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芬芳作文抒情片段中学生(留在记忆里的芬芳初中作文)

记忆里的芬芳作文抒情片段中学生(留在记忆里的芬芳初中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16 07:37:25
记忆里的芬芳作文抒情片段中学生(留在记忆里的芬芳初中作文)

记忆里的芬芳作文抒情片段中学生【一】

校园里的记忆有许许多多,快乐的、悲伤的、愤怒的、感动的……一件件一桩桩都那么令我怀恋:

那年,我离开每天吃喝玩乐的幼儿园,又刚刚度过一个无忧无虑的暑假,在妈妈天花乱坠地描绘下,当时幼小的我对于小学生活无限向往无比新鲜,妈妈带我去小学报名的路上我是蹦蹦跳跳、有说有笑、欢快无比。

走进报名处后,负责报名的老师(也就是杨老师,我们一到三年级的班主任)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我看了之后更加欢喜了,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心情像鲜花一样怒放,当报名老师问我姓名时,我竟然因为太过激动兴奋,一下子都忘了自己叫什么,妈妈与老师都被我逗笑了……等开课时,我才恍然大悟:“这就是小学生活!”当我回过味来,沮丧地发现小学里不但没有滑滑梯,没有玩具,没有零食时,下课时老师也不陪我们一起玩,我懊恼无比,按常理说我应该又哭又闹,打也不肯踏进大门半步,但木已成舟,我只能接受现实,乖乖巧巧地上课、认认真真地听讲。

记得有一次,杨老师让我们听写词语,在纸上每人写上自己的名字。当老师批改过,报名字时,老师突然用很奇怪的表情,诧异地叫了声“刘、马、留”三个字,问:这是谁的?聪明的我一下子明白了,我把“骝”写得太分了,于是我十分不好意思地小声说:是我的。全班顿时炸开了锅,笑成了一片……我满脸通红地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同学们,你们也犯过错的,为什么还笑我?当时那个糗就别提了,唉,到现在还有同学叫我这个新“名字”气我也!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件事让我从此改掉了写字不认真的坏习惯。

一年级时的加入少先队仪式。当时是六年级的一位大哥哥帮我系红领巾,结果这位“仁兄”居然不会系红领巾,跟我大眼瞪小眼半天,他随随便便给我系上了,看着其他同学胸前那漂亮的结,低头看看自己的“结”当时我那个恨啊,心里一个劲儿地埋怨那位“仁兄”:没给我正式加入少先队员的第一天留下一个美好的形象,我神圣而光荣的入队仪式啊……就这样毁在他手里,哼!

可是,五年级时,我的“杯具”就来了……轮到我给一年级的新生系红领巾,我慌了,没准备啊、没练习啊、我压根没系过啊、平时都是我亲爱的父母代劳的啊、他们的勤快造成了我的懒惰与笨拙。我、我、……没法求救啊,咋办呢?算了,豁出去了,我心一横胡乱打了个结,总算勉强将红领巾的两个角连接起来了,当我的目光与小朋友那失望的眼神相遇时,仿佛看到几年前的那个刚入队时小小的我,我内疚地不忍再看,尴尬地把目光转移……小朋友,对不起啊!我没能给你一个美好的回忆,我终于理解了那位六年级的大哥哥,对不起啊,老兄,我当时不该在心里暗暗地嘲笑你啊!

校园里的记忆有笑有泪有喜有忧,但不管怎么说,都是我生命里的一段段美好回忆,都是我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永远值得回味。所以,我要珍惜在校园里的每时每刻,记住校园里的点点滴滴,因为时光一去不回头呀!

