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我和外婆作文(与外婆相伴的时光作文)

记忆中的我和外婆作文(与外婆相伴的时光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26 03:06:51
记忆中的我和外婆作文(与外婆相伴的时光作文)

记忆中的我和外婆作文【一】

在梦中,我发现自己变成了建筑师,把建筑物设计得高低有致,外形大方,整体建筑群美轮美奂。特别是我精心设计的多功能防盗门,你造千万不要小看它,如果外人要进入里面,则要输入不下千位数字的号码,如果输错的话,就会铃声大作,够绝吧。但只要经过指模或语音的识别,门就会应声而开。

之后我又发现自己是一位科学家,我有过许许多多的发明,我发明过一种止药水,它与普通的`止药有很大的不同,我的药加入了很多天然的珍贵药材,有珍珠、人参,还有蜈蚣、蟾蜍素,不仅止,还有解毒作用,中了蛇毒的话,只要在伤口处涂上少许药,立即会药到病除。很多人都说我的药很好用,很神奇。

我曾经从电视上看到有人发明了一种会走动的机器人,它会做很多事,能弯腰、俯仰,对物体进行辨别。但它很臃肿,动作笨拙、迟缓,有点美中不足。我想:如果机器人能像人一样运动自如,外观感觉上也跟人一样该有多好哇!

我想改变这种现状,也搞一个自己发明的机器人。于是,我拿来一本有关“如何发明机器人”的书走向了睡房,细细地看了起来。书中对如何制作机器人有了详尽的说明,图片上的安装也非常具体,看样子制作一个像样的机器人一点也不困难。首先,我按照书本上步骤买齐了所有材料:一块储存资料的电子晶片、一台数码摄像头、几只小马达、零星的电子小元件,电线、充电电池以及制作机器人的皮肤用的硅胶。

我先把机器人的骨架组装好,然后在头颅上装上电子晶片,在眼眶上装上两架酷似眼睛的摄像头,我喜欢洋娃娃,就把头颅塑造成一个小女孩的样子,再给她戴上金黄色的假发,最后在腹腔位置上装上马达、电池,在肚脐位置装上屏蔽线插头,再给它的肢体装上硅胶就大功告成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给它穿上一套花裙子,一个足可以假乱真的机器人就完成了。我给它输入一系列动作及种指令,它能按照我的说话去完成各种动作:唱歌、跳舞,当我学习累了的时候还会帮我抄作业,为我省却不想抄生字的烦恼。我想,这下我可以不再怕写生字了,一切都有它代劳,而我则可以安枕无忧,不必为完不成作业而烦恼。

正当我高兴时,听到有人在叫我。一觉醒来,才发现这是一场梦。“懒猪,起床了,太阳晒屁股了!”原来是妈妈准备好了早餐,正催我起床呢?

记忆中的我和外婆作文【二】

儿时春节,家乡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要贴春联。记忆中最浓郁的年味,就是小学时街上手写春联时飘着的墨香味儿。

春节前两三天,街口现场就摆起了专门写春联的大方桌,一摞摞红红的春联纸和黑黑的几大瓶浓墨。写春联的都是街坊信得过的,有文学修养和书法根基的“大腕”邻居。写春联不仅分文不收,还可以根据来人的需求、身份和年龄,挑选相应的春联书写。有的是套用古老流传的春联,有的是书写者现场独创。因为外婆当时是街道居委会主任,身高刚好高过大方桌一个多头的我,便跟在她身后忙前忙后地“协助”,帮忙拉着写春联的纸张,或者将写好的春联挪到旁边晾干。看着邻居挥动毛笔,一个个字、一副副春联在腕底流泻而出,墨香扑面而来。

春节贴春联也最难忘,爸爸会端来家里的长条凳,在门两边刷上浆糊。先将春联隔空虚拟地放在要贴的位置,让我和哥哥姐姐站在两米开外,肉眼判断春联是否放正了。那时,老爸一改往日的严肃,态度特别好,特别“听从”我们的指挥。“左边再高点”,“右边再低点”……最后在我们老小齐上阵的努力下,红红的春联端正牢固地贴在了大门两边。而吃罢年三十的团年饭,到每家门前看春联和捡鞭炮,基本是年三十下午的全部内容。大年初一,跟着大人串门拜年时,也最爱读每家每户的春联,常和外公一起你上联我下联的朗读,还能学到不少知识。那闻着墨香的年味,现在想起来,心里都甜滋滋的。

