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路为题的作文600字左右(以路为题六百字作文)

以路为题的作文600字左右(以路为题六百字作文)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08-31 02:11:17
以路为题的作文600字左右(以路为题六百字作文)

以路为题的作文600字左右【一】

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一个挑着担子,一个拎着个大包,两人相遇在独木桥上,桥下是万丈深渊,俩人各站一端,都不相让。一个小孩看见了,哈哈大笑说:“你们这两个傻子,不能侧着身子一起过吗?”两人便这样做了。当他们走到桥中央时,互相推了一把,结果可想而知。从中我知道了:退一步海阔天空,人要懂得宽容,要谦让,这样生活才会更美丽。

小时侯,我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小女孩,为一点小利也会大动干戈。有一次,我和好朋友在一块儿谈论最近新买的书,我拿出一本炫耀了起来。那本书正巧是她最喜欢的作家写的,她诚恳地问我借,我有点儿不愿意,那是我刚买的;可回头看了她一副央求的样子,我狠了心说:“好吧!不过不能弄坏、弄脏,否则就要你赔。”过了几个星期,她没还我,我起了疑心,上前问她:“你怎么还没还我那本书?”“我,我不小心丢了。”“什么,丢了?”我顿时火冒三丈,“丢了,不行,你得赔我一本。”过了几天,她买了一本另一版本的还给我,我不要。于是,为了这事,我打算再也不和她说话,我们的友谊就僵在那儿,一直没有“解冻”。直到她转学,另一个朋友才告诉了我:其实她已经在丢失那天去书店找过了,可是已卖完,她怕我不高兴一直没说,后来又去了几次还是没有,只能买另一个版本了。她从来没生过我的气。我的脸一下子红了,我原来那么无情,真是无地自容啊。从那起,生活教会了我宽容。我要用宽广的心胸面对世事。

生活中,出现摩擦、不快、委屈是常有的,我们不能以针尖对麦芒,因为怨恨如一只气球,越吹越大,最后会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面对怨恨,我们要宽容。

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胸。”生活是人生的老师,它教会我在人生多彩曲折的路上宽容面对一切。

以路为题的作文600字左右【二】

阅读完蔡崇达的《皮囊》,让我认识到,人的肉体也就是“皮囊是拿来用来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皮囊的人才能成材”。

文中写道作者的外曾祖母,她每次切菜都很用力,有回生生切断一根手指,家人乱成一团,她却像没事人一样。还有一次,在那看似强悍的皮囊下,她曾白发人送黑发人,在挥别女儿时看见一只从菜刀下逃生,洒着到处乱跳的鸡,她一路小跑出来,抓住它,狠狠地摔在地上,“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这样的文字,无端让人惊心。这样的阿太,让人敬佩又陡生怜悯。

皮囊,无论再坚实,再怎么伪装,终究有朽败的时候。一旦被揭开,里面的人心可能脆弱无助到你不能想象。作者在书中回忆他的父亲,自中风瘫痪后,会突然号陶大哭,会像小孩一样耍赖,发脾气,也会因为绝望而整天跟家人嘀咕,要“抓紧”。真正了之后,他又跑到儿子的梦中,责怪儿子只给他烧小汽车,不烧摩托车,“小汽车我不会开”;跑到老伴的梦中,说他“想骑摩托车去海边逛逛”,要赶快给他。原本带着几许幽默的话,此刻却仿若一枚枚坚硬的钉子,要锲而不舍地楔进读者那柔软的心里去。

作者父亲去世以后,母亲认为他父亲在世有没有还清的债务,就去各种寺庙气球祷告、“通灵”、“请父亲”,表面上是母亲封建迷信,但是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母亲对父亲的一种爱,也是在最迷茫的时候找到了一种心理安慰,显示出在那个时候一种无助的表现,这些细节被作者刻画的淋淋尽致。

评论家李敬泽在这本书的推荐语里说:“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我们也都该给自己一个清醒的时刻,让自己从纷扰的尘世中暂时释放出来,看见忧伤,看见人心。

以路为题的作文600字左右【三】

大山的深处,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路的左边是万丈悬崖,路的右边是连绵高山。野草在路边肆意的生长着,原本就不是很宽的路变得更加狭窄了。

路是连接这个深居大山的小山村与山外的通道,走过这条路就到了镇上。镇子上有商店,有小小的医院,还有这山里山外的一所学校。村子里只有十几户山里人家,有的人已经在村里过了一辈子,也有的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村子。村子里的人家虽然不多,可是孩子却也不少。这些孩子每天清晨都要走过去镇上上学,晚上再回家。路,紧紧联系着村里村外。

一天再一天,村子度了很长时间。路也无数次的被损坏,有时是因为泥石流滑坡,堵塞了小路,有时是人为破坏……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村子里总会有人把路重新修好,有时也会拔一拔路边肆意生长着的野草。

一年又一年,当初村里走着小路到镇上去上学的孩子都已经长大了,他们都走出了大山,走向了繁华的大都市。他们脚下踩的不再是山里野草从生的山路,而是宽阔,平坦的大马路。马路旁边没有悬崖,没有大山,只有高挺入云,清一色的高楼大厦。他们当中有的人成为富甲一方的富翁,有的人一事无成,迷失在了城市的一隅,丢失了自我,沦落为城市的木偶。可是他们脚下的路一样。

成功的富翁走在马路上沉重且有力,而迷失的人走在马路上虚弱而无力。路,成为了他们见得隔阂。

当再次走上那条山路时,他们的脚步都一样的坚定并且稳重,因为这条路通向他们的家。山路得到夫人的捐赠和修葺成了大路,路上不再有绊人的石子,上面覆上了一层厚厚的水泥。路旁也加了许多围栏,围栏后仍是万丈悬崖,但悬崖边上没有了野草。

就这样,路在修护后继续联系着村里村外,更多的人来到了村子里,更多的人也走出了村子,他们都走过了这条路,走过这条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