记忆里的芬芳作文抒情片段中学生【二】

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孩提时的那一份宁静美。早晨起床,揉开睡意朦胧的双眼,趁着缕缕的朝霞,邀上三五伙伴,去村旁的小河里尽情地洗浴嬉戏,一时间笑声,打闹声,搅乱了村庄的宁静。正所谓:晨起洗浴奔走忙,霞光璀璨碎河床,欢声笑语九霄外,端午洗浴人无恙。

如今,那些童年的趣事,早已悄悄地流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端午节的含义,让我思索了很多很多……

端午节我想到了缅怀。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各地都会以不同的习俗来缅怀屈原。其内容主要有:插艾草,佩香囊,绑五线绳,赛龙舟,荡秋千,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爱国诗人屈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却时时激励着我们。此正是:“淡然如菊,浩气冲霄撼乾坤,山河破,乱世风云渡经纶,汨水拍岸泪四溅,江河叹英魂……”

端午节我想到了爱国。“爱国”之情自古有之。在我国特别是汉唐以后,爱国成了民众情感世界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就说屈原吧,“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在世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屈原“瑾瑜比洁,日月争光”的极高评价。他的爱国情怀,个人气节,历久弥新,为国人所景仰和热爱。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激励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勇于探索真理。

端午节我想到了感恩。儿时的端午节,母亲是最操劳的,不仅要为我们准备好吃的东西,还要给我们制作香囊,绑上五线绳祈福。她的操劳,让我逐渐明白了事理,晓得了感恩。所以,我觉得在端午节来临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纪念屈原,还有必要利用这个假期,回家看看辛苦一生的父母,陪他们吃个团圆饭,拉一拉家长里短。有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端午节里回想父母的恩慈,儿女应该成为父母一生辛劳的返息,千万不要等到失去亲情的时候再后悔,到那时则悔之晚矣。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俗话说,人生在世只能走一回。但如何走却值得我们深深思考,或玩物丧志颓废一生,或厉兵秣马放手一搏。在这里,我无权评价他人人生的选择,但需要记住的是,人要活出自己的激情,放射出自己的光彩,去赢取周围的尊重。

在这个缅怀感恩的日子里,我们应该记住民族史上的爱国英雄,记住浓于水的亲情,记住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并将这份情感传承下去,为了自己,为了子孙。同时把情感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拼搏力量,呐喊出民族铿锵的声音。

记忆里的芬芳作文抒情片段中学生【三】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我们相聚在同一个班级,一年之间,有了许多快乐的回忆,一年之后,我们却又必须面对分离。

初三的岁月,有许多美好的回忆,那些相约奋斗的盟友,那些在心中树立的假想敌,哪些大笑大闹的朋友,那些做不完的试卷……每一件,每一桩,都是不同的感受。

曾记否,那条我们会洒下汗水的跑道;曾记否,那个我们大喊“全力以赴”的感恩会;曾记否,那个我们相互协助的校运会;曾记否,那些我们相互拼劲的质检;曾记否,那个体育考后狂欢的午后……

我们有太多美好的记忆,不能一件件说清,那些身影定格在脑海,像一张张相片,拾起一张,便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校园里的记忆,每个学年都有一大娄,我们由青涩都现在的微成熟,褪去了以前稚气的外表,每个人的脸上,或多或少都有了些沉稳的模样。

初三是一个中点站,我们排了一年的队,终于要乘上一辆名为“中考”的车,我们无从得知它将带我们驶向何方,沿途中,我们会看到许多风景,会目睹昔日的战友离开却无能无力,会看到那朝夕相处的同学在中途便下车……车还在驶着,记忆还在继续。

那些如花般绽放的笑容,那些互相打趣的时光,那些一起做过的试卷,那些一起侃谈海贼王的日子,那些沉浸在校运会中的团结……是我们快乐相处的见证。一步步地走来,我们不断长大,不断的磨练自己,每一滴汗水都撒得那么有意义,每一次的失败都让我们更加坚信自己。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临近毕业,那些现在还能笑谈的回忆不知在离别后还有多少人能记得,未来是个不定数,我们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接触到那朵成功的之花的花瓣。亲爱的朋友们,在初三,遇见你们是最美的意外……

