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写民风民俗相关的作文(民风民俗的作文多种表达方式)

跟写民风民俗相关的作文(民风民俗的作文多种表达方式)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4-21 04:54:20
跟写民风民俗相关的作文(民风民俗的作文多种表达方式)

跟写民风民俗相关的作文【一】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张白皙的小脸。她的嘴角总是挂着大大咧咧的笑,两只小辫儿撅着,狭长的眼更是眯成了一条线,好似弯弯的月牙儿。

她便是小燕子。现在数来,我最近一次碰见小燕子,已经是几年前了,可是却一直令我记忆犹新。

三年前的一个冬天的下午,出来散步的我突然发现了小区里摆摊的小燕子。她披者一件麻黄的单衣,撅着辫,裤子只是及膝,脚丫子套在拖鞋里。活生生一个农村姑娘。我心里虽然奇怪得很,但是毕竟我和小燕子很久没见,便扭扭捏捏地不敢上前。

许是觉察到我的尴尬,她冲我喊了一声:“朵儿,来了就过来看看吧!”

我见她对我并不生疏,便轻声细语地问道:“你怎么过来摆摊了呢?而且卖得这么便宜!”

她对我咧嘴一笑,装模作样地摆放着物品,歪着头对我说:“摆摊有什么不好。你瞧,对我来说没有用处的东西,在别人手中可就有不一样的价值啦。”

“可是,你摆摊就不害羞吗?”在我的眼里,摆摊应该是那些穷人的活儿。

蓦地,小燕子的脸变得严肃起来,翘起的小嘴也抿紧了。

“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呢?摆摊可是很高尚的职业,妈妈说这可是穷人为了养家糊口而自己创造的生计。你可千万不能小瞧它!”说着,她还气呼呼地鼓起小脸,甚是可爱。

我迷糊地点了点头。许久,站在她的身旁沉默着。

……

黑夜即将降临了,寒风似是水蛇,簌地钻进我的衣袖里。我打了一个寒颤,露在外面的手,冷得像冰。小燕子还在为顾客们轻车熟路地介绍物品。如果细细地看,可以发现她的额头上布了层薄汗。等我散步回来,她终于准备收摊了。

“你明天还来吗?”

“当然!”她用袖子抹去额头的汗,冲我扬起了熟悉的笑。随后,又转过身去,挽起袖管,将柜台上的商品小心翼翼地两手托起,整整齐齐地塞满箱子的每一个角落。向我挥挥手,便背起箱子,一步一步向着家的方向迈去……小燕子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子,行为大大咧咧,心思却细致,有主见,令我永远忘不了。

跟写民风民俗相关的作文【二】

家乡的春节虽不如老舍笔下北京春节那般隆重,从腊月初八直到正月十九历时一个多月,但对于人们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但是人们劳动一年后欢喜心情的表露,更是人们对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心想事成的美好祝愿。

我家的春节差不多就是从腊月三十开始的,这一天家家都是最忙的时候,很少有人闲着无事。全家人忙着洗衣服,换床单,以便在新的一年中显示出新的气象。当然了,、窗花、日历是必不可少的,理应在前几天完成,所以这里我不做描述。

三十这天,重要性仅次于洗衣服的应该算是做年夜饭了,大人在一边忙活着洗菜切菜,孩子们蹦蹦跳跳,想尽办法帮个忙,却总插不上手,只有干着急罢了。年夜饭的品种照例是很丰盛的,依旧是鸡鸭鱼肉之类,但小孩子白天中无事时吃尽了甜品,往往吃不了多少这些珍奇,只好随便选几样来一品好坏,往往遗下一大堆剩菜,让劳动一番的大人们目瞪口呆。但无论如何大人们是不会恼的,因为剩菜剩饭此时此刻便成了年年有余的象征。

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的一家人合合美美地吃完年夜饭,随后便是孩子们的自由时间了,桌上摆好糖果、水果和各类糕点,想吃就吃。全家人喜气洋洋,其中当属孩子最欢喜,因为可以靠几句甜言蜜语换得鼓鼓囊囊一大包压岁钱。如果你问他们明天的愿望,应该就是多来点拜年的了。

除夕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快乐的,但是守岁这一着却不是我能接受的,听完倒计时的钟声,刚想闭上眼睛睡个好觉,窗外就“劈里啪啦”地响起了礼花声,弄得人睡意全无,却又筋疲力尽。

正月初一的习俗近年来越发平淡了,一家人睡到太阳升的老高才起床,匆匆吃完了早饭,便上街闲逛。街上的商铺为了在新年的第一天从人们的口袋里弄到更多的进账,不惜破坏正月初一关门停业的老规矩,大张旗鼓办起了“新年大甩卖”之类的活动,虽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过年的食物储备、购买新衣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但是我并不喜欢这样。总的来讲,新年里没有逛庙会之类的活动,确是可以用单调无味来形容。

正月初一到初十四,实在是在闲得无事中闪过的,只有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有些意思。这一天是非吃元宵不可,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从种类上分,可分为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最近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菜馅元宵,味道如何就不知了。在我的记忆中,元宵节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几年元宵的晚上,还可以看见大人们领着小孩提着明瓦的灯笼逛游,如今却难以见了,见此情景,我不由得叹道,富有民族特殊的传统文化这正在消失啊!

