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不能贪心的作文(描写人贪心的作文)

有关人不能贪心的作文(描写人贪心的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9-13 03:53:02
有关人不能贪心的作文(描写人贪心的作文)

有关人不能贪心的作文【一】

有一天,狗王国贴出了一张告示,上面写着:“国王宣布,每个狗市民都可以去中央广场

小狗汤姆一看到告示,就飞快地奔向中央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汤姆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挤到了最前面,还推倒了旁边的几只狗。大家都皱着眉头,齐齐望向汤姆。汤姆却视而不见,一下叼起最大的骨头,心想:“我要是再抢一根,就能饱餐一顿了。”他正准备伸出一只脚,偷偷地把另一根骨头拨过来。这时,眼尖的卫兵发现了,怒气冲冲地喊道:“每个狗市民只能拿一根骨头,你赶紧走吧!”小狗汤姆只好闷闷不乐地离开了。

在回去的.路上,汤姆遇到了一只冲他“汪汪”大叫的黑狗。这只黑狗流着口水,双眼地盯着他嘴里的骨头。小狗汤姆发现不妙,立马向河边跑去。

小狗汤姆一溜烟儿地跑到了桥上,转头发现那只黑狗没追上来,终于缓了一口气。他慢悠悠地走在桥上,走着走着,忽然看见桥下也有一只叼着骨头的狗,而且那只狗的骨头好像比他的还大。汤姆想:“如果我把那只狗的骨头抢过来,我就能享用两根骨头了。”

于是,汤姆紧紧跟着那只狗,准备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扑过去。时机一到,小狗汤姆就停下了脚步。他眼珠子骨碌一转,想用叫声吓一吓对方。没想到,刚张开嘴巴,骨头就“扑通”一声掉到河里去了。霎时,桥下的那只狗也不见了。汤姆恍然大悟:“原来,那不是真正的狗,而是我的倒影啊!我真是太傻了,我的骨头啊!呜呜呜……我不该贪心的!”

从此以后,小狗汤姆再也不敢这么贪心了。

有关人不能贪心的作文【二】

有一个渔夫贪图省事,织的网只有一张桌子那么大。他出海一天也没有捕到一条鱼,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邻居对他说:“你织的网太小了,哪里能捕到鱼,还是把网织得大一点再出海捕鱼吧。”

渔夫听了邻居的话,就认真地在家织网。几天下来,把网织得和邻居的网一样大。渔夫带着他的大网出海捕鱼,一天下来,就捕到了很多鱼。他唱着歌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渔夫想,看来,捕鱼多少的关键是网的`大小,如果我把网织得更大,那捕到的鱼一定还要多。渔夫不再出海捕鱼,一天接一天在家织网。几天后,他把原来就很大的网又扩大了好几倍。巨网织好后,渔夫就带着它出海捕鱼去了。他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把巨网撒入大海。渔夫想,这一网收起来,鱼一定可以装满一船,想着想着,他乐得笑出了声。

渔夫准备收网了,一拉网,觉得好沉好沉,拉了半天也拉不上来。网中确实有许多鱼,鱼儿拼命地向大海深处游去,把渔夫的小船也拉得翻了身。渔夫这才知道,网并非是越大越好,贪得无厌,往往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有关人不能贪心的作文【三】

约翰和巴巴拉是班克斯家的一对双胞胎。他们刚出生不久,可是他们却能听懂玛丽阿姨的.话,更为神奇的是,他们还能听懂太阳、椋鸟说的话。他们懂得如何与大人们不认识的“朋友”相处,他们懂得如何取悦大人们,他们懂得雨滴的话语……他们懂得很多很多。可是椋鸟告诉他们,当他们长大后就会丧失这些能力,遗忘这一切。可是约翰和巴巴拉都认为他们绝对不会忘记。事实上,每个小孩小时候都有这些能力,可是不管多自信,每个人(除了玛丽阿姨外)在学习了大人们教的语言后都会遗忘,可是玛丽阿姨从未忘记过,她始终拥有这项能力,不管在哪里,她都始终记得这种语言。

这个故事看似荒谬、无趣,实则蕴含深刻的哲理。作者借约翰、巴巴拉来反衬玛丽阿姨的神奇。孩子们的“特异功能”毕竟是虚构出来的,但是这种“特异功能”可以代表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人一旦生活在了新的环境中、上升到了更高层次中,就不免忘本。世间像玛丽阿姨这样看轻身份地位、金钱名利的人又有多少呢?