记忆中的我和外婆作文【三】

年味,似乎总是和童年靠得很近很近。

童年的家,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住着我的奶奶、二奶奶、大伯、叔叔们等九家人。九家人围成一个圆,青灰色的瓦一片连着一片,组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进入腊月,院子里热闹起来,母亲和婶婶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厨房、井台、灶炉间,她们或是炒花生、瓜子;或是穿针引线为我们几个小毛头做衣服和鞋子;或是揉面、蒸馒头;或是制作着各自拿手的年糕、风味小吃……

衣服做得最好的是三婶,她是个天生的裁缝,做的衣服又挺括又合体,所以直到除夕夜,她都在飞针走线。

母亲会做一种很好吃的点心,叫散子。母亲和父亲一起把配好的水、面、糖等均匀地揉和在一起,面揉好、饧好后,母亲切下一小块,用刀划一下,把中间划出一条条的缝,散开,再弄另外一小块面,两块面合在一起拧一下,一个散子就制作好了。锅里的油热后,母亲把散子放进锅里,一会儿那拧着的小面片,就在锅里变成了金黄色,中间划的小缝经油一炸也裂开了,就像一把小扇子。等母亲捞出,我就迫不及待地拿一根送进嘴里:甜甜的、酥脆酥脆的,真香!面全部做完后,母亲吩咐我挨家挨户给送去,听着别人的称赞,我替母亲谦虚地应承着,心里美美的。

过了腊月二十,爷爷去赶年集,买回来红红的春联、彩色的福禄寿禧,还有鞭炮、糖果。奶奶把鞭炮分给那些男孩子,给他们不太多的糖果;分给女孩子很多糖果,如果想要鞭炮她也会分给几个。我们得了“便宜”,一溜烟地跑到街上找伙伴们炫耀、嬉戏,满足而幸福。

除夕夜,我们九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浓浓的亲情伴着欢声笑语,热热闹闹庆祝普天团圆。

除夕的钟声敲响新年的时候,我们晚辈一起给长辈们磕头拜年,欣喜地接过长辈们递过来的红包装在口袋里,还不时地摸啊摸,怕它会飞走……

年味,渗透其中的是浓浓的爱,这爱回味悠长,每次想起,都让心里升腾起别样的温情。

“欢乐欢乐中国年,欢欢喜喜过大年……”你看,每个人的脸上都透着喜气,街道边已挂起红火的灯笼,我们和年靠得很近很近,呼吸间,年的香味飘进了心里……

记忆中的我和外婆作文【四】

小时候最盼望的过年环节是“发钱”。不过可惜发的钱多数要上缴,妈妈的说辞总是不一样。最早说他们要给对方的小孩压岁钱,只有不用“回给”钱的才是我的;后来又说,钱会帮我攒着,还是我的,至于攒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以用就完全不知道了。后来反应过来了,只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才是属于自己的!这个时间段一般发生在大年三十到初二之前,必须不能错过!爷爷很大方,从我有记忆时已是一张崭新的50元了,后来渐渐“涨”到1张大团结,2张大团结,包里揣了钱就马上上街各种暗爽,上了街又各种舍不得动,最后还是买烟花,买大头菜,买平时妈妈总也不给买的小玩意。最好笑的是,小时候对钱没概念。一次,一位阿姨给了一张20元,因为只有薄薄的一张,便忍不住大哭了起来,谁都劝不住,最后大姨为我换成了20张一元钱,手里厚厚的一摞,才终于高兴了。

