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家乡味作文渭南(陕西地道家乡味作文700字)

地道家乡味作文渭南(陕西地道家乡味作文7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13 04:30:09
地道家乡味作文渭南(陕西地道家乡味作文700字)

地道家乡味作文渭南【一】

我喜欢吃青菜,从我记事的那一刻起。每逢我爸炒青菜,我都会吃上好几碗。青菜是我家70、80年代的主菜,也可以说是主食,在那个粮食极端缺乏的年代里,青菜是我和爸爸的命根子。在每年的2月到4月青黄不接的时间里,青菜就真的成了我家的主食了。

在每年的深秋里,我爸为了预防来年的春荒,所谓的春荒,就是长在地里的庄家还不能收,存在家里的粮食己经吃完了。所以我爸会把大量的秋青菜腌制成黄菜(北方人叫酸菜和咸菜,大缸小缸,一缸又一缸。

从那之后,在整个冬天到来年的麦收之前,我家的主食大多数是己黄菜玉米酸粥为主,咸菜为主菜了。除非过年的那几天,或家里来客有所改变外,其余的就一如继往了。

我爸做的黄菜酸粥好吃,直到现在我还时常摸仿爸爸的做法,做上几顿。可是,任凭我怎么模仿,怎么认真的去做,都做不出他的那个味道了。

爸爸的做法不特别,他习惯把锅里加满水,抓一把大米或麦片,洗净后放进锅里,然后大火将水烧开,接着把一碗用凉水调好的玉米粉,慢慢地倒进锅里,一边倒一边用勺子搅拌,等玉粉和水充分溶合后,再次大火将其烧开后,加入预先准备好的,洗净切碎的黄菜,再加上适量的盐,倒上几滴菜籽油。油是绝对不能多倒的,因为在那个年代里,我家一年才分5斤油,也就是说全家一月不到半斤油。所以我爸每次倒油的时候,都是十分谨慎的,害怕一不小心多倒一滴油,每次倒完油,都要把油瓶高放到我够不到的地方,预防我偷吃。

酸粥还没出锅,我就早早地拿着一个大花边碗,在锅台前等候了。因为我早就快饿了,一天三顿能照见人的酸粥,吃的再饱几泼尿后,马上又饿了。所以我的童年基本上是在饥饿中度过的。

爸爸为了能让我吃的好一点,他在给我盛粥的时候,总是喜欢把勺子放到锅底慢慢地捞,捞出沉在锅底下的大米。所以我家从生产队(现在的组分来的那点大米,基本上成了我专利了,可怜的爸爸只能一年四季喝汤咽菜了。

小时候,我最期盼的就是家里来客了。比如我舅舅或姨妈来,我爸就会把家里平时舍不得的好东西拿出来招待他们,于是我就会沾光大吃一顿了。所谓好的,也就是把平时的粥改成干饭,说白了就是青菜大米饭,家乡人叫它酸菜饭。

青菜在我们江苏来说,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它十分耐寒,那怕是数九寒天,它也能在地里安全越冬,只是产量不如其它三季的高,秋天是青菜生长的旺季。所以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平时是舍不得大量吃它的,要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长势正旺节的时候,大家才舍得大量食用。

每逢家里来客,我爸爸就到自留地里挖来一竹篮绿油油的青菜,洗净切碎后,将一半倒入烧开的油锅里,这时的油是平时的好几倍。在啪啪作响声中,爸爸快速地用锅铲子将青菜在油锅里翻滚,随着一股油香飘出,青菜很快蔫了。接着他在锅里加上适量的水,水的多少要跟据大米的重量来决定的,然后把淘好的大米,盐,姜沫,葱花一起倒入锅里,充分炒搅均匀。最后再放入爸爸早就准备好的,一碗打好配好调料鸡蛋糕液。然后盖好锅盖,大火烧开,大约40分钟后,一锅香气扑鼻的青菜酸饭就要出锅了。

为了加快做饭的速度,爸爸在另一口锅里倒上油,点着火,等油快冒烟的时,他快速地把剩下的半竹篮青菜倒入锅中,快速炒翻,这时我爸就像一个拳击运动员一样,动作敏捷,快速无比,葱姜蒜盐在青菜不停翻滚的同时依次下锅,清香弥漫了整个厨房,刺激了每个人的胃口。十多分钟后,几大碗青脆芳香的瀑炒青菜就出锅了。

