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孩子作文怎么写(二年级作文城里孩子怎么写)

城里的孩子作文怎么写(二年级作文城里孩子怎么写)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16 05:26:15
城里的孩子作文怎么写(二年级作文城里孩子怎么写)

城里的孩子作文怎么写【一】

城里老鼠有一个远房的乡下亲戚,因为彼此离得很远,所以通常他们都是书信往来。

这日,城里老鼠心想:“不论路有多远,我一定要去探望探望我的这位乡下亲戚。”于是,城里的老鼠走啊走,走了好久,终于来到了乡下老鼠的家。

两只老鼠一见面,就高兴地相拥在一起。“咕噜——咕噜”,城里老鼠的`肚子突然响了起来。走了这么远的路,还真是把它饿坏了。“走,我带你去吃东西。”乡下老鼠拉着城里老鼠就往田里走。

乡下老鼠采来最新鲜、最好吃的玉米和白薯招待城里老鼠。可城里老鼠宁可饿着也不吃:“唉,这些东西太平常了,就连你住的地方也太破旧了。城里可不是这样的,那里有美味的佳肴和漂亮的大房子。”

乡下老鼠羡慕极了:“你带我去看看吧!”城里老鼠点了点头,带着乡下老鼠来到了城里。城里果然全是高大的漂亮房子,乡下老鼠把眼睛都看花了。

可是,美味佳肴在哪里呢?城里老鼠指着一道门缓缓地说:“不急不急,好吃的东西多的是!但有一点,进去之后,一定要安静,不要发出任何声音。”

乡下老鼠点了点头,跟着城里老鼠从门缝溜了进去。哇!食物可真多!蔬菜、水果、面包、香肠、奶酪……见过的、没见过的,看得口水都流出来啦!它们立刻跳上桌子,不客气地大吃起来。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城里老鼠一听:“不好!主人来了!”。它拉起正在吃香肠的乡下老鼠就往洞里钻。

乡下老鼠从没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害怕地坐在洞里,不停地喘着粗气。城里老鼠笑着说:“不怕不怕,等主人走了,我们继续吃美食。”

过了一会儿,城里老鼠探出洞口,向外看了看,放心地说:“好了,出来吧!安全了!”乡下老鼠这才壮着胆子,和城里老鼠一起走出洞口。

可刚走到桌子边,它们就听到了猫叫声。城里老鼠眼疾手快,没等猫扑过来,就拉着乡下老鼠一阵狂跑,终于跑回了洞里。乡下老鼠吓得全身哆嗦。

等猫走后,乡下老鼠定了定神说:“老兄,你这里虽然有好吃的东西,可总是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这种生活我可受不了。我还是喜欢乡下自由自在的生活。”说完,便与城里老鼠告别,从后门跑回了乡下的家。

城里的孩子作文怎么写【二】

童话是孩子的故乡,童年因为有了童话的滋润而显得鲜艳光彩。童话为孩子童年的最初阶段打下一个明亮的底色,从此孩子们对于世界充满了无邪的信任,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想象。

校园生活总是重复单调的,但是我和孩子们用童话创造了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乐园。在那里有我们可爱的《鼠小弟》、我们种下的《愿望树》、还有《不会写字的狮子》、《花格子大象艾玛》......每个孩子心里种下了一颗童话的种子、一颗读书的种子。

孩子们还将喜欢的童话故事用绘本的方法记录并续编下来,比如阅读绘本《鼠小弟荡秋千》。草绿色边框,两条细长的黑线,自上而下划破白底的画面,小鸟坐在绑在线端的小树枝上。小鸟幸福而自得地说:“爸爸妈妈给我做的秋千!”秋千随着画页一左一右地荡来荡去,大象、马、狮子、海狮等我们熟悉的动物一个个地登场,羡慕地也想荡秋千。但是小鸟总是拒绝说:“您太重了,荡不了。”这是,一直霸道的老猫来了,一把把鼠小弟和小鸟扯下来,上去荡起来。鼠小弟警告他:“小鸟的爸爸会生气的。”老猫满不在乎,他荡啊荡,怎么地上的大象、马、狮子、海狮、都成了小点点?再往上一看,小鸟的爸爸妈妈正牵引着秋千往高处飞呢!哦,原来这是一个可升可降的活动秋千。这下老猫该怎么办呢?孩子们用声音讲述故事,用绘本表达故事。童话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还给了他们一个温暖和善良的童年。

法国哲学家巴什拉尔写道:

童年持续于人的一生。童年的回归使成年生活的广阔区域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必须和我们曾经是的那个孩子共同生活,从这种生活中人们得到一种对根的意识,人的本体存在的这整棵树因此而枝繁叶茂。”

让我们用童话触摸世界的真实与美妙,让我们用童话演绎心中的真善美,让我们用童话装点孩子们的童年生活。

城里的孩子作文怎么写【三】

这是一套很有趣的小说,它并不像百科那么枯燥,它融合了许多作家的经典著作,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动物之间的奥妙与情谊。

这套书一共有四本,我看的是外国部分(上),它生动再现了人与动物以及动物之间的关系与情感,其中,我最喜欢《月夜和鸳鸯》这篇,它讲述了一对鸳鸯生了许多蛋,最后都孵出了雏鸟,它们在一起生活得多么开心,但是有两只乌鸦已经对小鸟窥探很久了,想方设法要抢走一两只小鸳鸯。第一次乌鸦要和鸳鸯打架,雄鸳鸯去和乌鸦搏斗,但雌鸳鸯却在护着小鸟,如果它也去和乌鸦打的话,小鸳鸯就会暴露出来。第二次是一只乌鸦和雄鸳鸯打架,另一只乌鸦去啄雌鸳鸯,但它肚子下面有小鸟,不能和乌鸦搏斗,后来雌鸳鸯慢慢地走向池塘,虽然自己的身上也被啄了好几道口子,却最终顺利逃生。

