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作文传统文化(年味风俗的作文)

年味作文传统文化(年味风俗的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2-08 08:17:02
年味作文传统文化(年味风俗的作文)

年味作文传统文化【一】

小时候我在老家过年,可以用“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形容!那个时候呀,那时候无处不弥漫着这年味。

我们家每年这个时候,总是贴要去一个“服”“福”在家里贴是要反贴的,因为这表示“福到了”,在外面贴福要正着贴。还有什么窗花啦,对联啦……总是一派喜庆的样子,寓意深厚。

我最怀念也是最喜欢的,自然是老家的湘西火锅。湘西火锅顾名思义就是把许多菜放到一个锅子里煮。当腊肉、腊肠、腊鱼等等以及一些配菜在一起炒的时候,这些味道就会融合在一起,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味道也美极了。

更重要的是,每当湘西火锅时,我们这一家族的人,就会坐在一张大桌子上,一起享受这山珍海味。其实这湘西火锅中的不同的菜,相当于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的出去打工拼搏的人,而这个锅把这8些菜放在一起蒸,就是我们这些人一起回家团圆。所以它也寓意着团团圆圆,阖家幸福。

讲完吃,我们就来讲一些好玩的。我们老家附近的镇子上有许多商店,大多数都是买鞭炮的,有冲天炮,板炮,花炮……看着我眼花缭乱,选择困难症的我又不知道要买什么了。最终,我还是每个都选了一点。

接着,我们就开始放鞭炮了。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用打火机点燃了第一根花炮。我拿到手上挥来挥去,一条条金色的曲线好像有了生机,在我手上跳着舞呢。一灭了,我又拿着一根,用这根会灭了的残留的火点燃。

觉得无聊了,我们又开始玩新的品种,我开始玩板炮。拿出几个后,我用力往地上一甩,只听见“嘣”的一声,就只剩下一些碎纸,我兴奋极了,开心得像个出生的婴儿。还有最好的就是冲天炮。一点火,几秒钟后,就从盒子里冲出了许多不同颜色的炮。接着就绽放在天空中,像一朵五颜六色的花朵,绚丽多彩。

晚上的时候,我们除了放鞭炮,还有就是和家人聊天,看电视。每年春节,我们都守着春晚来看。

要说鞭炮最多的时候,自然是12点左右。这时就正式快要跨年了,大家都怀着期盼,想有一个好年的开头。这是四面八方的鞭炮声传入我耳朵,以前我觉得很吵,可其实听多了也就习惯了。这似乎是一种热闹,是一种欢庆。“5!4!3!2!1!”伴随着春晚里的倒计时,这一年就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过年了!”。

初一开始,我们又开始贺喜拜年,走亲戚等等。

那几年,是我过过最开心,有味的年。

现在因为我要上课外班,所以没有时间回老家过年,只能在城市过年。虽然没有老家过年的那种感觉,可是——年味依浓……

年味作文传统文化【二】

青春时期的校园生活总是快乐而短暂的,它见证着我们所有的成长。

青春时期的我们各种调皮,各种叛逆,甚至去抱怨当学生的苦恼,抱怨着各种考试,各种作业。但是,当你长大,当你再也回不到过去,回不到那短暂而快乐的青春时,你会觉得,原来青春对我们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青春无疑是我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叛逆的时期的我们总觉得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看全世界都不顺眼。然而,当你难过,觉得这个世界抛弃了你时,总有一群朋友围在你身边,做着各种鬼脸,尽管这都很幼稚,可你却总是被逗笑。

青春很简单,却是每个人最美好的回忆。时间像一指流沙,我们要好好珍惜仅剩的青春,紧紧把握住它,因为它随时会像一把流沙,在你手指间流逝。

青春时间的校园有很多值得留恋的美好回忆。你可曾因看到那个阳光干净的男孩而脸红,你可曾呆在校园对面的一家甜品店,迟迟不肯回家,你可曾因为快要考试,却没有复习好而焦虑,你可曾记得老师们的各种“名言”。

青春易逝,愿每个学生都能好好珍惜。珍惜那原味的青春。

年味作文传统文化【三】

迄今为止,我已经度过了15个春节。随着时间更迭,那股总是令人欢喜的年味儿在逐渐转淡。

很小的时候,新年是十分有意味儿的。家家户户走街串巷,每扇大门背后都掩藏着一片欢声笑语。到晚上吃年夜饭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仿佛是故意要勾人胃口似的,那香气闻起来只觉得通体舒畅,接着就愈发饿了。然而在小孩子眼里,饭可以不吃,鞭炮绝对不能不放。草草扒拉了几口饭之后,就连拉带扯地把大人拉到外面空地上给我们放鞭炮,看着面前的火花四溅,这才尽了兴。这儿是不守岁的,但是因为有很多人在放烟花,那声音同样扰得人不能安眠。所以该打牌的打牌,该看春晚的看春晚,该收压岁钱的收压岁钱,一大堆人挤在一个小屋子里,十分热闹。