饭桌上,我饿狼扑食般地一碗接一碗猛吃,一口饭,一口鸡蛋糕,再来一口爆炒青菜。一句话,就是个香,久违的丰盛,难有的机会,不容错过。饱了还想再来一碗,直到胃痛难忍才恋恋不舍的放下筷子。

可是,一天的享受需要好几天来弥补,为了把来客多吃的大米省下来,我爸爸接连好几天,在做酸粥时不加一粒米,本来就吃烦了的酸粥,这样一来就更难吃了。没办法,只好咬牙挺过。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业科技的发展,粮食产量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有所改善。我爸爸做酸粥的水平和质量也不断地提高了。虽然在儿时的好几年里,一直过着青菜酸粥和黄菜酸粥交替变换的生活,但酸粥的味道却是一年比一年好了。爸爸试探性地往酸粥里加各种调料和副食品,比如黄豆和花生米。你别说,爸爸的这个大胆设想是可行的,成功的。有了花生米的酸粥别提有多香了,往常平淡无味的酸粥,突然间有了咬头,菜香和花生香的组合,令我食欲大增,回味无穷。

为了不让我挨饿,我爸想尽了办法,他在往锅里放玉米面的时候,总是给我做几个玉米面团,虽然不太好吃,但确实抗饿。现在回想起来,它不只是一个玉米面团的问题,而是爸爸的一颗爱子之心啊!

伴随着改革开放,分田到户的春风,家乡人的日子过好了。高楼大厦像雨后的春笋,拔地而起。一日三餐大米白面,鸡鸭鹅肉,鱼虾海味……随心所欲。没有了过去的饥饿,没有了过去的劳累。乡亲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却没有丢了爱吃青菜的习惯,而是越吃越精,越吃花样越多。什么鸡蛋青菜饼食(北方的饺子,猪肉青菜馒头(北方的包了……五花八门。

知道青菜还有降低脂,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强身健体等功能的时候,着实把我吓了一跳。那是几年前,我偶然在一本书中看到。于是,青菜更加深了在我心中的份量了。

每当我在市场,超市看到青菜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地里的青菜,想起儿时家乡青菜的味道。

地道家乡味作文渭南【二】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饭,是胃的必需品,味道则是精神的安慰剂。人们靠山吃山,临水吃水,每个当地人总有一种属于自己家乡独特的美味,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味觉记忆。

很多人说,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它的外表越是平淡无奇。但苏州山塘街的海棠糕不同,还未品尝,光看外表内心便涌动起一股浪漫的情怀。海棠糕往往以海棠花做模子,下面是雪白色的糕块,上面表层是紫酱色,花花绿绿的糖丝点缀其上。小心捧在手心,仿佛捧着一件精心制作出来的艺术品。轻轻咬一口,豆沙馅软糯无比,细细品之,又能尝出来果仁的味道。再咂么几口,又有芝麻的香味。仿佛是一口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更有趣的是,海棠花那温和美丽的形象常常闯入你的心里,让你对手中的海棠糕更加爱惜不已。

山塘街是传承苏州传统小吃的街道之一。其中粉墙黛瓦、石砖小路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随风飘荡的酒家黄旗,令我不禁想到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句诗。大大小小的小吃店铺点缀其中,还有那铮铮淙淙评弹和咿咿呀呀昆曲的声音间或传来,让人一下子就融入到了苏州古城的韵味中。

海棠糕香飘数里,人们一闻到香味便开始有所躁动,脚下的步子果断快了些,这正所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呐。对于当地老食客来说,大而静美的店蕴含的不一定是苏州的真味,那些隐蔽的小小可爱的木质推车才是家乡味道的独特载体。

卖主往往是一位老大爷,干净的手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而脸上却满是春光。他一边用苏州话大声吆喝着,一边用刀细细地分割着大块白色的方体糕块。他的每一刀都很均匀,每一刀都有着暖香白雾的伴奏。迫不及待地尝一口,松软可口,又甜又滑,但不油腻,随之而来的是一道暖流流遍全身,令人回味无穷。其实不光喝酒会醉,吃海棠糕也会有种与世同醉之感,仿佛眼前所有东西都模糊了尖锐的棱角,变得分外美丽起来。

