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机的作文议论文(以手机为话题的议论文题目)

论手机的作文议论文(以手机为话题的议论文题目)

首页叙事更新时间:2024-05-26 03:32:59
论手机的作文议论文(以手机为话题的议论文题目)

论手机的作文议论文【一】

都说科技造福人类,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类似于手机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也在不知不觉中为人类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例如,空调开的时间长了对身体不好,对环境不好,电脑用多了对眼睛不好,对身心不好。因此我认为,被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随身携带的手机有必要去研究它的利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越来越智能化,多样化,人性化,受到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喜爱。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价格也能让大多数家庭所能接受。手机已经不再是有权有势人的“私有财产”。回想90年代初,“大哥大”就像一块大砖头,能配得上它的是和它成正比的重量级人物,它的地位不亚于现在的任何一辆名牌跑车,是所有有权有势的人的重要代表物,谁又能想到,十多年后,手机已是“旧时富人手中机,飞入寻常学生中”。如今的信息发达,中学生们的视野越来越广,开始像成年人一样追求时尚的东西,当下时尚的智能手机成了他们的心上之物,许多家长抓住“天机”以手机作为学业的奖励,或作为节日的礼物送给孩子,这样就造成手机不光在成年人中普遍出现,也在中学生中掀起了一股热潮,中学生玩手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手机的中学生人数也日渐增多,手机的档次也大有水涨船高之势。从最便宜的到价格不菲的能拍照的,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手机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它们的拥有者。

中学生有大量的时间是在学校,特别是在校住宿的学生,有的学生会以用来与父母联系的名义把手机带进学校。那么,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到底是利还是弊呢?答案自然是有利也有弊。

其中利有

1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2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3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4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5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6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7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虽然手机的利有很多,但是它的弊也有不少:

1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调查的两个班中,甲班成绩明显高于乙班,说明手机必会给学业造成大的影响。

2不良信息,玷污心灵。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时尚。

3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4额外增加父母负担。在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是给家长增添了新的负担。

5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本校高20xx届学生中就曾发生利用手机作弊而被惩罚。用手机舞弊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且一条信息可以发给好几个同学,作弊的范围很广。

6影响校园治安。手机是贵重物品,若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会发生偷盗现象。据反映,我校有个别班级出现钱、钱包被盗,手机如果不随身携带,也会被盗。在一些发达国家,学校的管理者比我们更早地遇到了这一问题,手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更为突出,已经引发了中学生的犯罪,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7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机没有关机,突然来电话,影响全体同学听课。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本人初三月考时曾因为前座突然来电话而受影响。

8手机对人有辐射。许多广告只说手机有很多很多先进功能,却从未提对人体伤害。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如果因为手机而对身体伤害,岂不追悔莫及。

从上述观点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弊”还是大于“利’的,不少校方都深知手机对学生的危害,所有学生都知道,学校是不允许带手机的,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偷偷地带,而且声称老师不敢没收他们的手机,原因有

1打着家里路远或家长长期在外地的幌子,轻松地从老师手上骗走已被没收的手机。

2打着“帮派”的名号恐吓知情的同学不告发他们。

3老师惩戒不严厉,看到学生玩手机只是口头教育,或视而不见,“放虎归山”。

4家长听信谎话,包庇错误,硬说只不过是由来联系的,反而指责老师不该把事情说严重了。

我认为这些现象都是十分严重的,应该重视。首先一点要明确,学校和家长都是为了学生好,要互相信任,我们作为学生要明白手机的危害,提倡使用校园公共电话,避免携带手机,如果特殊情况一定要带手机回学校的话,要向老师申请,但上课期间要关闭手机或交由班主任保管。

论手机的作文议论文【二】

走进今天的`中学校园,我们会发现许多中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我们调查了本校的部分学生和老师,据他们了解,每个班里约有10个左右的学生使用手机,有的班级甚至更多。按照一个班60人计,有大约16%左右的中学生使用手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使用手机的学生中,分为固定和临时两类。固定的是家长亲自给孩子买的,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而临时的是当家长在某个时期不用时,拿给孩子用的。小县城如此,大城市又如何呢?据网上资料显示,一个记者在两所中学发放了500份问卷,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作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是:拥有手机的学生达到25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1.7%,其中以高中学生为主。在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比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就连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外籍教师也对此感到惊讶。

