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寒假的作文题目(五六年级寒假作文题目)

六年级寒假的作文题目(五六年级寒假作文题目)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4-02 18:27:13
六年级寒假的作文题目(五六年级寒假作文题目)

六年级寒假的作文题目【一】

星期五一大早,我伸了伸懒腰起床了。我以为我自己是第一个起床的呢!可等我打开房门一看,妈妈奶奶都已经起床了,正在一刻不停的忙碌着。我不禁问:“妈妈奶奶,你们在干嘛?”

妈妈看见了我,连忙说:"陆煜菲,你快点穿上衣服。今天,我们要来一次大扫除。”当妈妈说到这儿,我心想:老师布置的实践作业中,正好有这一个大扫除的作业,这一次,我一定要好好表现,把自己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

我快速的穿好衣服,回头看了看自己的书桌,一塌糊涂。我从抽屉里拿了一张白纸,用一支彩色铅笔写上这几行字:

1、把自己的书桌擦的一尘不染。()

2、把书桌上面的课外书从大到小排好。()

开始大扫除了!我先把书桌上面的书全部都拿了下来,在拿下来的时候,只听“恍当”一声,一部分书都掉了下来,害的我差点也摔了下来。幸亏我反应快。然后,用盆装满了水,拿了一块毛巾,把书桌的每一个角落都擦了一遍又一遍。书桌上变的干干净净了,但原来干干净净的水变得肮脏了。擦好后,我甩了甩汗水,在白纸上用红笔在小括号里打了。打好后,心想:看来,擦书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呀!以后我每天保持书桌干净!

弄好后,开始了第二项:整理课外书。整理课外书,我有一个方法:先把大的放一块,再把中的、小的分别放在一块。一会儿,便完成了。

看着自己脏兮兮的房间秒变干净,一尘不染,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六年级寒假的作文题目【二】

今天中午,虽然没有去给杨雨婷过生日,和大家一起“嗨皮”,但我却毫不难过,因为中午我经历了一场难忘、有趣的大扫除。

中午,李泳萱准备叫我们一起玩,可周老师却“神不知,鬼不觉”地走进教室,她清了清嗓子:“三(2)班的,都过来!”“什么事?”大家好奇地围上来,周老师说:“今天大扫除要检查,我们中午先搞一遍,谭悦晨你上德育部去领一包洗衣粉和两个钢丝球。”她指了指我,我点了点头,悄悄地走出教室,疾步走到了德育部,领好了东西。我将它们拿到了班上,老师分好了工,大家就开始劳动了。我的任务是洒洗衣粉,就是将洗衣粉打开,抓一把在手上,接着均匀地撒在地上,等待着大家来拖。我洒呀洒,大家拖呀拖,不一会儿,地面上就变得一尘不染了。

我们好不容易拖完教室,午休铃打响了,可窗外,谢艺格他们还在执行最后的卫生任务。我来到走廊,想再检查一遍,可眼前的景象却让我目瞪口呆——走廊上到处都是一摊一摊的污水。我们赶紧发动人员,集中力量,开始重新清理走廊,我仍然是洒洗衣粉,同学们有的拖地换水,有的擦抹瓷砖,大家快速地进行着。这时困难出现了:每当我们换水时,地面上就会被这污水污染一块儿。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拖把每次换完水后,在沿着下水道那边缘一蹭,将污水排去,这样就不会有困扰了。可地板还是不听使唤,偏偏,三(1)班也开始搞卫生了,看势头比我们还好,大家有点着急了。我不慌不忙地说:“现在就当我们在玩一个游戏,各个班都在参与,我们正在比谁先把属于自己班级的地方搞干净,如果我们要赢,那就要提高效率,同时也要认真仔细。”同时我心里在想:一定要加油,我们三(2)班要做的是耀眼的第一名,而不是不起眼的后几名,我们才是永恒的冠军!但这些话我没有说出来,我相信烈火在每一位同学的心里熊熊燃烧,加油,三(2)班!我们加快了速度,很快搞好了卫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当我们喜滋滋地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时,三(1)班还在研究一块污水滩呢!我觉得,这是最有趣的一次大扫除!

六年级寒假的作文题目【三】

1、认真学习安全常识,遵守安全公约,防止一切意外事故发生。

2、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不闯红灯,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不要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

3、掌握安全用电常识,不随便触摸电器设备。正确的使用电褥子取暖,以免引起火灾。

4、注意消防安全,不玩火、不玩电,远离火源,掌握正确使用液化气常识,预防煤气中毒。

5、不打架斗殴,不搞恶作剧,不做有损自己和他人的事。

6、不听、不信、不传、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坚决抵制一切危害社会邪教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7、学生外出必须征得家长同意,方可外出。

8、做到不进入网吧;不私自到水库和池塘等有水的地方去游戏、滑冰、滑雪等以防溺水事件的发生。

9、不放烟花、鞭炮或者必须在家长的监护下燃放烟花爆竹。

10、学生要熟悉报警电话(火警119,盗警110,急救120,交通事故122。

11、注意用眼卫生,保护视力,不长时间看电视或书。

12、教育孩子不与不良人员来往,增强孩子的法制意识和防盗、防骗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