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伟大的母亲为题的作文(以母亲为题目的优秀作文)

以伟大的母亲为题的作文(以母亲为题目的优秀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2-25 02:33:34
以伟大的母亲为题的作文(以母亲为题目的优秀作文)

以伟大的母亲为题的作文【一】

亲爱的妈妈:

您好!

您说过儿时的我在家乡生活,当我可怜巴巴的求您把我带在身边,随您到处奔波,您犹豫了,但那时我小,哪会想到您是怕我累着,而不是不喜欢我了。当时我看母亲您犹豫不决,本人小嘴一撇,哭了,哭的那叫一个伤心,您无奈,只得同意了。从那时起、您的身边总有一个小小的声影——我。我渐渐得长大了,不再是那个依赖您、听您的话、懂事的小屁孩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脾气变得喜怒无常。对于您的关心,我认为是唠叨,我变得不耐烦了。这也许就是青春期了吧!现在的我一有心事,就不会再像小孩子一样什么都说给您听,而是找我最信任的伙伴去倾诉。我最喜欢你们的一点就是您和爸爸从来不会翻看我的.个人隐私。当别的同学说自己父母怎么怎么偷他们的时,我可以十分自豪的说:“我爸爸妈妈十分尊重我,从来就不会翻看。”在青春期这段时间里,我做过十分对不起您的事,例如:有时做作业做到很晚,您心疼我,给我端来一杯水,里面放了些蜂蜜,因为蜂蜜水可以用来润嗓子,而我这时正在抱怨作业太多,脾气正在无处发泄时,您给我一杯蜂蜜水,其实我并不喜欢喝蜂蜜水,比起蜂蜜水,我更爱喝白开水。我一看是蜂蜜水,心中的怒气借此爆发了:“你怎么给我端蜂蜜水,这么甜,你叫我怎么喝!我不喝!”母亲并未说什么,过了一会,您回来了,手中还端着一杯白开水,你把白开水放在我身边,一句话未说,就退了出去。看着您那孤单的背影,我后悔对您的一切无礼了。在发脾气的我忘了是谁在半夜送我去医院,是谁在风雪交加的天气接送我,是谁冒着大雨给我送来了一本没湿的作业本,都是您啊,妈妈!在此祝您:

身体健康,万事顺心!

                                                                                                                                                                   爱您的女儿

以伟大的母亲为题的作文【二】

亲爱的母亲:

您好吗?

虽然您昨天刚从外地给我打来电话,但我还是非常想您。世上,母爱最大,我万万不能忘了母爱,更不能忘了感恩,也不会忘记您。

母亲,您是我在世上最亲的人,您在我病痛时的焦虑,快乐时的高兴,我都记在心里。

记得有一次,天气很冷我发烧了,您不顾年幼的妹妹,夜里带我上医院。那种紧张不安是发自内心的焦虑。这种感情铭记在我心中,我感受到了您对女儿的挚爱呀!

渐渐的,在母亲的怀抱中的我已经长大,可我依然不能忘的是一件事,让我至今感谢母爱,感恩母亲。

记得有一次,我因淘气溜到别的院子里玩,被一只大狗咬伤了,是您带着我去医院,并一路上安慰我说:“别害怕,有妈妈在呢,没有事情。”可是您的心里却比我还紧张害怕。

孩子是母亲的一块心头肉,母亲疼孩子比疼自己还要多几千倍,几万倍,母亲最珍惜的就是孩子,哪怕付出一切代价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能让孩子有任何伤害。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天您生病了,我放学回到家,您却不顾自己的病,仍旧像往常一样给我做饭,整理东西,看着勤劳辛苦的母亲,眼泪竟不知不觉地流下来了。

母亲,是我们的恩人,是最伟大的人,是世上我们最亲的人。不管经历多少风雨都不能忘了母亲,都不能忘了母爱。母亲是我们出生后见到的第一个人,认识的第一个人,我们正在母亲的怀抱中成长,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母亲,母亲,感谢您!