这篇文章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动物之间对孩子们的爱,不仅人类,动物也有对孩子们无私的爱,这种爱是伟大的,促使一只雌鸳鸯毅然保护自己的孩子,把小鸟罩在母爱的怀抱里。也可以看出雄鸳鸯的勇敢和它的智慧。

除了人类之外,还有很多动物,它们都有自己的亲人,有自己的孩子,大到猛虎小到松鼠,它们都会表现出类似人类的情感。我就曾看过这样一个例子:一所房子就要拆迁了,这家房子的主人在一面已经拆除一半的墙中,发现了一只被钉子穿身而过的蜥蜴,主人这才记起,这个钉子是自己为了挂结婚照片,在多年前钉上去的,没想到却将一个生命钉中,可是这只蜥蜴居然还活着,当时主人很惊奇。他仔细地坐在旁边观察,想知道为何这只蜥蜴可以钉在墙上许多年不,过了几天,主人就发现了秘密,原来这只蜥蜴的同伴,不断从四处找来食物喂它,而且一喂就是好多年!

动物之间的情谊真深厚,这枚钉子,虽然差点切断了一只蜥蜴的生路,它没有放弃,它靠它坚强的意志存活了下来,而它的那些同伴义无反顾地照顾它这么多年,虽说我们人类感情丰富,但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义无反顾地照料同伴?动物之间的感情震撼了我!

像这样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具备善于观察的眼睛,就不难发现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故事。

城里的孩子作文怎么写【四】

一次外出,公共场合突然听到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上学上得光会骂人了!”

说这话的是一位30多岁的母亲,说话前,他的孩子刚说了一句脏话。孩子看样子有八九岁光景,大概正上小学,顽劣异常,爬上爬下,一刻也不闲着。

“×你娘的×的,你这个熊孩子……”母亲大声责骂着,脏话连篇,不堪入耳。

听之,我颇有感触。“这孩子上学上得光会骂人了”,一方面,我觉得家长可能在指责孩子上学没有出息。另一方面,我觉得别扭、刺耳,家长在指责教育,指责学校造成了孩子骂人的坏毛病。

诚然,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育历来提倡“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教育孩子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应当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好习惯。然而,教育不是万能的,没有点石成金的功能,教师不是如来佛,不可能佛法无边。再加上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孩子的思想行为、审美观等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这给教育增加了难度。一直以来,有些人对教育怀有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苛求于教育,认为不论什么样的孩子,只要送到了学校,就应该被培养成爱因斯坦、贝多芬、孔子……就应该成为栋梁之才,甚至十全十美。倘若孩子不能遂其所愿,就应该归咎于学校,问责于教师。孩子上学有出息,有的家长说那是因为人家本来就聪明,孩子上学没有出息,浑身的毛病,有的家长说那是因为老师无能、失职……言辞苛刻无情,蛮横粗暴,让人心寒!

学校固然有教育教化的`责任,家长难道一点责任也没有吗?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带着家长的影子。试问那位妇女,一个满嘴污言秽语的家长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孩子骂人极有可能就是跟您学的。不自省不自重,却一味地责怪孩子,归罪老师,动辄大言不惭地辱骂教育,素质何在?古人尚能“吾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人更当有所醒悟。

城里的孩子作文怎么写【五】

麻雀妈妈在小窝里生了十二个蛋,又在蛋上盖了一层厚厚的枯草。一轮金黄色的太阳暖暖地照着小窝。

一天、两天、三天……

不知过了多少天,蛋突然裂开了,从蛋壳里爬出了一只小麻雀。紧接着又一只小麻雀爬了出来。

三只、四只……十只……

整整十二只小麻雀,一个挨着一个,都向小窝的边缘爬去,好像要急着和大自然打个招呼。

哦,不远处,嘴里含着食物的麻雀妈妈回来了。

她亲了亲孩子们,说:“你们都是兄弟姐妹。”

“什么是兄弟姐妹?”孩子们惊奇地问。

“就是说你们都是妈妈生的,你们应该亲亲热热,互相帮助,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姐姐都要保护弟弟、妹妹,永不分离。”麻雀妈妈亲切地说。

“哦,我们会做到的,因为我们是兄弟姐妹!”小麻雀们欢呼起来,亲热地互相搂抱着。

突然,麻雀妈妈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咦,妈妈您怎么了?”孩子们迷惑不解地问。

“孩子们,看见下面那一群人了吗?听说他们要砍掉这片树林,建造高楼大厦,我们的家园就会再次被毁坏。”麻雀妈妈悲伤地说着。

“妈妈,那我们一起去寻找新家吧,我们准能行的!”孩子们眼巴巴地望着妈妈说。

“孩子们,这已经是咱们第八次搬家了,妈妈也累了,你们要学会保护自己。”麻雀妈妈再次忧伤地说。

小麻雀们好像听明白了,很无奈地摇着头向下望去,这时不远处几个人正向这棵树走来。

他们神情慌张,紧紧地抱在一起,她们是被吓坏了。

可麻雀妈妈又好想听听那些人在说些什么,就俯下身去,很英勇地对那些人说:“人类啊,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啦,你们尽管砍吧!”

没想到那些人竟仰望高空,使出浑身力气大声说:“鸟儿们,你们误解我们了,这片树林虽然有新的规划,但我们绝对不会破坏你们的家园,会保护好你们慢慢长大,你们放心吧!”

顿时,小窝里传来一片欢呼声,妈妈和孩子们高兴地拍起,笑着说:“太好了!我们不用搬家了,我们不用搬家了,我们快快长大,去大自然为人类捕捉害虫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