记忆里的芬芳作文抒情片段中学生【四】

重新踏上那条熟悉而又陌生的道路,往年的水,往年的树,以及往年的人,都已不复存在。唯有那个地方,依然留在心中。虽然是多年不见,但任然记忆犹新。以前满是泥土的道路,却换上了平坦的公路,有点陌生,也有点激动。穿越在那片树林之中,花草依然茂盛,只是多了一些冷清,走进树林,没有鸟飞的声音,没有野鸡奔跑的身影,更没有了蝉鸣。显得那么的寂静。像是荒山野岭。走进废弃了农舍,周围已被杂丛包围,里面布满了灰尘。不知有多少年没有了人居住,也不知道外面这条公路是为何人所修。一个人漫步在以前的小池边,也已经没有了那些熟悉的脚印。没有了鱼蹦虾闹的'水面,没有了垂钓者的背影,有的只是水草杂生和满塘泥泞。

走过公路,顺这个这条熟悉的泥土路来到以前的老家,这是我住了八年之久的家乡,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这里已经破旧不堪了,这个屋子已经建了几十年之久了,屋顶还是木头做的,只不过四周的墙面用了一些砖头,而且没有水泥,用的是泥土,地上长满了杂草。这里不知道多久没有人居住了,整个村子也不过几户人家。再也没了乡间小道,四处都栽满了棉花。来到了前面的那条池塘,根本已经没有了通往池塘的道路,远远看去池塘已经被水草完全覆盖。不过我想这里的鱼虾还是很多的,我们这里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池塘,有的甚至两到三个,有的人家池塘挖的很大很深,这里的水里的生物都不需要人为的喂养,基本都是“自食其力”,不过有些养青鱼的池塘会每天放些草在里面,听说这种鱼是吃草的,我小时候的确也经常在早上看到一些鱼儿浮出水面来吃这些草,他们的头一伸一钻的,感觉调皮极了。有的鱼儿更加调皮,偶尔会蹦出半米的高空,把围观的人们当做它们的景点。

重新翻出八岁以前的记忆,那时候我是个非常调皮的小孩,相比现在反差极大。也许是每个小孩都贪玩吧,我小时候可是爬树的高手,对了!不能忘记了门后的那颗叫不出名字的大树,这棵比较细的大树伴随了我整整八年之久,我从六岁就开始爬上这棵树,我也不知道六岁的时候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不过这也感谢我的那些亮亮哥。他比我大五岁,我们整天都是形影不离的,他教我爬树,教我爬带有尖刺的铁门(当时只有我外公家那祖坟有这种铁门,还教我跳墙,简直刺激极了。我也记得那些姐姐们,每次和她们一起去掏鸟窝,她们总是不敢爬树,每次都是我爬上那高达十几米的大树,将鸟蛋或者小鸟放进口袋里或者摔在地上。小时候胆子竟然这么大,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胆颤。记得有一次亮亮哥和我比试,看谁敢从高达一两米的小山坡上跳下来。我说你敢我就敢,亮亮哥毕竟比我大,他竟然跳了,当然我也要跳,我纵身一跃......落地姿势是蹲着的,看起来很好,但是我门牙磕掉了。这次的事情我记忆犹新,过了十年,我依然记得很清楚。还有我们经常爬到树上摘下树上的那些果子,然后“各自为战”,相互砸别人,呵呵!现在还真想再和他们玩一玩,不过这次我想应该挑几棵大一点的树,不然就不刺激了。

老家最让我害怕的就是水了,虽然南方人基本都会游泳,但是我一生与水结仇,听我妈妈和外婆说我三岁就掉到水里差点淹,五岁和别人钓龙虾也掉进了水里,幸好朋友的家长用粪勺将我掏了起来。等等好多次,几乎每年一次“水灾”,前年也发生了一次,喝了半缸水才被救起来,所以我现在基本是谈水色变。我因此也不敢在水边游玩了,虽然诗人看见水何澹澹这种景象就很有诗情了,但是我还是挺害怕的。

