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自然和谐共处作文(自然与我和谐共生作文)

我与自然和谐共处作文(自然与我和谐共生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2-01 23:11:00
我与自然和谐共处作文(自然与我和谐共生作文)

我与自然和谐共处作文【一】

大家可曾记得小时候的蓝天白云,绿草如茵,没有汽车尾气,没有柏油路的日子? 我记忆中的深处有一幅属于我的画。秋天我坐在一棵老树宽大的胸膛下荡秋千,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片黄叶飘落,映着山前的红枫,显得格外妖娆。小时候,我还不珍惜,总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抱怨大自然:“唉,今天又下雨,不能去。”但现在想起来十分后悔,大自然无私的给予我们吃穿用住,我们还要抱怨,这岂不是荒谬之极?

近几年,天变成铅灰色的,雾霾像一座无法逃脱的城堡,令人窒息。整个城市都被填埋在那滚滚的汽车尾气以及“嘀嘀叭叭”的噪音里。建筑纵横交错,街道狭窄纷杂,市中心孤零零的几棵梧桐树矗立在这钢筋水泥的建筑群里。重经济而轻环境,可笑!三峡大坝的建成,我也不太赞同,长江,这自古以来都奔腾不息的大江被我们截断,它该怎么想呢?像中华鲟,银鱼,鲥鱼等这些洄游鱼该怎么办呢?猛撞坝墙直至亡?当然不行。它还使大量的文物古迹长眠于水下。不可否认大坝也是有很大作用的,提升防洪能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供应了长江中下游的用电。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加折中的方法既能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又有利于社会呢?

1000多年前,苏轼在写“山色空蒙雨亦奇”这诗句时是下雨天才有的景色,现在连平常日子都有了——有了雾霾。正如柴静所书的《穹顶之下》,她让我们看见了与我们每个人休戚相关的事:雾霾。她说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她调查说“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杭州每年有200多天的雾霾!

一日,我去西湖边的中国美术学院看敦煌展,过了黑暗的万松岭隧道,我突然闻到久违的竹林的味道,那清香真是无与伦比的美妙,我忽然觉得自己寻到什么,寻到了远方的记忆。儿时抬头可以看见蓝蓝的天,雪白的的云,低头可以看见泥泞的土地,翠绿的野草,河水是碧绿的,清澈见底,可以看见小鱼,小虾在河里自由自在的生活。秋天没准还能看到大雁南飞呢!

远方的记忆,令人神往的记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天天见到。

我与自然和谐共处作文【二】

一根平衡木上,一只熊和一个猎人正在抗衡,与其说是他们之间的抗衡,还不如说是人与动物,人与自然间的对立和统一。

自从远古人类时代以来,人与自然就在不断地抗衡着,人类从受制于自然再到征服自然,从自然中索取资源,这些都是人类不断进步、不断奋斗的表现。大自然仿佛是人类很好的朋友,它给予了我们生存的环境,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我们也很幸福地生活着,和动物快乐地相处,吃着高等品种的肉类,背着昂贵的背包,这时候也许有人会说:“大自然不就是我们利用的工具吗,我们能够从中源源不断地得到很多东西,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好这个天生的东西。”可是大自然并不是无限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

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而我们的一举一动也会影响着大自然的发展。近年来,世界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无论是哪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环境问题,人们仿佛也不太重视,以为这些跟自己都无关,照样做着破坏环境的事情。他们可能也不会意识到,大自然遭到破坏后也会反过来惩罚我们的。

就拿荒漠化来说,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球已经受到和预计会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这个数字无不令人感到震惊。荒漠化的形成除了一部分的自然原因,更多的还是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方式,例如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的利用,加速了荒漠化的形成。人们为了自己贪婪的需求源源不断地砍伐天然植被,无计划无节制地开采树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这些都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要知道,自己的不节制的行为有一天也会被谴责。

人们都说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把一些可爱的小猫、小狗当成自己亲近的亲人,可是有一些贪婪嘴馋的人却去食用野味动物。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了全球,而据科学家研究,这次疫情极有可能是因为人们食用了野味动物而导致的。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确切的结果,但我们也不应该食用野生动物。人们如果不管控住自己的嘴,不懂得节制,那么大自然可能会用它自己的方式来回应我们的行为。

其实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惩罚”远不止这些,人类也渐渐地意识到了大自然的两面,因此也有更多的人呼吁要保护自然。大自然虽然有着无穷无尽的宝藏,但它也不是一个无底洞,我们不能一味地开发并从中索取需要的资源,我们也要学会保护和关心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不要觉得自己只是全球几十亿人口中的一员,但只要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大自然也会变得越来越好。其实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我们都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做到。在离开房间的时候,我们要做到随手关灯;在不使用水龙头的时候,及时关掉水龙头;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食物,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做到绿色、环保……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可以去做,我相信只要我们都行动起来,我们也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正如央视主持人董卿说的一句话:“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我们与大自然在不断抗衡和相处的过程中,应该要意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和破坏性,认识到我们与大自然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与自然和谐共处作文【三】

