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国味作文800字范文(我爱中国古代音乐作文800字)

音乐中国味作文800字范文(我爱中国古代音乐作文800字)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3-11-03 00:56:56
音乐中国味作文800字范文(我爱中国古代音乐作文800字)

音乐中国味作文800字范文【一】

不知从何时起,家乡那浓郁的甜蜜,已经紧抓住我的味蕾,融入我的液里。我的家乡是鱼米之乡,一个坐落在洞庭湖南岸。家乡盛产糯米,而当地人最喜欢吃糯米丸子。那软糯浓香的味道,我永远都忘不了。

每逢家中来客或逢年过节,热情的人们就会奉上自制的糯米丸子。刚盛上来的糯米丸子,圆圆滑滑,香气扑鼻,就像一个个刚哺乳完的小娃娃躺在摇篮里,惹人生怜,舍不得下口。外面很多饭店酒楼也有糯米丸子出现,虽然外表馋人,但味道却不正宗,和家里做的不能比。

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一家三口驱车回老家,往车窗外望去,只见一片一片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如同金黄的波浪在翻滚。行驶过新修好的水泥路,我们便到了家,只见地坪上都是黄灿灿的,走近一看,原来是无数饱满的小糯谷,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黄灿灿的光。这时,外公笑呵呵地迎出来:“回来得正好,正要做糯米丸子呢。栋栋,来跟外公一起做吧 !”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同外公走进蒸房。

外公端起一簸箕糯谷娴熟地摆动着,一会儿向上扬,一会儿左右晃,尘粒和谷壳从簸箕缝里簌簌地掉出来。接着外公将清理好的糯谷全倒入机器,之后他手拉着摇杆,使糯谷在机器里翻动。终于,糯谷打好了,成了一粒粒糯米。我抓起一把来,还有些温热。去除了外壳的糯米,白胖胖的,圆鼓鼓的,带着些淡淡的清香。外公把糯米淘洗之后,倒入一个大锅里,加水,生火,再盖上盖子,等糯米蒸熟。

不久,锅里冒出了一缕缕白烟,糯米蒸好了。打开盖子,一阵浓郁的糯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我帮外公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里,接着就开始捣糯米了。捣糯米的工具有木槌、粗木棒或竹棒。老家满山都是竹子,竹棒自然是少不了的工具。用竹棒捣糯米,还能使糯米带点竹子的清香。于是,外公和爸爸一人拿一根竹棒在石臼里来回捣动着。看着他们一脸轻快的样子,我也想去尝试。谁知刚拿起那又粗又重的竹棒,我就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再想左右捣动时,却被糯米粘住了竹棒,难以动弹。真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啊。

终于,糯米捣好了,成了一整块又大又软的糯米团。我们把糯米团放在桌子上,用手把糯米捏成一个个丸子,再把捏好的糯米丸子放入烧热的油锅中,于是,此起彼伏的“嗞拉”声不断响起。过一会儿,把糯米丸子捞上来,将调好的糖油浇在丸子上,糖油顺着勺柄流下,糯米丸子渐渐地裹上了一层金黄的外衣。再撒上些许芝麻,用来提香。忙活了很久,糯米丸子终于做好了。

我们把劳动成果摆在桌子上。用自己的巧手和汗水做成的糖油丸子,一口咬下去,糖油瞬间爆绽而出,在嘴里翻滚。浓醇的糯香夹杂着些许竹子和芝麻淡淡的清香,我的味蕾立刻得到了满足。一天的辛劳化作了舌尖上的甜蜜。

外公曾经说过,这做人呐,也要像这糯米丸子一样,受得了风吹日晒和千锤百炼,还要有一颗“柔软的心”,能包容所有的磕磕碰碰。人家瞧中的,不是你那金灿灿的外表,而是入口的一刹那,那打心底里甜蜜的味道。

家乡的糯米丸子,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音乐中国味作文800字范文【二】

我不甘,更大声地吼道:“海……”那喑哑的残句被拍成了絮絮白沫,转瞬被灭了踪迹。如同我心中执着的那一缕梦,一同变得飘忽不定了。最后,只听得我喃喃自语:“海……”蓦地,一声低沉而有力的声音缓慢而悠长地涌上心头:“海……海……”我听见那声音久久徘徊于天地而不绝。回身,只见他随意地倚在一块礁石旁,发丝不羁地于风中拂动,发梢被浪花微微濡湿,几缕贴在颊边,称得一双明眸愈加深邃,似眼前的大海。不知怎地,我与他渐渐熟识起来,与这素不相识的人诉说了我的苦闷。那海浪不尽地翻涌着,我愈加迷惘与不安,无论我多少次努力地尝试,那球拍与球之间单薄而无力地碰撞与眼前无尽的暮色,一如往日。

