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儿时的故乡作文(儿时的故乡作文结尾)

再见儿时的故乡作文(儿时的故乡作文结尾)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29 21:06:41
再见儿时的故乡作文(儿时的故乡作文结尾)

再见儿时的故乡作文【一】

童年趣事令人难忘,但令人难忘的不仅仅只有趣事,这个思路是立足于“难忘”展开的。不仅可以写自己的童年,也可以采访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们,写他们的童年,通过这些年龄不同的人的童年,来表现“永远的童心”。

比如说,童年憾事。一件心爱的玩具或别的什么东西丢了,到处找没有找到,于是误认为小伙伴拿了,和他大吵大闹直至闹“僵”了,见面都不说话。后来,发现是自己把东西放在了某处,忘了,想向他解释,可小伙伴已转学到了异地,联系不上了。

再比如,同样是玩具,自己的高科技玩具多一些,而父母童年的玩具,自己做的多一些;这样,可以从一个侧面表现不同时代的儿童所拥有的条件不一样,从而突出要珍惜现在大好时光的主题。当然,也可以说自己童年时喜欢玩玩具,父母以及爷爷奶奶童年时也喜欢玩玩具,(范文网 据此表现“爱玩的童年”,也是可以的。

再见儿时的故乡作文【二】

那里虽称不上人间仙境,却也没有城市的嘈杂与忙碌。一片优美的田园宛如一片绿的世界,泥土中散发着清香,空气中荡漾着飞鸟的歌声,令人心旷神怡,一切烦恼都不复存在了。

吃过晚饭,我喜欢用我的小手牵着姥爷的大手,在田间小路上散步,曲折的小路旁总会零星绽开几朵野花,点缀着那片绿。

“姥爷,你看,这些花好漂亮!”我蹲下身,轻轻靠上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真香!”我绽开了笑脸。姥爷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脸上带着他常见的慈祥的微笑。“这一朵最漂亮!”我指着一朵红色的花说道。

“姥爷,你看多好看的花呀。”第二天我吵着要去看那朵花,姥爷依旧静静地站在一旁,微笑着。

“姥爷,这朵花为什么枯萎了?”不知是第几天看花了,意外地看到花的枯萎,我闷闷不乐。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言不发地跟在姥爷后面静静地走着。

“姥爷,花了。”当我气喘吁吁地跑到花开的地方时,看到的只是几片凋落的花瓣,眼泪竞一时忍不住落了下来,心里好像受了什么委屈似的,酸酸的。身后的姥爷看到我突然的表现,连忙哄道:“没关系,不就是一朵花嘛。”我却怎么也不听劝,拾起地上的花瓣,哭得更凶了。姥爷一反往日慈祥的面容,认真地说道:“人生不就需要花开花落吗?有花开就有花落,有成功就有失败,只能接受花开的'人怎么能成功!”

我止住了哭声。听了这一番话,我的心里忽然出现了一种反常的宁静,尽管姥爷的话对于那时的我可能还太深奥,“花开”与‘’成功”为什么会联系在一起?然而,我却深深地记得只有坦然地接受花开与花落,才会获得最后的成功。

是的,人生不就是需要我们去坦然迎接花开的辉煌和承受花落的平淡吗?

再见儿时的故乡作文【三】

因为年龄小,因为好奇……童年,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快乐。可以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表现,也可以通过几件事来表现;可以重点写有趣的想法,可以重点写有趣的语言,还可以重点写有趣的动作。只要重点突出“有趣”,便成功了一半。

比如说,学飞翔。看见天空的鸟儿和飞机都会飞,于是给自己装上诸如衣服、树枝之类的“翅膀”到处“飞”;甚至可以写为了真正“飞”起来,爬上树往下跳,一不小心摔个鼻青脸肿,挨大人的训。

再比如,模仿大人。大人所做的一切对儿童来说,都充满诱惑,模仿大人,也是我们小时候的一项“重要功课”。试穿大人的鞋、衣服,要么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要么在小伙伴们面前“臭显摆”;模仿大人做饭,大人不在家,自作主张打开煤气灶,好的把饭菜做糊了,不好的,险些造成火灾;还有,几个小伙伴在一起“过家家”,扮爸爸、扮妈妈,扮孩子,像模像样地模仿大人过起“日子”来;像电视剧里的人物那样做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

再见儿时的故乡作文【四】

细雨蒙蒙,灰砖青瓦,竹墙篱笆,青石板路,鸡鸣狗叫,一切都那么和谐!我回来了。我用双臂拥抱雨丝,我用歌声表达我愉快的心情,我回来了,我的老家!

清新的气息在雨中飘荡,涤荡着我飘泊的心,儿时的欢笑时隐时现,情愫在悄悄地蕴育。当我看到儿时的立志碑时,我热泪盈眶。

我泪眼朦胧地望着那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儿时的.情境象轻烟一样萦绕在我的脑海,我走进了儿时的梦境。

长到六岁时,是读书的年龄,一天父亲郑重其事对我说:“武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贫困的山区,对教育的渴望,对教师的敬仰,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怯怯地说:“我想当一名教师。”父亲因过分激动而说话硬咽起来:“好……好……武子当一名教师,来,来,我们立块立志碑。”

父亲雕琢了一块石碑,上刻:武子立志当教师,望上苍保诺。父亲点了三支香烛,朝天拜了三拜,口中念念有词。父亲那副虔诚的样子深深烙在我心中,父亲希望他的儿子有一天象鹰一样翱翔在天空,飞出山区,飞向美好的生活。

记得立下立志碑的第二天,父亲带我到采石场。“吭唷,吭唷”声不绝于耳,采石场上,村民个个裸露上半身,汗流浃背,青筋暴露,村民步伐整齐,坚定有力地抬着青板石往前走。父亲对我说:“读书要象他们抬青石板一样一步一个脚印。”

在父亲的期待下,在立志碑的注视下,带着父亲嘱托,踏上了青石板路,踏上了读书之途,辛勤的汗水洒了一路……

记得每天鸡叫第一遍,奶奶就把我叫醒起来读书,青灯冷石板凳,叫我终生难忘,也把我锻炼成吃苦耐劳的人。

终于我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城市,我现在有一个九个多月的女儿,她生活在幸福的生活之中,享受美好的阳光,如何教育她?我真想带她看看立志碑,走走青石板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