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课的认识和看法写一篇作文(上网课的感受跟正常上课不同作文)

上网课的认识和看法写一篇作文(上网课的感受跟正常上课不同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6-17 08:37:48
上网课的认识和看法写一篇作文(上网课的感受跟正常上课不同作文)

上网课的认识和看法写一篇作文【一】

1、觉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2、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3、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腹中的策略。

4、你要以乐观的态度看待这个世界,你会发现世界是如此得美好!

5、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在一生中能干出一番不同寻常的大事,就比没有远大理想的可怜虫,有着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6、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7、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

8、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9、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成功。

10、我们缺少的不是机会,而是在机会面前将自己重新归零的勇气。

上网课的认识和看法写一篇作文【二】

她学习很认真,也很好学。

她常常中午来我家喊我,有时我还在吃饭,我就搬来一大堆玩具:“这是大熊猫、这是芭比娃娃、这是小鸭子、这是小白兔、这是布娃娃”我一一介绍着。可她看都没看一眼,就是走到我跟前问“你的书柜在哪儿?”“在那边。”我支支吾吾地说(因为那时,我正在吃饭)。于是,她就拿了几本书坐在沙发上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等我吃完饭叫她去上学时,才放下书本。

她不但好学,而且助人为乐。

记得有一次,天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这时便是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粗大的雨点,侵斜而下,打在教室的玻璃窗上叭叭直响,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雨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水花。雨水沿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雨点首先变成哒哒哒、随后变成沙沙沙、最后变成哗哗哗。

放学的时候,同学们有的披着雨衣,有的打着雨伞陆陆续续走了。只有我站在教室门前,我紧贴着门框,望着同学们远去的身影,多盼望雨快停啊!这时,陈诺言边撑开雨伞,边说。我们俩紧靠在一起,一边走,一边说着悄悄话,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一年了,但我至今难以忘怀。

我想应该向她学习,同学们,你们呢?

上网课的认识和看法写一篇作文【三】

我国核心期刊研究工作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时至目前,已有七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从统计意义上讲,无论是哪一种核心期刊,无疑都是相应的机构根据多项评价期刊的指标(总被引频次、他引率、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综合评价总分等)经过一定的审核程序,至少是时下认为最合理的筛选办 法评定出的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高水准的刊物。这种评价结果,不仅仅是为图书情报部门精选订购期刊、为学者导读提供有效的文献检索工具,而且还为评价期刊甚至 该期刊中的论文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近些年来,在学术界,核心期刊已被“神话”,职称评定、基金项目的申报与完成、津贴分配、科技人员年度考核、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点申报等, 都离不开核心期刊的参与,都以在科技期刊中特别是在核心期刊中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考核评定的重要依据,而考核评定自然关系着广大知识分子的切身利益。因 此,正确认识核心期刊,合理利用核心期刊,有效遏制核心期刊功能异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可以避免产生矛盾和后患,提高社会和谐指数。

“核心期刊”的起源与概念

1、起源

“核心期刊”这一概念起源于英国。20世纪30年代,英国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 (Samuel·Clement·Bradford,1878—1948年)发现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发现某时期某学科1/3的专业论文刊登在3、2﹪的 专业期刊上,他指出:“对于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登载相关论文数量减少的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分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含有论文数量与之相 等的几个区,这时核心区域和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呈1:a:a2……(质优反平方律)的关系”,便提出了核心区期刊的概念,并以“润滑”为主体,提出了计算 核心区和其他区域的方法。在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在70年 代,SCI的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通过作者的'引用行为发现,期刊的分布也有一个比较集中的核心区域,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文献出现在1、5﹪ 的期刊中,证明了文献集中的规律等,这些研究都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应”。后来,人们将核心区期刊称之为核心期刊。

2、概念

核心期刊的定义: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数量较多,文摘率、引文率、影响因子、他引量等相对较高,水平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能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能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最富有价值的那些期刊。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好的、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虽然核心期刊起源于文献集中规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心期刊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学术质量的概念,而不仅仅是相对统计数量的概念,其原因是评 选核心期刊时,考虑到所评期刊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被引量、被索量、影响因子等这些能够反映期刊质量的指标。由于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 透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之一就是一个学科的论文可以发表在非本学科的期刊上,或一个学科的期刊可以刊发非本学科的论文。因此,核心期 刊是关于某一学科文献的核心期刊,而绝不是关于某一学科期刊的核心期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核心期刊的定义及内涵也会随之而再有所变化。

