕非常贪吃,只要它一吃桑叶就不肯放下,大嚼起来不知饱,不管什么时候看它,它总是在吃,如果它正在吃得高兴时,你硬把它拉下来,就抱住桑叶不肯放下。只好把桑叶也带起来了,那馋样毫无绅士风度。它长得可快了!有时,它一夜就可以长几毫米长呢!

有一次,我去看蚕宝宝正在干什么,我一看,呀!蚕宝宝一动不动的趴在那里,好像生病了,我急得像热上的蚂蚁就急得团团转急忙找来妈妈问是什么回事。妈妈说:“孩子,蚕宝宝不动是要脱皮了。”我说:“是这样呀!蚕宝宝没有生病呀!”大约过了一两个小时,我再来看它们时,呀!有好多蚕都在脱皮呀!它们先从嘴角裂开一条缝接着不断地收缩蠕动身子,然后慢慢地从皮里钻出来,刚脱皮的小蚕已换上了新妆——白嫩的蚕宝宝。

蚕宝宝每脱一次皮就长大很多,更使劲的吃桑叶,它围绕着桑叶的边缘来回的咀嚼,吃叶的时候发出“沙沙”的声响,不仔细听的人还以为是下雨呢!一片桑叶几分钟就进入它们口中,蚕渐渐长大,然后又脱皮,等它脱了四次皮后才发育成熟。

蚕宝宝一个月左右已长成大了,这时惨淡眉目清秀,胸部透亮,头上有对小眼睛,前下方的嘴又在吐丝孔,四对胸足与尾巴帮助它运动。在簸箕里面扭来扭去的样子十分可爱,我不是的用手摸摸它那肥胖的身子。

蚕宝宝过了不长时间后就不吃叶子,它围着簸箕到处爬;原来它是在找好地方开始吐丝,它围绕自己的身体吐出一根白丝,不久后就把身体包在里面。我看不见蚕了,便问妈妈:“蚕在里面干什么?”妈妈告诉我:“蚕变成茧,把自己包在里面不吃不喝,接着变成红赤色蚕蛹,大约十来天后蚕会成蛾,蚕蛾会咬破茧出来交配产卵它就这样繁殖后代。”听后,我感到蚕真是一个大魔术师。

蚕全身都是宝,它把一切读献给人类,件事丝织品的原料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蚕蛹是化工的原料可制作酱油,它的粪便是农家的有机肥料。

亲弃疾写“春蚕到丝方尽”是蚕的一生真实写照,听说一条蚕可吐丝三千米以上;你看小小的蚕儿难道不是世界上的一宝吗?当你看到那精巧绚丽的绫罗绸缎时,你会为这小蚕儿创造的奇迹而惊叹;更被它们平时默默无闻的辛苦劳作最后献出自己宝贵生命为人类作贡献的精神所感动。它那鞠躬尽瘁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用植物来比喻人的作文【三】

自卑是一种坏情绪,它不断地暗示与摧毁,让我错失了青春的太多美好,让我从来不敢争取。学生时代除了默默地用成绩说话,从没参加过任何活动,也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大学之后,偶尔遇到男生追求也不敢相信对方是真的喜欢我。甚至,当真正对一个男神心动的时候,却只敢压抑暗恋,怕对方知晓。

毕业后去一家公司面试一个前台行政工作。面试官直接对我说:“各方面都还行,就是嘴巴不太好看。”找工作频频受挫,让我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善意,感觉自己并不被这个世界所欢迎,也一度有过去整容的冲动。

有一次面试,遇到一个美女老板。她与我聊了很久,说看到我眼里的不自信,很像几年前刚毕业茫然失措一无所有的自己。她来自山村,家境贫寒,一路不断努力,从不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没有读大学,没有去北京,没有在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后就勇敢地辞职自己创办公司,那么她就不会成为现在的她。也许现在她还在山村里,拖着几个鼻涕孩子,无奈却甘心地望着走不出去的山头。幸亏,她从来不是个甘心的人。

“你涂复古色的唇膏会很好看,厚唇对欧美人来说一直是性感的标志。”离别时,她对我说。

之后,我开始尝试用哑光复古的唇膏。世界上每一种美都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天然,只是从未用心雕琢。我开始逐渐懂得欣赏自己。

在找工作失利后,我尝试跟朋友合作创业,可惜同样以失败告终。然而,失败其实是个契机,给人转身的机会,去寻找别的出路。一无所有的我,百无聊赖的`我,委屈和自卑的我,在报刊亭迎着老板的白眼儿翻看免费杂志,然后跟自己赌气:“这些文章,我也能写。”

