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话题作文(教养方面的作文)

教养话题作文(教养方面的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20 15:23:05
教养话题作文(教养方面的作文)

教养话题作文【一】

教师节这天,我一进教室,就发现老师的桌子上放着几张好看的贺卡,我看着那么优美的画面,读着那温馨的话语,我陶醉在美好的祝福中。

孩子们也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嚷开了:“老师,这张漂亮吧,这张是我送给你的教师节礼物,我让妈妈去给我买的。”田庆文说:“这张是我送给你的,还带着音乐呢。”其他小朋友也接着说:“回家后,我也让妈妈买张更好看的送给你。”听着听着,我心中逐渐沉重起来,今天,送祝福卡开了个头,明天、后天会更多,一张比一张精致,一张比一张昂贵,这样比下去,会给孩子们的心灵留下什么呢?这小小的祝福卡,学问还真不小呢,有必要认真地对待。

我正想着教育对策,随手触摸到一个用纸粘的小信封,里面的卡片上画着一个穿花裙子的小女孩在跳舞,红彤彤的太阳照着她,周围开满了鲜花,贺卡的右下脚歪歪斜斜地写着:“佳琦祝老师节日快乐。”

这张卡是佳琦自己亲手制作的,虽然卡片薄薄的、软软的,我却深深感到这张贺卡的份量。这个文静内向的小女孩,此刻却能用自制的贺卡表达自己的心情,把心中的祝福送给老师。我想何不趁此机会给孩子们上一堂教育课呢。

“孩子们,老师非常感谢你们的爸爸妈妈,但是老师更喜欢佳琦的贺卡,因为这是她自己制作的,用自己美好的心来表达对老师的爱,这才是给老师的教师节礼物呢。”孩子们听我这么一说,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佳琦,我环视了一下,接着说:“今天的手工课老师教你们制作贺卡,把你们心中的美好祝愿都画出来好吗?”

孩子们高兴地说:“好,我们也来自己制作。”于是,我把区角中准备的所需材料拿出来,让孩子们自己去设计贺卡,看到孩子们个个都那么专心致志,用五彩的油画棒和各种材料尽情地描绘着自己的愿望和祝福……

一会儿,孩子们的杰作都完成了,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满足和喜悦,我再也听不到谁的贺卡最贵最精美的话了

教养话题作文【二】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开了个讨论会,话题是: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我第一个抢先发言:“做一个有教养孩子,就应该讲文明、懂礼貌,尊重他人,见到长辈要问好。在学校要热爱集体,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上课要专心听讲,发言要举手。同学之间要互相礼让。还有,要爱劳动、讲卫生,让周围的环境干干净净,让自己干干净净。”

爸爸扶了扶眼镜,说:“做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最基本的是要学礼、知礼、行礼。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古代流传下来的‘岳飞问路’、‘三顾茅庐’等等,都是以礼相待的典故。你们班上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你和同学们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鼓励。同学之间相处要善于说‘请’、‘谢谢’、‘对不起’”。

妈妈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不仅要有良好的行为举止、仪表仪态,而且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人不学,不知义’,文明是打小炼成的,爸爸妈妈希望你像《做有志气的女孩》这本书中的人物一样,有一颗高贵善良的心,坚强勇敢、自信坚定;像《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海伦·凯勒学习,逆境压不垮,你看她虽然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我从沙发上蹦下来,大声说:“报告爸爸妈妈,我知道了!”

教养话题作文【三】

地乱吐痰,到处乱写“到此一游”这一种种没教养,没道德的行为,多数中国人都会这样做。类似这种不文明的事件在我们身边出现了。

在上星期四,我校举行体检,但是我们班却做出一种没道德的事件——抢水。几个男同学一起抢学校给来和我们体检的医生准备的矿泉水,人家骂我们:“一群抢匪”不止男同学,女同学还抢男同学抢来的.水。这件事使我感受很深。

俗话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不为。”我对这件事感到很羞愧,气愤。道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行。要看一个人的好与坏,看他的道德和教养就能看出来了。这件事无论家长,老师,他自己都有着责任所谓“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中国人的道德与教养如同水一样,一点点的流失。

一位出国留学生,在外国的时候,来到一处地方,在那刻上“到此一游”,接着,那位学生渐渐忘了这件事,但是,外国人看见说;“怎么中国人这么没道德教养。”我感到,身为中国人的我,就像打了一个耳光一样,面上火辣辣的,让人心寒。

再看看别的国家,不闯红绿灯,超市里,不像菜市那么“热闹”。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做到这样呢?是不想做,还是不做啊?还是等中国变成全是垃圾,变得恶心,他们不觉的羞愧的的吗,再这下去,对吗?

中国人,就为了道德,为了教养,不要再做出这样的事情,做一个有教养,有文明,有道德的中国人,别让外国人捉到把柄,就这么小小一件事,就能看到你的道德底线。记住,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不为。”做一个有道德教养的中国人吧!