陈胜也可算得上是帝王了,从年轻时就有远见卓识的他,自然与众不同。“苟富贵,无相忘!”这是他对着田地许下的誓言。然而,在他做了王之后,却因太过看重权力而处了当年的旧友。之后众叛亲离,只做了六个月的帝王,便结束了他的生命。

莫说古人,就是今日,又有几人能做到呢?现实生活中,因为追逐名利、贪慕富贵而不择手段、落井下石的人还少吗?因为得一小官就六亲不认、收受贿赂的人还少吗?因为家庭背景好就嚣张跋扈、挥金如土的人还少吗?在他们看来,也许自己什么都不缺;可在我看来,他们失去了一样最为重要的东西——人之根本。所谓人之根本,就是父母含辛茹苦抚养你长大的那份亲情,就是朋友与你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那份友谊,就是结发之人与你共同撑起一个家庭的那份真爱……这些,你都忘记了吗?如果没有忘记父母教会你走路后的那份喜悦,你怎能看着二老在老房子里粗茶淡饭、自己却住豪宅食山珍?如果没有忘记朋友在你失意时给你的鼓励眼神,你怎能登上高位后就对其不予理睬?如果没有忘记糟糠之妻在昏暗灯光下为你缝补衣服的辛劳,你怎能在午夜之后还花天酒地夜不归宿呢?你真的,没有忘记吗?你真的,不会忘记吗?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生活中的玛丽阿姨”,时时记着人性中最真、最善、最美之物。因为,人不能忘本啊!

有关人不能贪心的作文【四】

有一次,狐狸在鸡舍门上撬开了一条缝,它使劲地钻了进去,猛地逮住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公鸡,这是它最爱吃的东西,它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狐狸是明智的,它知道,如果自己吃得大腹便便,就难以从门缝钻出去,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想到这,狐狸决定只吃半只鸡,这样就没有什么危险了。不一会儿,狐狸将半只鸡吃进了肚子。它停住了嘴。可是,望着剩下的那半只肥鸡,狐狸实在不甘心,鸡真是太香了。于是,它对自己说,还是再吃几口吧,反正多吃几口也无关紧要。

几口肥肉下了肚,狐狸准备原路返回。此时,外面有了响声,狐狸心想,肯定是鸡的主人出来察看,等一会儿再出去吧。

时间静静地流淌,外面没有了响声。狐狸觉得此时安全了,它准备逃走。可是,它刚到鸡舍的门缝旁便停住了,它思忖,这只鸡就差一点就吃完了,丢下了太可惜了,吃完再想办法出去吧。于是,狐狸三下五除二便把最后一部分鸡肉给吃光了。

狐狸打算离开。当它再次来到门缝旁时,发现自己出不去了。它费了很大的力气,还是无济于事。

它害怕了,狠狠地打了自己几个嘴巴。心里说,就怪这张贪吃的嘴,现在面临着生命危险,这可如何是好。狐狸如热锅上的蚂蚁,但是无计可施。

天亮了。狐狸悄悄待在鸡舍里,尽量避免被鸡的主人发现。鸡的主人没有发现鸡舍中的异常情况,他像往常一样打开了鸡舍的门。狐狸发现逃生的机会来了,于是猛地向外面窜了出去,头也不回地逃跑了。

回到洞穴以后,狐狸惊魂未定。它想,假如鸡的主人发现自己待在鸡舍里,那自己肯定就没命了。这次逃脱,可以说是侥幸,侥幸是靠不住的。它警告自己,要汲取这次教训,再也不能拿性命开玩笑了。

有一天,狐狸又进了那家鸡舍。办法与上次相同,狐狸又逮住了一只肥鸡。狐狸告诫自己,千万不要犯上次的错误。它开始吃鸡,很快它就吃掉了鸡的一半。它知道,这是它安全的界限,超过了这个界限,它还会像上次一样被困在鸡舍里。那么就会有性命之虞。但是,剩下的半只鸡对它吸引力实在太大了,弄得它十分痛苦。想想看,让狐狸放弃它爱吃的鸡,那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呀。

狐狸决定守在这半只鸡旁,寻找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过了许久,狐狸感觉自己的肚子小了许多。它想,也许先吃掉的半只鸡已经被消化。于是,它决定每吃一口便到鸡舍的门缝旁试一试,待觉得出去没有问题,便吃下一口。试了许多次,狐狸都能平安地出去。后来,狐狸觉得这样下去是过于胆小了,也许吃了整只鸡也不会出问题。于是,它放开了肚皮,把剩下的鸡肉全都吃光了。

当它打算离开的'时候,它发现自己像上次一样,又出不去了。它又如上次一样,狠狠地打了自己几个嘴巴,心里说,又是贪吃惹的祸。也许,这次不会像上次那样幸运了。上次鸡舍的主人发现有鸡被偷吃,一定会有所防范的。它心急如焚,但什么办法也没有,只能等待命运的安排了。

太阳从山边露出了头,农人打开了鸡舍的门。狐狸心想,逃跑的机会又来了。于是,它迫不及待地向外面窜了出去。可是,它一下子落入了鸡主人准备好的袋子里。鸡主人狠狠地将袋子摔在了地上,狐狸感到五脏六腑都被摔碎了,但是它强忍着疼痛,一动也不动,以此来迷惑农人。农人发现狐狸不动了,以为它了。于是,从袋子中将它抓了出来,放在了地上。狐狸心中一阵狂喜,它猛地跃起身来,又一次逃脱了。