那中学生该不该拥有手机呢?对于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利是弊,引起校方和学生家长们的极大关注。

家长:用手机“遥控”孩子行踪。

主张给孩子买手机的家长都表示,买手机的目的一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找到孩子,比如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二是一旦孩子路遇歹人,也能及时用电话报警。我们来听几位家长的声音:一女士声称“现在的手机价格不高,样子又很漂亮,给孩子买一个,联系起来挺方便的,省得一整天都找不到人。”暑假就给17岁的儿子刚买了一部手机。

另一位家长也说“孩子有了手机之后,我们之间的交流多了。以往总好象儿子大了就与妈妈有了代沟,现在,他会时不时地给我们发发短信,聊聊天开开玩笑。家里气氛好多了。”手机实际上是一根“绳”,能“拴”住孩子让做父母的放心。

看来,家长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手机的学生也给家长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刘先生也给今年升入中学的儿子买了个手机。谁知,每当刘先生有事需要马上找到儿子时,手机总是“关机”,怎么着急也联系不上,现在,儿子照样晚回家,理由不是手机没电了就是忘记了开机,反正他能有一百个理由等着你。

一位家长还说,自从给孩子买了手机,孩子干脆不用家里的电话了,常躲着父母用自己的手机对外联系。家长还承认,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方面的内容少,主要用于学生之间发短信、玩游戏,或是登录互联网。

有一些同学对父母这片好心的理解为:“父母动不动就给我打电话,‘监视’我的一举一动,特烦人。”

论手机的作文议论文【三】

众所周知吗,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物,自从时间跨入21世纪以来,它得到了大家广泛的应用,由此可见,手机对当今的我们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我认为,手机对我们而言,有利也有弊。

手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手机使我们的交流通讯更为方便快捷。在古代如果有消息或命令需要传达必须要骑快马,一站一站地跋山涉水,越过万水千山,将消息传达完毕。这中间的诸多不便,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这还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费时费力。而如今手机的问世,使这一切变得十分简单,手指只消按几下按键,数秒之后,我们便可以和千里以外的人交流并传达信息了。一不费时二不费力,就可以和远隔千里的好友说笑交流了。所以,在通讯方面手机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影响。

同时手机对我们生活之余的休闲娱乐也起到良好的影响。手机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们并没有手机,它们只能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乏味单调的生活。闲暇时也只能靠谈一些无关紧要的家常或者枯坐一隅,打发时间。这样的生活着实无味。而拥有手机的人们,却能够在休闲时打开手机听一听动听的音乐,感受优美的意境,或者打开游戏功能玩一玩游戏,给身心一个良好的放松。而且,在出游期间手机也可以用来充当照相机、摄像机留下一些美好的纪念。

然而,试卷并非百利而无一害,它仍在一些地方影响不好!

第一,手机有害于我们的健康,屏幕具有辐射性。曾经有一个故事说:让两个手机持续通话四十五分钟,在它们中间放一个生鸡蛋,四十五分钟后,鸡蛋竟奇迹般地熟了!这样看手机的辐射性不可小觑!而且医书上说长期使用手机会使人皮肤过敏,而且长期玩手机而不去运动会使身体肥胖造成三高。由此可见手机对人健康危害不小。

而且手机对我们的内心也是有危害的!长期沉溺手机会使我们感到生活无味,甚至自。而且,如今许多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上课玩手机,导致学习成绩低下,并且严重叛逆、身心俱伤。还有一些心理专家指出,手机对人精神有害,它如同一剂鸦片,让人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让人胸无大志、只想消磨时间。如果当代的青少年沉湎于手机,会使它们进入虚拟世界,情感淡漠,没了壮志与灵魂。所以,手机对人们的精神,有着不可忽略的危害!

