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眼神挺管用作文600字(一个有力量的眼神600字作文)

一个眼神挺管用作文600字(一个有力量的眼神600字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9-04 19:42:19
一个眼神挺管用作文600字(一个有力量的眼神600字作文)

一个眼神挺管用作文600字【一】

点点滴滴的生活凝聚着一份感动、一份鼓励、一份希望……亦是一阵热烈的掌声、亦是一个难忘的眼神。

我的脑海中常浮现出语文老师她那平静而略带鼓励的眼神,她的眼神拥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神秘感,使我往往躲避不了她的.眼神。

记忆犹新的是在一次课文朗读的时候,同学们按照座位的顺序进行展示,讲台上的同学深情并茂地朗读,我俨然没有心情去倾听,此时的我忐忑不安(相对于前几位同学我的实力也未免太差了吧),平日的我肯定会陶醉其中,享受无限趣味的课堂,现在我却极其厌恶,煎熬般度过课堂的每分每秒,此时我惟一的希望便是下课铃快点响起。

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到我了,我迫不得已慢慢地向讲台走去,我低垂着脑袋假装在熟悉课文,其实是没有勇气面对同学,好不容易走到讲台。我低着嗓子慢慢吞吞的朗读,前座的同学开始催促我,说实话,其实那时的我挺尴尬的,但太紧张了,我依然不能提升速度,我企图在语文老师那儿寻找帮助,我手足无措地站在讲台上,呆呆地望着她,语文老师用她那似乎如深深的湖水般的眼神望着我,并向我点头。同学的目光聚集在我的身上,我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我不得不朗读,老师那深邃的眼神拥有无与伦比的神奇效果,我不再吞吞吐吐,似乎文章就出自于我之手,我朗读的十分流畅,与前面的表现判若两人。

朗读结束,掌声响起,我慢慢走下讲台,再次与老师的目光聚在一起,她这一次微笑着望着我,我从她那眼神中读出了她对进步的肯定以及对于我以后的期望。

一个难忘的眼神不仅仅给予我的是鼓励,更是动力。

一个眼神挺管用作文600字【二】

窗外的蝉,嘹亮的歌唱着,即使要离经多年的时间在黑暗中磨练也没有放弃努力,因为他们怀着对歌唱的期盼;窗内的我,正奋笔疾书,即使要历经许多的辛苦酸涩,也会勇往直前,用努力来让期盼之花绽放。

夜深了。

窗外的天空,星星和月亮都悄悄地隐藏了光辉,想必它们也困了吧!四周一片寂静,几乎还能听见夜微弱的鼾声。我的眼前一片朦胧,书本也摇摇晃晃,看不清它的庐山真面目。真的很累,真想就这样在台灯下睡着!

门轻轻地被爸爸推开了。我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寒战,接连着的是几个大大的喷嚏。

爸爸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意味深长的看了看我。紧随其后的,只是一声关门声。

爸爸的眼神如一湖深深的海水,深不见底。但我去读懂了。爸爸说:孩子,不能睡啊。要好好学习,你一定要加油!

我极力打起精神,试图与书本继续对话。我努力挺起身子,张开眼睛,一瓶风油精赫然映入眼帘,疑?爸爸刚才什么时候悄然放下的?我怎么没看见?

心中荡起一圈圈感动的涟漪,我将风油精轻轻地涂抹在太阳穴上,顿时神清气爽,又满怀斗志的奋斗起来。

家人对我的期盼全凝聚在那眼神里,我的期盼则凝聚在堆成山的学习资料上,其需要用我的刻苦来浇灌,才会接触智慧的果实。

休息片刻,又投入到学习之中。

难忘那眼神。

一个眼神挺管用作文600字【三】

我喜欢画画,在人像的描绘中,我最喜欢的是眼睛,人物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在这小小的眼中体现出来。但最美的,无疑就是那个爱得最深切的——母亲的眼睛和眼神了。

母亲的眼睛明亮而清澈,有时像台扫描仪,检查我的作业;有时像个摄像头,观察我的行动;还有时,像两个弯弯的小钩,哈哈,那是母亲笑了。

记得有一次考试。早上一起床,窗外便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景象,天空中划过的惊雷使我紧张的心更加紧张了,夹带着雨水的狂风卷起我心中一圈圈焦虑的波澜,离学校只有那么一点距离,我却觉得“道阻且长”。

这时,母亲给我递来一把伞,拍了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儿子,你是最棒的!”听了这话,我心中似乎有一种东西化开来,从脚底到头发尖无一处不感到温暖,这大概就是幸福吧;我看着母亲,母亲看着我,母亲眼里充满了鼓励,从那明亮而透彻的眼睛里,我看见了母亲对我浓浓的爱,母亲的双眼就像两颗小小的太阳,它们温暖着我、鼓励着我,给了我力量,让我感到“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个眼神我永远难忘!

是谁点亮了梨花的.泪水?幸福在这濡湿的空气中划开,雨水中渗透出彩虹的光芒。紧张与焦虑碎了一地,母亲的眼神中充满了爱与鼓励。从母亲的眼神中我看到了爱,但更多的,我看见了我的责任。母亲为我们付出这么多爱,我们应以更多的努力与爱来回报她。这是世上最爱我们的人、最爱我们的眼神。滴水之爱,我们当报以涌泉之爱!

春天,母爱是繁花似锦;

夏天,母爱是盛木繁荫;

秋天,母爱是累累硕果;

冬天,母亲累了,让我们报以春华秋实。

母亲的眼神,我终身难忘!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