说道老家,最让我寒心的就是外婆了,外婆今年都是快八十岁的人了,自从04年搬到镇里,外婆机会每天都要回老家收割棉花,往返几十里的路程,还要背着那么种的包袱。哎!只怪但是不懂事,没有给外婆减轻一个负担,现在回想起来都非常愧疚。外婆是去年把腿给摔骨折了,才停止了去老家,这样也好,外婆以后也就不用这么劳累了。但是老家人总是念叨老家那点东西。老婆是个非常勤劳的人,现在虽然腿骨折了,但是每天还是跟平常一样六点就起床了,然后自己做饭,再出去散散步,听听书。虽然上了年纪,但是精神依然不减,唯一就是脸上的皱纹已经覆盖了整个脸蛋,加上皮肤越来越干枯和软化了,我不敢想象外婆还有多久的寿命,但是外婆一声勤俭善良,我相信她一定会长命百岁,子孙满堂的。

顺着我家往前走就到了一片田地,不过现在已经是“草地”了,我记得以前这块地方很大很大,每年春夏都会有牛车来耕种,成群的牛车来来往往,简直壮观极了。我们经常在这里捉青蛙,不过时常看到蛇,小时候一直都不怕蛇,当然现在也不怕。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和朋友钓这青蛙来钓蛇,然后拉上岸来活活打。有时候看见田地里有蛇,我也拿着棍子将蛇打,然后拿起蛇,剥了蛇皮再去钓龙虾。我小时候可是耍棍子的好手,经常和朋友们拿着棍子打架,呵呵!现在回忆起来,我无法想起当初的自己竟然这么顽劣。到了镇上的新家,我也和朋友们制作弓箭,然后射青蛙,我箭法很准的哦,每次都能射穿青蛙的肚皮。然后剥开它的皮,看见它蠕动的身体,再用菜刀将它四分五裂,最后就下锅了。哈!你们是不是觉得很残忍啊,当时还没有这么觉得,不过现在已经知道了。

看了许久的老家,我感概颇多,这些时光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只能在心中翻起记忆的相册,来回忆曾经的点点滴滴。如果我出身在这么一个幸福的农村家庭,早出晚回,平淡的走过这一生,那是多么的幸福啊。现在为了梦想而奔波劳累,强逼着自己适应着不同的环境,这是多么的无奈,但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梦想中的生活。

记忆里的芬芳作文抒情片段中学生【五】

小时候,最爱的便是那间小土屋。

我的家乡并不富有,它默默无闻,不争不抢,似乎与世隔绝。它远离城市的喧嚣,一方净土,哺育一方淳朴乡民。

我极少回家乡,但故乡的回忆却是我一生难忘的芬芳。

与别的村庄不同,之所以说它不同,是因为那一间间的小土屋。

大抵是因为我们住的小村庄并不富裕的原因,没有一家盖的是瓦房,大家都住在小土屋中,虽说简陋,但却带有泥土的幽芬。

与别家不同的是我家的小土屋。

爷爷喜静,以至于他所住的小土屋总有种不可喧嚣的感觉。因着爷爷喜静的性子,即使是我这种大大咧咧的性子在遇着他那喜静的性子,也败下了阵。

听爸爸说,爷爷和奶奶都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奶奶知书达礼,温雅端庄,又喜静,所以,当她嫁过去的时候,两人相敬如宾,倒也处得不错。

往后,每当爷爷在书案上写字时,奶奶便红袖添香。

爷爷很爱奶奶。奶奶爱住在小土屋,于是,爷爷和奶奶一块搬到了这——我的家乡。

犹记得,上次回家时我七岁,奶奶已经去世了三年之久。

当我踏进小土屋时,看见爷爷坐在树下的太妃椅上睡着了,他的身旁放着一本《诗经》。

爷爷说,他和奶奶都爱《诗经》,爱文字中所描绘的苍苍的蒹葭,爱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那时的我,不懂这《诗经》所描绘的意境,不懂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意。但现在的我,虽说不能完全明白,但我能读懂爷爷对奶奶的爱是似海一般深,似天一般广。