从此以后,狐狸许多天都没有去农人家的鸡舍偷鸡。

有一天,狐狸实在馋得不行了,它决定再到那家鸡舍偷鸡吃。它在临走时,对自己约法三章。因为它知道,自己侥幸逃脱了两次,如果第三次被困在鸡舍里,也许就没命了。狐狸很熟练地进了那家鸡舍,如愿以偿地逮住一只肥鸡。可是,不论狐狸如何警告自己,它却又犯了与以前一样的错误。

有道是:事不过三。这次狐狸并没有延续它的好运气,它落入了鸡主人的手中,并被剥了皮。

鸡主人瞧着狐狸的皮,自言自语地说:“贪心不除,再聪明的大脑也是无用的。”

有关人不能贪心的作文【五】

晚上要开家长会,下课后我急忙来到教室,却只有班长一人,其他同学早已踪影全无了。而9班的同学们正在认真地打扫教室,他们说晚上家长来,不能让家长失了颜面。回到本班教室,眼前一片狼藉:有的同学书桌上书本散乱地堆放着;有的书桌里塞满了杂物,还有许多小食品的包装袋;有的地面上踩涂得漆黑一团,有的撒满了垃圾。我没有让班长去打扫,只是来回踱着,看着,想着,等着家长的到来。

家长会开始了,我说,今天很是对不起,让大家坐在这样脏的教室里,孩子们没有打扫就急着回家了,本来可以把教室打扫干净来迎接尊敬的家长们,但是今天我想请各位家长亲身感受一下孩子们只在半天中的行为,从而来共同探讨一下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对面教室是正式考进来的学生,他们已经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每个人的书桌都是干净的,他们认为这是给家长争荣誉,此时此地他们想到了自己的父母的荣誉;我们班的同学下课却急匆匆的回家了,他们只想到自己饿了。我想一个孩子是否有爱心便从今天的行为上表现了出来。

大家看这是我们班学习委员的座位,她的座位就像她平日的学习工作一样整洁利落;有的很脏很乱,只是半天的时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36393739间、只是两尺见方,又是自己学习的地方却是如此境况,今天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那么面对繁重的学习,面对一番事业,面对漫长的人生哪,他们又该如何!“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啊!

一次平常的家长会,让我想了很多很多。虽然只是平常的现象,但是却反应了学生们态度、情感、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缺失。

教育是培养人的`行为活动,育人首先面对的是人,然后才是学生;教育学生首先是让他们做人、做好人、做一个有知识的人。以人为本应该是一个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但是我们现在把教育的基本宗旨“以人为本”变成了“以分数为本”。为考试而进行的教育(不,是为考试而进行训练,这里根本没有人的存在),全然忽视了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

家长们为了学生的学习早早地张开惺忪的睡眼叫起孩子,准备好三餐,端上饭,加好菜,帮孩子背好书包,目送着孩子出门,帮孩子叠好被子,收拾好孩子的屋子,为孩子洗好衣服,然后上班,为生计奔忙……不辞辛劳的父母给孩子准备好了一切,只要孩子能够好好学习。

可是,孩子能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吗?不会的,因为他除了学习之外什么也不曾做过,或者很少做过。没有辛劳的体验又如何知道辛劳!

可是,孩子能够理解父母的爱吗?更是不会的,因为他从没有以实际行为爱过。没有爱的行为又怎能明白什么是爱!又怎能理解爱!

这样的生活习惯之后,他们真的成了少爷、公主。在他们的意识中,已经把父母的付出看成应该的,把自己的索取视为合理,甚至不顺心时还要发一通少爷、公主脾气,因为父母的付出太多,因为父母的爱太过分!这不是爱,而是用辛劳的汗水浇灌着享乐的懒惰,而是用热得发烫的心滋养着自私的冷漠。试想,如此的懒惰何以能勤奋?这般的冷漠又何来学习动力?至于其他的我就更不敢奢望了。

让学生们拿起笤帚扫去他们思想中享乐的懒惰吧!

让学生们把肮脏的衣服扔进洗衣机里洗去满是污垢的自私的情感吧!

让学生们回到自己的房间,叠好自己的被子,就像叠好自己放纵的心情;整理好自己的书桌好似担起一份责任!

让学生们走进厨房为父母盛上一碗饭吧,如同端着一份纯净的爱爱心;给父母拿来一双筷子吧,如同奉上一种诚谨的孝敬!

那么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呢,是不是也有“家长”之嫌!

人性是生命根本,知识是生命枝叶。教学既需要知识教育,同样更需要关注对学生内在行为习惯、精神品质的培育。

“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使人们在经济发展中,角逐利益时不受理性、良心、正义和道德的限制,而沦为经济动物;缺乏人文精神的生活,使得人们的精神上无家可归。”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