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人物对话作文(作文与名人对话500字)

书籍人物对话作文(作文与名人对话5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3-19 12:07:08
书籍人物对话作文(作文与名人对话500字)

书籍人物对话作文【一】

《医学源流论》是一部集中反映徐大椿医学思想的论著,其中有大量篇幅集中反映了徐氏的辩证用药观。有关元气学说的论述、辨病与辩证、病与主症、病与主方、方与主药的关系,亡阴亡阳之分辨,重视药性专能,提倡溯源治学,反对滥用温补等观点对后世颇有影响。

他在《源流论》里以很大的篇幅论述了元气和生命以及疾病的关系,并专门写了“元气存亡论”的论文。认为元气在体内首先是一种生理状态和活动支柱,亦即功能表现和物质基础;若机体受到创伤后,它在体内可产生一种免疫功能;若元气受损或衰竭,则表示疾病的预后不良乃至亡等等。故在治疗一切疾病时,都要以保护元气和挽救元气为根本的前提。他认为元气包括元阴元阳两个方面。肾之真水是元阴,命门之火是为元阳,阴阳相贯,水火既济,生化之机才会永恒不息。“命门为元气之根,真火之宅,一阳居二阴之间,熏育之主,而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在治疗用药时,元阳不足患者定慎升提发散之品;元阴不足患者,慎用辛热香燥伤阴耗津之剂。这一系列论述,增添了医者对元气、命门更深刻的理论研究,长期的临床观察,详尽阐明了命门的实质以及元气和它的关系。

他在《源流论》里强调临床医学的规范化思想,认为“医者必能实指其何名,遵古人所主何方,加减何药,自有法度可循。乃不论何病,总以阴虚阳虚等笼统之谈概之,而试以笼统不切之药,然亦竟有愈者,或其病本轻,适欲自愈;或偶有一二对症之药,亦奏小效,皆属误治”批评某些医生“惟记方数首,择时尚之药数种,不论何病何症,总以此塞责,偶尔得效,自以为功。其或无效,或至于,亦诿于病势之常”徐氏在强调规范化的同时,并未否定灵活性的重要性。“病有经有纬,有常有变,有纯有杂,有整有乱,并有从古医书所无之病,历来无治法者,而其病又实可愈”。在没有陈法可守的情况下,医生应当发挥主观的创造性,运用巧思奇法,“然后天下之病,千绪万端,而我之设法亦千变万化,全在平时于极难极险处参悟通澈,而后能临事不眩”。这种来自个人体悟、高度灵活的技巧,在临床实践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是任何规范无法全部包容或完全替代的。

徐氏对于方药的配伍运用也很有见解,他坚决反对那种不顾病人具体病情动辄用猛烈之药截邪气或以峻补之药遏制邪气而取得一时疗效的做法,反对不辨虚实滥用补药,他认为用药之力除考虑其寒热温凉补泻之性外,还要考虑其气、味、色、质、形及所生之地,以其偏性调和脏腑;他还强调方和药有密切的关系,但方和药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按病用药,药虽切中,而立方无法,谓之有药无方;或守一方以治病,方虽良善,而其药有一二味与病不相关者,谓之有方无药”。因此,他要求医家,在临床制方遣药之时,务必切合病情,作到既守法度,又不拘泥。使所创制之方“分观之而无药弗切于病情,合观之则无方不本于古法”。

书籍人物对话作文【二】

生物化学是一门发展很快的专业基础课,而且是发展非常迅速的前沿学科,由于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生物化学的研究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产生,它的研究范围很广,涉及整个生物界,只要有生命存在,就有生化的过程,我校所学的是医用生化,它集中了动物生化和微生物生化的知识,生化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发展,是医学课程中很重要的课程,由于生物化学是从有机化学和生理学中脱离而发展起来的`,其内容比较抽象,缩写符号多,代谢反应错综复杂且相互联系,理论点多、面广,因而师生普遍反映生物化学是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因此,如何将这些深奥难以理解的生物化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是我们每一位生物化学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问题。通过多年教学,我觉得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书籍人物对话作文【三】