很遗憾,这是以前的事了,如今我只能通过记忆来回味这种味道。

现在,洋快餐和各种国外菜让本地小吃淹没在了美食海洋中。现在的人们几乎都用汉堡、比萨、日本料理替代了它,洋味道更让他们觉得自己时尚。

偶然又去了次山塘街,发现那里变化天翻地覆。房子装饰得更热闹了,嘈杂的音乐声代替了淳朴的吆喝声,传统苏面馆成了星巴克,黄色酒旗也为数不多……更令我难过的是,那打着“地道苏州传统小吃”标语的海棠糕店,虽然海棠糕样子更为精致,更好看,但我却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吃完后只觉得有点空虚,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消失不见了。老山塘街已成为了我的过去,我的怀念。

其实,与其说这是时代的进步,不如说是传承的忘却。海棠糕,不仅仅单纯是海棠糕,它更是一种童年的美好回忆,苏州文化的传承,这是什么美食都无可取代的。时代是不断变化的,在大肆引进他乡美食时,能否问自己一句,是否忘却了自己家乡的味道,童年的味道?

又是三月杏花春雨江南,走进小巷子中,特别希望能再次听到卖海棠糕的吆喝声,再次闻到海棠糕的味道……

地道家乡味作文渭南【三】

我又一次站在窗台旁,眺望我的家乡,此时的我心中五味杂陈,回忆起在那段时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十一年过去了,可那几年在老家度过的日子,还依稀映在我的眼前,仿佛就是昨天一样。

家乡的味道是快乐的。老家房子离湖很近,湖很漂亮,湖水像一块碧绿的翡翠,两旁的大树郁郁葱葱,树旁还有亭子。我经常在那里玩,沿着湖边一直走,有几座小桥,桥上的大树都开满了花。到了秋天,风一吹,树上的花朵和树叶都吹落下来,我喜欢在那里走,落花铺成的地毯又香又软,踩时还会发出“沙沙,沙沙……”的响声,仿佛是一首美妙动听的音乐。我经常和小伙伴在那里玩捉迷藏,大树是我的保护伞,让我不被发现,那里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家乡的味道是甜蜜的。那是一个关于糖的回忆,我小时候是很爱吃糖,每次出门都吃一点糖或带一点糖,我的嘴巴里充满了水果的香气,别的小朋友总是羡慕地看着我,我的心里顿时特别开心、满足。但是大人们可不同意我吃糖,所以我每次都偷偷的拿一颗。有一次。我拿了一把,结果不小心掉了一颗,被发现了,而且还被说了一顿,现在想想都觉得可笑。

家乡的味道是苦楚的。那时,爸爸妈妈还很忙,就把我送到了老家,给家里的老人带。可那时我还很小,我每天都要望着窗外,想着父母,妈妈几乎每周都要从深圳赶回来看我,每个周五晚上妈妈都会来,到周日下午才依依不舍的回去,她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给了火车站,买的火车票有厚厚的一沓。有时,爸爸会跟妈妈一起来,他们离开时,我总是在窗台前哭着、喊着,希望他们不要离开,可这是不可能的。直到后来,他们把我接回了深圳。

家乡,像一个搅拌棒,把我童年的回忆搅拌在一起,浓浓地糊在我的心头。

地道家乡味作文渭南【四】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国,所以,过年自然会非常讲究。而且,在各个地区也有着不同的年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年俗吧,充满了浓浓的家乡味。

贴春联

大年三十这一天早晨,我和爸爸一起走到大门口前贴春联,我们把大小分好,然后爸爸吩咐我贴左边,他贴右边,我们那时贴得热火朝天。我看着自己贴的春联,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爸爸还夸我贴得非常好呢!

压岁钱

每年三十晚上,邻居或者亲朋好友都会给小孩子们发压岁钱。看着那些孩子们高兴的表情,我也情不自禁地想打开红包。那些被火红的红包给包住了。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那红包。“哇!有这么多钱啊!”顿时,我高兴得一本三尺高。

放烟花

最有趣的要属放烟花了,每当天变成了黑色时,大家都要放鞭炮和烟花。我让爸爸给我点燃了许多烟花。只见天空突然变得五彩缤纷。有红的、黄的、绿的……像天女散花一样,真美呀!我还放了鞭炮,那声可真响亮呀!