开始时,我其实并不笃定。那是杂志的黄金期,月销量超过10万的杂志不胜枚举。而定稿与收稿量的比率是千分之一。如何让自己的文章能够在杂志上发行,并以此养活自己?我真的可以吗?以前的我肯定会因为自卑而否定自己,但这次,我选择相信自己,并且努力争取。

这真是我最认真做过的一件事。每一篇样文分析,每一个故事拆写,和编辑交流沟通,去勾搭成熟的作者。每天5000字的写,只是作为练习。

你有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过一件事?无论吃饭、睡觉、走路、朋友聚会甚至是和男朋友吵架,我都会下意识地寻找所谓的故事题材和灵感。小本子从不离手,手机拍下路边触到内心的所见,缠着我所有的朋友讲他们的爱情故事,半夜醒来因为灵光乍现爬起来在电脑上噼里啪啦敲上一阵,经常因为一篇文章写不完而忘记吃饭。是真正的废寝忘食。

两个月后,我在杂志上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小说。那是08年的夏天,我站在报刊亭前,对卖报纸的阿姨说:“阿姨,这本《花溪》上有我写的小说哦。”阿姨说:“是吗?你这么棒哦。”

嗯,感觉自己棒棒哒,我第一次没有怀疑其实我真的可以。

当然世事永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也遇到过很多次退稿。曾经向一家很棒的时尚杂志投稿时,被编辑直接退回来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但我从不因为编辑的不友好而退缩,我目标明确:“我要在这本杂志上看到我的名字。”我每个月都交3篇稿子,所有的修改要求都虚心接受。后来这个编辑开始很认真地对待我和我的文章,说我是她见过最打不的铜豌豆。而我也终于做到了每期都在那本杂志上看到我的名字,现在还在合作。

从第一篇开始,之后我每年都以百篇的数量在杂志发表文章,迄今已逾百万字。就算是后来在DM杂志工作,自己开广告公司,开网店,结婚生子,我也从来没有放弃写作。

可以很确切地说,写作带给了我自信。再确切一点说,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成就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会带来幸福感和对这个世界的温柔理解之心。当我微笑,再也没有人提起过我的嘴唇。也许是有,但我已经不再介意。

之前看到波士顿芭蕾舞团首位亚洲领舞仓永美沙的视频,感同身受。“我的基因决定了我的不够完美,但也决定了我从不会向命运低头。”

对每一个曾经自卑的人来说,努力是一贫如洗的人点滴创造财富的双手,是脆弱的人默默织就的铠甲,是推翻过往所有不堪的力量。因命运而自卑的你,只能用努力来进行补偿,只能用努力来改写命运。

3个月前,曾经那样自卑的我,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本书。

用植物来比喻人的作文【四】

蜡烛,没有电灯那么明亮;蜡烛,也没有太阳那么温暖;蜡烛,更没有火把那么火红。蜡烛,却有自己的美,蜡烛就是——蜡烛。

我九岁时的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停电了,爸爸让我去拿手电筒,我看了一下,手电筒也没电了,没办法,我只好把蜡烛拿出来点燃。爸爸让我看好蜡烛,不要让蜡烛熄灭。我目不转睛的盯着烛光,我发现,蜡烛每过一会儿就会流下一滴像水一样的液体,蜡烛也在逐渐变短。

我的心里突然掠过一个念头,我想把蜡烛吹灭,然后再点上。我对着蜡烛吹了一口气,火苗向右偏了一点却没有灭,我又反复吹了几口气,蜡烛都是向右偏了一点,但不过一会儿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不仅没有灭,火光反而更亮更红了。我又继续盯着蜡烛,过了一会儿,我看见蜡烛只剩下一点儿,又过了几分钟,蜡烛自己灭了,我感到疑惑,心想:我刚怎么吹都不灭,蜡烛现在怎么自己灭了呢?哇,我恍然大悟,原来,蜡烛在燃烧时怎么都不灭,直到自己的身体被烧光,这就是蜡烛的精神,燃烧自己,奉献别人!

“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不仅给我们送来了光明,更重要的是蜡烛那种牺牲自我的精神,让我肃然起敬。蜡烛的这种精神,让我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肖楚女,他如红烛一般用自己的生命去照亮其他人!

