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词作文格式范文(辩论稿的格式及写作要求)

辩论词作文格式范文(辩论稿的格式及写作要求)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7-24 07:47:41
辩论词作文格式范文(辩论稿的格式及写作要求)

辩论词作文格式范文【一】

有人说,他是贾宝玉的原型。

他才华横溢,出生贵族,拥有旁人想不到的幸福。

他青年丧妻,英年早逝,品尝了他人想不到的孤独。

王国维形容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他是纳兰容若。

翩翩佳公子,伤情何其多。在纳兰容若笔下,有他对妻子的深情,对故乡的眷恋,对友人的真诚。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容若的悲欢离合都藏在词中了。

念念不忘,总是初见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如初见般美好,这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悲剧。

人人盼望着人生如初见,可世间最易变的就是人心。

就像当年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时候,海誓山盟,约好一起变老,可到最后,唐玄宗为了大唐江山,却轻易抛弃了杨贵妃。

可以沉浸于爱情,但不要沉溺于爱情。真到了要忘记的时候,就不要再沉迷以前,过去的,就让它永远过去吧!

愁绪绵长,深夜思乡

《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乡愁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信仰,纳兰容若也不例外。

这一天,纳兰容若随康熙在塞外,思乡的情绪被风雪吹的更加浓烈。

风声不断,雪花不住,扰得思乡的将士们无法入睡,在温暖宁静的故乡,就没有这般寒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我们一切的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上的思乡病。

人在落难的时候,在孤苦无依的时候,最容易想到故乡,那里可以遮风挡雨;最容易想到亲人,他们可以抚慰孤独。

当时寻常,再难寻到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与新婚妻子琴瑟和鸣,曾有过一段恩爱甜美的时光。

但美好的生活没能持续多久,成婚三年后,妻子撒手人寰,纳兰悲痛不已。那些他以为最寻常的快乐,却成了此生再难拥有的幸福。

伤心的纳兰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词,字字皆泪,蕴含了无限追悔之情。

红尘中的暖,从来都是这般的简单,在一眼的遇见里,在日常的灵犀中,在相看两不厌的默契中,在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光景里。

忘年知己,承诺一生

《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让纳兰容若在意的.不止爱情,还有友情。

1676年,纳兰容若与顾贞观初一结识,便引为知己,近20岁的年龄差,也未能影响他们的友情。

初次见面,纳兰便赠给顾贞观这首词。他在词中直白地表示,愿意与顾贞观结交,直到下辈子,依然做好朋友,这是他的承诺。

一直以来,许多人将纳兰引为理想中的爱人,实际上,他还是一个真诚而值得托付的朋友。

渔夫之梦,悠然自得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无人不羡慕渔父自在而美好的生活,纳兰容若也不例外。

夕阳西下,渔人收起鱼竿准备回家。连秋风都是温柔的,不肯让荷花凋谢了。

烟水蒙蒙,渔人悠闲自得,听短笛的旋律,被秋风吹进芦花荡的深处。时人称纳兰题画诗词,有种“烟水迷离”之感,从这首小令的诗情画境中可见一斑。

点击下方名片,和百万诗友一起

读禅语,听禅意;共悟人生,净化心灵

几乎每位诗人心中都有一个渔父梦。失意落魄时,它是一种慰藉;志得意满时,它是一个提醒。

所以苏轼会写“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李煜会写“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毕竟恬淡自由的生活,谁不向往呢?

