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把握人生分寸为题的作文(把握分寸的作文例子初中)

以把握人生分寸为题的作文(把握分寸的作文例子初中)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30 16:12:00
以把握人生分寸为题的作文(把握分寸的作文例子初中)

以把握人生分寸为题的作文【一】

“母女两别抱了,还得赶在天亮前回去呢!”男人歉疚地看了看她,张了张嘴却也没说什么。

送走父母,她一个人又踏上了这条小路,一个人失神得回味着母亲的拥抱,父亲的宠溺,却又不得不想到父亲的那句话。从小,她就是一个懂得知足的孩子,就算年轻的父母从小把她交给了爷爷奶奶,就算一年里也只会来看她五、六次,而且每次都很匆忙,就算别的孩子从来就把她当成父母不要的孩子。可她却还是一个很乖的小孩,在面对爷爷奶奶和好久才来一次的父母时,她是会微笑、会感动。

失神的.她没有注意到周围忽然的安静,静的可怕。一瞬间,躲闪已来不及,电光石火当中,她仰倒在一片泊中……

再次醒来,一阵疼痛向身上每个角落袭来,她开始努力回想,回想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目光扫到病床边,一个纤瘦的身影刺痛了她的眼睛,嘴里不由得喊出:“妈!

那个身影闻声醒来,一脸焦急地问她哪里还痛,见她久久不说话,女人急了,怕她有什么闪失。

下一秒,她紧紧抱住了她,哽咽着在她怀里说道:“妈妈,不要丢下我一个人好不好?”

“宝贝,你……”

犹豫的声音传来,她仿佛丢了魂般收回了手,看向门口那个刚刚走进来的俊朗身影。

“好啊!看来以后想丢下你你也会粘上来了!”她先是一愣,刚才爸爸的意思是不会丢下她了是么?

“为什么?”她强忍内心的激动,平静的问:“你们两个不是还有梦想么?”

“哎,没办法,谁让那些梦想在我女儿面前都自动让步了呢!”他耸耸肩膀,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她的心重新恢复了跳动。

那一瞬,她相信,她的幸福回来了,在她等待了十几年之后完整的回来了,那一天,仿佛所有的阳光又照在了她的周围。

以把握人生分寸为题的作文【二】

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却在被贬时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尝尽甜美的荔枝。这是一种何等豁达的心境,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他心灵的前行,他要他的人生豁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首《念奴桥?赤壁怀古》表现了他历尽风雨之后的`坦然。人生如梦,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悟,明白了人生犹如一场梦幻,举起酒杯,祭奠一下万古长存的大明江山。这是如梦的人生,人有七情六欲苏轼也不例外,在明亮的月光,中秋节的欢乐中,苏轼也多情的吟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家人的思念和祝愿都浓缩在这短短的几首诗里了,这是苏轼多情的一生,如梦且豁达。

和苏轼风格截然相反的诗人,却也有着多样而绚丽的经历,断日落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首《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道出了辛弃疾的悲愤,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这对于一个武将来说,等于荒废人生,辛弃疾的悲愤,悲凉描写的淋漓尽致,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尽,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债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有力的话语中,辛弃疾否定了弃官归隐,谋求私利,虚度时光的人生,虽然不知北定中原能否胜利,辛弃疾在悲愤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壮志豪情,抵抗金兵,收复失地的报国之心,辛弃疾的人生多难而自信。

人的一生是多彩的,丰富的,绚丽的,相似而又不同,希望人们都能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书写自己多样的人生。

以把握人生分寸为题的作文【三】

丹青之妙,花敛容,日藏光,月遮羞,墨分五彩,化在渐染之间。

分寸之间,便是大美。

人是有灵魂的躯壳。分寸,便在这躯壳之间。

诸葛孔明,烧博望,排八卦,演七星,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收姜维,服关张,西坐荆蜀,南和孙吴,北拒曹操,极尽人臣之能事,却没有失去身为人臣的分寸。先主痛哭,白帝托孤,若是小儿禅不济,汝可取而代之。诸葛敛容,吾当肝脑涂地!人臣的分寸就在这一句“肝脑涂地”罢了。

我羡慕圣埃克苏佩里的决绝,却不爱海子的凉薄,同样是,一个如秋叶之静美,一个如落红之霓裳。海子说,我要熄灭生铁的光、爱人的光和阳光,寻一方寂寞。我恐惧黑暗,我宁愿在黑色的窗子里挂上帷幔。海子的宣告他的一生横卧在分寸之外。

这样凉薄而冷酷的人生,便在分寸之外消失殆尽了。

人生的分寸,又岂止海子的春暖花开?

萨尔瓦多·达利一生缄默于与同性诗人洛尔迦的不伦之爱。达利曾为洛尔迦画过一幅画,躯体化为四处游荡的无可名状之物,这幅画叫做《微尘》。我想我们无法用世俗的眼光去评判沉沦在微尘之爱里的达利。他活在分寸之外,他颠倒了世间的黑白,他最终用同样炽热的火把自己烧了。

分寸之外的人生,让人欷歔与动容。达利之,于分寸之外的热火。被烧的还有梵高,在用金黄大肆渲染的麦田里,他自了。

失了分寸的人生是可悲的。

四时之景里,层林隐钟声,云海掩清泉,深山闻吹笛,抑或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静美。分寸间的'美,便是半遮半掩,犹抱琵琶半遮面。

我想起鲁迅和他独特的叙述方式,那是对把握分寸极精妙的诠释。

在《孔乙己》里,大师这样写道:“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后面便是神来之笔:“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短短一句,便已足够。这样精准的文字只能在鲁迅的作品里找到,这便是大师留给我们最宝贵、最有益的东西。

无论诸葛亮诠释忠的分寸,还是海子与达利分寸之外的人生,抑或鲁迅将分寸把握得极好的文字,都体现出了分寸的重要性。分寸就是姑苏城外的钟声,是谪仙掬起的美酒,是八大山人的一幅泼墨,淡定深远,恬静柔软,又蕴涵脉脉温情。把握分寸,把握硬朗与柔软间隙里的一丝精妙。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