大家可曾记得小时候的蓝天白云,绿草如茵,没有汽车尾气,没有柏油路的`日子? 我记忆中的深处有一幅属于我的画。秋天我坐在一棵老树宽大的胸膛下荡秋千,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片黄叶飘落,映着山前的红枫,显得格外妖娆。小时候,我还不珍惜,总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抱怨大自然:“唉,今天又下雨,不能去。”但现在想起来十分后悔,大自然无私的给予我们吃穿用住,我们还要抱怨,这岂不是荒谬之极?

近几年,天变成铅灰色的,雾霾像一座无法逃脱的城堡,令人窒息。整个城市都被填埋在那滚滚的汽车尾气以及“嘀嘀叭叭”的噪音里。建筑纵横交错,街道狭窄纷杂,市中心孤零零的几棵梧桐树矗立在这钢筋水泥的建筑群里。重经济而轻环境,可笑!三峡大坝的建成,我也不太赞同,长江,这自古以来都奔腾不息的大江被我们截断,它该怎么想呢?像中华鲟,银鱼,鲥鱼等这些洄游鱼该怎么办呢?猛撞坝墙直至亡?当然不行。它还使大量的文物古迹长眠于水下。不可否认大坝也是有很大作用的,提升防洪能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供应了长江中下游的用电。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加折中的方法既能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又有利于社会呢?

1000多年前,苏轼在写“山色空蒙雨亦奇”这诗句时是下雨天才有的景色,现在连平常日子都有了——有了雾霾。正如柴静所书的《穹顶之下》,她让我们看见了与我们每个人休戚相关的事:雾霾。她说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她调查说“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杭州每年有200多天的雾霾!

一日,我去西湖边的中国美术学院看敦煌展,过了黑暗的万松岭隧道,我突然闻到久违的竹林的味道,那清香真是无与伦比的美妙,我忽然觉得自己寻到什么,寻到了远方的记忆。儿时抬头可以看见蓝蓝的天,雪白的的云,低头可以看见泥泞的土地,翠绿的野草,河水是碧绿的,清澈见底,可以看见小鱼,小虾在河里自由自在的生活。秋天没准还能看到大雁南飞呢!

远方的记忆,令人神往的记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天天见到。

我与自然和谐共处作文【四】

自然,伟大的母亲;自然,万物之神;自然,生灵的栖息地。这个名叫自然的创世神,热心地哺育着自己的儿女:动物、植物。然而在众多的动、植物当中,自然却偏爱人类,给予他们超凡的智慧,让他们在世界中无忧无虑地生长,进化,最终走向新时代。

自然往往会给人一些启示,从而让他们发现一些奥秘。这些启示又往往藏在一些巧合中。还记得人类是怎样发现烧熟的食物比生的食物好吃吗?那是在石器时代,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一道闪电划破天空劈中了一棵树,一场森林大火发生了。火在风雨中越烧越旺,一些动物被烧了。火灾过后,幸存的人们饥饿地寻找食物,而森林里似乎只剩下被烧的动物了,人们只能去吃那些肉。可是他们吃惊地发现,这些肉比平时好吃多了!于是他们想办法制造火,在学会“钻木取火”,“燧石生火”后,他们就学会了将食物烤着吃。这是人类进化的重要一笔。

随着人类的进化与发展,高科技发明越来越多。但是,再高明的科技,说到底也离不开自然。

就说汽车吧。汽车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解决了由于运输慢而使食物变质的问题,给人带来了许多便捷,拉近了各地间的距离。在我们看来,它是超自然的新科技。然而,汽车也需要依靠自然的力量。我们有没有想过汽车的动力在哪儿?汽车是靠什么发动的?毋庸置疑,是能源。无论石油,太阳能,风能,电能……甚至汽车的原材料本身不都是自然的馈赠。

人类依靠自然生存,而且利用自然创造了新事物。但人类的贪婪,过多的索取破坏了自然,让自然发怒了。

典型的事例就是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由于在山上过多地,毫无节制地开采,砍伐树木。没了树根扎实的山土,变得松动,一旦大暴雨来临,雨水猛烈地冲刷土石,山体就会崩塌,如洪水般倾泻而下,掩埋山下和附近的村庄。这些地方连同成百上千的生命就此凝固,永远失去了生机……

我与自然和谐共处作文【五】

风吹过草原现牛羊,雄鹰在天空翱翔,一望无际的茂密森林,其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

