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早晨作文提纲50字(忙碌的早晨作文提纲范例大全)

忙碌的早晨作文提纲50字(忙碌的早晨作文提纲范例大全)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2-14 10:42:16
忙碌的早晨作文提纲50字(忙碌的早晨作文提纲范例大全)

忙碌的早晨作文提纲50字【一】

??碌的早晨记叙文

“叮铃铃,叮铃铃……快起床啦,快起床啦!”“闹钟就是可恶,还没等我睡足就把我给叫醒了,恨不得把他给扔了!”我边想,边穿衣服。就这样,又一个忙碌的早晨向我跑来。

我穿完衣服后,就冲进卫生间,开始洗漱了,没想到一时手忙脚乱,牙膏竟飞到了脸盆里,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拿起牙刷三下五除二就刷完了。刚想洗脸,一看脸盆里滴满了牙膏,这可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拿起毛巾,直接往水龙头那一冲,洗了把冷水脸。接着,我向早餐跑去,急匆匆地吃完后,就背起书包,扑向汽车。

车刚开到半路,我发现红领巾每戴,而我又没带钱。无奈之下,只好把此事报告给妈妈,幸好妈妈宽容大量,从钱包中取出一块钱,递给了我,我连声感谢。没想到,前面忽然堵车了,我埋怨道:“怎么又堵了,我最好能长双翅膀飞到学校里!”这下我要自己去学校了。好不容易到了学校门口,还得去买红领巾。买完红领巾后,我边系,边健步如飞地奔向学校。

我刚跑到教室,迎面碰上数学组长。组长指了指本子说:“就差你了,再不交,我们全组都要被你害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就已经开始搜我的.书包了,找到后才安心地走了。当察看书包时,我大吃一惊,没想到竟把我的书包翻的乱七八糟,没办法,只好慢慢整理了……

唉,我的早晨就是这么忙碌,你的呢?

忙碌的早晨作文提纲50字【二】

??碌的早晨叙事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忙碌的早晨叙事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随着夏季炎热的临近,天气变得越来越热,越来越多的事情发生了。

早上,我骑自行车去奶奶家吃早餐。这时,奶奶说:“莺莺,你早上有时间吗?”我擦了擦嘴,说:“是的,我能做什么?”“奶奶会带你哥哥去做午饭。你能骑自行车帮奶奶去市场买馄饨皮,晚上帮你包馄饨吗?我欣然同意并说,“嗯,要花多少钱?”奶奶脱口而出,“两美元五十美分。奶奶给了你钱。”“不,我有钱!“我今天穿的裙子怎么能带钱,但我怎么能让奶奶带钱呢?所以,我要回家拿钱。

我和奶奶告别,骑自行车回家。我把自行车锁在车库里,然后上楼去准备。我拿出包,把手机、耳机、钱和钥匙放进包里,然后去了市场。我正要开车,这时我想:市场上的人太多了,我不知道是否能挤进去。不要谈论这个大家伙。算了,算了。

我打开手机,插上耳机,边走边听音乐,把包挂在手上,然后去市场。阳光灿烂,我不停地出汗,我的脸发烫,头发无力地粘在头上。过了一会儿,我终于来到了食品市场,这不是我所期望的。市场上的'人太多了,我设法挤进去。我来到卖馄饨皮的摊位,礼貌地对一个又白又胖的阿姨说:"阿姨,您好,请帮我买一张2.5元的馄饨皮,谢谢。"阿姨很快拿了一份馄饨皮,称了称,拿了一些递给我。我还把钱交给了阿姨。带着馄饨皮,我回家听音乐。

当我到家时,我打开钱包,拿出钥匙,从车库里拿出自行车,把馄饨皮放进篮子里,然后高高兴兴地来到奶奶家。我把馄饨皮递给奶奶。奶奶高兴地说,“谢谢,太快了。我晚上来吃馄饨。”我笑着说,“不客气。”我骑马回家,祖母的赞美在我耳边回响。我感到非常高兴。