爷爷说了许多关于他和奶奶的故事,那时,我年纪小,没有多少是完整的记下来的。但有一件,令我印象最为深刻。

奶奶喜欢李清照,她向往着李清照和赵明诚那神仙眷侣般的生活。爷爷也爱,于是两人时常学着李清照和赵明诚“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我走过小土屋,我就想到爷爷与奶奶的那时悠闲、雅致的生活,不禁心生羡慕之情。

晚上,当我睡在木床上,嗅着土屋的芬芳的泥土香味和爷爷书案上传来的阵阵墨香,将我的思绪慢慢拉远,想到了他们的经历。

这小土屋的芬芳,应是爷爷和奶奶带来的。他们带了过来,传给了我……

记忆里的芬芳作文抒情片段中学生【六】

悦耳的铃声未落,我就背起书包,匆匆走出学校。我低着头,盯着脚下的地面,看着这条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路,不去想今天天空是否蔚蓝,也不关心自家的石榴树是否抽出新芽,心里只是被学业填满,麻木不堪……

打开楼门,随手一关,一切都像往常一样,可我却问到了一种久违了的香气。这味道,不同于娇艳花朵诱人的甜香,也不似人家炉火中跳跃的饭香,我仔细在记忆中寻找,原来是檀香的气味,有淡淡的烟味,还融合了草木灰的味道。

在我的记忆中,这种气息,总是和春节联系在一起。家人把过年看得很重,一定要团圆,不管在天南海北,不管有多远,一定要回家,一定要亲手做一桌年夜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欢乐洋溢在心间。

到除夕这天,全家人早早起床,洒扫庭院,置备年货,贴新的春联,贴“年年有余”的窗花,房间里暖洋洋的,炉火上沸腾的开水吱吱作响,火红的窗花,照的人心都火红了一片。窗外结了一片冰霜,朦朦胧胧的看不清外面的景色,只留下窗上抱着鲤鱼的年娃娃,弯着嘴朝着我笑,我被他感染,也笑,傻呵呵的。

奶奶点上香,我搬一把小板凳儿坐在香炉边,看着香在燃烧,香灰也是直立的。我总不等它折断就把它碰下来玩,细绵绵的,还带着阵阵余温阵阵清香……

此刻,我站在昏暗的楼道里,嗅着记忆里独有的芬芳,泪水已不知何时浸润了眼眶,亲人们为了生活,外出打工,奔波劳累繁忙。他们虽然天天电话里问候叮嘱,但总觉得心里面还是空拉拉的,孤独冷落缠绕着我,我只有把自己埋在功课里。

檀香依然在散发着独有的芳香,我心中的坚冰似乎有点融化了……

记忆里的芬芳作文抒情片段中学生【七】

度过了十几年的荣华岁月,大大小小的事物萦绕着我的一生。在我记忆的深处,总有一碗我永远无法忘记散发着芳香的阳春面。

曾记否?有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撑着一把小花伞,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胡同口。细雨绵绵,使晨光也朦胧在这雨帘中了。透过伞,只能望见她模糊的侧脸。她那微微上扬的嘴角使人陶醉,她那小皮鞋踏着欢乐的雨的鼓点,还哼着童谣。往胡同深处走去。

越来越近了,她也越来越兴奋,像在急切地盼望着什么东西似的。一路上总有几个面摊或早餐店,可她似乎毫不在意,只想去追寻她心中的那一个。终于,她的脚步慢了下来。雨停了,她也停在了一家面摊前。这面摊十分陈旧,做面的工具却洗得锃亮。这是,一位白发苍苍的阿婆笑着从店内走出来,还是如初的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和一双棕色的布鞋。和蔼的笑容是那么熟悉。“妹子,吃面吗?还是来一碗阳春面?”女孩照例点了点头。两人似乎挺熟的。

