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2展望2023作文结尾(回顾2023展望2024作文题目)

回顾2022展望2023作文结尾(回顾2023展望2024作文题目)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12 21:50:58
回顾2022展望2023作文结尾(回顾2023展望2024作文题目)

回顾2022展望2023作文结尾【一】

人生是一张白纸,怎样才能构勒出美丽的“画儿”来呢?首先,就是要用笔画一幅黑白画,再用彩笔给它涂上“颜色”,犹如凤凰般美丽,犹如花儿般鲜艳,而这幅黑白画就是“童年”那支笔。它是傻乎乎的,是纯真的,是令人难忘的,是生命的起点,是马良的“神笔”,我不由的翻到了成长本上的那一页多彩绚丽的纸。

在乡下时,知道小鸡是老母鸡孵出来的。我在心里就有了一个问号,既然母鸡能孵出小鸡来,那我能不能呢?于是,我拿了一个熟鸡蛋坐在上面。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天黑了下来,四个小时过去了,我急不可耐,怎么还没有小鸡?难道时间不够?这时,妈妈进屋里来了,当她得知经过后,立即哈哈大笑,并拍拍我的头,“傻妮子,我们人根本不可能孵小鸡,而且还是熟的。”哦,我明白了,并且也感觉很可笑。可是,那可笑的童心给我带来了多少的欢乐呢?我的知识便这样一步步也攀升了。

时间是多么的快乐哟,好像眨眼间我就长大了,从那个无知的孩童到了一名小小的初中生。好像在做梦一般,可是我知道,这不是梦,我经历过,我走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童年。我知道,我要经历更多的“风雨”,更多的“大风大浪”来磨炼自己,逐渐长大。

我有“凌云壮志”,有理想,有抱负,并且我会很努力很努力的去实现它,哪怕是拼尽全力。今天,我来挑战,明天,我就一定会实现,一个个困难倒下了,一个个成功站了起来。那里面可有我的魂魄,有我的努力,我的付出,我看到了“彩虹”。瞧,它正高高挂在天上,对着我微笑呐。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回顾2022展望2023作文结尾【二】

2016,是淮外辉煌的一年。记得那个蝉鸣的夏夜。当广播里传来淮外中考再创辉煌的喜讯时,我想你现在回想起来还会笑意盈盈。那个夜晚属于淮外,灿烂的烟花在天际绽放,那是淮外的骄傲,那是淮外人用汗水与实力向社会交上的一份最满意答案。

2016,我们走过了难忘的春夏秋冬,面对即将离去的2016,我们有不舍,有怀念,有反思。但是,我们更多地是对2017的展望。

我想我们一定会一如既往地秉承淮外的优良传统,真抓实干,用自己的真才实学,真知灼见,真情实感好好工作,踏实学习。

身为一名中学生,一名淮外学子,我们应该反思过去,以一颗上进,积极的心来迎接即将来到的一年。在学习上,我们要孜孜不倦,勤奋好学。总结过去的成败,带着对知识的渴望,更加努力,耕耘出自己成功的果实。在生活中,学会感恩身边的人,感谢他们为我们一年来的付出;在新的一年里,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老师、学校。

2016,已经深深地记在了回忆里,而2017,必将是淮外更加灿烂的一年,让我们共同期待淮外2017中考的震撼与精彩。美好属于2017,美好属于淮外,美好属于我们这一群奋力拼搏的人们。

让我们告别2016,携手共进2017!

回顾2022展望2023作文结尾【三】

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2016转瞬即逝,随着即将敲响的新年钟声,满怀希望、满怀机遇的2017向我们款款走来。

即将逝去的2016发生的点点滴滴还停留在脑海中,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脑容量。清晰的记得我们说走就走的旅行,在水天相接的青海湖边骑着奔腾的马儿狂欢,听藏民哼唱着那清越婉转的歌谣;在举世瞩目的国家首批5A级景区沙坡头感受诗人笔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在享誉海内外的.西部影视城欣赏清明时期的建筑特色,体验旧中国西北地区的乡镇风情;骑着单车行走在渭河边,贪婪地呼吸着充满罂粟花芳香的清香空气,望着渐渐西落的夕阳,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无数美好的瞬间,如今已成了我们的回忆。

在这崭新的2017,我们各自怀揣着不同的梦想和追求离开校园,奔赴不同的城市,甚至不同的国家。2017年,我将融入这个新的团体——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开启我的工作之路,开始我全新的生活。

未来的生活谁也无法预料,但我知道这一年我应该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人在其位要谋其政是坚持与坚守的力量,没有其它任何的捷径,只有自己下苦功夫,不断的自我追求,不停的展示自己,才能逐渐把自己变成更优秀的人。人生,本就是一段不断追求的过程,很多看似不由自主的事情往往总和你的付出多少成正比。我始终坚信今天的结果是你昨日努力的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时刻牢记永远不要对于任何事情失望,直到失望的最终状态。古人云“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生活自然也同样不存在最完美的时刻,总要有些许欠缺,来成就每个人不一样的人生。我们只有不失望、不悲观,始终保持淡然平和的心态,才能让自己有信心做好一切事情,或许做不到最好,但一定可以努力做更好。

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勿让别人感觉与己共事是一种“吃亏”。清朝康熙大学士张英家人重修府邸时,因一段墙基与邻居起争执,家人要他函告当地官府帮家人撑腰。张英看完之后,立即赋诗回书:“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书信后便将院墙退后三尺,邻居听说此事之后亦后退三尺,六尺巷由此而来。

在他之后,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题字“吃亏是福”,并加注“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这闻名遐迩的六尺巷的故事加之郑板桥的“吃亏是福”一副字,足以将福祸盈亏相辅相成的道理解释的无比透彻、令人心服,我们又有何理由不断计较个人得失而终日患得患失呢?

宁可做了而后悔,也不要没做而遗憾,努力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我们常常会后悔自己过去的一些决定与选择,然而懊悔的同时,也是对自己历练的一次总结与提高。我们总是在应该有所为的时候而胆怯不前,事后在遗憾中不断的以“我以为会这样会那样”的借口来安慰自我。也许我们当时勇敢一点点,就不会在遗憾声中叹息,人总要在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上展示自己的独特、表现自己的个性、活出自己的唯一,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我要挥一挥手惜别这即将逝去的2016,洒脱地告别曾经住在象牙塔中年少无知的自己,拥抱这即将到来的2017,满怀热情地同这一群奋斗在工程一线的热男儿坚守在兰渝阵地,打好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成立以来的第一仗,在电气化行业史上书写华丽的一章,为一方百姓送去更多相聚重逢的日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