在路上,我的汗水不停地滴落。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我停下车,接了电话。原来是我父亲。他让我给他拿些羊毛纸。我想:不幸的是,我只剩下两元钱了。我没办法。我不得不向奶奶借十元钱。奶奶很乐意把它借给我。我骑车去了体育用品店,锁好车,然后拿着包走进了体育用品店。我对服务员说,"阿姨,请帮我拿十元毛边纸,谢谢阿姨。"阿姨帮我拿了两张法兰绒纸,放在一个包里,递给我说:“给你,两美元。那很好。”我和姨妈告别后,又踏上了回家的路。当我到家时,我父亲正在写书法。他看到我,说:“外面很热。在电风扇前吹风。”我把法兰绒纸递给我父亲,说:“你的法兰绒纸,下次让我给你买点东西。”“谢谢你!”爸爸高兴地说。

虽然今天我经历了痛苦带来的快乐,但快乐在哪里?匆匆忙忙。

忙碌的早晨作文提纲50字【三】

全文由11条大纲构成,全都紧紧地围绕着“实践”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扬弃,在提纲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

扼要的提纲勾画出这样一个有异于先前哲学家所确立的“人”:这个人与其周围的一切的联系都是一种东西——即是实践。这个实践是最广义的,它涵盖了“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自然人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的作用,以及人的思维。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实践本身就代表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人的一切活动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作为一个外在因素而作用于他人,而同时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特殊的感性和情感,因此,人的客观真理性仍然需要通过来实践证明。马克思很明确地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真理作为人的思维的性的东西是要靠实践来证明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可视为实践,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实践决不是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的夸夸其谈,并不是如青年黑格尔派在思辨哲学上的纠缠不清。因此,实践也就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人径直地把马克思的'哲学称为“实践主义”(Practicalism。所谓“主义”(-ism,就是一种学说或信念;所谓“实践主义”,就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学说和对于实践的理论信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度自称他们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在今天,“实践唯物主义”实际上已成为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当中的一个特定流派的称谓。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被界定为有着“主观”、“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活动”,亦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意味着人的预期目的在其存在对象上的实现,即包含着人化的意味。实践既然有了人的对象化,也便有了主体性的意味,因而实践决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思辨哲学上,更多的是社会性和人的主体活动当中。他不像费尔巴哈那样回避主体的人的活动与作用,而是使问题又回到主体的能动方面。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感性的参与下,才有认识的发生,否则就不可能建构起任何认识论。为此,马克思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决不是象黑格尔那样,把主体感性束缚在思想和观念所决定的范围,而是把主体的人的活动理解为感性的物质活动,即对象性的活动。他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样,按照马克思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被赋予一身二任的品格,既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同时也体现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则,从而使主体感性在实践中获得了自身的完满统一。

这个广义的实践与“社会性”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经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谈到任何一个客观对象时,它的所谓“客观性”,只是相对于我们“当下的”意识而言,即它是独立于“这一次”的意识,先于“这一次”的认识而存在的;但它仍然是在实践域内。而意识同样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而客观对象仍在此前的意识域内,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外在于意识。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成员,所以个人的活动应该且必然社会化。从现实的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每个个体的活动都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质属性,虽然我们依然还有相对孤立的生活。作为单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接触的人和事,相对来说是比较局促狭小的,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着意去拓宽就会变得僵化,人身处于社会当中,活动却局限于社会的一个微小的角落,显然人只是这沧海一粟,晦朔相比于春秋。

在此,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

为此,我们需要以高远的视野把宇宙浓缩,把活动放到更广阔的现实中去,这个活动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间接的方式是通过各种媒介获取海量的信息,直接的方式指亲身实践,尝尝梨子的滋味,前者主要是“读万卷书”,当然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止是是读书了,后者主要是“行万里路”,自然也不仅指行路一途,通过两种方式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可以使得我们的思维更加的全面、灵活、精深,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更加合乎科学,更具革命性。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实践是革命的。而最后一条纲要引起了我最大的共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的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

马克思的全部思考既是围绕“改变世界”——即“实践”而展开,而不是对思想史上某种问题作纯学理的逻辑推演,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这是一个肩负“改变世界”使命的人自然而必然的思维倾向。