吃年夜饭

三十晚上,全家人都要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这也是我爸爸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因为,我爸爸可是个优秀的.厨师。只见他一手拿着大锅,另一只手握着锅铲,翻炒着菜,不一会儿,一盆香喷喷的菜就被老爸从厨房里端了出来,那香味可真诱人啊!我和姐姐的口水已经流三千尺了,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

热闹缤纷的年俗,浓浓的家乡味,甜甜的,美美的,一丝一缕入心田。愿永远这样的岁月美好!

地道家乡味作文渭南【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一直懂得,如何获取大自然的馈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道理亘古不变,不仅是美食还有风景。

楠溪江是浙江省温州永嘉小有名气的一条江,溪流自北往南,先流入瓯江后归东海。这一带都是风景秀丽,挺拔参天的大树,嶙峋的山脉,清澈的江水,无不让人心旷神怡,伴随着太阳的光芒和清凉的微风,使江水变得波光粼粼,山上茂密的树林给人们缔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不只是景色美,食物更美。

麦饼是浙江省特色传统名点之一,温州的麦饼最为知名,爽脆的饼皮包裹着浓醇的馅料,使其非常饱满,无不让人垂涎三尺。

一个麦饼最主要的就是馅,令人爽囗的酸菜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腌出来的,其一是菜要用楠溪江的水和土种植的,其二为了保证口感丝滑,所以白菜、油菜都不行,只有雪菜最为讲究,然后再经过几十次的铺垫、腌制和反复的挤压、加工,通常的材料还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鸡蛋、虾米,将这些材料安排4:3:1的比例分配,这样可以使麦饼更加饱满,味道更加鲜美。在包裹的时候要不停抖动面团让馅到达面的每一个部分,在烤的时候需要将每一面扎一个小孔,让里面的香气包裹住整个麦饼,这样就色香味俱全了。

面对热腾腾的麦饼一口咬下去,刹那间饼皮遇到舌尖入口即化,里面的馅料又“蜂拥而至”闯了出来,让香气回荡在口腔,最后再咽到肚子中,可这香味却久久不能消散。

每一个来过温州旅游的人尝到麦饼后总是令人流连忘返,忘不掉那沁人心脾的香味,和入口即化的口感。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爱这片土地,爱这青山绿水,爱这美味佳肴,我的家乡虽然算不上“高端霸气上档次”,起码也是“低调奢华有内涵。”

地道家乡味作文渭南【六】

家乡的味道,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虽然朴实无华,却扣动着我的心弦。

在我们陕西,最著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羊肉泡馍。”那店里的大厨,将羊肉汤煮了十几个小时,还用一米长的汤勺不停地搅来搅去,才成了陕西的美味。羊肉泡店内的店员时不时地吆喝着:“一百八十三号,你的汤好了!”他们就像“吼秦腔一样豪迈。当羊肉被店员端上桌,外加两个烤馍,羊肉汤、饼在一起愉快地交流着。人们将馍掰成块,泡在汤里,这就是我们陕西最著名的吃法。在我们陕西,就要大口吃肉,大口吃馍,大口喝汤,端起比头还大的碗,里面是一大碗羊肉汤。

虽然肉现在涨价,但普通人没有肉也依然过的有滋有味。豆腐脑在陕西也是颇有名气的,不仅便宜还好吃。坐在店里,点上一碗豆腐脑,不到两分钟,香喷喷的热豆腐脑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了。上面放七、八颗黄豆,放一茶勺咸菜丁,最后浇上一勺酸汤,让人垂涎欲滴。挖一勺放进嘴里,豆腐脑会颤微微地、绵绵地、软软地滑进你的喉咙,保准让你吃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冬日里更是喝上一碗热豆腐脑,你一整天都非常暖和,浑身发汗。

包子和豆腐脑可以说最佳搭档。在夏天,姥姥最爱给我包我喜欢的包子了。她包的大包子馅十分饱满,一个个整齐地摆成一圈,坐在蒸笼里像是在开“紧急会议”。包好包子后,要把笼端到太阳下,让包子晒晒太阳。待它们晒完阳光浴后,需要放在大蒸锅里蒸。蒸上半小时后,一个个白胖胖的大包子让人看着就直流口水。要是咬上一口,馅多的都快溢出来了,非常美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味道都是从乡野来的,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果实,加工后所得的美食。家乡的味道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