相思无望,未能终老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纳兰的恋人在天上,纳兰想要去访她,却不能。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纳兰,他悲怆地说:明明是共度一生一世的两个人,命运却偏偏安排他们两地相隔,不能在一起。

相思相望,又不能相亲相爱,那么这春天又是为谁而来的呢?两情相悦却偏偏不能在一起,若是能终成眷属,抛弃荣华富贵也心甘情愿。

我们向往的爱情模式并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平平凡凡的在一起。

月有圆时,爱而无期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对亡妻的思念,深入到了纳兰的骨子里。

这一天,纳兰又梦到了妻子,两人泪眼相对,昨别时,她告诉纳兰:可恨我不是天上的月亮,可以每夜照向你团圆。

梦醒之后,纳兰写下此词,像是对妻子的深情告白:如果能够像天上的圆月,长盈不亏,那么,我作为冰雪,将不惜为你融化。

痴心的纳兰,甚至表示,想要与妻子的亡魂双双化作蝴蝶,在灿烂的花丛中双栖双飞,永不分离。

想到世界的角落有一个你,觉得整个世界也变得温柔安定了。

题画秋景,自然恬淡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

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

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

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

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

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纳兰的笔下,也有悠然恬淡之作。

这是一首题画诗,西山秋爽图所画之景真是绝美,斜晖脉脉,山林萧疏,绝顶之上,一孤僧悠然闲坐。

看着画中老僧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让他无限向往,他也希望能够摆脱尘累,去享受恬淡平静的时光。

全词物我交融,情景相谐,用词清丽,有一种云淡风轻的静谧感。心若恬淡,则生活自然恬淡。

送别友人,难舍难分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

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

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顾贞观是纳兰最好的朋友,这一年,顾贞观因母丧南归无锡,纳兰难舍万分,写词送别。

执手相送,恋恋不舍,不由得泪流满面。遥想你在家乡独坐灯前,听着窗外淅沥的秋雨,无人可以相伴;转念一想,你我曾经同在雪后看山,也可稍解别后独处的寂寞孤独。

思念之外,纳兰劝顾贞观“加餐饭”,这是何等平常的生活琐事、琐言,却藏着纳兰最真挚恳切的关怀。

与你离别的悲伤,是无法描画出来的。让人泪流满面的,除了爱情,还有友情。

怀念亡妻,哀婉动人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

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这一夜,伴着这萧萧雨夜,听着这风声、雨声,望着灯花一点点地燃尽,纳兰失眠了。

夜阑更深,夜晚的静谧代替了白日的喧嚣,相思便也蠢蠢欲动,从心底涌上脑海。

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愫,思念中带着自嘲,冷淡中带着自责,想说爱一个人真的不容易,但停止思念已经远去的爱人更难。

整首词看不出任何山盟海誓、海枯石烂的决绝,反倒是处处透着几分聚散无妨,由他去吧的淡然。

晚清词家陈廷焯《云韶集》卷十五:“凄凄切切,不忍卒读。”

每次,只有到深夜时,我才敢将你想起。

浮生半醒,道尽如梦人生,酸甜苦辣,都是真情滋味。

在纳兰容若的词中,爱情是那么深沉,友情是那么真挚,思念是那么刻骨。

是否也有一首纳兰词,百转千回,写到了你的心里?

辩论词作文格式范文【二】

语文课最后还剩十五分钟的时间,老师让我们举行一场关于“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赛。同学们都激动万分、迫不及待了。要知道,这可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辩论赛啊!昨天晚上我们更是劲头十足,又上上网查资料,又是向父母请教,忙碌地做着辩论准备。

老师宣布:“辩论赛现在开始。”同学们的热情立刻就高涨起来。

第一个发言的是徐亦凝:“正方认为开卷有益,因为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爱看书,所以我方认为开卷有益。”

孙悦航也毫不示弱:“反方认为开卷未必有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读的都是好书。书有好坏之分,好书可以给人以知识、信心和力量,如果这些人读的是坏书肯定不会成功。”

正方由华哲斌发言:“只有读了大量的书,才能分辨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面对健康的书时,才会有抵抗力,将坏书和书中糟粕的东西拒之门外。”

辩论赛越来越激烈,大家唇枪舌战,比得不相上下。有好几次同学们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候,双方做辩论总结。

潘锐作为反方发言:“反方认为开卷未必有益。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既然书是药,那就分两种,一种是毒药,一种是良药。读书不懂得选择、思考,坏书就好比毒药一样,不仅破坏健康,甚至可以致人于命。”她引经论典的发言引来台下一片掌声。