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您的女儿

以伟大的母亲为题的作文【三】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的山区度过的,那时大米属于稀缺资源,红薯是一种主要粮食,红薯饭几乎是每天果腹的唯一。但我一直就没有吃腻,几十年过去了,对红薯饭这种吃法仍情有独钟。因为母亲喜欢。

母亲不但喜欢吃,也喜欢做,而且做得特别仔细和别有味道。其实母亲半辈子生活在山区乡下,很多时候几乎就只有红薯吃,红薯就是做饭的主要原料,但母亲做红薯饭很讲究和仔细:先把红薯冼净削皮,再在手上切成大小几乎均匀的丁块。仔细就在这切块上,每一块的大小需合适煮熟后能一口吃下,又刚好在米饭熟的时间内每一块和同一块内外同样熟透。然后是煮的方法,并不是马马虎虎米和红薯一起下锅。多少米适合放多少红薯,母亲自有她的;何时才放红薯下锅也有她的讲究。总之母亲做出来的红薯饭香甜、柔软、清爽、上口,百吃不厌。

我自读书从军后就很少吃过红薯饭了,母亲也在那一年进县城生活,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米越来越充足,红薯不仅在城市,在乡村都倒是稀缺粮食了。母亲对红薯饭的喜爱,如果说之前是社会形势和经济状况逼迫而来,那进城后的喜爱却是出于情感和真心。记得母亲到广西我的小家来生活的那些年,只要在市场上看到有红薯,总会买些回来,隔三差五地做顿红薯饭吃。而且总会在做好后打电话告诉我:今天煮的是红薯饭。而我也会在这时推掉所有的应酬,那怕是大餐,准时下班回家吃母亲做的红薯饭。

有人说《舌尖上的中国Ⅱ》讲述的是情感,每一款美食背后都是一个情深意长的情感故事,或者一种醇厚绵香的情感寄托。确实我们饮食习惯和爱好都烙印了我们成长的经历和情感的熏陶,我们特别钟情的每一种味道或者某一道菜品,无不暗喻我们的情感经历,或寓示我们深刻的感情选项。正如家里的一道特色小菜、出自母亲之手的一种风味,自我们降生就陪伴、培养、滋润着我们的精神和肉体、情感和人生,这就是我所说的“母亲的味道”。我们的味蕾上历来就沉淀着母亲的味道。

今年春节,从老家带回一大罐家乡的腐乳,家乡方言称之为“猫鱼”,我一直没打开吃。不是不喜欢、不省得吃,而是单从形状看,就让我感觉不是我熟悉和喜爱的样子和味道---母亲的味道。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不做太多的酱菜的`,但有三样菜:猫鱼、豆豉、卜辣椒(也叫白辣椒)家里总不会缺,母亲不管有多忙,或找原料有多难,都要想方设法做一些。母亲做豆豉是不走“发酶”这一步的,所以做出来的豆豉金灿灿中点缀些许红艳,味醇色润,香且不酸、软却不粘。而母亲做的猫鱼更是一绝,几乎成了当时当地的品牌和名吃,记得小时候看到家乡那些乡亲那家接待住队干部时,必会到我家要些母亲做的猫鱼放在餐桌中央。更有父亲的同事来家吃饭,首先问的就是是否有我家的猫鱼。有时还赶巧正好没了,去邻居家要点应付,总能感觉出客人的失望。他们会说比不上前次吃的鲜爽。确实母亲做的猫鱼色、香、味、形都赏心悦目,干爽、清冽,糯而不腻、辣而不烈,醇香醒神、回味无穷。我自上大学后就很少吃到母亲做的猫鱼了,到部队,以及结婚把自己的家安置在远离母亲的异乡后,就更少尝到母亲做的猫鱼。但每次回老家休假,母亲必会准备一小罐亲手制的让我带回来,于是这点特殊的味道就成了我每餐奢侈的享受。

后来,同样是母亲来广西我的小家小住的那些日子,母亲也曾做过猫鱼,用玻璃瓶子装,每次只做一两罐。母亲说这边天气不同、豆腐品质也不同,不好存放,只能做一点吃一点,这样才能有那样的鲜味。或许这也算是母亲的味道里的智慧吧。然而我却被这种味道、这样的智慧,溺爱了味觉、骄惯了味蕾。在随后的日子里,对这种味道的爱护、怀念和回忆,就成了我固执的口味。

如今母亲已离开我们,餐桌上再也见不到母亲做的红薯饭、猫鱼和豆豉等等,母亲的味道只是脑海深处的幸福和祝愿了。明天就是母亲节,或许可以到市场上去找寻一些原料,试着自己动手回味母亲的味道。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