阿婆的功夫还是一如既往的精炼。戴上手套,先用锅勺舀了几勺水倒入锅中,加热煮沸。又用面网放入一网面,再一边拿了一双筷子搅和,热气腾腾的。不到五分钟,面出锅了。她把面倒入一个瓷碗中。再加入面汤,汤从高处倒下,晶莹丝滑,动作十分娴熟。又背过身去,抓了一把葱花均匀地撒上去。再加入盐、醋、酱油。最后放入花菜、肉屑、豆干、花生米······加入一些油辣椒,一碗阳春面就完成了。她端到女孩面前,女孩三两下就吃完了,色泽亮丽,口感润滑,女孩还舔了舔嘴。刚准备掏钱,阿婆便推了推女孩的手,说这碗面算阿婆请你的吧,以后有什么喜事要来跟阿婆分享分享。挥手道别。

几周后,女孩手拿着一张百分试卷来到面摊。却没有见到阿婆,得知阿婆已经去了另外一个美丽的世界卖阳春面。女孩内心是黯然的,在店前徘徊了很久。之后,再也没去过那个胡同,再也没有见到那位阿婆。

念那芳香的阳春面,更念那位做阳春面的阿婆······

记忆里的芬芳作文抒情片段中学生【八】

记忆中,母亲身上总是带着饭香。小时候的我总喜欢缠着母亲,最爱在母亲做饭的时候,在她边上看着一碗碗美味的饭菜如变魔术般从她手中诞生。母亲盛好了饭闲下来的空隙,我便把头埋进她的臂弯摇来晃去,嗅着那股使人感到无比安心的气味。

那时候的我总是不老实吃饭,几经大人批评,仍是像个小猴一样爬上餐桌,抓起勺子就将饭菜随意往嘴里扒拉,不少汁水流下了嘴角,我便随手一抹,把脸弄得花猫似的。这时母亲会无奈地笑着看我,抽出一张纸巾将我颊上的汁水轻柔地擦去,抬手时有米饭的清香扑在我脸上。

时光匆匆,我已渐渐长大,不再是当年那个抱着母亲手臂的小孩子。我总是戴上耳机,脑海中充斥着各种音乐,将母亲的.唠叨拒之耳外。母亲记挂着我学习劳累,每天变着法儿给我做各种好吃的菜肴。但我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对母亲的关心并不在意。有时在家做作业看书,时间一过发现母亲准备的饭菜早已凉透;有时整天溜出门去,告知母亲不会回家吃饭。我不再如小时依恋那抹芬芳,不就是油烟味嘛,又有什么呢?我这样想着,愈发地隔绝了它。

又一个暑假,好不容易盼来的假期,我乐在其中,再次往耳朵里塞满了富有节奏的音乐。假期第一天,母亲照旧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饭桌上,母亲一个劲地把鱼身上最好的肉都夹到我碗里。不一会儿,我碗里就装满了无刺的鱼肉。我只觉得味道不错,急急忙忙地吃完了饭,就想回房间拿耳机继续听一张没听完的音乐专辑。

然而,就当我打开房门,无意间回首望一眼饭桌之时,我发现母亲正坐在桌旁吃着满是鱼刺的鱼尾。空气中仍混合着米饭和红烧鱼的香气,我看着母亲黑发上的几缕银丝,突然间心头一颤。

我曾一度以为,小孩子才会喜爱母亲准备的饭菜、母亲身上的饭香和母亲给予的关心,随着年龄增长,它们解决不了我遇到的问题,也不再是我渴望得到的东西。

我只觉得,那股米饭气味过于寡淡,满足不了一个青春期少年寻求乐趣的心。但其实,母亲的饭香永远是珍贵的,它也许不如令人垂涎的山珍海味,却永远留存在我的记忆里,同母亲给予的爱一起,陪伴着我成长。

这饭香正是爱的芬芳,它不需要能香飘十里,不需要能宛转万端,它是母亲身上最朴实的气味,正是我最难以忘怀的那一抹芬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