总而言之,手机有利有弊,我认为它的主要功能为通讯,我们万万不能沉浸其中却不知归路,手机应当慎用,不要被它迷失本性!

论手机的作文议论文【四】

随着信息大爆炸时代拉开帷幕,我们在手机上的阅读选择也趋于多样。手机的存在,使我们的阅读不再像以前一样依托于厚重的书本。在路上,在公交车上,在地铁里……你会看到人们埋首于手机蓝莹莹的屏幕里,读着“朋友圈”、微博里的一篇篇文章。其实,不论意识到与否,手机正在使我们的阅读趋于“碎片化”。

“碎片化”阅读原本旨在希望人们抓紧生活中零散的空闲时间来阅读。但现在也用于描述大量的阅读博客,网络文章等现象。这些文章往往由于其长短合适的篇幅以及或浅显,或生动有趣的论述,成为“碎片化”阅读的首选。但是大量的“碎片化”阅读不仅不利于获取知识,反而会打乱我们的阅读习惯。

我们下意识选择阅读的文章往往是我们赞同并愿意接受的。这也是为什么你不可能在小学生的手机里看到美国大选结果,从一个普通非相关职业上班族的朋友圈中看到对世界毒品形势的分析的原因是相似的——他们不感兴趣,也不想耗休息时间阅读这些专业性强的文章。相反,你反而更可能找到一些风趣的专业性较弱的漫画科普。换言之,我们阅读选择往往在我们的“阅读舒适区”内。因为它们的深度,长度对我们而言读起来不费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放松,获得知识。但这些文章为了提高阅读趣味,往往会伴随着失去对事实的客观性作为代价。大量阅读这些文章会使你失去对于事物的探究与思考的能力。在阅读时,我们会趋于记住文章表达的浅显观点,却忽略了得出观点的过程。

同时,由于阅读的时间短,你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上限也会随着“碎片化”阅读次数的`增长而降低。大量的“碎片化”阅读,会加快一个人的阅读速度,但与此同时牺牲的却是对文章内容的记忆与梳理能力。在“阅读舒适区”内,这些状况并不明显。而一但涉及到了长篇幅,有一定深度的名著、专著时,这些问题就会获得非常直观的体现。本来优秀的阅读习惯就这样被打乱了。从这方面来看,“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

被“碎片化”阅读伤害最深的,不是上班族,不是已经退休了的老年人,而是正值培养阅读习惯关键期,最需要阅读的学生。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名人不让自己的子女在十六岁前接触手机的原因吧。

论手机的作文议论文【五】

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幅漫画,内容虽然很简单,却让我感受颇深。

这幅漫画是一个人躺在床上睡觉,画中的人,床,墙壁,被子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睡觉用的枕头竟然是一部大大的闪着亮光的手机,看完这幅漫画,我心中既好笑又悲哀。好笑在于这个人竟然用手机当枕头,悲哀在于,若我们不对手机的使用加以控制,漫画中用手机当枕头的'情景就会成为现实。

手机,平板电脑这些电子产品本身没错,错就错在那些用之无道,用之无度的人们,这句话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手机原本的存在意义是方便人们的生活,但现在,它却成了人们消磨时间浪费青春的理由。

我国的电子产品使用率一直位居世界的前列,仅次于位于第一的巴西。我国的近视率也是位居世界前几位的,其中青少年占近视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而在我国手机功能性使用占比中显示,人们主要使用的手机功能并不是那些真正方便生活的功能。而是像游戏,抖音这些消磨时间的软件。可见人们对手机的使用已经完全扭曲了。如今,大街上,饭店,公园里随处可见抱着手机看得津津有味的孩子和握着手机一动不动的大人,就连原本应该溢满书香的图书馆也被玩手机的低头族所取代。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杜甫也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名言足以体现读书的重要性。我衷心地希望,那些沉浸在手机中无法自拔的人,和那些用手机浪费青春的人都能及早醒悟,放下手机,不做低头族,不做手机的奴隶,并成为书籍这一伟大文明结晶的忠实阅览者。

论手机的作文议论文【六】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而是你在低头玩手机。

如今,手机成了大众的宠儿,可同时也一步步地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不管我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路边的男女们低头玩着手机。刷微博、玩游戏、发微信……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上海的一名乘客在站台候车时,只顾着边走边看手机,随后径直从站台一直往铁轨上走去,场面颇为惊悚,幸好当时没有列车进站,不然后果可想而知。我想提醒那些低头族们,手机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啊!

