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关于乡愁的作文(乡愁作文议论文)

大学生关于乡愁的作文(乡愁作文议论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3-19 18:24:52
大学生关于乡愁的作文(乡愁作文议论文)

大学生关于乡愁的作文【一】

长约五尺、宽约三尺的土布条幅,冬季可用来洗澡,夏季可当作盖被,乡亲们叫它大手巾。在我的老家——皖江一带的农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家家户户都会从自纺自织的土布里裁出这么几条大手巾。

和现在超市或网店出售的毛巾相比,既没染色也没加工的乡村大手巾显得有些灰暗和土气,可就是这么一块原始的、边角都起毛的土布,在乡村的作用实在太大了。这么比喻吧,那个时候父老乡亲对大手巾的依恋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年轻人对手机的迷恋和依赖。

二八月,乱穿衣。上了年纪的庄稼汉在春秋季节,都爱穿土布缝成的、腰口肥大的单层大裆裤。他们可没有系皮带的习惯和经济实力,如果像妇女那样用细布绳系裤子,则力量又显得不够。农村男人的饭量都大,饭前饭后的腰围差了不少,加之农田劳作用力很猛,细绳系裤子不仅不舒服,也容易断。什么东西系裤子最好?大手巾。男人们熟练地用手将大裤腰卷叠贴身,齐腰勒紧的宽带子就是大手巾。比起现在人们用的皮带,大手巾更富有弹性,所以勒得舒坦,解起来也方便。

冬季,是农村人休闲的季节,走亲访友的频率非常高。皖江一带的农村,礼节特别多,到人家去肯定要带些礼物。那个时候,塑料袋是个金贵的东西,城市都不多,乡村更罕见。农村人走亲访友,东西多时就用竹篮拎;东西少时,嘿嘿,就用大手巾兜——五尺长三尺宽的布也能兜不少东西。拎着的时候,手可以裹在大手巾里,跟戴着手套差不多,一点也不冷。如果腾不出手,也可以把兜着东西的大手巾拴在肩膀上或腰间,方便实用不说,还有保暖身体的功效哩!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皖江一带种植水稻,夏季是一年中最辛苦的时候,也是决定一年收成的季节。稻田里,庄稼汉低头劳作,挥汗如雨。穿褂子闷热,也肯定汗湿;不穿,肌肤就暴露在似火烧的烈日之下。怎么办呢?披上大手巾。也只有肩披大手巾,才能做到挡日、通风的两全其美。这个时候,与身体接触很少的大手巾是灵动的,既不影响手的动作,擦起汗来也非常方便:低歪着头两边一蹭,或是抬抬手将大手巾触脸,汗液便浸进大手巾,再被烈日蒸发到空气中,下次擦汗时,大手巾又会呈现干燥的状态。不要担心大手巾会脱落,细心的女人早已在中间缝了两根软软的细布条子,松松地系上,既能防滑落,又不紧勒身。

夏季劳作之后,庄稼汉们最快活的事就是到河塘里有树荫的地方洗个凉水澡。皖江一带的农民一般都会游泳,他们可不穿什么泳装,甚至觉得穿着裤衩玩水也不尽痛快,于是,万能的大手巾又派上了用场——下水前,用大手巾齐腰围着下半身,顺手脱掉裤衩。跳进水里后,被解下的大手巾又变成擦身用的浴巾……洗净上岸后,自然要再利用一下大手巾的遮羞功能。

二十年前,大手巾一直是父老乡亲的爱物。它一年四季伴随着勤劳善良的庄稼人。大手巾里,常常兜着孩子们爱吃的食物;大手巾里也凝结着男人的汗水,蕴含着女人的温情。

时代在发展,农村在变化。昔日那种看着简陋、摸着粗糙的大手巾,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农村的年轻人也会网购一些花花绿绿的毛巾,给他们的父辈使用。但于我而言,大手巾已经凝结为一种乡愁,怀念它原始质朴和四季实用的同时,我总是能在记忆里听到伴随我童年成长的禽声蛙声风声雨声……

大学生关于乡愁的作文【二】

故乡,是一个多么伤感的字眼啊,它意味着你已远离家乡,故乡只能是自己记忆中最深切最美好的一部分了,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愫呢?

