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吃饺子的作文(春节的吃饺子风俗作文600字)

春节习俗吃饺子的作文(春节的吃饺子风俗作文6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24 04:11:00
春节习俗吃饺子的作文(春节的吃饺子风俗作文600字)

春节习俗吃饺子的作文【一】

今天中午,天气很冷,但我很开心,因为我们家要包饺子。

妈妈买回了各种包饺子的配料,有肉、葱、姜、饺子皮,妈妈把这些配料洗好,我准备来切肉。于是我挽起袖子,拿起菜刀,准备大干一场。我小心翼翼地一切,谁知菜刀一偏,差点切到我的手,吓得我顿时往后一跳,心想:真是好险呀!第二次我双手握紧菜刀柄,用力一剁,由于力气太大了,肉弹了出去,我赶紧用手去接,妈妈在一旁看了,哭笑不得,就手把手教我。过了不久,肉终于被我剁成肉泥了。我把装肉的盘子端到桌子上,并放上葱、盐、姜拌均匀后开始包饺子了。

我拿起一张饺子皮,把肉用筷子夹起来,放在饺子皮上,然后一卷,眼看大功告成,可饺子像不听话的小孩一样,滑了下去,掉在桌上,我只好拿起来重新包,可饺子皮全散开了,馅露出来了。妈妈过来说:“捏得力不够。我来吧。”我只好又换一张饺子皮,这次我小心地把它卷好,吸取上次的教训,然后用力一挤,由于力气太大了,饺子皮裂开了一个洞,一些馅从洞里掉了出来。我急了,再拿一块饺子皮,像折纸一样,左折一下右折一下,最后捏成了一个球,看着这个球饺子,我哈哈大笑起来,妈妈望着顽皮的我,直摇头,也笑了。

晚上,饺子都煮好了,我们来吃饺子,虽然今天的饺子模样很奇怪,但我很开心!

春节习俗吃饺子的作文【二】

每年立冬的时候,我们全家最盼望的一件事情就是吃饺子,因为妈妈包的饺子味道特别鲜美。但去年立冬吃饺子的经历却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去年立冬,妈妈包的饺子有两种味道:一种是芹菜馅的,一种是肉馅的。妈妈包完之后就开始煮了,她把饺子一个一个放进锅里,大概煮了十五分钟饺子熟了,妈妈把锅端到桌子上,味道香喷喷的,我和爸爸都忍不住留下了口水。

我们一家人开始吃了,我先夹了一个芹菜味的,特别好吃,接着妈妈给我夹了一个肉馅的,我说:“妈妈,我不喜欢是这个味道!”妈妈非让我吃,还笑着说:“孩子,这个肉馅的饺子是甜的饿,不信你尝尝!”我咬了一口,一块硬硬的东西碰到了我的牙齿,我吐出来仔细一看是一块水果糖,于是,我又放回口中,酸甜可口,果然好吃!这时候,妈妈笑眯眯地说:“如果吃到了带糖的饺子,这一年都会幸福甜蜜的!”接着,我们全家人欢呼起来,他们一起为我祝福。我这才知道刚才妈妈的良苦用心,眼里闪动起感动的泪花!

我喜欢吃饺子,更喜欢吃妈妈亲手包的甜饺子,因为吃饺子的时候,我能感到妈妈那份浓浓的爱!

今年又快立冬了,妈妈又会为我准备什么样的饺子呢?

春节习俗吃饺子的作文【三】

“冬至大如年”。按通常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豆腐、吃饺子、喝老母鸡汤,迎接就要到来的数九寒天。

小時候的那个年代,物质条件差,生活艰苦,吃上一顿饺子可是件欢喜事,也是件难事。寒风凌冽,家里的老人早早起来去菜市场,捏着肉票排队买肉。即便低声下气,营业员也是将头抬到天上,随便赏一块。那一块肉基本见不到瘦肉,白花花的,得用力抓住才不至于滑落。顺便买些蔬菜,回家后择好洗净沥干切碎,和那已经剁好的肉泥混合在一起,再加上葱、姜、油、糖、盐、酱油等,搅拌均匀。馅料准备好了,大人们又开始和面,一遍一遍地揉,一拳一拳地揣,直到面不软不硬方才满意。

