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作文1200字(生与死作文700字)

生与死作文1200字(生与死作文7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5-10 07:00:03
生与死作文1200字(生与死作文700字)

生与作文1200字【一】

生是一个崭新的生命的降临,是人生与希望的一个起点;是人的一种解脱。眼睛一闭,忘记自己于这世间的恩恩怨怨,洗去自己一生的所有痛苦与错误,未尝不是一种非比寻常的自由!

每当我路经医院时,感触着医院所笼罩的生与的气息,心里阵阵同情与怜悯。在每一天,每一刻,都会有一个新生命降生,都会有一个人终结。如果在生与之间加上一个“惜”字,那生与便会在你的一念间消之殆尽。

生与不是你自己的决择,而是命中注定的一刧。有的人为生而有意义地活于世间;有的人为而辜负了人生对他的厚望,让他得毫无价值。有人曾说:“人啊,生也不好,因为生来只会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也不好,因为只能让你痛失生活中美好的一切,永远都见不到这大千世界的瞬息万变。”是啊,生也不好,也不好,又有什么比生与更好的呢?

人生来就是要努力与付出的,后才会得更加光彩,更加有价值。一个人,如果生前为人们努力付出了,后,他(她)的肉体虽已腐烂,但是他(她)的精神不会,不会腐烂,它将永远存活于世间,永驻于人间。这才是真正的生与。

生与作文1200字【二】

一日不知有多少婴儿要生,一日又不知有多少老人要,生与的不断交替,成就了我们的人类社会,人不可无,所以人一次生命的.机会十分宝贵。古人云:“人必有一,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革命伟人周恩来时,感天地泣鬼神,全市上百万人前来哀悼,为周总理送行。周总理生的光明正大,一心为国,也得轰轰烈烈,感天动地,他的重于泰山。

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岁出山,为先主出谋划策,又为后主辅佐,在五丈原前操劳而,享年53岁。诸葛亮一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鞠躬尽瘁,而后已。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抗战英雄邱少云,烈火上身,却纹丝不动,灾难降临却临危不惧,却不为生命而反叛祖国,得重于泰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对祖国之情是多么的深厚。

比其他们,有的人得连猪狗都不如,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尽向慈禧太后进供谗言,让主张维新的光绪帝活活关在大牢中十年。清朝末年,八国联军纷纷入京抢掠,大清之主咸丰帝,竟不顾众人指责,不顾江山之难,百姓之危,带着戏班几百,宫女上千逃亡热河,最后病在那里。他们生时遭人谴责,时受人唾骂,李莲英最后竟然成了一具无头之尸。他们如鸿毛,得一文不值,他们是千古罪人。

人固有一,也必有一生。生就要生得光明磊落,也要得重于泰山。不可苟生而背叛正义。生与,一对结伴而行的兄弟,将伴随我们,让我们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吧!

生与作文1200字【三】

生命与道义是可以兼得的。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听来豪迈雄壮的成语对后世的影响颇深——舍生取义。可在我看来,活着与坚守道义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拮抗关系。相反的,正是因为我们热爱生命、珍爱生命、拥抱生命,才能创造出如此宏伟并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事实上,生命本身就是一种辉煌博大的道义,生命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存在价值。

生命的道义可融汇世间所有人文道义。试想一下,假如孟子在提出“生与义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一自负之论前就已经为世间各种乱七八糟良莠不齐的道义燃尽生命之火,或者仅是为著出这一宏篇巨论、旷世绝文就献上生命的权杖,最终也只能成一个被世人取笑为只管讲义不顾活的愣头小子。中国古代的\'传教者们,大多有一个弊病。他们自负地以为自己早已参透万物之道,整日狂妄地试图将自己的一切思想架凌于生命之上。他们喜欢对社会指指点点,喜欢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出发、行动。他们将自己这些繁琐忸怩的思想称为道义,认为它们已经超然物外,却从未想过,道义之传,必需生命之存。

有这么一个传说,世间有一种鸟,一生只歌唱一次,就是当它将自己的身体用最长最尖锐的荆棘刺穿之时。那歌声能穿破苍穹让上帝微笑,因为付出了撕开生命的代价。无数人为这一傻鸟传说动容、泪落,认为那濒前的一声悲鸣即是鸟生命价值的体现。然而,鸟的存在仅仅就只是为了那微弱的几声啼鸣么?不会啼鸣或是啼叫声不能令人赏心悦耳的鸟就是毫无意义的么?鸟就真的不能有除被人类重视以外的理想了么?生命赋予了万事万物生机与力量,再由这些力量衍生出分枝,形成系统与文明。不为何而生,生就是生,生即价值,不需要人类再绞尽脑汁地为它寻求所谓的存在意义,大自然宽宏博爱,你真的不必再去斤斤计较。

道义是因生命的蓬勃而显得光彩斑斓,你若是还想在生命与道义之间画上小于符号,牺牲这世间唯一属于你的力量去满足你泛滥成灾的,甚至贪婪到妄图让神与你说话,嗨,脑子坏掉了吧!

生与作文1200字【四】

生与,向来是人们常讨论的问题。古人云:“生亦大矣。”所以便不得不谈之。

有的人,一生下来,似乎便是为非作歹的。为何为非作歹?原因很简单。为了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享尽荣华富贵。荣华富贵是很多人所想的!可就是有些人,把它看得太重了点!这些人,大都是愚昧的。

但凡大彻大悟之人,绝不会如此,在他们看来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

李太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是啊!人生易老,何必过于追求权财?就算你得权得势,富可敌国,权倾朝野,日子又能有几何?最多不过百年罢了,终究是“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又何必苦苦求之?

当然,“生是也,亦是也。”这绝非我的本意。生无所求,必憾!做“活人”,一生碌碌无为是不可取的。我们不但要活着,而且要活得长久,活出精彩。正所谓“一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古往今来,多少名垂青史,万人景仰的人,大多穷困潦倒,绝非大富大贵之人。而那些贪得无厌的权贵们,要么是遗臭万年,要么在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就那么几颗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烁。

著名诗人藏克家的一首诗中说得好:“有的人他活着,他已经了;有的人了,但他还活着”为什么呢?这在他的另几句诗里便可找到答案……说白了,这就是所谓的“永生”吧!道理很清楚,你是想象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清”,还是象和申为荣华富贵而不择手段?想要得到“永生”,就得为后人留下点什么,而不是只懂得“索取”。

是的,有一双眼睛,时刻在盯着我们,就像我们盯着古人一样,这就是“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杜牧对秦之灭亡发出感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秦人不正是为巩固其霸业,而施以暴政,终为后人所唾弃吗?

寓形宇内复几时,若无所为枉此生!抛开荣华富贵,唤醒内心深处的最原始的本质,把一生过得轰轰烈烈吧!等到那个时候,你便清楚地明白“生亦何欢,亦何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