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民居特色作文(介绍某地的民居风格的作文)

写民居特色作文(介绍某地的民居风格的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6-18 14:07:37
写民居特色作文(介绍某地的民居风格的作文)

写民居特色作文【一】

蒙古族中游牧民族为了便于游牧,就创造了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呈圆形,四周的侧壁分为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级四壁覆盖或用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小的可容十几人。蒙古汉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XX人。

蒙古包分固定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还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牧畜托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托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凡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听完我对蒙古包的介绍,大家是否觉得蒙古包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写民居特色作文【二】

赣南民居是逃往赣南的客家人建造的。赣南这里山高林密,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而且古代国内多次重大战火都没燃及赣州,所以成了客家先民心目中的“乐土”。故被学术界称赣州境内“逢山必住客,无客不住山”。此即赣州民居之一大特点。

据老辈人代代相传,说我们客家人的祖先初来乍到时,大多数人是蹲寮。 “寮”,《辞海》释为“小屋。其建筑材料与结构是:有用竹木枝条做墙筋,内外糊泥,茅草或杉皮盖顶;有的土木结构,陶瓦盖顶。许多带寮的村名下记述:“因先曾在此搭寮居住得名”。由此可见寮是赣州客家早期民居,称得上第二大特点。

在我们赣州客家人中流传着“草鞋脚上,灵牌背上”的谚语。此话含意有二:一是指我们客家人穷,除祖宗的'灵牌其他一无所有;二是说客家人逃出家门时不能丢祖宗灵牌。所以客家先民建造了土木结构,陶瓦盖顶的房屋。它最初是用粘质黄土夯筑成墙。条件好的,用黄土掺砂与石灰混合夯筑,很坚硬。《资料卡片》载有:“早在黄河流域一带,我们的祖先就用智慧创造了原始的生土建筑”。千百年来,土木结构质朴无华的住宅,则是赣州客家民居特点之三。

建房,赣南客家人称“做屋”。最常见的也是最普通的一种是两泼水一排过的三间或五间的二层楼房。厅居中,两旁称“正间”。进而一栋盖两廊的大屋。前栋与后栋之间中开天井,两边有连接两栋之间的走廊。厅不住人,只用于供奉“家神”,商议大事。如建房受地址限制,傍正屋中间开天井,走道称“巷”;如不受地址所限,加宽的中间院子称“砂墀”或“禾坪”;砂墀边上的走道称“檐阶”。这种方块体,对称式,厅室组合式的民居,是赣州民居格局的主体,称为特点之四。

怎么样,我们赣南民居很了不起吧!

写民居特色作文【三】

踏上蒙古等游牧民族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辽阔而又美丽广阔的大草原,点缀着数以千计的蒙古包。蒙古包古称穹庐,又称毡帐、毡包等。蒙古族称格尔,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

蒙古族中游牧民族为了便于游牧,就创造了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呈圆形,四周的侧壁分为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级四壁覆盖或用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小的可容十几人。蒙古汉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

蒙古包分固定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还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牧畜托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托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凡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听完我对蒙古包的介绍,大家是否觉得蒙古包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写民居特色作文【四】

蒙古族中游牧民族为了便于游牧,就创造了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呈圆形,四周的侧壁分为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级四壁覆盖或用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小的可容十几人。蒙古汉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

蒙古包分固定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还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牧畜托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托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凡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听完我对蒙古包的介绍,大家是否觉得蒙古包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