盛夏刚过,暖暖的秋风拂过脸面。手捧着金色封面的《沙乡年鉴》,一页一页地翻着,那翻书的声音巧妙地和风声融合在了一起。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可是手中的书却是凉凉的,书中的内容让人有些凉意。

这本书讲述的是:奥尔多·利奥波德先生在美国的沙乡、田野的所见所闻——人类与自然从和谐到不和谐的转变过程。

他在上面写道:“我对于狩猎有一种天生的狂热。我有三个儿子,他们小的时候整天和我的鸟玩儿,有时拿着木枪在空地上来回奔跑。可是当他们长大后,山中可能不会再有鹿的声音;夜幕降临的沼泽地里,也许再也不会有野鸭和水鸭的嘎嘎声;晨曦中,也许再也不会有风吹过鸟儿翅膀的声音。当黄昏的微风拂过古老的北美白杨树林,当银灰色的阳光洒在古老的河流上,温柔地笼罩在宽广的棕色沙洲时,假如没有大雁的音乐伴奏,他们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而这一切环境的改变,都源于人类的无知与自私。

比如说为了保护大型食草动物,去消灭狼和狮子,结果,鹿和赤鹿大量增加,几乎将草地全部啃光。比如说为鼓励猎人猎动物,修建了许多道路,野地因此不断被道路分割。作者感慨到:“如果我们永远无法做到与土地的完美协调,那我们永远无法获得绝对的自由。”是啊,我们原本应当与自然完美结合的。

事实上,甚至连原始文明也与野生动物有关:水牛不仅为住在平原上的古印第安人提供了食物,也对他们的建筑、服饰、宗教、语言、艺术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过去是这样,现代依然如此。

但是,人类因为对大自然的了解不足,从而以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在《海洋》这部纪录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因为鱼翅好吃,所以每年都有许多人大量地捕鲨鱼,甚至有些人捕了鲨鱼之后,只将它的鱼鳍割下来,将没有鱼鳍的鲨鱼重新扔回大海,让其自生自灭。就这样,一只误入人们布下的“亡陷阱”的鲨鱼,它付出的代价不但是亡,更是生不如的煎熬。因为没有鳍,它不能动弹,被人类“残废”后鲜融入海水中,而其它的动物在它身上啄食。人类啊,为什么不去体会一下一个生物坐以待毙的感觉!海洋生物会越来越少,珍稀动物濒临绝迹。

有些人请客吃饭时,点了不下几千块钱的饭菜,可实际上只吃了十分之一也不到。事后为了显得大方,不打包,将食物全倒进垃圾桶。据统计,每年剩下的饭菜足以给两亿人吃上一年,这是因为有些人不知道什么是饥饿。在柬埔寨,每天都会有许多小朋友出来讨糖吃,见到旅客,就跑过来问:“姐姐,有没有糖果?”

有些家庭、小孩一年四季不是开暖气就是用冷气;有时用起餐巾纸来就象天天吃饭一样平常,动不动就抽几张抹抹嘴、擦擦鼻;洗头时让水哗哗地流过;一边刷牙一边让水流淌着;开完会随手就将喝了一两口的“农夫山泉”扔进了垃圾桶……砍树不用一分钟吧?抽出一张纸,更无需一秒钟吧?水似乎是多得不得了的吧?而事实是水的流失已加快了全球的沙漠化。森林的生长周期是多么的漫长。

种.种事例说明,人类离不开自然,可却不爱惜它。许多看似平常的小事,造成的结果却是我们的未来不再有鸟语花香,不再有风景如画。曾经,大自然养育了我们,如今,依然带给我们快乐与富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将地球当做自己的第二个母亲,呵护她身上每一寸土地呢?如果,我们可以时刻想着节水省电节约能源,时刻想着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是否可以期待地球早日脱掉“枯黄的外衣”,重披绿色的盛装呢?“保护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来吧,让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一起营造我们美丽的家园吧。因为——我们也是地球的一部分。

我与自然和谐共处作文【六】

当动物们憧憬着美好的明天时,一只魔爪正伸向它们,当白云正享受蓝天时,黑色的“手”近在其眼前,当大自然正悠闲地睡着,做着美梦时,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梦断人间。

人类———这一切恐怖的制造者,正在摧残着自然界的一切,他们击碎的是大自然的梦,也是自己的梦。

当那只怀着小羊的藏羚羊母亲沉重的跪下时,那支枪仍会射击,流出的是,失去的是心;当母牛仰天长鸣时,鞭子仍在继续,击溃的是肉体,也是一颗之心……

美梦已断送人间,而恶梦仍在继续。

为了研究出为什么唱歌,人类了2000多只小鸟,“它低着头唱歌,脑袋就掉下来了!”鸟儿的梦也断在人间。

人类是大自然的,但大自然不是人类的。

人,应该是最理智的动物,而现在,人,是最可怕的动物。

不仅仅是动物的梦在破灭,资源也在被人类无情地摧毁。

本来就不算充足的水资源正在大幅度地减少,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水越来越少,当一种可再生资源在不断减少时,不知道留给人们的会是多大的创伤。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它的消失留给人类的是一个巨大的感叹号,它警告着所有的人。