蜡烛,蜡烛是那么平凡,又是那么伟大。以后,我也要像蜡烛一样,为社会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用植物来比喻人的作文【五】

坚韧的青松,以它顽强的生命力,挺立过无数的春夏秋冬,经历过多少风吹雨打,也依然挺拔……

——题 记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陈毅对青松的描写。直接点明了青松挺拔、笔直的挺拔,以及青松不畏严寒的精神。

在小时候,我只能流利的把它背诵下来,并不懂得它真正的含义。渐渐地,我长大了,也渐渐地理解了青松的品质,并给了我深深的'启迪。

春之松

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用一颗爱心抚摸着万物的时候,青松尽情地允吸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春天带给他的温暖和美好。春风徐徐吹来,青松不像柳条那样随风飘舞,也没有柳条那样婀娜多姿的体态,但它依然笔直地挺立着。仿佛在告诉我,要用一颗知足常乐的心去享受着无比美好的生活。不要去争夺那些一辈子都不会属于你的。要记住: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夏之松

当夏天来临、酷暑难耐的时候,它没有贪婪地去寻找遮阳伞,反而在酷暑之下和“火炉”挑逗。暴风雨来了!像有冲走一切的架势,伴着电闪雷鸣,使人感到毛骨悚然。而青松毫不躲闪的张开双臂,迎接落到它身上的每一个沉重的雨点。等到雨过天晴,它那挺拔的枝叶更显得青翠欲滴,仿佛在告诉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有信心,有顽强的意志,勇敢的张开双臂迎接挑战。相信,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

秋之松

在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时候,青松英姿飒爽,斗志昂扬。当秋风瑟瑟地吹着,青松迎风肃立,像个尽职尽责的卫士。风刮累了,停下来了,它依然默默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没有丝毫的骄傲,仿佛在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戒骄戒躁,稳扎稳打。

冬之松

凛冽的北风呼啸着,寒冷彻骨,它却不怕天寒地冻。当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把青松的肢体都严严的包裹起来的时候,但却包裹不住它那颗坚强的心。冰雪渐渐消融,青松那生命的绿色显得更加鲜亮。仿佛在告诉我,无论是悲伤,还是迷茫,只要心中有太阳,有生命的坚强,有良好的心态,那道伤痕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无论是春夏秋冬、严寒酷暑,还是暴风雨雪,青松都是那样平静、安然。仿佛在向我诠释生命的坚强、生活的美好、不畏艰难的精神和知足常乐的心境。

用植物来比喻人的作文【六】

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千百年来,多少人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在她的呕心沥、无私奉献中,又有多少祖国的花朵成为九州华夏的栋梁之材!谁又能知道,这其中包含着多少的汗水与泪水,也许老师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是最好的`见证。

不知是哪个花开的时刻,悄悄地,悄悄地,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就来到了世上,慢慢地,慢慢地到了上学的年龄,便缠着爸爸要去上学。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人生的第一次,是多么地高兴、快乐。原来是老师和蔼的微笑,温和的话语就像快活的音符一样奏出美妙的乐章,让我们如痴如醉。

就这样,老师在我们心里播下了快乐的火种,校园里时时响着我们清脆、明亮的声音。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于是,我们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因老师的爱而起。老师把所有的希冀寄托在我们身上。正是这样,苦心培育我们的老师在这爱的路上艰难跋涉,教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当我们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时,他们在叮咛:同学们,别忘了奋进呀;当我们在学习上失败时,他们在鼓励:成功是从这里起步的;当我们悲伤时,他们在安慰:同学们振作起来呀!多少个难忘的日子呀!是您--光荣的人民教师,让我们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感受生活,如何珍惜幸福,如何自我发展。您不仅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要学着去感恩别人。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一个个动人的情景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精彩美丽,也把我们的记忆巩固得刻骨铭心。

虽然我们只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我们也要学着释放温暖,更要怀着对老师感恩的心去思考、行动,毕竟老师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在这样的时刻,我代表全体同学,向我们尊敬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亲爱的老师,因为有了您,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美丽,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灯,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恒的北斗。您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您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您肩负着民族的昌盛,您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在您的抚爱下健康成长,在您的关注下奔赴远大的前程。

因为有了您,就有了一个特别的节日--教师节。从此,全社会就多了一份对您深深的敬意与关注,我们看到和感受到了您的伟大和平凡。您的伟大在于创造世界,播种未来,您是点燃我们理想之火的人,是保证民族未来优良素质的人;您的平凡在于除了奉献别无所求,无怨无悔,心无旁鹜。您从不在乎所失所得,因为您深深懂得自己在付出什么,在收获什么,这是任何数字都无法计算的生命价值和幸福成果。"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我们的老师心境的真实写照。敬爱的老师,我把您比作绿叶,我把您比作红烛,也颂不尽您的奉献和成果啊!您不是绿叶却在滋养绿叶,您不是红烛却能照彻心灵,因为在我们眼睛里映射出的永远是您的身影。您把我们生命的每一个音符,都镀成世界最美的颜色。从此,我们的心像大海一样磅礴。我真想取出串串爆竹,放出串串祝福,用绚丽的火焰为我们的老师唱支心歌。真诚地祝愿老师幸福快乐,快乐幸福。

这时,我真想大声对同学们说:当我们拥抱成功,享受喜悦时,别忘了我们老师都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感恩老师。最后,让我们真诚地说声:"谢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