春节迎着人们的忙碌缓缓来临,却在无声无息中远去,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眷恋。无论春节那些日子是怎么过的,每当想起它,我仍不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感到惊叹!

跟写民风民俗相关的作文【三】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跟写民风民俗相关的作文【四】

梅菉泥塑起源于瓦窑村。瓦窑村始于唐朝(公元618年,开基祖姓廖,从佛山石湾迁徙而来,佛山石湾精湛的陶瓷工艺从此也传入吴川。唐朝中期,有一年元宵,有个陶工随手用陶泥捏起一座小型泥塑玩,想不到竟吸引了不少观众,后来别的陶工也来凑热闹。这就无形中成了元宵泥塑展览。从此,泥塑这一民间艺术断断续续经历了唐、宋、元三个朝代。到了明朝洪武年间,皇帝派遣官吏四出挑选美女进宫寻欢作乐,民间百姓对此无不怨声载道。于是,梅菉头村的群众便乘闹元宵之机,特地造了一套丑化皇帝与皇后的泥塑。其特点是:人像的眼大、肚大、脚大、乳大、耳大。果然触动了官府衙门,竟派遣大批衙差,声言要抄斩全村百姓。后来,炮制这套泥塑的为首者便出灭辨解道:“皇上眼大看得准,肚大有福份,脚大乾坤,乳大养子民,耳大听民音,这为何不妥?”这帮趋炎附势的官兵听了无言可答,只好罢休。此后,当地群众对“造泥塑”、“看泥塑”、“评泥塑”的兴趣更浓,热情更高。这便成了当地居民闹元宵的一项主要内容。随着岁月的流逝,“泥塑”作品的`题材也不断有新的发展。原先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的“盘古开天辟地”、“女祸炼石补天”,“嫦娥奔月”、“哪咤闹海”、“八仙过海”或取材于历史戏曲的“三顾茅庐”、“七郎打擂”、“平贵别窑”等,进而发展到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金杯献给祖国”、“军威震敌胆”、“向四化进军”等多样化题材。

若从“泥塑”制作工艺来看,逐步也不断有新的发展。过去,老是用稻草竹篾绑“树杆”作“泥塑”支架,如今已被“铁线扎钢筋”所取代了。有的群众还别出心裁地搞“活泥塑”,只要来人轻轻按一下机关,小舞台上的“书生”就可吹箫弹琴,又可启步运行;“公主”既可眉来眼去,又可翩翩起舞;何去何从也跟着拧起罗伞,确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的“胖娃娃”塑像还神气活现地当着观众的面“嘶嘶嘶”地拉起“小便”来。原来,这些巧夺天工的“泥塑”已被制作者搞成“电动化”了。

跟写民风民俗相关的作文【五】

在我家里,有一对燕子在楼下做窝,不久,它们就生下了一只小燕子,我很好奇,一心想捉到那只小燕子玩玩,有好几次想动手,都被家人拦下,没能如愿。

有一天,奶奶买菜去了,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我见机会来了,事不宜迟,就马上动手,我搬来一把椅子,再拿一把扫帚,踩上去,用扫帚去扫鸟窝,小燕子的爸爸妈妈看到了,都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可是它们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扫鸟窝。过了一会儿,半只鸟窝被我扫掉了,地上到处是草根和泥块,又过了一会儿,小燕子终于在我的视线中了,我仔细一看,那是一只毛没长几根、皮肤黑灰色的小燕子。这时奶奶正好回来了,我急忙跑到楼上,把小燕子藏了起来,奶奶看到地上那么多的草根和泥块,便上楼敲门问我,怎么回事?但我没有说话。

中午妈妈回来了,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非常生气,严肃地说:“你怎么可以这样,燕子是益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怎么可以伤害它,你知道它们的爸爸妈妈不知有多担心?”听了妈妈的话,我顿时感到很惭愧,于是把藏起来的小燕子交给妈妈放回了鸟窝。

这件事对我感触很深,因为自己的好奇心,险些伤了小燕子的生命。燕子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好好珍贵和爱护!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