但是到了现在,我感觉新年味道大不如从前。

饭桌上,小一辈的都是“低头族”,目光紧紧黏在那掌心大小的发光屏幕上,偶尔要敬酒给老人,这才不情愿地站起身来,手上仍握着手机。所幸,一顿年夜饭里充斥的都是老一辈人的爽朗笑声,时不时谈些陈年旧事,倒也不索然无味。

让我心寒的还在后头。长时间待在上海、过年才得以回来的表妹来我家拜年,我正为自己找到一个玩伴而欢喜,不料她见面第一个动作就是掏出手机,第一句话是问我:“你家的WIFI密码是多少?”没有恶意的一句话,却足以给我当头一棒。

晚上放鞭炮了,也许是觉得自己童心不再,五光十色的火花在夜空中虽十分引人注目,心里却一片木然。最后反而被它散发出的浓烟狠狠呛了一大口。

过年,过年,越过越蔫。

年味作文传统文化【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题记

噼里啪啦嘣!狗年在一阵阵烟花爆竹中缓缓走来,年味在人们的各种活动中悄然而生。

年味——团圆

每至除夕,大街小巷中空无一人,家家户户中灯火通明,家家户户都在吃着香喷喷的团圆饭。这不正是那浓浓的年味吗?亲人们欢聚一堂,彼此诉说着在去年的经历的事,向对方送上新年祝福。不一会儿大家便做起了各自的事情。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天,看着电视那幽默的小品,小孩们便欢欣鼓舞地跑到楼下不时放会儿鞭炮,不时捉会儿迷藏。那洋溢在孩子们红红的脸蛋上的笑脸和家人们欢度一堂的活跃气氛,不正是年味的体现么?待到12点,只见窗外一片璀璨的烟花夺人眼目,为除夕抹上了欢快的色彩,长辈们也向晚辈们送上了新年的红包祝福…这便是年味的“喜”。

年味——祭祖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春节祭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它体现了中国孝顺的传统美德。我与家人在初二一起去看望了离世的外婆,却只见在那条平日里人烟稀少的崎岖的山路上,到处皆是来扫坟、拜祖的人们。看到此景,我心中触动极大。祭祖的人们手握的烛香与人们浓浓的怀念祖人之情,不也正是年味的体现么!我与家人到了外婆的坟前,先是上烛香,后将纸钱小心翼翼的散开,最后每个人都在外婆的坟前跪拜,与外婆谈着家中的事儿,等到烛香燃尽,我们也就载着千愁万绪回家了…这便是年味的“愁”。

年味——拜佛

佛教距今已有2500多年,起源于古印度,是今中国人最多所信奉的宗教。我与家人在大年初五清早赶到了南岳衡山。南岳大庙内的人也是多的让我喘不过气来,在里面最让我崇敬的神佛便是“文曲星”。因为其能够帮助我们学习成绩步步高升,事业有成。进入佛庙,里面的人们都是那样的虔诚的拜佛,我心中为之一震,这对佛教的信仰,不也正是年味的体现吗?我们拿着手中的香,虔诚地在佛教面前跪拜。向神佛祈求着又一年的的愿望,希望神佛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便是年味的“迷”。

新年已经来到,我们唯有不忘初心,负重前行,才能达到那梦想的彼岸!20xx再见,20xx你好!

年味作文传统文化【五】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这首脍炙人口的童谣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伴随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年的步伐越来越近了,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了,年味也在大街小巷里绵延起来——家家户户贴上了对联,真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预备年夜饭的香味也从各家窗子里冒了出来,回乡探亲的人更是数不甚数。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传说,在远古时候,有一个名叫年的怪兽,一到除夕夜便出来祸害生灵,残害万物,百姓们苦不堪言。后来,一个老奶奶为了帮助人们,用鲜艳的红纸和燃烧的爆竹吓走了年。于是,人们便在除夕夜时守岁,放鞭炮。这便是春节的由来。

大年三十是春节里最热闹的一天。这一天,家人团聚,吃团圆饭。鱼,肉,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一年的辛勤劳动所得到的回报都体现在这桌团圆饭上了,寓意劳有所得,也有对过去一年的圆满结束和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许。人们在餐桌上互相给亲人敬酒,祝福,希望对方新的一年健健康康,事事顺心。年味浓的不是餐桌上的大鱼大肉,而是亲人对自己的那一份关心,亲情。

俗话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吃完年夜饭,人们晚上照例看春晚,守岁。待到半夜十二点,便放鞭炮驱赶年兽。小孩子也会玩烟花,同乐乐。年味也就在那转瞬即逝的烟花里。大年三十以后,人们便都会出门探亲,走亲访友,给红包。这即是对亲友的一种关切,也是一种对过去一年的汇报。

有人说“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不是年味淡了,而是我们没有一双发现年味的眼睛。年味说浓也浓,说淡也淡。年味就藏在那一声声的祝福中,躲在灿烂的烟花里,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