盲目的追求外面的花花世界,一味的追逐自己的认知中所谓更好的,离别故乡、故人,最后只是平添一份乡愁罢了。

我经常在电视中看到一些分别几年才相见的亲人,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求学,有的打拼天下,过去,我们常常会觉得,也应该会觉得这是感人的场景,思乡是珍贵的感情,而现在,心理扭曲的世人们往往会予之“作秀”、“炒作”等一系列标签,我们怎么了?是在钢筋混凝土中住得太久,连自己的心也被同化了吗?也许,他们是在嫉妒吧,嫉妒自己为何没有这一份真挚、深切的乡亲。

乡愁,并非忧愁,这是我们成长的见证。有这种情感,意味着我们长大了,有足够的能力去开拓创新了。也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很容易,且自然而然地就思念起故乡、故人来,随着而来的是担心、忧虑。

“落叶归根”是每个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愿望,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墨客后一定要长眠于自己的家乡。家乡是自己情感的寄托,所以即使是个衣冠冢,也要设在家乡。

乡愁,是一份厚重的情感,它的产生无可避免。

新一代的我们,也许会有人觉得远离故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现代的科技这么发达,想见亲人并不难。一个电话、一个视频,无论多远都能相见。这也正是可悲之处,乡情竟然需要冷冰冰的、不带一丝感情的听筒和屏幕来维系,太可悲了。我们拘禁于自己画的牢笼里,固步自封,自以为亲情尚存,其实早已离自己远去,当你察觉时,也许已经来不及了吧,不要让“乡愁”变为一件奢侈品,好吗?

家,也许是一直在忙碌的我们所到过的地方中的沧海一粟,但它却不同,它是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的源泉,是自己在累的时候,唯一一个能随时到达的地点。

乡愁并不值得骄傲,但也绝不耻辱。

“乡愁迟早会退出生活,进入苍茫的历史兴亡。”

大学生关于乡愁的作文【三】

层层森林染,北雁南飞,啊!又一个秋天来了。洛阳人行色匆匆,迎面吹来一股裹着寒意的秋风,黄叶婆娑。

“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做陌生人,过节的时候会为亲人三思。”住在洛阳的诗人张继,漫步街头,看到纷纷的秋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就在眼前,但我远离家乡,回家的日子似乎很遥远。想着,一滴思乡的眼泪不自觉的滚了下来,唉,那份思乡。

正在这时,一个带着行李的信使骑了过来。受到启发,张继赶紧给送信人打电话:“请稍等,给我带封家书来。”张继走了三步和两步。他回到家,摊开纸砚,用笔蘸了蘸墨水,刚要写就停了下来。千言万语涌上心头,顿时不知从何说起。想了很久,我终于写道:“年迈的父母和成年人都好吗?你的弟弟妹妹们长大了吗?我在其他地方做得很好,请不要担心……”但这些短短的篇幅如何表达张继对家乡的思念和关切呢?但是时间紧迫,只好匆匆收笔。张继小心翼翼地包装好信封,递给信使。

正当信使上马准备出发时,张继又担心了:这么匆忙写的信会漏掉什么吗?他急忙拦住送信的人,打开信封,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他想说的话都写好了,然后重新封好信封,递给了已经匆匆忙忙的送信人。张继很不自在,他告诉信使把它交给他的家人。使者飞奔而去,尘土里传来一句话:“放心,我一定送!”望着使者远去的背影,诗人依然站着不动。这时,诗人的心已经随着信使回到了他的家乡苏州,并遇到了日夜思念着它的父母和亲戚。

秋风掠过,黄叶飘动。这时,诗人多么想趁着这秋风,把自己美好的祝福送给家乡的亲人啊!唉,那一缕思乡之情,不断被切割,混乱。

大学生关于乡愁的作文【四】

余光中在《乡愁》这篇诗歌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进入新时代,我国已由“小小的邮票”转变为"通讯便捷的手机”“窄窄的船票”转变为“机票,高铁票”等。

以前背井离乡的青年,因交通不发达,不能时常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有的一年都回不去一次,有的两三年才回一次。正所谓“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在家乡年迈的父母对孩子的牵挂也犹如奔流不息的江河。进入新时代,随着高速公路和飞机场的建成和高铁地铁等一系列交通工具的上映,它们将“乡愁”化为了甜美的回忆,让人铭记于心。

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完善,不仅解决了背井离乡青年的思乡之情,还促进了交通工具通过地带的经济发展,有利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挑战。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

在这一系列交通工具建成的背后,都有一步步的规划,一步步的去实施,最后将交通工具带入人们的生活。事实证明,新时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生活走向未来。

家乡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是我们生命的起点,是充满我们童年回忆的地方。正如王安石所说“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心系家乡。作为中学生,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读书明理,成才报国。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每一提取网络渠道为我们的家乡建言献策,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