它的美丽无可比拟,碧波荡漾,林木茁壮,胡杨曾是一个个整装待发的士兵,保卫着罗布泊,给罗布泊增添一份生气,一丝魅力,野鸭三五成群在水中嬉戏。

可是,当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肆意“改变”和“吸食”罗布泊,在罗布泊上大举破坏时,罗布泊,成了流干了眼泪的戈壁。

黄沙满天,飞沙走石,“大荒孤烟直”的悲凉毫无掩饰地暴露在所有人眼里,胡杨几乎全部消失,留下的也只是歪斜的老弱残兵,罗布泊的上空,一只鸟也没有,显得阴森恐怖,格外沉寂———这,就是现在的罗布泊。

自然界中一切的一切都被人类无情剥削。

如果我是最后一只蓝鲸,我会用泪水撕裂痛苦的记忆;如果我是最后一个湖泊,我会用身躯淹没人类的罪记,如果我是最后一滴水;我会用行动抨击人类的梦;如果我是最后一个人,我会为失去的东西叹息……

当人们真正提高警惕,自然界将重新定义;当人们保护自然,恶梦永远成为过去;当人们与动物和谐相处,一切都会美妙至极。

我们不为自己挖掘坟墓;

我们不让一切梦断人间。

不要让最后一滴水变成我们的眼泪;

不要让我们也梦断人间。

我与自然和谐共处作文【七】

夏晚,“普天之下,莫非蚊土;率土之宾,莫非蚊食”,它是何等的强盛!当你昏昏欲眠时,蚊兄情不自禁地在你皮肤敏感处“吻”上一口,你真想一巴掌搞定它们,但你无可奈何,在你巴掌甩过去时,蚊兄早已翅膀抹油,飞之大吉了。所谓“知足者常乐”,蚊兄并非贪婪之辈,亦不傻,抽到一口足矣。虽说你有蚊帐打掩护,可你不想想,蚊兄是如何的神通广大?你不想想,蚊兄那一手“见缝插针”的绝活学练得何等的精湛?你又怎么能够在幕帐下安度良宵美梦?只怕蚊兄只一口便让你的美梦顷刻间灰飞烟灭。倘若你睡意正酣,浑然不觉,那么两口、三口的接踵而至也是在所难免。此时,尽管周公如何盛情相邀,你也不得不打叠起精神,正视漫天蚊舞的世界。你双手齐下,左抓右挠,好一阵忙乎,却又能奈何了咱蚊兄?或许你总算平息肢体的内乱,然而痒定思痒,寻求根源,意图将那罪魁祸首立马拍,然天大地大,何处无蚊兄的`容身之处?所以更多时,你只能满怀一无所获的失望和满腔忿恨愤愤而罢。(当然,也有一些时候,一些蚊兄举止不慎,行踪暴露,以至“一失足而千古恨”,殉身在你左扑右的手掌中,充当了先驱。但相对于蚊族,这样匆匆而去的蚊兄是少之又少,几乎省略不计的。

你或许还有一招“手锏”,万不得已之时你才会使出这一招。你用被子将自己全副武装起来,令蚊兄“无懈可击”,想让它们知难而退。但你又想错了,我们的蚊兄久经风浪,早已锻炼出心坚如磐石的信念,来个静坐旁观,不信你的脑袋不在十分钟内乖乖伸出来。新仇旧恨加起来一块儿算,这下你可够戗了。昔日沈复老先生喷烟戏蚊的闲情逸致,后人是一无所承,倒是蚊前辈挨戏后的怨毒全遗传给了子孙。倘你信奉“大丈夫能屈能伸”,此刻捧着百孔千包的脸,怕是连“蚊大爷,蚊大娘,请闭贵口”之类的话也要叫将出来了。也许你咬牙切齿脸青眼红地高擎“飞毛腿”气腾腾地奔将过来;在克星的包围下,蚊兄栽了,只见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又闻四面楚歌,鬼哭狼嚎。但是,这绝对不能算是你有多大的本领,你只不过是借助外力罢了。 与蚊共处,便是人蚊双方力量的较量。你人类大脑发达,咱蚊兄繁殖神速,各有各的长处,一时倒也难决高下。

待得有朝一日,蚊兄进化得精通人语,那时再与它们签订和约,握手言欢,哈哈,到那时,人蚊共处,必定又是一番天地。那就让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