“核心期刊”的分类与比较

1、分类

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化事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迅猛发展,期刊品种大量增加,期刊价格不断增长。相对,图书经费就显得严重不足,各大图书 馆、科研院校几乎都面临着怎样精选期刊,用手中可支配的较少的购刊经费购得较多的、服务群体最满意的刊物的问题,都为订购哪些期刊杂志而困惑,这自然地形 成对期刊评定的热潮,大势所趋,应建立期刊评价体系。198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 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该数据库的统计结果编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科学技术 部编制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该数据库的统计结果被科技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广泛应用。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问世。随 后,陆续诞生了其他的期刊评价体系。目前,我国有七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分别是:

⑴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问世);

⑵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4年问世);

⑶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87年问世);

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2004年问世);

⑸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4年问世);

⑺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

这些期刊评价结果有如下主要特点:

①研制者以文献人员为主,还聘请了相关专家作为顾问;②根据一个或几个期刊数据库,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期刊的多项指标进行了综合统计分 析;③计量指标主要是:期刊的论文总量、被摘量、被引量、基金论文比及与这些量相关的被摘率、影响因子、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④表明评价结果只供 大家在相关工作中“参考”,不可作为“标准”使用。

对现有期刊进行评选分类,是提高期刊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虽然在评选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各编辑部对基金资助论文的优惠导致“基金资 助”在论文投稿时的乱搭车,无论基金项目与该论文有没有关系,只要在论文首页下方写上“基金项目:……”这句话,便可享受到优惠,而这直接影响所属 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影响期刊评比结果;再如:有些核心期刊在稿约中明确规定参考文献必须列举n条以上,这也有些勉强,因为作者在其论文后面附注 参考文献应实事求是,引用别人的观点、结论等来支撑自己的论文,既省时又省力,还可以节约篇幅,就应表明,这也算是对原作者的一种尊重和感谢,再说还可以 避免“抄袭”的嫌疑。引用的参考文献越多,越能显示作者博览内容和知识积累的程度之广,能显示作者在拟稿时的认真劲儿,这些自然对提高论文质量有好处。可 作为编辑部,如果在稿约中硬性规定参考文献的篇数,就难免“凑数”、文风浮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也会直接影响期刊评比结果。但是瑕不掩瑜,核心期刊的评价 研究工作还得继续坚持下去,逐步克服遴选工作中的不足,使得遴选工作越来越趋于公平公正,规范合理。

有学者认为:核心期刊中的论文并不是篇篇精彩。我们不能说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只能说凡事要看主流,核心期刊中的论文质量普遍高,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2、比较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在中国理论上排行第一。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学科范畴主要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它是中国最早使用“核心期刊”这个术语来划分期刊的参考工具书,在中国学术界影响力最大。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查询系统,用于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在多年的期刊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它采用我国目前年度收文量最大的引 文数据库和其他大型文献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源,主要涉及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历史等学科领域,评选出的期刊涵盖了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使用 率和学术水平均居前列的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8]。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 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 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供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根据国际通行的文献计量学所提供的有关数据,并结合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的实际,组织有关专家成立有权威的评委会,对刊物的方向、学术水平、编校质量、出版印刷质量等重要指标作出全面评价和鉴定的成果。

“核心期刊”的时效与认定

虽然无论哪个核心期刊评选机构,都是根据筛选核心期刊时前几年的资料统计出各参评期刊达标(评价指标)情况来评选核心期刊的,但是,有效时间 却是从评选机构公布评选结果的日期为“核心期刊有效期”起始日,以下次评选结果公布之前一日为终止日,或者从评选机构公布评选结果的文件中所明确指出的有 效期为依据。这其中虽然有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成分,不是很科学,但也能被人们所接受。北京大学图书馆率先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 称《总览》),没有明确指出“有效期”,但是《总览》每四年更新一次,至今已有六个版本,评价指标也陆续增加,最初只有3个指标:被索量、被摘量、被引 量;2012年第六版是根据9个指标: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共9个评 价指标评选出来的。因此,《总览》核心期刊有效期为四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上明确显示有效期,开始时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 一次评定三年有效,收录证书上明确显示有效期;后来实行两年动态管理:每两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两年有效;从2011年起,每年都评,但有效期仍是 两年。比如,2008年版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上明确显示:“有效期至:2010年12月”;2010年版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上明 确显示:“有效期至:2012年12月”。

