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的作文(家乡的独特的建筑作文)

一篇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的作文(家乡的独特的建筑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8-01 10:06:09
一篇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的作文(家乡的独特的建筑作文)

一篇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的作文【一】

也许,那是一个清晨,晓雾将歇,薄云淡淡地飘游;也许,那是一个午后,沉鳞竞跃,鱼鸟悄悄地对话;也许,那是一个傍晚,聒噪喧闹,太阳沉沉地坠落。那时,我在行走,我在途中。路边流动的.交替的风景,光和影在眼前不歇地向后奔跑。

秋日的早晨尚还残存夜的阴冷,在纤云泄露出浅淡的阳光下,不免有些萧瑟。车窗外,倏忽发现,门前那棵经年的枫树,整顶树冠已不觉然间浸染上金黄的明亮和又一年将逝的黯淡。倚窗,我仄歪着头,眼角是路边大同小异的秋叶晃过,细微明暗的色差高低起伏,恍然油画上阴影的配合,言不出规律,却恰到好处地点缀。时而,区区几片被枝叶裁剪下的天空,蓝汪汪的干净,在余光里,堂而皇之地跳跃出画面。

此时,我的心也许更安宁,这色彩的快速穿梭,容不下每一个人思考。

目的地已至,下车,似乎终于如此近距而静止地观赏这金秋的油画,眼前却不尽人意,只是些枯黄欲凋零的老叶罢了。静止下去想象,是啊,也许哪一个未卜的夜晚,风涌过后,满目伤痕,回首俯瞰遍地散落的年华一夜间遥不可及,再也拾不起。生命是动态的,静止后也许就是终止,无言中等待下一场路途或是下一次生命的开启,一切茫然和彷徨是只有自己明了的。这,就是过程,就是人生无时无刻行走在路上的过程。

走吧,到另一个地方。让生命不在静止中徘徊。走吧,到另一个地方。眼前的风景需要双脚踏步的过程去改变。走吧!到另一个地方!生命,不仅仅在一个“此刻”,行走,会让它更精彩、绚烂!

走,到另一个地方。终点的静止风景势必比不上途中的流动境像。这是比追求的结果、终点,更美丽的时光的动态。

一篇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的作文【二】

NO.1 藏族

藏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感想粗犷,并且结构严密,楼角整齐,既得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可见碉房是藏族人民智慧的象征。

藏族人民不仅聪慧,而且还是一个爱美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所以在他们的房子里的墙壁上绘上了吉祥的图案,在客厅的内壁上还画上三条为蓝、绿、红的丝带,表示为蓝天、大地和大海。

这就是藏族民居的特点。

NO.2 傣族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就仿佛走进了绿色的世界。放眼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绿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幽静而和谐。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坐在室内,只觉清风徐来,花果飘香。要是在那里住上几天,简直就是享受啊!

看了前两个少数民族的民居特点,或许会让你感受到了它们的魅力所在,但下面这个民话的民居特点更会让你无尽的向往。

NO.3 朝鲜族

你看,那晨曦中,袅袅炊烟笼罩下的小村落,一个个院落,一幢幢小房,黑瓦和白墙相映的传统朝鲜民居,是多么像一幅民族风情画啊!就说这屋顶就各种各样,房间的结构排列如同“月”字。并且他们都选择住在经常有阳光的地方,在那里住几天,心情也会格外得好。

这几种颇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居,你喜欢吗?

一篇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的作文【三】

蒙古族中游牧民族为了便于游牧,就创造了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呈圆形,四周的侧壁分为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级四壁覆盖或用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小的可容十几人。蒙古汉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XX人。

蒙古包分固定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还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牧畜托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托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凡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听完我对蒙古包的介绍,大家是否觉得蒙古包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篇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的作文【四】

我们中国有很多的特色。民俗、民风、民情都很有特色,民俗有各色各样的,民风也是绚丽多彩的,当然还有民情了,那也是好得不能在说了。除了这些,当然还数民居了。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就切入主题了,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皖南的民居吧。 皖南民居是指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以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以徽州(今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风格和淮扬风格为代表,徽州民居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其他皖南民居则深刻凸显其文化过渡地带风格特征。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安徽的宏村吧。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它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云蒸霞蔚,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啊 !宏村的环境是多美啊!那我们来看看这么美的景色下有怎么样的皖南民居,我们来看看皖南民居的建筑结构是怎么样的。宏村的古建筑均为粉墙青瓦,分列规整。承志堂是其中最为宏大、最为精美的代表作,被誉为“民间故宫”。它堪称一所徽派木雕工艺陈列馆,各种木雕层次丰富,繁复生动,经过百余年时光的消磨,至今仍金碧辉煌。皖南民居被誉为是“民间故宫”,里面的工艺肯定很精美,可是,怎么精美的房子,作用肯定要好呀,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它的作用是什么。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庞大的牛躯。引清泉为“牛肠”,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滤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今天可介绍的真多啊!皖南民居的建筑结构、建筑作用还有人们对它的评价,你是不是对皖南民居有所了解了呢,但只看别人的介绍,还不如自己去亲身看一看,去体验一下呢!

