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博物馆作文六百字(三年级400字自贡恐龙博物馆作文)

恐龙博物馆作文六百字(三年级400字自贡恐龙博物馆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18 03:41:34
恐龙博物馆作文六百字(三年级400字自贡恐龙博物馆作文)

恐龙博物馆作文六百字【一】

外面的天气灰蒙蒙的,风把树叶吹得沙沙响,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天气。瞧,车站里挤满了等车的人,谁不想早点回到温暖的家中,边吃着热乎乎的饭菜边看电视,那该多悠闲啊!

一位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婴儿在“母子上车处”焦急地等待着汽车。过了一会儿,有四位男士陆陆续续走进车站,而且厚颜无耻地站到了“母子上车处”的位置,把那位中年妇女挤出了队伍。那位妇女无奈地望着这四位男士。只见第一位男士身穿皮大衣,手拿大手机,西裤笔挺,皮鞋噌亮,一看就是富家子弟。第二位男士穿的是棉服警装,若无其事地站在那儿,心想:我是警察,站在这儿,谅你们也不敢把我怎么样。他后面是一位老者,好象是一位退伍军人,他里嘀咕:我是个老将军,带兵打仗几十年,也算是劳苦功高,站在这儿是应该的。最后一个人看样子是个救扶伤的医生,在闭目养神,居然装出看不见的样子,理直气壮地站在那里。难道他们都是文盲,就没有看到标牌上的字吗?

依我看,他们都不是文盲,也许还受过高等教育,只是没有社会公德,太自私。他们无非是想早点上车,抢先坐到位置。他们得到的是位置,而失去的是公德,一个人没有了公德,还能做些什么呢?再回过头来说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也不少。比如,我们小区草坪上原来是绿油油的一片,可近几年,小区里的住户随意践踏草坪,尽管草坪里有 “爱护草坪,人人有责”的标语牌,可许多人仍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最后小草都掉了。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讲文明,树新风,把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美化起来,让假文盲这样的人从我们周围消失。

恐龙博物馆作文六百字【二】

不经意间看到一幅漫画,感触很深。

这是一个寒风凛凛的冬天,在汽车站旁,有四个年轻力壮的青年在排队上车。他们身旁,立着一个用木头做成的牌子,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五个大字:母子上车处。而他们,四个大男人,却心安理得的站在木牌下。此刻,就在他们身旁,有一位身体柔弱的妇女抱着一个还正在“哇哇”啼叫的孩子,站在那里,身体瘦弱的就像一个竹竿,仿佛将要被凶猛的大风吹倒

木头做的牌子在寒风中摇摇摆摆,发出“吱吱”的响声孩子被冻得瑟瑟发抖,人们的心也在跟着颤抖

我茫然了。难道那些人没有一点爱心、不懂得互相谦让吗?难道那些人是文盲吗?如果不是文盲,又怎么会看不见牌子的呢?

他们不是文盲,是假文盲。

他们装作看不见的牌子的模样,若无其事地在排队,为的不就是能早点回家吗!他们是道德中的盲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有类似事情发生,比如:坐车时,看到老人、孕妇装作看不见,自己做在座位上闭目养神;排队时,有些人就随意串队,本来后来的,都串到了第一位;走路时,为了抄进路,从草坪穿过,而草坪上明明有个牌子,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不要随意践踏草坪诸如此类的事件还有很多,像这样没有公德的假文盲也有很多,这些人总是装做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在我们中国,在我们世界再也不会看到“假文盲”!

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只要我们努力,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恐龙博物馆作文六百字【三】

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画过一幅漫画,深刻地揭露了那些没有社会公德,只图自己方便的人。那幅漫画给我以强烈震撼,时时浮现在脑际。

一个寒冷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人们都急着坐车上班,街上人来人往,但谁都不理谁,忙着各自的事情。

一个大腹便便的“绅士”,走到候车处,看到那长龙似的队伍,一愣,随即瞅了瞅“母子上车处”,看到那儿没人,连忙走过去,站在了那块刺眼的牌子下面,过了一会儿,又一个人站在了他身后,又一个,又一个……不一会儿就排了一长串,却把真正的母子——一个瘦弱的妇女和一个稚嫩的孩子,挤在了一边。

你瞧,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人,好像是个绅士,但却第一个站到了这里,对社会公德不屑一顾。站在他身后的那个人,仪表堂堂,还穿着军大衣,手插在兜里,心安理得地站在那里,也许是为了不想看到“母子上车处”这块牌子,他始终闭着眼睛,好像正在闭目养神。第三个个子比较矮的人,戴着眼镜,好像很有学问,却装成一个文盲,对眼前的牌子熟视无睹。他头戴鸭舌帽,身上穿着时髦的衣服,脚穿擦得锃亮的皮鞋。第四个人穿着长外衣,戴着口罩,好像是怕被人认出来似的。而那个妇女,却穿着单薄的衣服,抱着孩子站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这几个身强力壮的男人占据了她们应有的位置。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尊老爱幼,讲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尽好自己应尽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可是再看看这几个人,难道他们真的是文盲吗?难道他们真的没有看到站在一旁,冷得发抖的母子俩吗?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为她们夺回自己应有的位置吗?