根据中信所说明:“2011年最新一期《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有效期两年。所以,2010年评上的核心期刊仍在有效期内,不会出现在2011年 评选出的这一期。2010年加上2011年的才是目前最全面的核心期刊”。因此,某些管理人员单纯以2011版为准认定某期刊是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错 误的。比如,《价值工程》2008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0年再次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落选,那么《价值工程》作为“中国科技核心期 刊”的有效期应截止到2012年12月,任何与此相违背的都认为是错误的。再说了,2012年度《价值工程》杂志各期封面上都保留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字样,封底印有《价值工程》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收录证书,其左下角显示有效期至:2012年12月。如果在2012年,《价值工程》不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那么中信所就会及时给予修正,可《价值工程》杂志社从未收到过撤销“核心”的文书,事实上,中信所根本就没有发过有关撤销《价值工 程》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文书。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说,在2012年度内,《价值工程》就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此认定也适合于那些在2010 —2012年和《价值工程》有着同样命运的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显示有效期也是两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SCD)来源期刊有效期也是两年。

浙江大学的做法更为人性化。学校在“关于启用2009—2010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目录’的通知”中明确表示:核心 期刊目录(CSCD、CSSCI)定期调整导致新老版本期刊目录的部分期刊增减,研究生在新版本中被删减的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的认定问题按如下办法处 理:⑴研究生能提供投稿时间证明的,在新版本发布以前投稿并发表的学术论文均予认可;⑵不能提供投稿时间证明的,在新版本发布一年以内发表的学术论文,申 请学位论文答辩时仍然有效,逾期不予认可。笔者认为,浙江大学的这两条规定既合情又合理。

“核心期刊”的功能与运用

“核心期刊”的原始功能或者说基本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为图书馆的期刊采购提供参考,馆员可根据核心期刊表来有选择地订购期刊,利用有限的经费,购买最有价值、最大信息量的期刊;二是为读者便捷检索信息提供依据。因为期刊数量众多,读者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挑选、去阅读,核心期刊可供读者 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当今,核心期刊因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望,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公认的在本学科具有权威性的刊物,核心期刊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近10多年来,在学术界,核心期刊可谓“神通广大”,被应用到职称评定、学术水平评价、学术管理和科研管理、人才评价、学位授予、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等 方面,这并不是核心期刊本身有如此大的神力,而是外在因素,行政管理部门包装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一套能得到社会认可的、切实可行的、 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核心期刊不得不在诸多评价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然而,许多单位规定,科研人员、教师以及在读的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必须发表在本单位规定的“核心期刊”上才算数,才给补贴或者报销版面费,还 规定了年终业绩考核所要求完成的篇数;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达不到要求的研究生不能毕业,不给发学位证等等,把核心期刊看得如此之重,应用到如 此大的范围,是当初核心期刊的研究者、评价机构所始料不及的。这种核心期刊的功能异化也引发出诸多的负面效应。

核心期刊的功能被放大、被扭曲,产生不良社会效应,这种现状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希望政府部门能挺身而出,带领学术界、期刊界、科研管理界齐心协力,扭转局面,为广大的知识分子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学术氛围,进一步促使期刊业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上网课的认识和看法写一篇作文【四】

大家好!

你们可能认识或不认识我,因为你们可能是我的亲人、老师、同学,也可能只是一个陌生人,但是你们都曾经伸出温暖的手帮助过我。

我叫刘世杰,有人说我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因为我一生下来,就右脚后翻,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我却认为我是一个幸运儿,因为你们的帮助,时时让我感到温暖。

开出租车的叔叔,您还记得我吗?我永远记得那一天,放学时,下起了大雨,爸爸妈妈都上班了,我只得自己回家,平时走路都艰难的我,走在泥泞的小路上,一走一滑,好几次都差点摔倒,我小心翼翼地走着,刚走过铁路,扑通一声,我摔了个四脚朝天,我想站起来,可是右腿钻心般的疼痛,怎么也站不起来,我的眼泪哗的'一下流出来。这时,一辆出租车吱嘎一声停下来,您从车上下来,把我扶起来,亲切地问:小朋友,你没事吧!我送你回家吧?我听了,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我感激地说:叔叔,我没事,您忙去吧,我自己可以回家。您看了看我的腿,不由分说地搀起着我坐上了车,望着您真诚的眼睛,我心中充满了感动。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你们还记得那一次春游吗?那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春天到了,学校组织大家去淘气猫春游,同学们欢呼雀跃,而我却发了愁,从学校到淘气猫有好几里路,我可从来没走过那么远,爸爸妈妈要上班,没时间送我,爸爸不会让我去的,我伤心地低下了头,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不知什么时候,一双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头,原来是曹老师来到我身边,刘世杰,别伤心,明天你也去。我也去?我惊讶地问。是。我和杨老师商量过了,明天杨老师骑车带你去。真的?太好了!同学们也围上来,刘世杰,我帮你背书包。我给你拿好吃的。望着你们,我感到自己是那