生物化学中有许多原理比较深奥、难以理解,如果采用传统的直接讲授方法,学生必定会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若在教学中讲述一些有趣的见闻、运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及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呼吸链抑制剂鱼藤酮的抑制原理时,可以先讲古代日本渔民打鱼趣闻,他们用生长在海边的一种藤条状的植物在水中浸泡,鱼就会自然亡,后来研究发现鱼的亡是由于呼吸链被抑制,细胞缺氧而亡,就把这种抑制剂称为鱼藤酮。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知识点。又如,在讲解三羧酸循环时,把循环过程比喻为操场,草酰乙酸比喻为运动员,乙酰辅酶A比喻为矿泉水,运动员沿着操场跑步,每跑一圈喝一瓶矿泉水,然后总结三羧酸循环的特点,每循环一圈,消耗一分子乙酰辅酶A,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这些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化解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逐步启发学生,引导探究,层层深入,直至学生能主动地领会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

书籍人物对话作文【四】

今天,我正随意地翻看着练习本,没想到的是,它竟然说话了!

“主人,你翻我干什么?又在打发时间是吧!”练习本说。

“呵呵……”我笑而不语。其实我就是在打发时间嘛,这种事说出来怎么好意思呢?

“那正好,我问你两个问题,你可要如实回答。”练习本一本正经地说。

“嗯。”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爽快!

“语数英各有各的练习本,上什么课就用什么练习本。那么,请问,你有时上数学课为什么用本来验算数学题呢?”练习本双手掐腰,问道。

“那是我……”我十分无语。

“那是你懒得去仔仔细细地找笔记本!你看看你那个日记本上,数学算式哪儿都有,乱七八糟的,干净的地方有多少?”练习本一口咬定我是懒得去找笔记本。

“我……我……我知道错了。平时上课前总是忘记拿出笔记本做好课前准备,当需要用时才慌慌张张地随便掏出一个本子,不管是什么就开始写。”我红着脸说,很是不好意思。

“你既然知道错了,这件事就原谅你吧。现在开始问下一个问题。请问,我的主人,你为什么要买那么多练习本呢?其实根本就用不完,买过多的练习本不就是浪费钱吗?”练习本问道。

“每次去买本的时候,都是一大摞批回来的,是因为一个一个的买本太费钱,所以才一次批一大摞回来的,图便宜嘛!还有,我每次去逛商店时,一见到自己喜爱的本子,就止不住得想买下来收藏……”我说。

“哼,我看就是浪费!浪费,浪费,浪费!”练习本现在可真是有些不讲道理了。

“那好吧,我错了总可以吧!懒得跟你斗。”我对这种胡搅蛮缠的家伙算是无奈了。

“嘿嘿。其实你也不是那么坏,人嘛,有坏处也有好处的。你平常在上课的时候,会把老师讲的一些内容‘偷’给我吃,也就是做笔记,你的那些笔记本都很羡慕我呢!课堂笔记是一种很重要很重要的复习必备材料,比某些卷子啊、复习资料有用的多呢。因为复习时,老师讲的肯定没有平时讲的细,而笔记却正好能弥补了这个缺陷,所以随堂笔记就像你们人类常说的”摄像机“一样能”录制“上课的整个过程。”练习本说得头头是道。

我一定要改正练习本所给我提出的缺点,把优点继续保持下去!

书籍人物对话作文【五】

一天清晨,我像往常一样,高高兴兴地走在上学的路上……

“唉,现在的人类真是太没有公共道德了,随便向我的身上扔东西,讨厌极了!”