曾经一次次地于别人的嘲笑声中坚强站起,曾经一次次地跌倒于球场,曾经一次次地于暗夜里偷偷拭去眼角的晶莹,曾经一次次地于无人的球场中挥汗如雨。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迟疑,更使那一缕本薄如蝉翼的梦想似乎顷时就将崩裂。我开口,声音在海风里颤抖:“你知道,海的那边是什么吗?”那浪涛咆哮怒吼着,遮天蔽日,似乎永远也无法跨越。他忽然一勾唇角,双眸似暗夜里的`星辰:“我不知道。”我的心顿时坠入谷底。“但我知道,只要越过它就可以变强。”我无意识地将手紧握成拳,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脑中轰鸣着他们漠然的面孔与冷冷的嘲讽。我不是没有挣扎过,只是如同大海里的浮木,瞬时间就被拍得灰飞烟灭。忽然,橘子的清香于唇齿间逸散,酸甜味儿刺疼了我的每一根神经。尔后,才有了依稀的甜味儿。只见他手中捧着一个橘子,缓缓起唇:“梦想如同这个橘子。起初是酸涩的苦楚,渐渐便有了沁甜的味儿。

无论风吹雨打,这澄明的黄色永不褪去,甚至愈发绚烂了,不是吗?”不知为何,这明亮的颜色灼得我落下泪来。我从来不曾放弃的是我的梦想,无论它是如何饱受嘲笑与奚落,如论他们如何漠然,无论他们说什么,我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手中的橘子缄默而坚定地遥望着海的那边的尽头的地平线……我重新拾起球拍,依然一次次地于别人的嘲笑声中坚强站起,依然一次次地于球场跌倒,依然于暗夜里偷偷拭去眼角的晶莹,依然一次次地于无人的球场中挥汗如雨。只是,与四下无人之时,默默于背包里拾起一片橘子放入口中。思绪渐收,面前的大海平静而宽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海的那一边缓缓升起一轮红日,似一个橘子,那样夺目而绚丽的梦想,我大喊:“大海……”

音乐中国味作文800字范文【三】

烧饼,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在炉子里烧成的饼。但是,我家乡的饼在宁波市很少见的。

每当我在放寒假回老家的时候,奶奶总要准备一桌的好菜,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缙云烧饼了。

烧饼的做法十分简单。首先,端出面粉,加水,使劲搓,使面粉变成固体状态,然后,用面棒或手揉成条状,做烧饼的步骤就已经完成一半了,再用刀把面粉切成一块块条状,再压成圆形饼状,烧饼的外形就完成了。最后,把自己喜欢的馅塞进饼里,并把饼贴在炉子的璧上,静待十多分钟,就可以吃了。刚做好的烧饼,还是热气腾腾的,吃进嘴里,那味道,是不可描述的。

烧饼的吃法很多,可以用千姿百态来形容了,比如说,有些人一定要把烧饼切成好多块,坐在沙发上,慢慢品味;有些人则是狼吐虎咽,见到烧饼就往嘴里塞,还没有尝出味儿,就把一个烧饼吃完了。

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为了争夺一个烧饼,还大打出手,她边打我,边把烧饼往她那边扯,我也不甘示弱,使劲的把烧饼往我这边攥,突然,我一不小心没有站稳,一屁股摔倒在地,手不由自主的松开了,妹妹哪知道我会突然松手,因惯性,也摔了一跤,“啪”烧饼掉到了一个臭水沟里,妈妈见状,把我们都骂了一顿,上楼去,又给我们拿来两个刚烧好的烧饼。我和妹妹各自跑到椅子上,津津有味的吃起来了。

烧饼啊烧饼,每当我想起你,只能在不尽的还念中追寻了……

馅的味道也有许多种,有梅干菜馅,肉馅,葱香馅……我最喜欢葱香馅,一咬,满嘴留香,味道也很好。

音乐中国味作文800字范文【四】

我的家乡在渭南,这里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只是一些粗茶淡饭,但却令人回味!