教养话题作文【四】

今天上午,中班的孩子们进行跳绳比赛。比赛结束时,胜负定出,胜的队欢欣跳跃,输的队神情黯然。输队中,同哲蹲在地上抹起眼泪来。因为已到离园时间,所以我只{是安慰他几句,就忙着迎接家长。回家的路上,我眼前一直浮现着同哲被奶奶接走时红红的眼睛和郁郁寡欢的神情。不知怎的我的心里沉甸甸的,就像压上了一块石头。

“不能让孩子输了就哭!”心底有个声音告诉自己。

下午,我早早来到幼儿园等待同哲的到来,过了好久,才见他耷拉着头,一语不发地走进幼儿园、走进活动室、走到痤位边坐下来。我微笑着蹲在他的面前,轻声问:“怎么了?同哲,还在为上午比赛时输了不高兴吗?咱可是一个男子汉,不能因为这一次输,就哭,输了怕什么,只要继续努力,输就会变成赢!……”

下午教育活动时,我和孩子们又围绕着“输或赢”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孩子们畅所欲言、

尽情讲述着自己会如何面对输赢。其间,我也会适时加入一两句进行引导。渐渐地,我发现同哲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眼睛里重新有了光彩。“同哲,你来说说吧。~输了不能哭,要坚强、要相信自己,只要再努力、再加加油,我们肯定会赢!”说完,同哲叉作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耶!”“哈哈哈……”班里响起了欢乐的笑声,我也开心地笑了。因为,我相信“输”的阴影已影响不到我的孩子们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真心希望每一个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输时不哭,学会坚强,有愈挫愈勇的劲头……

教养话题作文【五】

眼睛,心灵的窗户

一粒种子的破土而出,需要充足的氧气,雨露的滋润,阳光的照耀,否则,它将会慢慢枯萎,永远埋藏于地下。幼儿就象种子,老师的爱和关注就是他们茁壮成长的动力。

课堂上,面对孩子的嬉闹和吵嚷我有点束手无策,情急之下,我扯破喉咙喊了一声:“都坐好了!”那气势,绝对是一言九鼎,不可违抗。看到我凶神恶煞的样子,孩子们害怕了,赶紧坐好。可是没过几分钟,又乱作一团,我转念一想:我不能在孩子们心中充当机械的权威者,我应利用我们之间相互融合的情感来解决问题呀。想到这里,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大家:“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我喜欢的孩子眼睛里还有老师呢!”孩子们马上好奇起来,纷纷问我:“老师,你喜欢我吗?”“老师,我的眼睛里有没有你?”我象巡查似的,从每个孩子身边走过,孩子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生怕错过我的眼睛。检查完后,我说:“喜欢和我学习的小朋友,老师喜欢你,你的眼睛里就会有老师!”接着我列举了几个小榜样,这一招真奏效,孩子们都希望自己的眼睛里有老师,听得特别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整个教育活动生动有趣。

“老师,你的眼睛里有没有我?”很快成了我的一句口头禅,孩子们也总是非常认真地注视着我,希望从我的眼睛里找到他自己的影子。眼睛很快成了我们相互传递信息的通道和表达爱的窗口。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渗透着我和孩子们之间无尽的爱。我真的希望我播种的这些种子,能够勇敢的面对风雨,茁壮成长。

教养话题作文【六】

换一种目光看孩子

在幼儿园中,有的老师总喜欢安稳一点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听话好管教,让老师省心,也总能淘得不少老师们的喜爱。而对于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则往往因为其“调皮、惹事”,久而久之,则可能得到“另眼相待”的“特殊待遇”。

但我觉得,对待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需要老师行使有别于一般幼儿的教育和教导方法,找准切入点,通过意识引导而使其行为上产生循序渐进的转化,逐步改变其过于“活泼、爱动”的习惯,使其容入班级整体活动之中去。我带的小朋友中就有这么一位,他不仅活泼爱动,而且常常给老师制造些小的“恶作剧”。比如,在大家一起游戏时,他往往趁老师不注意就会掉头大窜,让老师追来追去,累得老师气喘吁吁;教育活动中有时他会钻到桌子底下与你玩“捉迷藏”;可能由于他的过分爱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班级里已经小有名气。他的妈妈曾这样给我说过:“我的儿子很固执,老师不严厉一点,他是不会听你的。”

如何教育这样一位“自由人”呢?我的切入点是——找优点,并使其发扬光大。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很聪明,反应能力强。有时老师在门外回教室时,外面的'老师会轻轻敲门或向里招招手,示意小朋友过来开门,大多的孩子猜不透老师的心思,可班上那位所谓的“自由人”几次急匆匆地跑过来,给老师打开门,这时我便过去亲他一口,并伸出大拇指以示鼓励,让他感受到跑过去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老师就会喜欢我!

我还发现他喜欢交朋友,人缘好。一天早上他妈妈带来了早餐,但他迟迟不吃,他说他要等到他的好朋友来了一起吃!还有一次,班上的馨馨小朋友因家里有事几天未来园。他就问:“老师,馨馨哪里去了?怎么还没有来读书啊?”当时我看出了他此时的心情,他确实是真的想念馨馨小朋友了,这也是他关心小伙伴的一种真言真行。一次次的观察,一次次的发现,让我对这位幼儿有了新的了解,一次次地鼓励给了他自信,使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产生了更多的积极行为,并为其带来了更多的成功体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的进步可不小,他再也不一人跑出去让老师追来追去;现在他再也不是以前妈妈眼里的那个“自由人”了。

记得一位专家曾这样讲过:“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独特价值,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与独特发展。”

换一种目光看孩子,换一种方式给孩子沟通,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信你也试试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