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春节作文(太白县的春节作文)

洋县春节作文(太白县的春节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16 03:42:24
洋县春节作文(太白县的春节作文)

洋县春节作文【一】

我们郧西的春节,有着不同的习俗。

“腊八节”。腊月初八,户户以五谷杂蔬煮腊八粥,人称“吃了腊八粥,就把年来办。”吃后盛一碗,让小孩拿着砍刀,将房前屋后的果树隔上一道口子,喂进腊八粥,边喂边念:“今年喂腊八,明年结的鼓爪爪。”以示来年果树丰收。也有的地方留一碗到除夕日给当家人吃。

“过小年”。过小年时,是腊月二十三日晚,每家都烙饼祭祀东厨司命。晚餐后洗净锅灶,点燃蜡烛,焚香烧纸,叩拜灶君,禀其回天宫后,向玉皇大帝多讲人间善事,来年以降吉祥,常称“司命爷上天,好话多说。”除此之外,人们还买了很多好吃的,高高兴兴的先庆祝一番。过了二十三,大家把鱼,肉,鸡,青菜,年糕……都预备充足,为新年做好打算,而且还要进行一次全方面的大扫除,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春节”。也称除夕,农历腊月三十日。中午全家老老少少欢聚一堂,热热闹闹的吃“团圆饭”。门外张贴红对联,以示红红火火,还要贴“福”,“福”还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了。还要穿新衣,燃放鞭炮以示庆祝。马路上,玩的玩船,舞的舞狮子,热闹极了。晚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生火取暖守岁通宵。在晚间12点整时,在外面点燃以经预备好的烟花炮竹,来庆贺新一年的到来。春节是郧西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

“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关着门,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大约到8点钟,全家人一起出去给老辈拜年,这是小孩最喜欢的了,因为拜年不仅可以再大饱口福一次,还可以领到老辈们给的红包。拜完年后,则在老辈家吃上一顿饭,并互相祝福。我们小孩子就凑在一起玩游戏,放鞭炮。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有元宵闹花灯的习俗。在此期间,全县各地举办各种文艺节目,玩艺儿以示庆祝。也是过年期间人们主要的集体活动,有很多节目:舞狮子,玩龙灯,玩采莲船,竹马,蚌壳,凤凰,高跷等等。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元宵,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吃完元宵,一家人一起出来猜灯谜,猜对了,就送一个吉祥娃娃,别提有多热闹了!

这就是我们郧西独特的春节风俗。

洋县春节作文【二】

今天妈妈对我说:“要过春节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超市里人山人海,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我们买了年货、蔬菜、还有我最爱吃的零食,我们去付钱,付钱的人排得像长龙,我们等了好久才回家。

回到了家,我挂灯笼,姐姐贴春联,爸爸和妈妈做饭,晚饭弄好了,我已饿得饥肠辘辘,看到丰盛的晚餐直流口水,快速地吃了起来,吃完了,我们就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看完了,我们就去放鞭炮,大人放鞭炮,小孩放花炮,鞭炮有的像绽放的花朵,有的向我们的笑脸,还有的向大大的圆盘,把夜空打扮得绚丽多彩。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床,打扫卫生,妈妈拖地,我扫地,爸爸扫蜘蛛网,姐姐擦灰,过了一会儿,家里焕然一新。然后,我们就去给长辈拜年,回来的时候,口袋里的红包都装不下了。

我喜欢过春节,期待今年的春节快点到来。

洋县春节作文【三】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姐姐家玩。一进门,大娘大伯热情地欢迎了我们。

拜过年后,我好奇地东瞧瞧,西望望。“哇!墙上这么多贴画!“姐姐慢条斯理地说:”大惊小怪什么啊?那是壁纸。”“哇!好漂亮的丝线呀!”姐姐说:“哎呀!那是编小星星用的,不能动!”

坐了一会儿,大伯说:“小静,咱们去人工湖怎么样?”“好哇,好哇!”我兴奋得大叫。ok!出发!大伯是个摄影迷。他给我拍的照片,有闹有笑,非常有趣。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大伯一会儿让我假装牙疼,一会儿假装头疼。牙疼就是手指按住腮,头疼则是手指抵住头。大伯拍个不停,“咔嚓咔嚓”,大伯让我变换了很多姿势。

好累啊!我们跌跌撞撞地“爬”回了家。到吃饭的时间,我跳到桌旁,一看,啊!真丰盛!青菜炒肉片、红烧鱼、炸虾和煮鹌鹑蛋,都是我最爱吃的。吃完饭,我又玩了一会儿电脑,就回家了。

今天真高兴。

洋县春节作文【四】

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今年的春节,我过得很开心,现在还记忆犹新。

三十早晨,我们一家都忙得不可以开交。妈妈把桌椅、门窗、地板擦得干干净净,闪闪发光。爸爸小心翼翼地把“福”字贴在大门上。我也帮助妈妈洗了些水果,妈妈很高兴。

晚上,该吃 年 夜 饭 了,厨房里弥漫着香气,桌上摆着可口的饭菜,让人看了直流口水。吃完了晚饭,长辈们开始发红包,我得到了几份十分精美的红包,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劈劈啪啪”、“嘭嘭”的响声把我引到了阳台。啊!眼前是一片用绚丽多彩的烟花照亮的天空。只见一颗颗小火球在空中绽放,炸开后又像浏览飘落大地。 红的如节日的灯笼,黄的像成熟的稻谷,绿的似枝繁叶茂的大树,紫的就像熟透的葡萄……看着那一朵朵绽放在夜空中五彩缤纷的烟花,我情不自禁地赞叹:“好美 啊!”

