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的精神作文800字(苔花议论文800字)

苔花的精神作文800字(苔花议论文8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4-30 15:23:12
苔花的精神作文800字(苔花议论文800字)

苔花的精神作文800字【一】

天下有一人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何靖以梅为知己;子猷以竹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

在那湿润而又阴暗的青石板上总会有一片绿意盎然的青苔,而在那一片青绿中总会有一株傲立于其上的苔花,而它也正是我人生的一个知己。

仍记得在夏日之时,外公总会同我一起去爬西山,嗅得树草之芳香,也赏得一片变样的青绿。外公同我说过万物皆有灵,花亦有意,如代表浪漫和梦想的是樱花的花语一样;而苔花则是占一席之地却既不绽放自我;正如诗中所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在不久前的考试中,我一再失利,就连我最擅长的科目也失了良机。我游走在家旁边的一条小巷,仿佛整个世界与我无关,我亦不知去处。走着走着,我在小巷的围墙下一阴暗之处寻到了一抹青绿。我缓缓蹲下身子,去看那不一样的绿色,只见那一片青苔中有一株苔花努力地向上生长着,虽然渺小,但是它却保持着自己挺拔的身躯,静静地等待着春风的来临,如牡丹一样的绽放。

我看着墙角的这一片青苔,像极了此刻悲伤却又无奈的我,但就算是青苔,却也能在自己的一隅,努力的绽放着自我。我缓缓地站了起来,朝着家的方向,踏着被时间所侵蚀的青石板走去。此刻我心中已有了属于自己的知己,有了属于自己的梦想,有了不变的信念。

一月之后,我再次站上了考场,我的成绩也随小巷中的那株苔花一般有了起色,那一刻我真正地明白了诗中所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含义。

苔花长得小小的,嫩嫩的,白白的;亭亭于众绿之间,花色雅而不俗,丽而不娇;仔细的闻一闻,香味淡而不浓,清而不俗。花朵虽香,凝聚的却也是自己的努力付出,凝聚的是辛勤的汗水。我不敢窃自欣喜,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困难等着我去征服,但墙角的那一株苔花,是我的知己,也是激励着我前进的一盏明灯。

我愿以苔花为知己,享受它带来的震撼之美。

苔花的精神作文800字【二】

袁枚写过一首短诗这样写: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说苔花日光皆可不来,我自青春不怠;而即使只在阶前上青苔,我亦亭亭如盖。

这使我总想起红楼诗社里总要推举出诗作好坏,——宝玉落第亦不过笑笑,可黛玉却常会挂心上的。其实这么多年的诗文美学总是这样,人总喜欢谈论谁是“绝代才人”,谁是所谓牡丹。可殊不知,这世界上最庸俗不过是“牡丹之富贵者也”。而苔花却好,不依不凭,不亢不卑,自成一片,独树一方。

我以为诗文最该是苔花。

文人都自怜如苔花。如苔花不到白日却青春自开,旁人的吹捧和冷眼总不占去文人心底的不尽之意、不竭之情。诗以状物、诗以言志,说来说去不过是自己的事情:言不由衷地写着“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太白如何费力堆砌,也绝唱不出“五岳寻仙不辞远”的潇洒大气,酣畅淋漓,因为一句依托于人,一句却的确真心;薛涛为文人宴会写过那许多应酬之作亦不过如大浪淘沙,哪有一句真切的“谁言千里自今昔,离梦杳如关塞长”来得惊心动魄。王国维评价纳兰说“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个“真切”如何解释?我以为便是抒己之真情,抛却旁人之言语。

文人都自负如苔花。如米小的苔花未曾在牡丹面前羞于绽开,文人亦如是。旧日文人把酒言欢相交甚笃,流觞曲水、诗词相和,皆不在意对方的名声身份,亦从未因珠玉在先便罢笔不写,因为他们知道对方皆不是世人以为的牡丹,而只是如自己一般的苔花些些——没准自己还是更好看的那片呢?所以他们似是愤愤“崔颢有诗在上头”,哪个又不是最后自己感叹着“天教分付与疏狂”、“大鹏一日同风起”?李清照连自悲命运都要先提一句:学诗漫有惊人句。果然人们说“自恃”都是“才高”,文人才最自负啊。

苔花可开在无人欣赏之处,可“真国色”的牡丹却不可能。甚至在苔花眼里,这世上从没有牡丹,不过是花,皆是烂漫开放而已。所以这千年来文人那自怜又自负的心性,唯是苔花无疑了。

但这其实也提醒着我们:文人做苔花这许多年,我们却一定要一个诗仙诗圣,一定要生拉硬扯着让谁做“小杜甫”,谁做“小李白”,一定要在诗文审美上评出一个“独占鳌头”的牡丹,是否太过俗气?

我想的确俗气。毕竟这世上审美本就各异,这许多年来不尽的诗评词评层出不穷:《人间词话》、《沧浪诗话》、《诗经原始》;一句“关关雎鸠”在方玉润眼里是求爱之美,在朱熹眼里就是后妃之德。诗意分歧既大,又何须提有人爱浪漫主义的旖旎,就有人爱现实主义的沉郁;有人赞宋词独绝天下,就有人言宋诗才集大成。故而不仅文人,这世上诗文本就没有鳌头牡丹,亦不过是各有所爱,独占一阶一台。

——若不愿欣赏便罢了,毕竟苔花也不开给你看。

古时如此,现在亦是。更何况在这个比从前更看重排序、艺术品多成为拍卖场上竞争标价的时代里,当天下文人都开始争名逐利争鳌头牡丹的时候,审美逐渐在商业场上如有乌云蔽日,更加使人担忧。而若要对此有所改变,抑或盼得在此浊景中独善其身,吾辈之人面对诗文艺术,自该保持一颗苔花的心,和是一颗看苔花的心。