我认为我们的实践应该以“致用”为终极目标和最后归宿,即必须以能作用于原有的实践结果为目标,对现实的人生和全人类从物质或精神两个方面有益处为衡量标准,“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任何无助于现实生活向前、向上的改变不应看作有效的实践,比如“永动机”只是天才的幼稚的火花,终于会在现实面前破灭。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认识关系在改造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又作用于改造关系。我们从外界择取种种信息,先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思维甚至理论,然后知道我们自身的行为实践,反馈、反作用于活生生的现实环境中。前者是自身思维、精神部分的革命,也就是“解释世界”,后者是非自身思维方面的现实行动,我把它理解为改变世界;只有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操作性”两者结合,实践才可以说是完整的,具有真正改变现实的革命意义。

忙碌的早晨作文提纲50字【四】

清晨,带着浓浓玫瑰香味的阳光洒在A先生身上。随着一声舒服的哈欠声,他懒洋洋地拿起放在床头的闹钟,漫不经心地用他那充满睡意的`双眼瞟了一下。“啊——”随着一声惊叫,A先生睡意全无,“七点半啦,再过半个小时就该上班啦!”

他飞快地套上衣服,来不及穿拖鞋,直接光脚冲向卫生间,抓起牙刷,拔开牙膏盖,猛地一挤,就把牙刷塞进了嘴里。左三下、右三下,还没等往日那白花花的沫子冒出来,刷牙就随着一声响亮的漱口声结束了。蜻蜓点水似的抹了一把脸,便奔向厨房,拿了一个昨天剩下的煮鸡蛋和一袋牛奶,塞进包里就往门口冲。突然,他的手机不识时务地响了。往常甜美悦耳的手机铃声,他现在听来却觉得是那样的刺耳。烦啦,是哪个讨厌鬼这个时候来电话。不过,他没有工夫去理会它,因为马上就要

迟到了。穿上鞋,西装和领带都直接拎在手里,开门,关门,狂奔。这个早晨,他注定是没时间去照顾那心爱的兰花了。

平时他是骑自行车上班,今天为了不迟到,直接打的冲向公司。

一路上,除了催促司机师傅快点还是催促司机师傅快点。当他冲进办公楼,将自己的指头按在指纹打卡机上时,他看见上面时间显示的是七点五十九分三十秒。他重重的舒了一口气,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这时,他才能发现今天的办公楼静悄悄的,除了值班的保安人员,再没有其他同事。正纳闷时,他突然想起那个电话,掏出手机一看,是公司办公室的同事。还有一条短信,打开一看,是同事小王打的。还有一条短信,也是小王发的,问他钓鱼的工具准备好了没有,他正开车过去。这时,A先生才想起,今天是星天。

忙碌的早晨作文提纲50字【五】

天还没亮,我还在睡梦中,就听到一阵“阿嚏”,“阿嚏”的声音传来,我知道一定是早醒的妈妈鼻炎又犯了。接着一阵“窸窸窣窣”之后,伴随着轻微的“踢踏,踢踏”声,妈妈走向了洗漱间。紧接着一阵“哗啦啦、刷、刷、刷”声响之后,妈妈洗漱完毕。接下来,妈妈肯定是进厨房为我准备早饭了。

此时的我已经睡意全无,但又不想离开温暖的被窝,就侧耳倾听厨房里的动静。只听“咣”,“哗、哗、哗”,接着又听到“咔”的.一声,我想妈妈已经把锅里接好水,并打开煤气灶开始做饭了。紧接着,在闷闷地“嘭”一声,我们家的老冰箱被妈妈打开了,妈妈一定是从那儿拿了些青菜出来。接着又是一阵“哗啦,哗啦”的洗菜声。我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悄悄地起床来到厨房,躲在妈妈身后。只见妈妈把洗净的小青菜放在菜板上,手起刀落,只“嚓、嚓、嚓”几下,就把小青菜切了几段。妈妈把炒锅放在灶上,“咔碰”“轰”的一声打着了火,在锅里倒了些油。在等油加热的过程中,妈妈抓了几瓣蒜放在菜板上,只见妈妈把刀平着举起,只听“啪”的一声闷响,可怜的小蒜瓣已经体无完肤,四分五裂,妈妈抽去蒜皮,又“嚓、嚓”切了两下,这时锅里的油已经“滋滋的”冒着热气,妈妈把几粒花椒和蒜蓉撒进了锅里,只听“滋、啪”,炸开了锅,妈妈急忙把小青菜倒进锅里,随着一阵“噼里啪啦”,“叮叮咣咣”,小青菜出炉了。就在妈妈回身拿盘子时,看见了不知何时冒出来的我,“啊哦”尖叫了一声:“吓我了,小幽灵呀你!”