我小时候在陕化出生,因此最爱的是陕化“旋面”。旋面在下锅之前,像一把干了的煎饼条;下锅之后,它的水分就顿时充满整个面条。煮上大约十分钟,那面变软了,如果是小孩吃,就还要多煮一会。出锅后,先舀一勺辣子,为这份面送上点睛之笔,而那一勺大油更是重中之重,它会让整份面油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最后,那一把韭菜是这份面的极品搭配。上桌后,先不急,来一碗热腾腾的面汤,这下你就可以细细品味地道的陕化“旋面”。

杂粮煎饼,更是我喜爱的美食之一。做煎饼的人动作娴熟,那就像是一门艺。师傅从桶里舀出一勺和好的面,放到煎盘上用刮板一刮,薄薄的一层就形成了,多余的面直接再刮回桶里。在面饼未成熟前撒上一把香菜、一包萝卜咸菜,用刮板刮均匀,顺手一个鸡蛋再打上去,然后翻面,让煎饼两面均匀受热,把生菜也在一旁煎一下,软软的,绿绿的,一看都食欲大增。再把煎好的生菜铺到煎饼上,最后刷上一把秘制酱料,加一大勺辣子,咬一口,那味道难以表达!

家乡的柿子饼,也是曾经让我为之着迷的美食。在柿子成熟后,剥开皮,那金黄色的柿肉便流露出来,大厨们就使出十八般武艺:搓、打、压、捏、炸、抛、揉、煎、翻,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津津有味。最后裹上一层糖霜,放进油锅煎至两面金黄,那香甜的味道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触动着你的味蕾。师傅用牛皮纸包裹好递给你,吃起来外焦里嫩,甜甜糯糯的,值得回味!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乡的味道是独特的,值得我一辈子品尝!

音乐中国味作文800字范文【五】

记忆里的徽州像一幅山水画,在灰与白的交替中氤氲着徽墨的芳香,不需浓色装点,那典雅的韵味便自然而然地从江南的人物、风景中流淌而出。

但对我来说,即使那闻名天下的徽墨香,仍比不上那双布满皱纹与厚茧的手捧上的一碗热腾腾的疙瘩汤。

清淡的.汤水上飘着几根白菜,看着葱圈在滚水里欢快地打着转儿,从一旁熬了许久的又细心撇去油花的老母鸡汤中舀出黄澄澄的一大勺,放进面疙瘩汤里。煮得冒泡后,再把揉好的面团一手团一个扔进锅里。眼见着浮浮沉沉地面团渐渐变硬,甚至粘到一块儿,那香味也渐渐溢出,让当时生着病极没味口的我竟也口水直流。

外婆迷着眼,极小心地将那碗面疙瘩汤端到桌上,用勺子搅搅让它凉得更快些。那香味浓郁得让我胃中的馋虫早已苏醒,眼巴巴地盯着外婆的手。她这才将碗推到我面前来,一边轻声嘱咐道着:“乖娃,小心烫。”喝口汤,唇齿间弥漫的温暖让我陶醉。继而狼吞虎咽地模样让外婆满脸的皱纹溢满浓浓的笑意。无意间抬头的我,此生再难忘怀如此的笑颜。

……

“想吃什么?”周末母亲围着围裙拿着锅铲,“噌噌噌”地跑来问我。此时我正在作业的天地里埋头苦干,“面疙瘩汤”,我随口说道。但我没想到与疙瘩汤再次见面,它竟然变化如此之大。大块大块的疙瘩覆盖了汤面,味道中也失去了鸡汤的那抹亮色,青菜也切得碎碎的,没法在沸水中翩翩起舞。只有那葱圈独自寂寞地打着转儿。失望在心头漾起,但面对母亲那期待的双眼,我挤出一个微笑:“很好吃。”

过新年,因要上各种补习班,又没回成老家,电话里当我对外婆说想吃面疙瘩汤时,老人的声音带些喜意,又有些哽咽,“好,外婆给你做……”

历经沧桑的徽州对我来说不是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而是家乡的代名词。在那,有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弯着腰驼着背,戴着老花眼镜为她的外孙女做着一碗热腾腾的充满爱意的面疙瘩汤。

我那弥漫着温暖气息的家乡啊,何时才能回到你怀中再尝一尝外婆做的面疙瘩汤的味道?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