毕竟,身为苔花者,则诗可以成,美可以知也。

苔花的精神作文800字【三】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日,新沙岛上的千米荷塘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站在路边,远远望去,一大片绿油油的荷叶扑入眼帘。它们是翠绿的大伞,给小鱼儿遮风挡雨。它们是碧绿的舞台,青蛙们在上面歌唱、跳舞。它们是勇敢的守护神,荷花在它们的保护下显得更加的娇美。有的荷花还是花骨朵,总觉得里面包裹着一些奇妙的东西,有的荷花芽苞初放,像个腼腆的小女孩,有的荷花已经完全绽放,娇艳欲滴。那样粉红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在盛夏的烈日里,在盛夏的暴雨中,在盛夏清晨的微风中,在盛夏傍晚的下夕阳中,无时无刻都在展现它的美。

当你走进仔细观赏着粉红的荷花,你会发现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赤之一分则嫌红,极像一个亭亭玉立的仙子。粉红光滑的花瓣,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一池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微风乍起,叶影吹动,成了一幅活画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周敦颐对荷花的赞美。荷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其污染,这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媚。难道我们不应该如此吗?

诗《莲花》

朝旭粉莲美似仙,

晚曛碧叶形如盘。

淤泥不染出菡萏,

君子化身乃玉莲。

苔花的精神作文800字【四】

清早,我去公园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花坛边跑去。

原来是花坛里的玫瑰花有很多种颜色:白的如雪,红的像火,黄的似金,粉红的如霞……我选了一朵最可爱的紫红色的玫瑰花。

回到家里,我将它们插在有水的'瓶子里,坐在桌前仔细观察玫瑰花。玫瑰花的茎笔直笔直,有笔杆那么粗,边上还带着几根小刺。深绿色的叶子是橄榄形,又软又薄,边缘成锯齿状,脉是叉状脉。它还是一朵未开放的花骨朵儿,含苞欲放的它如同娇羞妩媚的少女,笑脸含春,美丽极了。

第二天一早,它长得很快,两天里,就可以长出两三朵花来了。每一朵玫瑰花添上四五片绿油油的叶子它长得很艳丽,红彤彤的花瓣给人一种高兴的感觉,即使你有天大的烦恼也会抛到九霄云外似的。

玫瑰是蔷薇科植物,它的祖先是月季花,后来和蔷薇交杂,就成了现在的玫瑰,虽然玫瑰带着刺,但我还是一样我喜欢娇艳宜人,芬芳四溢的玫瑰。

苔花的精神作文800字【五】

牡丹国色天香,世人皆爱之;落梅纷纷如雪,世人皆伤之;芙蕖亭亭净植,世人皆咏之。阳光朗照之下,是一片花团锦簇,奇葩争芳,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我偏想说那灰暗一隅中几乎渺不可寻的一小株——苔花。

看它在那阳光不及处坚强绽放——我们无法选择生长的地方,却可以选择生长的姿态。贤者屈子,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志洁行廉;名臣曾国藩,恪守修身十三条,纵出身平凡亦终成三不朽。形是神色枯槁、粗服乱头,魂却是铁骨铮铮、胸中浩然,只要内心足够坚强,再贫瘠的土壤也可作助力鲲鹏扶摇直上的那万里长风。

生活的信念不在外界的雨露阳光,而是内心向上的渴望。苔花纵如米粒般渺小,那份与牡丹比肩的巨大梦想,却成为了它生命中比太阳更为炽烈的光源。项羽以一介草莽之身直指帝王,“彼可取而代之也”,当世人皆笼罩在牡丹花瓣的巨大阴影之下,人所不见处却有苔花拼命生长。那是欲学万人敌的鸿鹄之志,是揭竿而起的少年意气,因之无畏、因之信仰,纵无宫阙也霸王。如果只知依赖外界养分生活,便如温室之花,美的娇嫩易碎。唯有坚守心之所向,才能在阴晴冷暖之中,都只淡然一回望。

如果能如苔花一般,于自身找到生长的动力与勇气,生命便不会低微。正如曼德拉所言:“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虫。”世人鄙夷阿q以虫豸自视摇尾乞怜,不齿石敬瑭奴颜婢膝自称“儿皇帝”,是因为他们自己已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平凡践踏成碎片;而少平少安的奋斗、夏瑜的奉献,却引得后人为他们写下史诗、立碑纪念,这正是以不屈的信念,于平凡中淬炼出的伟大。

苔花活出了自己,因而我想说,它是幸运的。世间之花固然有明艳不可方物者,而其美丽的全部意义,往往也不过作为其它事物的附庸。情人送玫瑰从不欣赏花开的怎样,只体味那一片灼灼中的情意热烈,于是玫瑰成了爱情的化身,但爱情不是玫瑰,它只有尽力开的娇艳讨喜,才算好花。你看那少女层层脂粉之下空洞的脸庞,你看那官僚强笑数年以至面似靴皮,那拼命绽放的模样,难免媚俗。唯有苔花,坚强绽放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自己,而不是取悦他人。

人,生如夏花,都追求绚烂。但当如今,人们皆美的千篇一律时,坚守初心、坚强生长,才最为可贵。或许我们都应在心里种下一朵苔花,在春光旖旎中想起它的寂寞,在置身山巅时想起它的渺小,在生命极近圆满之时仍怀着那份奋力生长的坚强。任花中有牡丹称王,我只想说,苔花无冕自。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