正方的金妍杉对坏书是毒药作了最后的反驳:”任何一剂毒药都有相应的解药,我们可以采取适应的措施悬崖勒马。”她的回答也得到支持者的掌声。

最后,教师宣布“反方胜利。”同时也安慰了正方。

通过这场辩论赛,我懂得了一定要选择性地看书,看好书,多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辩论词作文格式范文【三】

“特大消息!特大消息!森林里要召开一场辩论大会,请大家不要迟到哦!”随着画眉鸟清脆的声音,动物们都知道这个消息了。

大公鸡咯咯咯叫了几声后,动物们都安静了,动物辩论大会开始了。主持人大象上场了,大象有大大的耳朵、两颗长长的牙、甩着长鼻子,它走起路来地都震了。大象甩了甩尾巴,鼻子卷着话筒说:“安静!安静!辩论会现在开始!正方的观点是人类是天使,反方的观点是人类是魔鬼,请正方到右边的大树下,反方到左边的石头旁边。”

动物们按要求坐在相应位置上,正方代表先上场,原来是一只大老虎来发言,它有锋利的爪子,脑袋上还有一个“王”字,它翘着尾巴和胡子。反方代表是一只小兔子,它有两只长长的耳朵,瞪着一双红色的眼睛。老虎先说话了:“人类是天使,因为他们给我很多食物!”反方的小兔子说:“人类是魔鬼,他们要把我抓住吃掉,多亏他们没把门关严,我悄悄地跑掉了。”

这时小猫说:“人类是天使,有一次我去树上吃东西,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不能走路了,这时一个老爷爷把我带回了家。”反方小鸡说:“人类是魔鬼,我的家人都被他们吃掉了,我因为小从篱笆缝里悄悄地逃走了。”

接下来,小马、小狗、小虫子认为人类是天使,而小鸟、小猴子和其它的小动物认为人类是魔鬼。

经过一番辩论,大会结束了,最后反方胜利了,人类应该保护小动物。

辩论词作文格式范文【四】

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

古时之人就有解开自然的愿望,他们观察太阳,观察星空,发现规律,制定历法。张衡每夜观星空,成为了天文学家,并制成了“浑天仪”。可他们只看到了一点点表面现象:月亮圆而亮,星星小而暗;星有亮有暗,有的闪耀,有的稳定,有的“走”得快,有的静止不动;还有的划破长空……古人不理解其中的奥秘,只能用神说来解释。

伽俐略发明的望远镜捅破了地球的“壳”,让人们看到了太阳系星体的“相貌”:月球上有坑坑洼洼的环形山,火星像染般的红,土星有草帽似的光环。从此天文学开始了长足的发展。和“宇”这个极大的尺度来比,太阳系真算不上“咫尺”;与“宙”这一长久的时间相比,人生也短得不算“分秒”。古人尚不解“咫尺”内的谜,今人却已能看到“天涯”外的景象。随着大型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的发明,人类已能“看到”150亿光年远的地方,这可能已接近宇宙的边缘。这不仅是距离上的飞跃,也是时间的飞跃。因为我们看到的图景,已不是它此时的图景了,而是几万年、几亿年之前的。更重要的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由“咫尺天涯”飞跃至“天涯咫尺”了。地环被认为“变小了”,那是由于通信发展使人们联系快捷、方便。在宇宙中,科学家也正在寻找生命,希望能与之联系。要想与外星人做到“天涯咫尺”般的方便对话,我们还要做很多努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可知的,且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仅仅天文学,在其他领域内,原来很简单的规律古人很难发现,而今人却早已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即所谓“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只’”。面对科学似乎无法—的奥秘,人类不能退缩,因为它一定是可知的。同时我们要掌握方法。没有望远镜,宇宙不会自己向我们敞开胸怀。人类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找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去探索那未知世界!

历史证明,人类会—更多的科学奥秘。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