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陶渊明作文(有关陶渊明的高中作文)

写给陶渊明作文(有关陶渊明的高中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18 08:02:37
写给陶渊明作文(有关陶渊明的高中作文)

写给陶渊明作文【一】

敬爱的陶渊明:

您好!

如能有幸远离喧嚣的尘世,在大千世界中寻觅一方容纳自己的闲静生活之地,我愿静下心灵,赏花飞花谢,观云卷云舒,如您一样,自在就好。

读到您的诗,我的思绪总能向您飞去,感您所感,悟您所悟。

在人群里逆流而上,您是坚定而勇敢的。我希望我能同您一样,永远坚定而勇敢的。我希望我能同您一样,永远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不违心做事,永远不变成自己年少时最厌恶的那一类人,无愧于心。

在田园中悠闲自在,您一定是快乐的吧。我希望我能和您一样,抬头看童话般的蓝天,数眨着眼的星星,邂逅充满惊喜的夜空。低头戏纷飞的蝴蝶,接飘零的落叶,摆弄随意生长的野花。让一点点缤纷填满生活的空隙,即使一个人饮酒,也有万物作陪。

在平常中遇见熟悉的故知。于你我而言,都是一次意外的小惊喜。不经意的转眸,不远处的大山仿佛是旧时相识,久违的感觉也是一种温暖,我俩就这样静静地站着,悄声吐露着重逢的惊喜。在每一点一滴的惊喜中发现中不易察觉的美好。

只有把心化为平静的一潭湖水,才能让风儿和石子激荡起美丽的涟漪。

我想如您一样,总能自由惬意地享受生活。拥有一颗宁静的心,在浮乱的世界里好好生活。

一位您忠诚的朗读者:林欣逾

20xx年12月8日

写给陶渊明作文【二】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

我是21世纪新的一名学生,距您所生活的晋朝有1600多年。您和您的那个时代早已成为历史,但您的大名和诗文却流传至今、大放异彩。

拜读了您的《桃花源记》之后,被你文中描绘的风景如画、美丽和平的世外桃源所深深吸引。现代的人包括我也特别向往那种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丰衣足食、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与您所生活的时代相比,21世纪是一个现代化的时代。我们住几十层高的楼房,乘电梯上下。电梯就是用电作为动力的梯子。说到“电”,这是近代社会最了不起的发明。有点类似如打雷时的闪电,能量无穷,人们想办法把它保存起来,为人类服务。现代生活离不开电灯(晚上照明、电话(顺风耳、千里传音、电视(通过它可以了解世界、电脑(就是我现在给您写信的工具而不是纸笔、电车(比马车力气大无数倍的车……对了,“电”就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元素和特征,是无数工具的力量来源。我们出行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可以自由地在天上飞、在水里游、在地上跑,可以一两个人,也可以上万人一起,这一切都不是鸟、鱼、马,而是现代化。现代人最远已经登上过月亮,就是您那个时代就已经挂在天上的月亮。

现代人很会享受,平日里闲着时,喝一喝茶,跳一跳舞,唱一唱歌。但我们小孩子就没有那么快乐了,每个人都得背个沉甸甸的书包上学校读书,大人告诉我们不读书,就不能掌握现代化和创造现代化。而且我们现代人也不像桃花源人那么热情好客,人与人之间很难信任忠诚,大人告诫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不过,现代人已经意识到这样做的严重性,正在努力改变现状。比如离桃花源二三百里、您知道的城市——长沙,现在正在进行“构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的活动,提倡市民诚实守信、善待他人。如果能够做到,那神州大地处处不是桃源却胜似桃源了。

今后,我要学习您更多的诗文,了解您和您所在的时代。

愿我们成为跨越时空的朋友!

写信人:

日期:

写给陶渊明作文【三】

尊敬的五柳先生:

从没有想到过会给您写信。晚生与您相隔一千六百余年,既不能,更无才为赋。然读先生之诗文,觉与君感怀相通,情之所至,不可不表,故写此一信。

君之《桃花源记》一直是历代读书人所熟知的名。其文语言精练而不落俗套,文中的寓意和境界更是为人所称道。说起这文章,就使我依稀联想起四五岁时,我的外公就曾经给我讲过这个故事。当时谈不上深究领悟,心中却感到伤感和神秘,似乎朦朦胧胧明白了一点什么。此后十年,始终没有忘记这个故事和它所带给我的萦绕于怀的莫名情愫。

小学时在父亲的督促下,我半懂不懂地背下了《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和几首《归园田居》,对先生的和遭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今再读这些诗文看到的不仅是您精彩的文笔、飘逸的风格,更看到了您无奈与洒脱纠缠、落寞和不羁并存的心境。您看似洒脱的感慨背后,是一颗失意且失望的心。“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既是归于田园的欢快,更是对于苦苦挣扎在尘世之中的悲叹;“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样的句子也只能出于先生这样看透了尘嚣,阅尽了冷暖的真隐士之手。我喜欢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温情,喜欢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风骨,喜欢您“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不羁。您因为官场的黑暗,所以“不为五斗米折腰”,兴高采烈地“舟遥遥而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也不过是为了忘怀心头的失落和悲愤吧!能心境旷达,宠辱皆忘地潇洒一生固然自在,但在那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您又能在哪里找到真正的桃花源呢?我喜欢您的平和与大度,却又看出您不愿提及的心酸与悲苦;我陶醉于您笔下的山水田园,却无法忘记您要逃避的黑暗。一个文人,在面对人情世故的官场、动荡不安的社会时,到底是应该守住良知和人格,艰难地在其中苦苦挣扎,为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做一点事,还是应该丢掉乌纱帽,不问国事,不劳案牍,在山水之中发一些感慨——谁都无法做出最合理的价值判断。毕竟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谁都有权利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寄情于山水是无可厚非的,乐于安天命也是无可指责的。我只想冒昧地问一句,您就真能“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吗?

能与您讨论,实属荣幸,若有唐突之处,望能见谅!

写给陶渊明作文【四】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

从我读了您的《桃花源记》,您营造了一个世人心驰神往的世外桃源,那平坦开阔的土地、炊烟袅袅的房屋、宁静的小径、勤劳的人民,好一派田园风光!

我想,作为一名诗人,您是与众不同的,您的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着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进入您的诗词歌赋,从此,田园诗派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成为了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人们通过您的诗歌,进入了人间仙境,流连忘返,您拥有画家那敏锐的观察力,把乡间那怡然的氛围融入字里行间,您是大自然的使者,向人们描绘春暖花开,树影婆娑,泉水叮咚。

在我印象中,您的文字透露着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热爱,我很敬佩您辞官的豁达,放弃荣华富贵,甘当田间的一位隐士,“晨光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样的淡泊是世人无法比拟的。东晋末年,硝烟四起,民不聊生,我理解您对朝廷的不满,也理解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原则与不屈。您毅然离开,可曾想过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之中,苟政猛于虎,试问,一个堂堂男子汉怎能“躲成小楼成一统”,“两耳不闻天下事”呢?您选择归隐是因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但这只是消极地逃避罢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为何不选择学习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襟呢?虽然不一定上战场冲锋陷阵,但您可以用手中的笔与权贵斗争,把百姓民生上书给天子,您内心也有过纠结与矛盾,但您还是没有勇气面对现实,躲进了田园,只留给后世世外桃源的梦境与理想。

您是一代文豪,大笔一挥,写下流传千古的名,您是不慕繁华的五柳先生,离开朝廷在乡间度过余生。您心中一定有遗憾,不能看见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我坚信,后人从您的为人与作品还是学到了许多,您将是文坛一尊不朽的丰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