寒假时,我去表妹家做客,一进她房门,就看见表妹盘着腿在床上玩着手机,我在她眼里是一个跟不上时代变化的人,我不会玩手机,也不知道她们口中的“Wifi”。她玩得乐滋滋的,完全没注意到我。正当我喃喃自语时,婶婶就进来了,她把我拉到阳台,悄悄地告诉我关于表妹的事情。原来表妹因为迷恋手机,日常生活里除了吃饭、睡觉、写作业,其余的时间几乎都在玩手机,不同家里人沟通,整个人都变得木讷了。在我心中,表妹一直是个开朗活泼、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是她现在只会低头玩手机,连我这个同她一起玩着长大的姐姐都不理睬了,让我心里很难过。经过我几番劝说,她才放下手机和我一起出去逛街,渐渐地和手机拉远了距离。

很多低头族们往往只顾着玩手机,忽略了身边的亲朋好友,使大家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过分迷恋手机就如同一般,使我们的热情渐渐被消磨掉。所以,请放下手机,多和身边的人交流吧!

论手机的作文议论文【七】

“每当我上床睡觉前,才发现有很多作业没有写,每当我期末前,才知道该念的书没有念……等待遗憾的童年”。

你还记得吗?这是咱俩第一次见面时,你唱给我的那首歌。当时我还在嘲笑那首歌的主人公被没收了物品,可如今,我却被没收东西,然后你静静地躺在级部主任的书桌里了。

唉,写到伤心处,热泪又勾起了回忆。

那天是我的生日,父母商量了很久才决定让你来祝贺。见到你的第一面,我便心动了,我激动地站在你的面前,手不停的发抖,一会儿又缩回手抚摸你那光滑的皮肤,一会儿又缩回手怕刮花了你,眼睛也不安稳,时而注视你那如钢琴黑键般高贵的外壳,时而看看一向反对我接触电子产品的父母。

得到父母肯定允许的眼神后,我连句“谢谢”都没有,就带着你去蹭WIFI了。开机,然后我把我能想到的手机应用全装进了你的内存卡里,接下来,就是玩了。手指在你的身上飞快地刷、划、点,手速快的吓人,手指能完成的动作花样也多得吓人,真可谓“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腾讯后淘宝”,一时间,我连自己的生日大餐都忘记了。

“游戏总有玩腻的时候。”对于母亲对我玩游戏的担心,父亲却淡定的说了这句话,果不其然,第三天,我的“游戏”文件夹里面的游戏均已玩烦,然后你就被我当工艺品一样摆在桌上,QQ的提示音不响,我不会碰你。妈妈就此安了心。午后,我就又开始陪妈妈晒阳光、喝下午茶、困晌午觉……你的到来,没有像电视上说的那样拉开两代人之间的距离。

好景不长,虽只是偶尔登陆QQ,但QQ空间还是被我发现,于是我开始了那条漫长的“刷说说”道路。同样的阳光,同样的阳台,同样的两人,同样的茶和甜点,唯独不同的是因为你的存在而发生变化的母亲的眼神。那眼神先以感叹科技发达注视你,逐渐变为因不想拉开距离而注视我。而此时的你我,却在因游戏升级而乐,合不拢嘴。高中开始,你我已经是形影不离,正因为如此,你以违禁品的身份落入老师手中。从此结束了你我的缘分,缓解了母亲的忧愁,敲响了自己的傻脑子。

你到底是好还是坏?谁也不好说。你给我带来了方便与快乐固然是好,但这种好的代价若是两代人的代沟,我宁愿不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