么幸福。

亲爱的爸爸妈妈、懂事的弟弟,还有许多熟悉不熟悉的人们,谢谢你们。十二年来,因为腿不方便,爸爸妈妈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学校接我;因为腿不方便,弟弟从来都让着我,不熟悉的人还以为他是哥哥;因为腿不方便,放学了,同学们争着为我背书包;因为腿不方便,公共汽车上,大家抢着给我让座;因为腿不方便,坐电梯时,一双双手扶着我每当想起这些,我心里都暖暖的。

亲爱的人们,谢谢你们。我常常想:我是幸运的,因为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有你们帮助我。我一定会自强不息,长成一个有用之人。

此致敬礼!

上网课的认识和看法写一篇作文【五】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我的水平并不好,以下内容均由本人根据本人经历所写的,如下文有得罪的`请多多包涵。

最初接触网络

在我小学四年级,我们班的同学大多数都已学会上网,而且同学们都是去网吧上的,刚开始,我并不愿去网吧,因为在我小时的记忆里,去网吧的都是流氓。但是,随着同学们有说有笑的谈起地下城与勇士,穿越火线,QQ飞车等等游戏,我逐渐感觉到我与同学落伍了。于是,我开始给钱请人教我玩(QQ飞车,因为当时同学们都在玩),帮我玩,刚开始,我觉得那些游戏好无聊,也不大会玩,同学们都笑我傻,逐渐的,我勉强熟悉了怎么玩,于是我开始利用早餐钱1快5毛中的一块钱去上网,留着五毛钱胡乱买些东西填肚。

沉迷网络

初一,我从农村转到城市里读了,我以为城市里网吧里未成年人是不能上网的,可是,事实并不如此。

初一,我是自己一人到一些小卖部里的小网吧上的,玩QQ飞车,QQ农场的,沉迷并不深,也还未算沉迷吧。

初二,我逐渐学会了到大网吧去上,并开始学会了旷课,说谎等等我未接触网络之前的“流氓”行为!

总结

不要以为此事与网管无关,是的,我知道我自己的责任,是我自制能力不强,但,现在的湛江社会真的因上网而导致未成年人犯罪正直线上升,难道你敢说你去网吧时很少见未成年人在玩游戏吗?不,你如果说很少见的话,你是捂着良心说的。网管们啊,如果你们不加强打击力度的话,你们的儿子将来被网迷打劫了,打伤了,或者你儿子自己沉迷于网络,你们高兴吗?不过是能多赚几个钱罢了,但这些钱害多少孩子,你们知道吗?你们用的心安吗?

一名沉迷网络的学生

20XX年6月21日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初二:莫XX

上网课的认识和看法写一篇作文【六】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拓宽了学生的求知途径,为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更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网络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个性空间,学生在这里拥有自己平等的权利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互联网在极大地方便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提供不文明服务等严重危害社会的问题,尤其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少数中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进而引发暴力等社会问题; 网上的腐朽文化侵蚀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网上的黄色流毒摧残了中学生的身心。所有这些,令人痛心,令人警醒。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最具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如果在上网时不抵制不良信息,不能够做到文明上网和健康上网,网络就会对在网络环境中成长的这一代学生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一、要认真学习、贯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明上网。

二、互联网做为崇尚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主阵地,学生有责任和义务来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网上舆论氛围。

三、从自身做起,在主观思想上建立一道防线,抵制网络上反动、腐朽、不健康的内容对自己精神上的侵蚀,树立与之斗争

的信念与决心。

四、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技能,提高操作水平,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文明,勇做倡导和维护网络安全的先锋。

五、广大小学生朋友上网要做到“三不”和“三上”,即:不进营业性网吧;不进色情、垃圾网站;不沉迷于网络

游戏;健康上网,把网络作为获取知识的园地;文明上网,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绿色上网,熟悉上网的安全通道。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