一切准备就绪,一家人便在桌面上清理出一块位置开始包饺子。根据年龄和能力,家里人各有分工:母亲搓面切面头,我擀皮,外婆包饺子,年幼的弟弟将包好的饺子整理到竹匾中,高龄的曾外祖父负责下饺子。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当時,看着外婆拿过一张饺子皮,放入适量的馅儿,转眼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呈现在面前,感觉像变魔法一般。

饺子包到一定数量時,便烧开水下饺子了。那一只只白胖的饺子在沸水中上下翻滚,煞是可爱。水开三遍之后,饺子熟了。揭开锅,香气扑鼻,馋得人直咽口水。盛出两大盘,一盘送给没空包饺子的左邻右舍,一盘自家老老小小共同分享。吃着,说着,笑着,继续包着。那饺子里包入了温馨、幸福,吃饺子更多的是享受浓浓的亲情。

岁月流转,两位老人已仙去,而现在的我们又忙于工作和家务,很少再有時间和母亲围在桌边包饺子。即使调配的馅儿再好,只要是用那买来的.饺皮包裹,总少了那一份饺子香,却又多了一份思念、一份渴盼。

春节习俗吃饺子的作文【四】

今天中午我和爸爸妈妈来到饺子馆吃饺子,门口站了很多人在排队等候,我问爸爸妈妈:“今天是什么节日呀?怎么这么多人呀!”爸爸告诉我:“今天是冬至,是吃饺子的节日。看大堂内悬挂的两个条幅: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我又问爸爸:“什么是冬至?”爸爸说:“冬至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节,冬至这天,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我接着问爸爸:“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呢?”爸爸笑着说:“来让我们先吃饺子,这个问题回家后上网查资料。”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心里美极了。

回到家,我马上上网查到了为什么冬至吃饺子。在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 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 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从此,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就留传下来。

春节习俗吃饺子的作文【五】

早晨,我刚起床,看见姥姥买回了许多的菜:香菇、白菜、葱、羊肉……我好奇地问:“姥姥,买这么多的菜干什么呢?”“后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先包饺子啦。”姥姥说。我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以前,虽然常常吃饺子,可从来没有亲手包过饺子,今天正好让我小试牛刀一把!吃过早饭,全家人就开始忙了起来,姥姥调好饺子馅就开始和面、擀皮。等一切准备就绪,爸爸妈妈开始包起饺子,只见他们先拿起皮,放在手掌上摊平,然后夹了一些馅放在上面,把两边对齐轻轻一捏,一个饺子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学着妈妈的样包了起来,结果刚上“战场”就败下阵来。我把我包好的和妈妈包的一比,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妈妈包的饺子饱满、结实、整齐,像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大雁,而我包的饺子却像一个个“伤兵”,有的“歪脖子”、有的“肚皮受伤”、有的……实在是有天壤之别。我只好向妈妈虚心求教,妈妈看了看我包的饺子,告诉我:“你之所以包得不好,是因为馅放得过多或过少,包的时候又用力不均。不用急,熟能生巧。”听了妈妈的话,我又重新开工了,根据妈妈指出的原因,终于亲手包成了一个“神气十足”的大饺子。

在包饺子的过程中,爸爸给我讲了冬至吃饺子的来历。相传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当他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时,正值冬季。他看到乡亲们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饺子”。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听了爸爸的讲述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人们说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了。

第一次包饺子,不仅使我学会了包饺子,而且让我明白了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真是一举两得呀!

春节习俗吃饺子的作文【六】

冬至即将来临,这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这样又可以一起欢聚吃饺子啦!

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么得人管!”

冬至吃饺子可是有来由滴哦。东汉末年,有一名医生叫张仲景,被称为“医圣”。正值冬至,因为年年战乱,老百姓饥寒交迫,不少人耳朵都冻烂了,痛苦不堪。于是为救济百姓,张仲景就把中草药包进饺子里煮熟,分发给百姓们用于驱寒,称其为“祛寒娇耳汤”。为了纪念他,人们把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延续了下来。

“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白日最短的一天,在古代也是一年循环的开始,被看作一个吉日,北方人说:“冬至大如年”,南方人说:“冬至就是过小年”。

一到冬至,天气就到了最冷的时节。“交冬数九”,从这天起就进入了数九寒天,这使我想起小时候的儿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耕牛遍地走。”

所以,冬至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吃饺子吧!还可以再加点汤圆,大家团团圆圆,新的一年圆圆满满!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