啊,春节!美好的春节,快乐的春节,人人喜爱的春节,我爱你。

洋县春节作文【五】

每逢临近春节,学生们都放了寒假,家里面整天热热闹闹的,从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便有了过年的味道,火车站汽车站都空了,外地人都回家过年去了,店铺拉上了卷帘门,有的还挂上了“初六再见”的牌子。人人都忙着购置年货,春节越来越近了。

小年是农村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是奖励还是处罚。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粘稠的糖瓜或是糕粘在嘴上,以其“嘴甜”只能做好事,然后腊月三十再将灶王请回。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人们的精神开始放松。我想这也就是小年的由来吧!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就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这里有一首歌谣:“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搽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手脚;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在我家,二十四,是要做年糕的。把一定量的梗米及糯米,清洗以后上蒸笼蒸熟了,再把饭倒进机器里,用捣棒捣糊,被机器压成长条出来,再被工人剪成三寸来长左右,这年糕算是做好了。年糕根据原料的不同,颜色也可以五颜六色,黄色的有玉米年糕,金黄色的有南瓜年糕,紫色的有番薯年糕,褐色的土豆年糕,青色的青瓜年糕、、、、、、平时想吃时把年糕切成小块,想吃甜的呢,和上红枣啊、鸡蛋、枸杞,再放一些冰糖,好吃又滋补的点心就完成了。想吃咸的话可以随意再锅里炒一些想吃的蔬菜啊、肉啊、调料什么的,方便又美味的一餐又完成了。年糕晶莹剔透,像是一块蒙了纱的水晶,用筷子捣捣,年糕是那么富有弹性,咬一口,嚼在嘴里,年糕就好像橡皮糖一般,只是它并不像糖那么甜,却多了一股米特有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

“二十六,割下肉”,一般是农村里准备肉的日子。人们鸡宰猪,把皮毛处理干净后,到锅里煮,煮到能用筷子轻松地插进肉里为止。然后把肉放进篮子里,高高挂在梁上,为招待客人用。奶奶常常跟我说,在她们小时候,过年的八宝鱼是不能去夹的,是一定要给客人吃的,而客人也是不会去夹它,要等到正月十五,等到拜完年后,姐弟两才能瓜分了这碗鱼,那几天,是奶奶小时候最喜欢的日子。

“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三十日,也就是除夕了。这一天最忙了,要贴门联,放鞭炮,好不热闹。我们家往往中午在自己家吃一顿,晚上再在奶奶家吃年夜饭,菜有鱼,象征年年有余;有藕,象征路路通,万事通;有豆腐,象征人与人之间和气;有豆芽,象征生机无限,当然也少不了年糕——步步高升。再加上自己喜欢的几只菜,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便算是完成了。热气腾腾的饭菜,笑意融融的家人,锣鼓喧天的晚会,烟花绚烂的夜空、、、、、、不眠的大年三十,在人们的欢喜与祝福中迎接新年的来临。

接下来春节的几天,是大家最忙碌也最休闲的几天,家家户户走亲访友,留住这份情。

洋县春节作文【六】

一年里有许多节日,比如:端午·清明·春节·等但我最喜欢春节。

去年,我在老家过春节。我们先放鞭炮,在贴春联,可我的问题来了,为什麽过年要放炮呢?我去问爷爷,爷爷说:“我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每年春节都来村子里吃人。有位老神仙看不下去,就让他的徒弟下去教人们降服这个怪物地方法。徒弟下去,让人们用炮竹和两长一短的红纸并在上面写着吉利的话,那怪物就不会来,人们听了小神仙的话,结果年被吓跑了,从此人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听完,我说:“中华传统真伟大!

洋县春节作文【七】

在上午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在紧张的气氛中。“1个、2个”一个个薄皮大馅的水饺诞生在爸爸妈妈的手中。到了下午之后,爸爸妈妈就变得更加忙了,一会要包水饺,一会要炒菜,比打仗还紧张。如果这一天是爸爸妈妈一年中最忙的一天,那么这一天,就是我最清闲的一天了。桌上的瓜子、花生、糖,成了我的“知心朋友”,一会儿就把我的肚子填满了。到了晚上,过年的气氛浓了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别人都出去放鞭炮了,我却躲在屋子里,捂着耳朵,害怕得要命。“开饭了!”随着妈妈和奶奶的一声招呼,我们都来到饭桌前。过年的炸货、可口的饭菜,组成了美味的年夜饭。吃完饭,春节的`重头戏春晚就开始了。魔术、小品、歌舞,非常精彩!转眼间,12点的钟声就要敲响。“5、4、3、2、1。”我们一起呐喊!12点刚一过,热气腾腾的饺子就端了上来。“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又传进了我的耳朵里。过年啦!喜悦、欢欣溢于言表。过去的201 X年就这样成为了美好的回忆,我们迎来了一个崭新的201X年。

这美好的新年就在一阵鞭炮的迎接声中开始了,又在一阵鞭炮声中结束了!我喜欢过春节!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