咦,是谁在说话呢?我不由得东张西望,找寻说话的“人”。

“你别找了,我在这儿。”小河对我说。

这时从河里游来了一条小鱼,满含热泪地对我说:“人类太可恶了,他们害得我失去了父母。”

“我们人类怎么会害你失去父母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是去年的夏天,我和爸爸妈妈在水中游泳。忽然听见哗的一声,我和爸爸妈妈巡着声音望去,只见一只污水管中排出又黑又臭的污水。由于食物被污水污染,我的父母就是吃了这样的食物去了。而我被别人收养,他们把我带到这里就离开了。我的好朋友都是因为吃了这样被污染的食物去了。”小鱼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河边的小树深有同感地说:“我的兄弟姐妹就是在人类的魔掌下。原来的森林现已变成了空旷寂的地方。回头看见一片狼藉,一片凄凉,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小树呜呜地哭泣起来。

我听后,觉得人类不应该那么自私,不该为了自己的好处去破坏其它生物的家园,因为地球是属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自己的家园!

从那天起,我便开始了保护环境的旅程……

书籍人物对话作文【六】

《心身医学》这本书是医药教材,并且该书的编委们多在医学院或者医院工作,但这本书的视角和中心思想"很心理学"。(抱歉,我主观上将心理学和医学默认为是两个领域)。我所说的"很心理学"是指,针对某些疾病的治疗,编者主张寻找心理原因并解决心理问题,并不是单纯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说明,即使从医学的角度也得承认心理因素对某些疾病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有些时候心理因素应该是第一位被考虑的。

对书名的解读是我认为这本书"很心理学"的原因之一。我曾在发言中提过"身心疾病",老师当时提醒我用"心身疾病"更合适,因为这样更能体现心理因素对躯体疾病的影响和重要性。这次看到《心身医学》这本书的名字,又让我想起老师当时对我的提醒。也正是因为曾经有老师的提醒,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知道"心理因素"在这本书的内容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位置。

书中还有一些思想也体现了编者对心身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因素的重视。第一,编者在归纳引发疾病的因素时提到心理、生物和社会因素。进一步阅读作者对社会因素的解释会发现,其实很多社会因素也是需要通过"认知"这一中介变量实现,从本质上说,社会因素只是诱发了疾病,真正导致疾病的还是心理因素。第二,编者在介绍诊断程序时,阐明医生需要详细地了解患者的现病史,尽可能查明起病的原因,同时记录患者诉说时的表情、态度以及其他特殊情况。这种对患者的深入了解和对其"知、情、意"的观察也不同于一般门诊时的快速问诊。第三,编者强调在给患者解释疾病或作诊断时,除了关注症状外,还要关注症状本身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即让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症状,减少症状带来的焦虑和恐慌。第四,在考虑疾病的影响因素时,编者强调患者的人格特点,尤其是"自我中心"这一特点,这与袁老师说的"绝大多数心理问题背后的核心性格问题是自我中心"不谋而合。第五,编者在讨论治疗原则时,强调治疗对患者人格的完善作用,这与袁老师说的"咨询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完善人格"也是不谋而合的。

关于心身疾病,我觉得它可以被看作是机体不恰当的应激反应。关于应激,我在书中了解到"中等度应激可增强免疫应答"。也就是说个体适当地经历中等程度的应激是有益的。这让我想到,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影响孩子发展免疫应答的能力。此外,书中说"社会支持对健康具有保护性作用",社会支持在压力事件与个体之间起到缓冲作用。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考虑,可以起缓冲作用的不仅是社会支持里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知识、见识、能力、经济水平都可以在压力事件作用于我们的时候起到缓冲作用,这就是袁老师说的"长各种本事"。所以除了通过中度应激增强免疫应答的能力外,还可以通过"长本事"来降低应激对我们心身造成的影响。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心身疾病的作用机制很像埃利斯的认知理论——各种刺激就是A,我们的认知加工了这些刺激形成了B,心身疾病就是C。不是刺激A造成的心身疾病,而是B造成的心身疾病。所以看来,捯饬好我们的加工机制B,就能避免这些心身疾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