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成长作文600字(个人成长600字满分作文)

坚韧成长作文600字(个人成长600字满分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02 04:48:50
坚韧成长作文600字(个人成长600字满分作文)

坚韧成长作文600字【一】

蓦然回首,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我们迎来了17岁的雨季。

光年逝水,不由的回想起了那个慢慢远去的94年——我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诞生了。在不知不觉中,我度过16岁的花季,依稀记得儿时的生活,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也是心底里最可叫人怀念的时光……

我家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清晨起身时,必能闻到一股清鲜、充满泥土芬芳的空气,自然怡人。儿时的我喜欢钓鱼,一竹竿、一条线、一鱼钩,几条刚从泥土里挖出的新鲜蚯蚓,就足以消磨整个下午了。再不然,卷起裤筒,亲自出马,到烂泥巴的田地去,赤手空拳地捉泥鳅。只不过,说实在的,我也够笨的了,捉了几年,就是一条也捉不到。

时间在不停地流逝,生命在不息地运转,我们也学会在流逝与运转里成长,慢慢的也是该上学的年龄了。我和其他人一样,被送进了学堂,开始了学习生涯。从步入幼稚园,到踏入小学;又从小学迈入中学时代,再到以后的大学生活。在这漫长又短暂的几年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当我和那么多同学接触后,我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平凡。但我相信:一颗再微弱的烛光也可以照亮黑暗,一滴再小的水珠也可以折射五光十色的美丽,一株再柔弱的小草也可以唤起春天的希望。我是平凡的,但我也有不能遮住的美丽——我有属于我的符号。

我希望永远也不要失去童年时代的那种快乐、天真与朝气蓬勃。在这漫长的十几个年头中,许多的记忆已随着岁月的侵蚀而悄然而去,惟有成长的足迹——那记录着你的所得所失的足迹,永远不会磨灭。

小时,我会因为捡到一枚硬币而欣喜若狂,理由是因为我终于可以当了一次儿歌中的那位捡到一分钱的小朋友;如今,长大的我也会捡起路上的硬币,理由是——那上面有国徽。那上面有国徽,有我们的民族自尊心。

小时,我会在课堂上因为老师的一个错别字而举手,不到老师“投降”决不罢休;如今,即使老师在黑板上出现了错误,我也不会打断老师的讲课,下课后,再和老师一起讨论。

成长像一杯芳香四溢的茶。入口也许很苦,因为失去了童稚,失去了那份坚持“真理”的勇气,失去了一份“崇拜”的心灵依托。但你随即会发现这茶的醇美、芳香、回味悠长,因为得到的也很多:民族自尊心,恬静而悠长的处事态度,决不盲目理性,也许有点偏执,一颗日臻成熟的“仁爱之心”……

成长记录着痛苦,也镌刻下欢乐,沿着成长的足迹,一步步,我们走向成熟,走向未来。

坚韧成长作文600字【二】

我的成长故事像一个万花筒,承载着我美好的回忆,时间就像一把锋利的剑,把我美好的回忆都放进了万花筒,万花筒里装着许多事,例如我斗过耀武扬威的大公鸡,帮爸爸“理发”,帮妈妈“整理衣服”,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懂事了。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我是家里的小霸王,总觉着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妈妈常做家务,我觉得很容易,常常不以为然,常不做家务,今天妈妈让我做家务,我想,哼,有什么难得,妈妈让我提水,那天刚下完雨,地上全是泥巴,很滑,爸爸给我开了小差说,我帮你提吧,我大摇大摆的说:不用你管,可爸爸跟着我出去了,还没有走几步呢,就摔了一跤,一下子坐在了泥巴坑里,我的背后全是泥巴,我还是大模大样的,又摔了一跤,脸上也有了泥巴,我的脸现在龙飞凤舞,好像整了一个容似的,只有牙是白的,我成了一个泥猴子,了我还是尽力提回了家,开始洗碗喽,一开始还非常顺利,觉得很简单,到后面洗的碗一点儿都不干净,而且越洗越脏。

妈妈说:做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要用心去做,而且做事也很辛苦,不要把任何事看成小事,不以为然,我恍然大悟,向妈妈承认了错误,妈妈开始教我洗碗了,妈妈的话,让我受益匪浅。

这就是我的成长故事,傻傻的我,那件事之后,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也懂事了许多。

坚韧成长作文600字【三】

马上要过新年了,我在这里提前跟您说一声:“新年好!”

你也许不知道,小时侯的我呀,天真无邪。但也闹出过不少笑话,现在想起来,还是记忆忧新。

那时侯我刚学会说话哦,妈妈就告诉我见到熟人要说话。跟妈妈岁数差不多的女人叫“阿姨”,跟奶奶岁数差不多的称“奶奶”……一天,我去了幼儿园。老师们围了过来,都问我称呼他们什么。我睁大了眼睛看,有的叫“阿姨”,有的叫“奶奶”。班主任老师走过来问我管她叫什么,我端详了半天,她比妈妈岁数大,比奶奶年轻,我临时发明了一种称呼:“阿姨”加“奶奶”就是“阿奶”。我一叫“阿奶”,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呵呵,你说好笑不好笑,那时还真傻!到现在,我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的。毕竟那时小嘛!也只会胡乱说一些。

关于我的成长故事呀,还多着呢!等我下次呀,慢慢跟你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