过年时,小孩不像大人那样忙,每天就做一件事情:各种玩。那时,卖鞭炮的摊子热闹得很:有冲天炮、旋转炮、刺花炮、摔炮、礼花炮、黑蜘蛛炮,还有大炸雷……女孩喜欢买比较安全的摔炮和刺花炮,男孩喜欢二踢脚,以及五颜六色的礼花炮……到了夜晚,整个天空灯火通明,闪耀着五彩的礼花……

那时的除夕夜,特别是零点前后,电视里的春晚即使开着最大音量也完全听不清楚,因为到处都是隆隆作响的鞭炮声。“从小就听长辈讲放爆竹驱逐‘年’兽的老故事。如果停了鞭炮声,会很不习惯地觉得没有了年味。”

记忆中的我和外婆作文【五】

我赶到外婆家,只见外婆躺在病床上,额角上多贴添了几丝皱纹,脸色苍白,眼神也差了许多,说话很吃力,说一句话就有三个疙瘩的地方。她见我来了,露出了欣喜的眼神。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外婆吗?这就是我那身体硬朗的外婆吗?这就是从前让我生活的开开心心的外婆吗?面对病魔外婆丝毫显得没有办法。泪水含糊了我的眼睛,我轻轻地握住外婆的手叫了一声:“外婆!” 妈妈告诉我说:“外婆得了心脏病,病情已非常严重得到了急时的治疗,但得慢慢的观察,才能好过来``````。”我洗耳恭听,默默地想着,要为外婆做点什么事呢?于是我为外婆讲讲笑话。(你怎样讲笑话的,重点描写!当外婆露出第一丝笑容时,我的心不知道有多么开心。

祝愿外婆早日康复,战胜病魔,取得胜利。

记忆中的我和外婆作文【六】

??忆中的军训

记得在入学的时候,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准军训。在人们看来军训是艰苦的,其实,还有纪律严明,这也练就了我们钢铁一般的意志。

太阳公公照耀着大地,地上像火烧似的,热浪滚滚。教室内的凉爽与室外的气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哨声响了起来,听见响声后,我们立刻到了操场,当然,也有人爱偷懒,心里盘算着,能多拖延几分钟是几分钟。可是当那些人去后,教练那严厉的.眼神立刻让他吓得“尿裤子”。

站好队后,教官就开始了“魔鬼训练”“今天,从基本动作开始练起。”教官铿锵有力地对我们说。“首先练习立正。”教官说道,“脚要叉开,呈45度角。”说罢,教官便作出了这个动作,“哇,好标准啊!我们在心里默默称赞着。教官让我们好好睁大眼睛看看,以免做错。我们看完后,教官问:“都会做了吗?”我们全都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于是,教官脸上闪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但刹那间,严肃又占满了脸上所有的表情。“现在来做一遍啊!”顿时,几十张脸变得不安起来,生怕出错。果然,教官发出口令后,有许多同学做错了,又被老师批评了一顿。经过“立正”带来的“惨痛经历”后,大家似乎更加努力了。

我们再一次来到熟悉的场地,继续着可怕的训练。教官走过来就说:“今天练习转体。”我们还不知其中的可怕之处,仍嬉皮笑脸的。“你们看我怎么做的。”那严厉的声音又在耳畔响起。只见教官身体一转,脚迅速靠拢,一点瑕疵都没有。我们又练习了数十次,教官便开始喊口令,让我们自己做。这次又有几名同学被挑了出来,被迫进行单独训练。临走前,他们脸上又摆满了伤心,可又很无奈。过了一会,他们回来了,再做了几次,终于没有任何毛病,方才结束这一训练。

骄阳仍然不停歇地烘烤着,地上,早已可以烤熟鸡蛋了。教官见此状,便下令:“现在休息。”顿时,同学们欢呼雀跃,身体立刻充满能量,立刻奔向阴凉的地方。有的找着小学同伴,聊着初中的新事;有的则摊在地上,与大地深情拥抱;有的去做体育运动,与体育器材激烈“碰撞”。不久,那令人不可抗拒的哨声再次响起,同学们又不得不去站队继续练习。如今,那军训早已成为了回忆,一段艰苦的回忆,同时它也是“美好”的回忆;使我们遵守纪律,拥有顽强意志力的一段回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