看了这幅漫画,我们真的该好好想一想,我们身边的“文盲”是不是太多了?

恐龙博物馆作文六百字【四】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啸刺。户外的人们不由得卷紧了大衣。一位妇女抱着她的儿子。无奈地望着那“母子上车处”的目牌。她并没有走了前去,而是躲在标牌后。因为那“母子上车处”已经站着一个高大而肥胖的青年男子了。对于妇女的到来,她好像没看见似的。这时,又来了一个高大的男人,一看就是一个退休的老战士。突然,妇女怀中的孩子哇哇大哭起来。妇女用求助似的目光望者这个人,可他无动于衷,一双眼睛直溜溜的望着汽车开来的方向。后来又来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干脆把眼睛闭上,当成闭幕养神,接着来了一个带着口罩的人,只露出一双眼睛,使人感到十分冷酷。真令人感到奇怪,“母子上车处”的牌子如此醒目,那么壮汉为什么看不见呢?难道他不认识字吗?不,他们肯定认识字,他们一定是想先上车,先抢一个位子坐罢了,才装成一个个“假文盲”的。

这种“假文盲”的例子数不胜多。就比如在公园中,花坪里种着一些花朵,并立了一个牌子:“请勿摘花”。可有些人却熟视无睹,乱摘花朵,甚至有些人在花坪里跑来跑去。再比如在医院中有“请勿吸烟”的标牌。可是还是有人在抽烟,可他就没有想过其他人的感受。没想过保持医院里的新鲜空气。再这么下去,医院里的病人怎么能够安心养病呢?

如果每一个人都对提示或警告的标志视而不见,甘愿做一个自私自利的假文盲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一个没有道德,没有礼节的世界;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心底无私,有社会公德的人,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的更加美好一些。

恐龙博物馆作文六百字【五】

今天,妈妈带我到车站去等车,在我们的不远处有一个“母子上车处”可奇怪的 是那里站的是四个身强体壮的男人,他们把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挤到了牌子的旁边!

站在第一位的人大概三十多岁,穿着一件大衣,手放在口袋里,一副悠闲的样子。第二个就不同了,可能是看到了“母子上车处”这五个字,有点不好意思,可又不想离开,于是干脆把眼睛闭了起来。第三个人有点矮,耳朵上架了一副眼镜,看样子是个知识份子,可他也对“母子上车处”这五个字视而不见。最后一个人带了一个口罩,似乎是怕被熟人认出来!

站在旁边的这位阿姨望了他们一眼,本想他们会意识到这里不是他们该站的地方,然后离开。

可过了好一会儿,他们还是没有走,眼看车子就要来了,这位阿姨终于忍不住上前对那位叔叔说:“先生,您看看这牌子上写的是什么啊?”“‘母子上车处’怎么了?” 那位先生说到。“哟,原来您认识字啊!那既然你知道这是‘母子上车处’那怎么还站在这儿呢?”“我管它是什么上车处,只要能上车就行!”“您怎么能这样呢?让别人看见了您也好意思啊?”“我就好意思!怎么了?”

见那位阿姨劝不动那位叔叔,我便走上前说了起来:“叔叔,老是教过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要尊老爱幼,您小时候也一定学过吧!”

听了我的话,那位叔叔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了,后面的一位叔叔说道:“是啊!遵守交通规则这个道理连小孩子都懂,我们总不如小孩吧!”说着他和其他的人都先后离开了。

那位抱着孩子的阿姨有站回了自己该站的地方!

一路上我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可能是因为我做了一件好是吧!

恐龙博物馆作文六百字【六】

文盲这一词,我想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它指的就是那些不识字的成年人,“文盲”难道一定是指那些不识字的人吗?《假文盲》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了一些道理。

这个故事发生于一个母子上车处,你会看见使人感到奇怪的男人,他们是不属于“母子”这一行列中的人,可是他们却像泰山一样,不移动自己的位置,把应该站在这里的人抛在了一边,尽管这样,他们还脸不红心不跳的。似乎这样做对他们来说早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看啊!这群队伍中还有老师、军人、医生他们可是最有内涵的人了,难道他们也不认识这5个字吗?他们怎么会那么高高在上,不习惯最平凡的社会道德了吗?他们冷漠的目光中有没有看到躲在一旁的母子?看!母亲怀中的小婴儿哭得多伤心啊!不知他是在为自己的悲遇而哭泣,还是在为这些人的良心感到一丝悲痛。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图中事情也并不少见。

在公共汽车上,你是否会看见一些标牌,上面写着请保持室内卫生,车内禁止吸烟。遇到老幼孕残请让座可是,在公共汽车上我们还会看见,一些男人点燃了自己的香烟,发出了一种难闻的“气味”,有些人仍旧不保持车内的卫生,随地吐痰,更有一种难闻的“气味”。看见那些看到老幼残孕的人不让座的人身上更有一种刺鼻的“气味”,这些难闻的气味如果每个人都有,那么全世界的人都会被“熏”,没有人能在“难闻”的气味中生存,我也不想看见人们被这样的“气味”毒。我希望清香的气息永远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出现在你我之间,让“假文盲”永远消失在世界上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