一篇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的作文【五】

踏上蒙古等游牧民族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辽阔而又美丽广阔的大草原,点缀着数以千计的蒙古包。蒙古包古称穹庐,又称毡帐、毡包等。蒙古族称格尔,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

蒙古族中游牧民族为了便于游牧,就创造了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呈圆形,四周的侧壁分为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级四壁覆盖或用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小的可容十几人。蒙古汉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XX人。

蒙古包分固定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还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牧畜托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托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凡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听完我对蒙古包的介绍,大家是否觉得蒙古包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我国少数民族中,有很多各色各异的.民居。现在我就给你介绍几种颇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居吧!

一篇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的作文【六】

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北京的四合院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崐一个“口”字形。

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

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一般是北房5间,3正2耳,东、西厢房各3间,房前有廊以避风雨;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房屋设置可为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院落极多,有前院与后院,有东院与西院,有正院与偏院,有跨院,书房院与围房院,有马号,还有一进,二进,与三进……等等。

北京的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房架子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崐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要油漆彩画,虽然没有宫廷苑囿那样金碧辉煌,但也是色彩缤纷。墙习惯用磨砖、碎砖垒墙,所谓“北京城有三宝……烂砖头垒墙墙不倒”。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或者不铺瓦,全用青灰抹顶,称“灰棚”。

北京冬季和春季风沙较多,居民住宅多用门帘。一般人家,冬季要挂有夹板的棉门帘,春、秋要挂有夹板的夹门帘,夏季要挂有夹板的竹门帘。贫苦人家则可用稻草帘或破毡帘。门帘可吊起,上、中、下三部分装夹板的目的是为增加重量,以免得被风掀起。后来,门帘被风门所取代,但夏天仍然用竹帘,凉快透亮而实用。

四合院的顶棚都是用高梁杆作架子,外面糊纸。北京糊顶棚是一门技术,四合院内,由顶棚到墙壁、窗帘、窗户全部用白纸裱糊,称之“四白到底”。

北京的四合院很讲究绿化,院内种树种花,确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老北京爱种的花有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等等,树多是枣树、槐树。花草除栽种外,还可盆栽、水养。盆栽花木最常见的是石榴树、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等等,种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至于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清代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活:“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小姐、胖丫头”,能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

这就是咱们的首都——北京!这就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竹筒的“大住宅”,这漂亮的“大花园”,那就是——北京的四合院!

一篇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的作文【七】

民居的主要作用虽然是为实际生活服务的,但其实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它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它也是跟社会各种文化——物质、精神密切相关的。

据报道,素有永定土楼王之称的民居楼战地面积为10300多平方米,被誉为江南乃至全国最大的民居古建筑群的江苏南京甘熙故居占地14060平方米。面根据福州市城乡建设志的记载,位于福建达17332平方米,堪称“全国之最”。

宏琳厝又称“新壶里”。新壶里从1795年开始兴建,直到黄宏琳继承家业时,才改称为“宏琳厝”。宏琳厝是坐西朝南的方向,全厝建筑面积有17800多平方米,房屋有660间。有人说,厝里所有的房门要关上的话,起码要话上半天的时间呢!宏琳厝里的大天井有30个,而小厅堂有35个,除了三进到一进的厅堂较大外,还有32个小花厅。宏琳厝还分为横厝和外横厝,横厝是针对正厝来说的:正厝是坐西朝东,横厝就与这种坐向成90度角,垂直了方向,所以叫横厝。但仅仅有横厝还不够住,因为那时还有各种各样的工人,所以又加盖了外横厝。下横厝的结构与横厝是相同的,只不过将它扩大出来,增加了住房面积。横厝和外横厝,居住着113户,900多人可说是一个庞大的黄姓家族。

更值得一提的是厝里还有着充满智慧的,有效的防御措施。宏琳厝里有两个“兔耳”——用兔子耳朵探听四面八方的消息。其实,兔耳就是像炮楼里的窟窿,一个在西北角,一个在东南角,互为犄角。

祖嘉公虽然只有四个儿子,但他却花了28年的时间盖了这样大的房子,至于他为什么要盖这么大房子,建这么多的房间,到目前为止都还是一个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