通过一阵忙活,一顿可口的饭菜就准备好了。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还故意把嘴“吧唧、吧唧”的很响,以向妈妈传递饭很好吃的意思。每当这时,妈妈也不闲着,开始为我扎辫子。

我希望快快长大,帮妈妈分担一些,让妈妈也吃到我亲手做的饭。

忙碌的早晨作文提纲50字【六】

在《提纲》的第一条中,马克思直言不讳的指出了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就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缺乏实践的和主体性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不彻底的。

在《提纲》的第二条中,马克思阐述了实践是检验思维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思维是否是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这一检验的标准不能在人的主观范围内寻找,用人的主观的东西去检验人的思维是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的。马克思指出只有在人的主观范围之外的实践能够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这是由实践的特性决定的,实践是主观见诸客观的活动,它能够把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结合起来加以比较,如果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符合,那么人的思维就具有真理性,反之,则否。

在《提纲》的第三条中,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只看到环境对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对环境起影响作用,也就是说,人不是被动和消极的被环境所影响。旧唯物主义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然而这种所谓“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又是由什么来改变的呢?他们没有指出来,看来在这方面,他们只能寻求上帝的帮助了,这样旧唯物主义者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在《提纲》的第四条中,马克思承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积极方面,因为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从神学世界观中剥离出来,把它归结为产生它的世俗基础。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刚走到这一步,就止步了,对宗教的批判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批判,而没有付诸实践来改变宗教世界。

在《提纲》的第五条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认识论的错误根源——人的感性知识单纯的直观,马克思指出人的感性应该来源以人的实践。

在《提纲》的第六条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

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人的本质必然是历史的和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人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的本质不同的,是变化的。因为,社会关系是历史的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必然不是固定的,那些所谓的人性自私论是必然错误的。同时,要指出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所指的人的本质是就人类区别与动物来说的,而不是单指具体每个的本质。弄清楚这个问题,就不会陷入所谓“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是否可以说只要弄清楚一切社会关系,就能弄清楚人的本质呢?”的疑惑了。

在《提纲》的第七条中,马克思接着第六条继续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进一步阐述了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只有从社会性的角度上,才能真正把握人所以为人的本质。

在《提纲》的第八条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是从事实践的人,只有实践才能揭开挡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切神秘面纱。

在《提纲》的第九条中,马克思指出,旧的唯物主义只能做到把感性理解为“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然而它不能理解市民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它不能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

在《提纲》的第十条中,马克思鲜明的指出了自己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和立场,旧唯物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唯物主义,是为实现人类解放的唯物主义。

在《提纲》的第十一条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鲜明的点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说明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纵然,马克思在向人说明了自己哲学的特征在于改变世界,但是他并没有说,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相比谁更重要。在马克思看来,这两者是同样重要的,因为改造世界必须以解释世界为前提,从排除科学实验之外的人类实践活动来讲,如果缺乏解释世界的前提,那么这种实践活动也就是改造世界的活动必然是盲目的,就算取得了成功,那也是机会主义性质的。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解释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而改造世界反过来又能够促进解释世界。

总的来说,在《提纲》中,马克思主要突出自己的唯物主义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实践,因此,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也被后人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不仅

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同时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性。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陷入了困境,有的人把根本原因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根本特性。这些人的基本观点是,学而不能用即等于无用。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去变革世界,改造现实社会中的不合理问题。然而,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并不能很好提供这种能够让我们去变革的条件,就目前来讲,我们很多人都是在适应这种社会现实,尽管其中存在许多不合理,在他们眼里,能够适应社会现实已经是一种不易的成功了,至于变革社会现实不亚于痴人说梦。因此,他们认为对很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社会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缺乏运用的现实基础,是没有用的,既然没有用,也就没有学习的必要。然后大家就都不愿意学,那自然而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就陷入了困境。

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不能把它归结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它片面性在于他们把“改造世界”片面化的理解了,认为改造世界就只是过去的变革不合理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现象的活动,而没有看到,技术的革新也是在改造世界。从这一点上讲,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已经什么有用了。至于,如何解决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种困境,如何有效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还有待学术界的进一步探索,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